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3544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完全版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宝典

(最新完全版)

第一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介

第二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技巧解析

第一节行测题怎样涂卡最有效率

第二节行测部分简介及答题技巧

第三节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第四节不完全代入法:

解决时间不够和数学难题

第五节选词填空之优势答题法

第六节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第三章申论部分答题技巧及分析

第一节公务员考试申论诀窍:

巧列提纲法

第二节申论写作套路万能模板

第四章国家公务员考试经典试题精选

1、十套精选行测试卷

2、三十六套精选申论试卷

第五章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

1999年至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

温馨小语:

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地方公务员的备考,贵在多练笔,最好的练笔习题是历年的公

务员考试真题。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考试简介

中央公务员考试是指:

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

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基本固定下来:

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2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步骤

具体内容

测试目的

一、报考

资格审查

学历、经历、其他背景

二、笔试

公共科目

行政能力测试

行政职业能力潜力

基础知识测试

行政职业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

具体职业能力测试

特殊职业能力潜力

专业知识

具体岗位专业知识

三、面试及心理

测评

结构化面试

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

情景模拟

实际操作

四、体检

组织体验

身体状况

五、考核

查阅档案、调查了

品行、业绩

六、审批、录用

综合评定报考者的

考试与考核结果

确定录用人选

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该如何安排:

2008年

8月上旬搜集好的公务员考试资料,确定目标。

确定所要报考的大概范围、方向和岗位,全面了解所报部门、岗位的信息。

购买历年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8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主要是申论和行测两门基础课学习。

不要急于做真题,着重夯实基础。

8月下旬全面关注去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购买最新辅导用书,准备暑期结束前的最后复习。

9月上旬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参加有权威性的暑期班,做到两门笔试科目同步提高。

9月中旬以系统阶段式学习模式为基础,复习进度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不间断,跟着辅导课程学习一个阶段后,带着学到的各种方法、思路和技巧回去做题、揣摩,之后再带着疑惑和问题再进入到下一个辅导环节中,寻求老师的解答,如此往复。

字串9

9月下旬对前两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重点内容要进一步巩固,最好在教材中做出明显的标记,

以备最后冲刺时使用。

10月上旬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网上报名,考生登录人事部网站(http:

//www.mop.gov.cn)报名。

考生要谨慎填报,牢记报名信息。

10月中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申论、行测的冲刺复习要进行查漏补缺,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

考生可参加冲刺辅导班。

n月上旬一考前进行模拟实训,最后梳理考点,调整考试状态。

11月中旬调整心态,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12月也就是笔试一个月之后,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成绩。

2009年

1月份以后日程如下:

1、查询所报职位的最低分数,预测是否过关。

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可以开始准备面试,首先去书店买一本有关面试的教材,还可以跟周围的同学朋友进行一些类似的情景演练,提高临场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查询所报岗位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3、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审查时间。

(参加资格审查:

毕业证、学籍证明、户籍证明、学生证、自我简历等。

4、关注所报岗位的体检或体能测试时间

5、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面试时间(面试内容:

报考动机、举止仪表、个人情况介绍、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复杂事件处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行政公文应用(演讲稿);方式:

现场表达当场评分、公布分数。

6、查询所报岗位面试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7、录用考核(两种方式:

发调查函、派人到所在学校或单位)

8、关注所报岗位人员录用名单(公示一周)

9、关注所报岗位录用人员报到时间、地点、有关手续

10、岗前培训(注意学习、考试,当心因考试不及格福淘汰。

11、试用(试用期为一年。

12、正式录用

第二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技巧解析

第一节:

行测题怎样涂卡最有效率

行测135-140道题120分钟,加上涂答题卡,我们可以来核算下时间:

1.7200秒140题=51.4秒,只是做完题目,我们不填写答题卡

2.如果我们用600秒十140题=4.2秒来涂答题卡,那我们就只有47.1秒来做每一道题目了。

所以怎么样争取时间是行测考试的关键,今天我们只谈如何填写答题卡。

首先,我们来统计一下大家做行测题都是怎么涂卡的?

到底怎样涂才最有效率?

方法一:

有人说做一题涂一题比较快,国考一般时间都不可能够,所以还是一题一题涂保险些,而且不容易涂错,但是换笔还是比较麻烦的;

方法二:

有人说做完再统一涂卡,时间分配较合理,但容易图错,而且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涂不完;怎么能做一个涂一个呢麻烦!

就是做完再涂。

方法三:

感觉做一部分涂一部分比较好,我用的是考试专用铅笔,就是前面的笔头是宽扁的,是比一般的铅笔快。

华图专家玄老师接受我的釆访说:

最科学的是做一题涂一题,并且提了三点意见:

1.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有利于良好考试心态情绪的保证;

2.把握答题卡的序号分配,答题卡一般分7大块,注意顺序的分配,防止顺序错误:

3.同学们担心铅笔换来换去耽误时间问题有个方法可以解决,把一支2B铅笔两头都削好,一头是圆的用于做题目,一头是方的用于涂答题卡。

第二节行测部分简介及答题技巧

从我国近几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情况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内容大体分成五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单独计时(10分钟),第二至第五部分综合计时(80分钟),并分别印制答卷纸。

第一部分是知觉速度。

考查考生对数字、字母和汉字等视觉符号快速而准确地觉察、判断与记忆的能力,以要求公务员具有敏锐性与细致性,能迅速判断事物的微小差距,减少工作中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这一部分的题型有五种。

