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060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ppt

长沙师范学院保卫处二O一五年九月十四日预防电信与网络诈骗长沙师范学院新生安全教育专题之前言电信与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

近年来,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及其犯罪手法,学校保卫处整理出当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作案手段、特点,便于学生们及时比照识别,防止上当受骗。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案例事主王正婧(女,33岁)被人冒充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局工作人员以王正婧系贩毒洗黑钱嫌疑人员为由,在骗取王正婧信任后,王正婧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和平东路农村信用社将10万元以转账的方式汇入对方账户。

案例分析1、作案时间:

、作案时间:

全天2、作案对象作案对象:

不特定,随机拨打手机或住宅电话3、作案手段:

、作案手段:

利用做生意显号软件冒充公安局民警与受害人联系,假称事主涉嫌洗钱、贪污等罪,然后检查院需要核查银行卡账户或缴纳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受害人至银行柜员机上按对方提示进行操作,部分案件中要求受害人办理网银业务,通过发送钓鱼网站套取事主银行卡号、密码等实施网络转账诈骗。

保卫处提醒学生接到疑似冒充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及密码等隐私信息。

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时,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或老师,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

司法机关不可能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你转账、设密码。

“10086”积分兑换现金案例2014年7月4日,刚吃完饭的冯先生看到手机有条10086未读短信,短信的大致内容提醒他有积分可以兑换,并提供了一个网址链接。

因为冯先生以前参加过10086类似的活动,所以也没有多疑就点开了链接,并按照网站里面的要求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然后又下载了一个APP安装到手机上,不一会儿他收到多条来自某电商网站的购物短信验证码,冯先生感到被骗了,立即查看银行账户,发现被盗刷了1200元。

保卫处提醒学生在收到类似短信时,不要盲目信任一些看似属于官方号码发来的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正确的官方客服热线进行确认。

此外,在诈骗短信中附加的网址链接,要仔细辨别,不要轻易点击打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学生在网络QQ聊天中,对方发来的网页链接,也要慎重打开,以免个人经济受到损失。

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手机或发送短信,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手机或发送短信,以其手机号码在某知公司或热门娱乐节目以其手机号码在某知公司或热门娱乐节目摇奖活动中中奖为由,得用受害人的贪利摇奖活动中中奖为由,得用受害人的贪利心理,诱骗受害人将所谓心理,诱骗受害人将所谓“手续费手续费”、“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

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

热门娱乐节目中奖信息诈骗案例湖南娄底李某,某日收到一条自称爸爸去哪儿栏目组发来的中奖短信,短信称李某被该节目组抽取为场外幸运观众,获得赞助基金12万元和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并要求李某登录该节目组提供的一个网址领奖。

李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上网填写了实名信息,并主动联系客服咨询中奖事宜。

客服称:

“拿奖金得先缴一部分中奖所得税”。

李某遂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给对方汇款共计26500元。

汇款后,李某再次联系客服要求领取奖金,对方却称汇款时间拖延,奖金已被冻结,需再汇款25000元解冻。

意识到上当受骗的李某,随后向警方报案。

警方提醒预防中奖诈骗,最重要的是确定你是否主动参加过此类活动。

一般所谓“随机抽取”、“先缴手续费或保证金再领奖”等多是诈骗。

若实在拿不准的,市民可到活动发起单位当面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法院传票诈骗一、案例事主李大娘某天中午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接通电话后对方是语音播放,告诉李大娘“在2013年12月15号有一份法院传票需要领取,接9转接人工服务,李大娘随后就被转接到自称是法院工作人员电话,对方先询问李大娘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随后表示李大娘的名下的有一张银行卡被公安局冻结了,原因不明,并称可以帮李大娘转接公安局,在李大娘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电话就被转接到了自称某公安局的热线,随后对方就告诉李大娘在北京涉嫌洗黑钱,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准备冻结了事主的银行账号,从未接触公安及法院部门的李大娘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乱了方寸了,便询问对方应该怎么办,银行卡里还有她几个孩子的学费的,怎么做才可以不冻结?

