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8308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docx

方兴东互联网大盘点

方兴东:

2000年互联网大盘点

方兴东:

2000年互联网大盘点新华网(2000.12.2715:

12:

17)方兴东,男,1969年出生,浙江义乌人。

1987-199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始涉足互联网领域。

从此偏执于互联网的推动,成为《南方周末》、《计算机世界》等媒体的专栏作家。

1999年,对微软“维纳斯计划”的批评激起对信息时代“信息霸权”的争论。

同年9月,创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互联网研究和咨询机构———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com)。

2000年6月被《亚洲周刊》称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

著有《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与王俊秀合著)、《骚动与喧嚣———IT业随笔》、《硅谷时代———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还原———改变计算机命运的英雄》、《创新式摧毁力———互联网颠覆世界》、《大旗·刀锋·2000———兴东评头,小蛇论足》等书。

    综述在退却中崛起  短短一年内,中国互联网就从狂热到剧冷,从热捧到抨击,从掌声到唾骂,从得意到失意,走完了两个极端之间的全部历程。

网络股一路狂跌,投资者决意而去……我们从未如此迷惘,如此失落。

  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却可以获得另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

虽然不利,但2000年却是真真切切的“中国互联网年”。

不可否认,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挺进主流,确立社会主流地位的一年!

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在退却中崛起!

  无疑,相映之下1999年是互联网最风光、最热闹的一年。

2000年,尽管资本市场急转直下,但中国网民突破2000万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

互联网发展到此,才作为社会主流媒体和主流产业,呈现出主流影响力。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过去几年,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迅猛崛起,但传统的主流力量,无论在基础上或规模上,都要强大得多。

他们本身的利益冲突注定了要对互联网抵制、阻碍和排除。

对峙的最后结局可想而知。

互联网作为新力量的确弱小,需要更多成长空间。

因此,理智的策略必然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使得强大的传统力量在反扑中瓦解最后的破坏力量,令失衡的传统势力在暂时的快慰中消解最后的抵触。

  的确,在2000年互联网产业的巨大调整中,是传统力量获得了快乐,但没有真正的胜利,更没有战果。

互联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打击,但没有溃败。

通过“博弈”的方式,缓和了两者一味对峙的力量冲突。

传统力量在互联网的暂时退却中,却反而开始理解互联网、拥抱互联网。

两种力量开始交汇一起,共同影响中国发展。

  在互联网与钢铁之间  过去只有冲动和激情并傲视一切的互联网,在迷惘、被动与痛苦中得到了锤炼,获得了新的内涵。

于是,中国互联网开始从IT产业边缘成为整个经济舞台的主角;开始从一小批敏锐的年轻人变成了一股拥有财富和影响力的社会主流力量;开始从少数玩家的手中变成了社会大众的潮流。

  光有激情不够。

2000年,无疑给了所有关注互联网的人们一个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选择、重新启动的机会。

互联网在退却中赢得空间,在被动中赢得主动,在痛苦中雄起。

正如在一场激烈的论战中,节节败退的互联网新秀面对头头是道的权威,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儿子有两个发展方向可供选择,那你是让他选择互联网,还是钢铁?

”  挺住意味着一切  1999年,还在为工业化和信息化孰轻孰重争议不休,而今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了国家战略;1999年,“比较优势理论”是铁打的营盘,而今天,“发挥后天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是国家“十五规划”的热点;1999年,我们还在为互联网是革命还是泡沫争论不已,而今天,“信息化是关系到全局的战略举措”已经是政策指导……  这一年互联网暂时灰头土脸,并不是羞辱,因为它是新兴的,经得起挫折。

这一年,互联网表面上节节败退,也不表明它的没落,因为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因此,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后一道“槛”,能顺利挺过这一关口,能够顺利承受住这一场考验的企业、个人和投资者,必然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网站从生存到发展  2000年整个互联网产业进入窒息状态,似乎大家都要靠“憋住气”比生存。

对于网站来说,活着才是硬道理。

  1.新浪网:

最受青睐的网站。

不可否认,新浪网是用户心目中的最佳网站,也是资本运作与业务运作最体现国际化的中国门户。

2001年面对国际巨头,新浪网是购并别人还是被购并,仍是悬念。

  2.中华网:

最有钱的网站。

公司做得好,不如上市上得好,尤其是上得早!

作为中国最早上市的门户,中华网无疑是最大的财主。

能不能利用资金优势,构建自己真正的市场优势,要看他们的策略和运作能力。

  3.e国:

最卖力的网站。

北京三环以内保证1小时送到,建配送中心、雇配送小工、开e国门户店,有人将e国的电子商务讽刺为“折磨电子商务”。

但e国的所作所为值得业界借鉴和用户尊敬。

  4.8848:

最折腾的网站。

2001年,出身为B2C的8848以B2B的面貌出现,媒体会不会接受?

