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671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doc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伦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伦理:

就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它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理由,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亦即领导、决策和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它既包括行政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的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

2.行政态度:

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3.行政信念:

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形成的激励其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它是行政文化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

4.行政责任意识:

是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这一特殊的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行政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

答:

行政伦理的概念体现了行政管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等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整体性,政治性,社会性,非功利性,高尚性,非自律性。

2.简述行政荣誉对行政组织的作用。

答:

第一,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促进廉洁政府、责任政府目标的实现。

第二,增强行政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3.简述行政责任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

特点:

行政责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行政责任的产生来源于公共管理的职责和义务。

行政责任具有实质具体性。

行政责任即使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行政责任是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行政责任不完全表现为明文示意。

地位和作用:

行政责任是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

行政责任的是实质具体性,使行政人员与公共职业完整融合。

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赋予了社会和谐治理的可能性。

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是实现服务行政的保障。

4.简述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的意义。

答:

行政纪律通过成文规范的形式,明确行政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采取强制手段保障这些准则的施行,这对于维护行政组织的工作秩序和效率,提高行政人员自觉守法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

第一,行政纪律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人员队伍;第二,行政纪律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第三,行政纪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5.简述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特性。

答:

(1)行政伦理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

对行政机构及其行政人员来说,要坚持伦理评价标准的客观性。

宁愿社会公众从严评价自己,也不能在自身伦理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有任何松懈,更不能搞双重标准,如果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势必最终毁掉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2)行政伦理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群体和个人共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不仅存在,而且还为新生的伦理道德标准所借鉴和扬弃,从而不断推动历史的进步。

也正是有着这些一般性的标准,人们才会进一步作出关于先进和落后、进步和反动的判断。

(3)行政伦理评价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行政伦理评价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从社会经济、政治和伦理关系的具体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出发,把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并制定出一整套分层次、有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作为对行政人员伦理道德行为善恶评价的具体标准。

三、论述题(共30分)

1.试论述行政责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

答:

(1)服务原则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活动在人的层面上是一个社会合作体系。

在第三部门迅猛发展、社会治理主体越来越趋向多中心的当今乃至以后,社会治理活动将是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的。

从服务价值和道德责任的关系来看,行政管理的服务价值在行政人员的理想直观中得到完整体现,将形成行政管理者新的道德范型。

(2)公正原则。

是行政体系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交换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所以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所有道德责任中,维护和提供交换正义是道德责任的基本内容。

在进行行政责任制度的设计中需要遵循公正的原则,以求行政管理能够获得更多的“制度公正”。

(3)效率原则。

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也要遵循效率原则。

因为,从发展的角度看,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正可言,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效率能够为公正的实现提供各种准备条件。

因而,在行政责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中,也需要突出效率原则。

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公共性信仰的形成。

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信仰是其从业之本。

促进行政人员公共性信仰的形成,就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置来激发行政人员潜在的道德存在,激发他们潜在的作为“公共人”的特性来实现他们的自我规范,把行政人员引导到公共利益至上的道德自觉上来。

2.实现公共行政制度的道德化。

公共行政制度的道德化是指是其法律制度、权利体制、组织结构、公共政策、典章制度等具有道德的合理性。

只有制度的道德化,才能够激励行政人员,才能够通过实现行政人员的他律和自律,实现对行政行为的调控。

3.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和督察。

对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宣传教化等手段,又要重视环境的熏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