对方就说该案件已经立案了,除非李大娘把几张银行卡里的钱打入北京公安局的安全账户,经公安局查实确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原路返还李大娘的账户,随后李大娘便赶紧到提款机把钱汇到了对方提供的账户。

当天回家后与家人说及此事,家人质疑,再拨打对方电话已经无法接通,才知道被骗了。

诈骗手法分析诈骗份子通过黑客技术,先获得了事主的基本信息,利用普通市民对政府单位的工作流程盲区对事主进行轮番心理轰炸,从人民法院的传票到公安局的涉嫌洗黑钱这种只有在电视上看到的情节,忽然告知事主发生在她本人身上,没有给事主任何反应及验证的机会,如李大娘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事主就很容易上当入局,从而使诈骗份子达到让事主转账汇款的目的。

保卫处提醒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携带相关的法律文书等手续,绝对不会在电话中向当事人索要银行帐号、密码,所以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盗用QQ借款”诈骗案件回放:

2011年3月,家住泉州的刘女士在家与亲属的QQ聊天,而且QQ上显示是“亲属”的视频,该女士非常开心地与“亲属”一阵热聊。

后“亲属”在聊天时称有急用需借钱5000元人民币,叫刘女士将钱款打入*帐号。

刘女士一向是个热心肠,而且QQ显示是“亲属”的视频,二话没说就到银行转帐给对方5000元。

这时,“亲属”又称还差8000元人民币,刘女士也很爽快地转帐给对方8000元人民币。

此时,刘女士才感觉到不对劲,马上就给亲属打电话,问其有否向她借钱,其亲属说根本没有借钱一事,还说QQ号码被盗用。

刘女士意识到上当受骗,于是打电话报警。

案例分析:

冒充QQ好友进行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手段盗取QQ好友的密码,并查看好友的聊天记录或窃取好友聊天视频,冒充好友聊天借钱诈骗。

此案骗子通过窃取好友的视频,伪装成刘女士的亲属借钱,刘女士认为QQ显示“亲属”视频,被骗子给蒙蔽了,即轻易相信,而导致上当受骗。

保卫处提醒1、遇好友在QQ上聊天借钱,即使通过视频聊天借钱,都不要相信,切记!

要事先在网下给好友打个电话确认后,才能借钱。

2、请各位QQ好友们一定要在QQ设置加密安全措施。

3、如发现QQ号码被盗用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的好友,避免朋友们上当受骗。

网上兼职诈骗案例1:

小李考上大学后一直想找个兼职,一日他在某QQ群中看到有人发布“高薪兼职,日赚300”的信息,遂与对方联系。

对方自称是做“淘宝刷钻平台”,小李只需要去指定的淘宝店铺购买充值卡,对方会把货款退还给小李,确认好评后,小李将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

购买次数越多,佣金返还比例也越高。

小李按照对方要求购买了充值卡后要求对方返款,但对方要求小李将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过来以验证小李确实购买了充值卡。

小李未加思量便将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给了对方,但对方以小李的操作尚未满足返款条件为由,拒绝返款给小李,并一再要求小李继续刷钻,以满足返款条件。

小李感觉自己可能被骗,想立即使用充值卡以挽回损失,但拨打充值电话后被告知,充值卡已经失效。

网上兼职诈骗案例2:

小王是大三学生,一日在浏览博客时无意中看到一篇名为“中国联通招聘网络兼职”的博客。

博客称联通为扩大业务量和知名度招聘“刷业绩兼职”,回报率很高,并且醒目提示“不需要任何保证金”、“需要保证金的都是骗子”。

小王觉得博客内容规范,提示贴心,比较可信,遂通过博客上的QQ进行联系。

对方自称为联通内部员工,为提升业绩招聘“刷业绩兼职”,只需去官方网站上购买联通充值卡,3张算一次任务,任务完成后会把货款退回给小王,每次任务可得15元佣金。

对方还特别提醒小王不用担心被骗,因为就算不退还货款小王手里还有充值卡,也不会损失。

小王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在对方发来的充值卡链接上花300元购买了3张充值卡,然后联系对方要求回退货款。