用户会不会接受?

资本市场会不会接受?

实在凶多吉少。

  5.Tom.com:

最多泡沫的网站。

3月1日,一无所有的Tom.com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发行当日股价涨幅达5倍,冻结资金达1500亿元,达到了互联网资源转移最疯狂的顶点,但也可能是最后的疯狂。

  6.Chinese.com:

最烧钱的网站。

巨额广告投入,远离实际却大而无当的商业模式,Chinese.com的出手使FM365也黯然失色。

但广告轰炸以后,我们还是不知道Chinese.com是做什么的。

  7.FM365:

最迷茫的网站。

从“赶超新浪”到“联想电脑的附件”,“自力更生”的产品思路和目空一切的自我感觉,FM365的战略调整过程是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的典型代表。

究竟是“谁让我如此心动”?

当然不是谢霆锋。

  8.Eachnet.com:

最幸运的网站。

B2C被资本市场落井下石,但拍卖网站易趣网却于9月份成功融入2050万美元,堪称奇迹。

  9.阿里巴巴:

最令人操心的网站。

虽然阿里巴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列,虽然有WTO前任总干事萨瑟兰加盟顾问委员会,但阿里巴巴既是B2B的代表,又是B2B遭遇质疑的首要目标。

忍不住替它操心:

阿里巴巴什么时候能够让芝麻开门?

  10.PCCW:

不是网站,胜似网站。

盈动创造了一系列的亚洲记录,但以“空手套白狼”崛起的小超人李泽楷背负着最大的压力。

改名“电讯盈科”后,如何确立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导地位,依旧是个难题。

    概念从黄金到垃圾  1.纳斯达克:

概念之王。

无论是IPO、OTC还是“期权”,只有等到纳斯达克本身灵验时,才能显灵。

  2.中国概念股:

概念中的概念。

因为法律禁区,所有远到西方IPO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只能成为纳斯达克概念中的概念。

  3.B2B:

最扶不起来的概念。

几乎所有大投资银行都把赌注押在了B2B身上,但B2B却是2000年最辜负大家期望的概念。

  4.传统企业转型:

最迷魂的概念。

2000年,“传统转型”成为新的时尚。

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却可能成为难兄难弟。

  5.数码:

最抢手的概念。

在互联网遭受唾弃,大幅贬值的大潮中,“数码”概念是为数不多能够“守住身子”的新概念。

  6.ASP:

最迷乱的概念。

ASP的确前景美好,可惜目前还只挂了一个羊头。

  7.P2P:

最震撼的概念。

P2P(PeertoPeer)是2000年互联网惟一震动整个世界的创新。

真正的威胁是技术的进步,而不是一味依赖法律的保护。

  8.购并:

最热门的概念。

半生不熟的中国互联网提前进入购并时代:

搜狐购并ChinaRen、联想购并赢时通、Tom购并163,盈动购并香港电讯……  9.风险投资:

最迷人的概念。

这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概念:

只接受投资,而不接受风险;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

看来,风险投资也很容易被风险吓住。

  10.裁员、倒闭:

最可怕的概念。

Boo.com倒闭引发全球网站风声鹤唳。

裁员与倒闭,是2000年互联网产业的双重符咒。

    预测冬季之后?

  1.信息化国策已定,但传统经济以“管”为主的导向与新经济的冲突如何缓解?

  2.互联网利益显山露水,各部门挥师圈地,互联网如何乱中取胜?

  3.数字鸿沟、数字立法等凸显为国际重大问题,中国将充当何等角色?

  4.WTO拥抱中国,互联网巨头购并潮起,中国公司将成为谁的盘中餐?

  5.国内二板犹抱琵琶,国际资本虎视眈眈,两大阵营能否第一次形成互动?

  6.纳斯达克欲升还跌,网络股沉寂几时,市场能否回暖,投资者信心何时重振?

  7.传统企业前仆后继,互联网风险重重,能否出现几个真正转型成功的典范?

  8.上网热潮不受寒风影响,网民“核爆炸”继续,2001年能否超过4000万?

  9.网上病毒、黑客和黄毒“互联网转型”步伐加快,2001年又将演绎怎样的灾难?

  10.互联网热闹非凡,但依旧“群虾无首”,2001年谁将横空出世领袖群伦?

