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8180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物理中考真题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答案】A

【解析】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由此可知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C错误;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样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

A。

点睛: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从环保角度,一切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

故A错误;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

故B错误;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C正确;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答案】B

【解析】A、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4.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同名磁极互吸引

B.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

【答案】B

【解析】A、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由课本知识知和: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故B正确;C、将条形磁体用线悬挂起来,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叫南(或S)极,指向地理北极的是磁体的北极(N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C错误;D、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互相作用,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3)磁体具有指向性,当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其N极指北,S极指南;(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玻璃不能隔离磁场。

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答案】C

【解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和做功冲程有能量的转化。

压缩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做功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C正确,ABD错误。

选C。

点睛: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两周,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

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

6.家庭电路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

B.发现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

【答案】D

【解析】A、当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时,即使开关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要求;B、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检查完后再合上开关,B不符合要求;C、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C不符合要求;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因为电能表测量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故D符合要求。

故选:

D。

点睛:

(1)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2)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检查完后再合上开关;(3)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手一定接触笔尾金属体,一定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4)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的作用是测量家里消耗了多少电能,接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瀲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答案】C

【解析】A、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C、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1)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

(2)紫外线能验钞;(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8.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

A.动能保持不变B.机械能保持不变

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厚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因为电梯匀速,因此动能不变;又因为上升,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是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

因此机械能增大。

故选A。

考点: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

9.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独立进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答案】B

【解析】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10N/kg=3N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Pa,能够托起水柱的高度在h=

10m。

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

1.1m/s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点睛: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11.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答案】D

【解析】A、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所以,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D、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2.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棒一定带负电B.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C

【解析】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金属箔上带了同种电荷。

但由于不能知带电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金属箔上带的什么电荷。

故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睛:

解决此题要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在已知带电棒电生的情况下,可判断金属箔上的电性。

1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

v1=

=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0.15m/s。

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C。

点睛:

(1)根据图象解答;

(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14.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会产生感应电流

C.改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D

【解析】A、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改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改变感应电流的大小,但不是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1)根据电动机的原理来判断。

(2)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来判断;(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和导体运动速度有关;(4)据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1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A错误;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D错误。

故选:

B。

点睛: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和定值两端的电压变化。

16.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学到了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比如:

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

下面用到转换法的是()

A.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B.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C.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D.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答案】A

【解析】A、动能多少不能直接观察,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A符合题意;B、电阻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B不符合题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故C不符合题意;D、在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将火车看成一个“质点”,采用的是模型法。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转换法”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1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

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做的总功是400JB.拉力F的功率是25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m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D

【解析】AC、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1m=2m,故C错误;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2m=500J,故A错误;B、拉力F的功率:

P=

=50W,故B错误;D、有用功:

W有用=Gh=400N×1m=4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100%=80%,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1)(3)已知拉力大小,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s=2h,求出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W=Fs可求总功;

(2)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

求出拉力F的功率;(4)已知物重和物体被提升高度,根据公式W=Gh可计算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η=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8.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B.f1=0,f2=0C.f1≠0,f2=0D.f1≠0,f2≠0

【答案】A

【解析】先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故A正确。

故选:

A。

点睛:

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均为零,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A与B间、B与地间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

19.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对它进行冷却。

人们常常选用“水”作冷却液,这是因为水的_____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_____。

【答案】

(1).比热容

(2).增大

【解析】

(1)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

(2)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所以水的内能增大。

点睛:

(1)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

(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个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20.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没有飘向窗内,反而会飘向窗外。

这是因为车外空气的_____。

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列车由于_____,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答案】

(1).流速大,压强小

(2).惯性

【解析】因为汽车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车内的气压大于车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车外。

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列车由于惯性,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点睛: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当汽车开动后,车外空气相对汽车的流速就比车内的快,所以车内压强要比车外大,所以窗帘要向车外飘;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1.如图是一种可以进行航拍的“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

“无人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天线发射的_____遥控“无人机”飞行。

【答案】

(1).凸

(2).电磁波

【解析】试题分析: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无人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考点定位】生活中的透镜;电磁波的传播

22.英国物理学家_____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发明了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答案】

(1).法拉第

(2).发电机

【解析】试题分析: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发明了发电机,开创了电气时代的新纪元。

考点:

物理学史

23.两个电阻甲和乙,电阻值分别为20Ω、40Ω,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___。

【答案】

(1).1:

2

(2).2:

1

【解析】两个电阻甲和乙,电阻值分别为20Ω、40Ω,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相同的,根据U=IR可知,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U1:

U2=R1:

R2=20Ω:

40Ω=1:

2;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根据I=

可知,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倒数,I1:

I2=R2:

R1=40Ω:

20Ω=2:

1。

点睛: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同的;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据此分析比值的大小。

24.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____W2,P1_____P2(选填“>”、“<”或“=”)

【答案】

(1).=

(2).>

【解析】

(1)由题可知,同一物体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两次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又因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F2=f;

(2)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10m,且F1=F2,由W=Fs可知W1=W2;由题意可知v1>v2,且F1=F2,由P=

=Fv可知,P1>P2。

点睛:

(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二力平衡条件即可比较水平拉力的大小;

(2)知道拉力拉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根据W=Fs和P=Fv判断比较功和功率的关系。

三、简述、作图、实验题

25.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面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_____。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

_____

【答案】

(1).天平

(2).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1;②待杯中冰在室温下熔化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

③根据m1=m2,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点睛:

(1)质量的测量工具为天平;

(2)要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物体的状态,判断质量的变化。

2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在O点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沿半径方向,与出射点切线方向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如图。

27.如图所示,小磁针放在两通电螺线管之间,静止时小磁针的N、S极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请完成螺线管的绕线,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答案】

【解析】

(1)小磁针的N极靠近了螺线管A的右端,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同理可以确定螺线管B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2)根据螺线管A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结合其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即电源的右端为“+”极,左端为“﹣”。

(3)根据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结合螺线管B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如下图所示。

点睛:

(1)根据小磁针的N、S极,可以确定通电螺线管AB的N、S极。

(2)根据A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3)利用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B螺线管的N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绕向。

28.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_____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