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7775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8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docx

教案教材最新学年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打印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

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

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

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

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

(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

哪里见过?

象征什么?

可以做什么用?

       ②梦:

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

启发质疑。

  小结:

(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

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

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

(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

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

(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

(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

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

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

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

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

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

(指名说)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

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

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

(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

[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2——6自然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

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

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

(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

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

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

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

(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

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

[随机板书]

4、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

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5、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

(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

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2《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

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

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

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

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3《一只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育:

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教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发展:

1、加强领悟能力。

    2、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课室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

(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

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

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0课《一只贝》——齐读课题。

  (教学前,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极易涣散,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等心理特点,制定了兴趣产生--情趣保持--志趣衍发的教学思路。

一开始,运用录象演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达成志趣衍发,提升学情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

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

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

 

(2)同桌交流。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

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五、学后心得交流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快乐的暑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提前收集学生假期的生活照,制作成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

  1板书课题。

齐读:

  2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3小结:

“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

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

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交流学习成果:

  ⑴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⑵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⑶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

  1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

(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

  2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

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

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第二节:

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第三节:

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

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

[播放演示文稿]

 4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五、总结: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

(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

 3总结语:

拥有假期,拥有自由。

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

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

(选做)

 3阅读其它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

(见“积少成多”中的《田园乐》)

  板书设计:

              4*快乐的暑假

            学校生活  暑假生活

            紧张    无拘无束

            严肃    自由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能说会道

   难点:

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及图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

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

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

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

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

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

如:

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

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

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

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

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第二、三课时

一.学习“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

  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2.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

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

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4.师生合作评价:

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5.评出“故事大王”。

二.学习“笔下生辉”

 1.激发习作兴趣

 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题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

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

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

 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

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互动评一评:

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

 6.修改作文。

5、古诗三首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

配乐朗读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能力目标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背诵诗文。

情感目标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3、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三、思考:

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四、4、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五、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同上)

六、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七、学生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八、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

(4)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九、(5)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十、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

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朗读指导: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

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

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

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