    人物从英雄到“狗熊”  动荡的互联网令一批数字英雄变成了“狗熊”。

如果能从“狗熊”回到“英雄”,才是真的英雄。

  1.李泽楷小超人崛起意味着传统资源优势在互联网领域辉煌依旧。

他必须把负债额高达400亿的电讯盈科扛住———为了大家,也为了他自己。

  2.孙正义代表着互联网成功的顶峰。

但软银和他本人也无法逃避地卷入股市旋涡。

中国的崇拜者们翘首以待他再度雄起。

  3.王峻涛本质上就是一件活脱脱的“B2C”产品。

要转型成B2B,等于把他埋没。

2001年,但愿B2C和王峻涛在葬礼中复活。

  4.王先先通过163.net与Tom.com的亲和,令这位“神秘人物”瞬间炙手可热。

但要从投资家转变为企业家,路还很长。

  5.张朝阳英雄难免气短,“狐狸”也不例外。

虽然棱角已被磨去很多,但张朝阳依旧“旗帜鲜明”。

  6.丁磊用年轻和财富来昭示互联网的巨大机会,他无疑是最佳广告。

2001年我们还要继续看丁磊,看他身后还能崛起多少更年轻的“网络英雄”。

  7.马云无论是组织“西湖论剑”,还是登陆“富布斯”,或者一顶“中国互联网之父”的帽子,马云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够跻身“中国网络英雄”第一阵营。

不论怎样,阿里巴巴的崛起和“B2B”概念毕竟值得关注。

  8.杨元庆与其他“赤条条、无牵挂”投身网络的英雄们相比,杨元庆必须背负最沉重的传统包袱。

这位把PC卖得像白酒一样畅销的天才,能否把互联网卖得与PC一样?

  9.王志东新浪的成功无疑是团队的成功,但王志东还是核心。

2000年,新浪的确获取了实地,“第一媒体”的势头开始初露峥嵘。

但就此做起Yahoo美梦,毕竟太早。

  10.空缺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互联网本是投资家与创业者共同的舞台,但是以上名单基本上都是创业者和经营者。

希望这个空缺能够在2001年得到填补。

    泡沫从浮躁到冷静  经历了“泡沫破灭”的痛楚与快感、压力与嘲讽之后,是不是中国互联网从此理智和清醒了?

  泡沫1:

年底80-90%的网站要倒闭?

  泡沫2:

股市下跌全是互联网的过错?

  泡沫3:

传统产业进军互联网轻而易举?

  泡沫4:

B2C大跃进  泡沫5:

中国电子商务十年没戏  泡沫6:

中国网民的商业价值近乎为零  泡沫7:

只有赢利的互联网公司才有价值  泡沫8:

新概念泡沫  泡沫9:

现在讲创业故事不灵了  泡沫10:

技术型的软件公司最有投资价值    事件从开拓到冲突  2000年互联网的一系列事件值得关注:

  1.资产冲突:

163电子邮局转手风波。

年初,这家电信背景的免费电子邮局被以5000万转让,“国有”资产在网络界成功流通。

7月又被Tom.com纳入囊中,价值3.7亿港币。

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界资本运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2.商官冲突:

CNNIC网站评选。

CNNIC成为各大网站先取悦、后抨击的对象,原因是其网站排名可以直接影响网站的资本运作和价值评估。

因此,各网站纷纷使出各种手段进行舞弊。

年底,迫于双重压力,CNNIC停止评选。

  3.大小股东冲突:

张树新收购瀛海威。

8月24日,张树新宣布要收购瀛海威。

可谓“城里的梁冶萍想出来,城外的张树新想进来”。

张树新运用智慧保护小股东利益的运作值得借鉴。

  4.股东管理者冲突:

谢文出走中公网。

五一节过后,以低价购并联众出名的谢文以“非常戏剧性的方式离开了中公网。

”如果张树新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那么谢文就只能算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

  5.商业模式冲突:

8848分家。

由B2C到B2B,由eShop到eMarketplace,商业模式一变再变,但上市问题始终没能踩上点。

年底,王峻涛带着起家的B2C重操旧业。

  6.政策冲突:

互联网管理法规出台。

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出台,第一次为这个新兴产业立下规矩。

  7.中外冲突:

中外域名之战。

1月7日,CNNIC中文域名数据库正式开通;11月10日,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册机构———NSI也开始中文域名注册服务,开始了正面交锋。

另外,围绕域名侵权的问题也浮现出来,金智塔、润迅、美亚在线等不少国内公司成为被告。

  8.投资理念冲突:

中国概念股沉沦纳斯达克。

仅靠“概念”本身,只能造成资本与实际市场“人格分裂”。

中国互联网应该寻找自己的资本市场支持和出口。

希望被寄托到国内二板市场。

  9.法律意识冲突:

东芝笔记本风波。

因为产品瑕疵,东芝公司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但中国用户却只得到“补丁”。

5月8日,千龙新闻网的报道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风波。

“客户是上帝”,决不是空话。

  10.自我与他我的冲突:

“西湖论剑”。

面对现实和误解,业界的确也有许许多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9月10日,应马云邀请,金庸在西子湖畔主持网络论剑,互联网五大掌门人会聚一堂。

期望依靠大侠们联合发功,驱走互联网冬天的阴翳,缓解一下网络英雄们背负的巨大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