但对方却表示,系统可能“卡单”了,只看到一张充值卡的交易记录,小王必须再购买三张才可以激活之前的订单。

小王感觉不妙,立刻打电话充值,但系统提示卡号密码错误,充值卡都是假冒的。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第一个案例中,骗子与淘宝卖家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受害人小李在淘宝店铺中购买充值卡的过程是完全符合正规的购物流程的,所以淘宝店家没有任何法律责任。

只不过,小李为了让对方确认自己购买了商品,将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给了对方。

对方立即进行充值,从而完成了欺诈。

这起案例中,小李及时发现问题并停止了交易,所以损失不是很大。

但在以往的某些案例中,有些骗子会在受害人一开始只有小额投入的时候真的返利给受害人。

而受害人一旦相信了对方进行大笔投入,则骗子就会立刻卷款消失。

最终被骗几万、十几万的人都有。

在第二个案例中,受害人小王实际上是在骗子的诱骗下登录了钓鱼网站,而在钓鱼网站上购买充值卡,实际上就是将钱直接转入了骗子的账户中。

如果小王按照骗子的提示,继续购卡“激活订单”的话,结果只会是继续被骗。

保卫处提醒找兼职要上正规的招聘网站,不要轻信QQ群、博客、论坛上看到的招聘信息;不要从事不合法的兼职工作,否则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可能还会承担法律责任;实际上,刷点、刷钻、刷积分等都不合法,相关的网上兼职也基本上都是欺诈;几乎所有通过截图方式证明交易成功的要求都有很强的欺诈嫌疑,因为,真正卖家完全可以通过查看交易记录来证实交易是否成功,而不会要求别人发截图。

网购退款诈骗案例2014年06月18日,正在公司上班的石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客服的电话,称其昨天下的订单出了问题,要进行退款操作,石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加了QQ,对方通过QQ给事主发了一个网址连接,打开链接后出现了一个有“异常订单处理中心”字样的页面,按对方要求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输完以后网络又弹出了一个界面,内容是输入手机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此时,石先生的的手机上出现了数字验证码,可无论怎么输都不能成功退款。

这时,客服不停地打电话催促,并询问什么原因不能退款。

此时,石先生已经失去了警惕性,如实告诉对方原因。

对方顺势索要验证码,替石先生完成退款。

石先生将验证码发给了对方,很快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分三次转走6000元人民币,这发现被骗。

同样的事情在几个小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

而且被骗以年轻人为主?

经过对受骗人了解得知:

平常都喜欢网络购物,在购物时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在对方说出其在网上购买的物品和邮寄地址时消除了他们的疑心。

后发送钓鱼网站让其填写个人资料和银行卡号在按照对方的操作完成后要求受骗者发送验证码,造成转账。

案例分析与提醒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网购信息后,假扮客服,以“退款”、“卡单”为由电话联系客户要求与客户网上聊天,并诱导客户点击他们提供带有”木马“程序的退款网络链接,骗取事主的银行卡、支付宝账户及身份、验证码等信息,以远程遥控、协助指导为由,将其账户内现金转走。

保卫处提醒:

来电称订单“卡单”要求退款给你的都是骗局,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定要提高警惕。

低价网购诈骗犯罪嫌疑人在正规网站挂上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低很多的商品引诱网民上钩,然后通过QQ、手机等发送“钓鱼网站”链接骗钱,或者直接要求被害人到ATM机上转账。

保卫处提醒:

若网店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通过银行转账或到银行打款到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多为诈骗骗取话费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你回电,从而骗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9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9xxxx收听”,一旦回电话,就可能会产生高额话费,造成手机里的财产损失。

保卫处提醒:

市民群众碰到手机响一声突然挂断或者手机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