其一,词表对照。

先给出一个含有15个词汇的词汇表,在随后的每一道试题中呈现5个词汇,要求考生将每道考题中的5个词汇与词汇表中的词汇相对照,并判断各题中有多少个词汇被词汇表包含。

其二,字符转换。

先给出一个含有汉字、数字与字母的大约16个字符的对应表。

在随后的每一道试题中给出4个汉字,跟着给出5个选项,这5个选项是题中4个汉字依据对应表中的对应关系转换的数码形式,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要求考生找出来。

其三,数字定位。

给考生一个含有10个数字区间的表格,让考生确定某一给定的数字属于表格中哪一数字区间。

其四,数字查寻。

先给一个含有6到30个数的数差,要求考生找岀每道题所给两组数字(在数表中的同一行)中左右一组在数表的哪一列。

其五,同等查找。

要求考生从所给的每组字符中找出相同字符的数目。

在这项考试中,没有多少窍门可找,主要是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记忆力与准确性。

同时,这项考试的内容也比较简单。

对考生来讲,只要时间充裕,每道题都是可以做对的。

但这项考试是严格限时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限定的10分钟内将以上五种题型中的60道题准确地做完。

在这项考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准确的基础上求速度;2、熟悉试题的编排方式,避免因题型混淆而造成误答;3、根据自己对题型的敏感程度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但在跳跃作答时应对准题号;4、注意区别题中外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的字符,不要混淆这些字符;5、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要快,答卷纸和试题本的相对位置要调到自己最方便、最有利于减少操作时间的位置上;6、在涂上一题的答案符号时,同时对下一题进行搜索与判断。

这部分要单独计时,考试时间一到,考卷就要收回,而且考生答错要倒扣分,所以在没把握时就不要作答。

第二部分是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尽管数量关系考试的内容都是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在限定的时间内准确完成所有题的计算是相当困难的。

这项考题的题型有两种。

其一,数字推理。

这类试题都是一组按某种规律排列而成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

考生必须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从而根据规律导出应从四个所给出的数中选填的数字。

其二,数字运算。

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

考生要尽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

例如下面就是一道数字推理题:

给出按如下顺序排列的七个数字“1011235()”,要求从所给的四个答案“A、6,B、7,C、8,D、9”中选出能反映这七个数字排列规律的一个填补缺项。

仔细观察这七个数,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前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1+0=1,1+1=2,1+2=3,2+3=5)。

依此规律,括号中的数应是8(即3+5),故答案为C。

做这部分题时应掌握以下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2、努力寻找解题捷径;3、尽量事先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律;4、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

第三部分是判断推理。

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是最难对付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事件排序。

每题给岀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事件以及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要求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答题时,首先对事实作必要的补充或假设,然后用排除法设计较为合理的顺序。

例如,给出以下五个事件“

(1)去钓鱼;

(2)发现很多蚯蚓;(3)向朋友借渔具;(4)挖坑栽树苗;(5)改变计划”及其排列顺序“A、4-3-1-2-5;B、1-4-2-3-5;C、4-2-5-3-1;D、3-2-1-5-4”,要求选择正确描述这五个事件的逻辑顺序的答案。

经分析,上述五个事件的逻辑顺序为:

“挖坑栽树苗"时“发现很多蚯蚓”,于是''改变计划”,“向朋友借渔具”“去钓鱼”,故答案为C。

2、常识判断。

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它一般无技巧可寻,平时的观察、思考与积累很重要。

如下题: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四个选项中,只有B所说的原因概括性高,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3、图形推理。

要求考生从已给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它所使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

答题时,首先观察第一套图形并找出其规律,然后把这套规律运用于第二套图形。

观察的要点有元素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例如,有以下两套图形:

第一套中封闭部分的面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套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两者都遵循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规律,找出反映这一规律的答案即可。

4、演绎推理。

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考生依据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提示: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奇数士奇数=偶数;

偶数土偶数=偶数;

偶数土奇数=奇数;

奇数土偶数=奇数。

【推论】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如果a:

b=m:

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

b=m:

n(m,n互质),贝lja±b应该是m土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

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

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B.16C.12D.10

[答案]C

[解析]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3,所以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排除选项B和选项D;代入A,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例23](上海2004-12)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是比10小的自然数,Y是零,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多少?

()

A.XXXYXX氏XYXYXYC.XYYXYYD.XYYXYX

[答案]B

[解析]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2、5整除,所以末位为0,排除A、D;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排除C,选择B。

【例24】(山东2004-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

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33B.39C.17D.16

[答案]D

[解析]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但选项A、B、C都是奇数,所以选择D。

【例25】(国2005一类-44、国2005二类-44)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

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

()

A.1元B.2元C.3元D.4元

[答案]C

[解析]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三角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3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3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C。

[注一]很多考生还会这样思考:

“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正方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4的倍数”,从而觉得答案应该选D。

事实上,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一个硬币是五分,所以只能推出硬币的总价值是4个五分即两角的倍数。

[注二]本题中所指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空心的。

【例26】(国2002A-6)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

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

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

A.34岁,12岁B.32岁,8岁C.36岁,12岁D.34岁,10岁

[答案]D

[解析]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倍数递减,因此甲、乙二人的年龄比在3-4之间,选择D。

【例27】(国2002B-8)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

A.30人B.34人C.40人D.44人

[答案]D

[解析]由每间住4人,有20人没地方住,所以总人数是4的倍数,排除A、B;由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所以总人数不是8的倍数,排除C,选择D。

【例28](国2000-29)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

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多少克?

()

A.100克,150克B.150克,100克

C.170克,80克D.190克,60克

[答案]D

[解析]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所以金的质量应该是19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D。

【例29】(国1999-35)师徒二人负责生产一批零件,师傅完成全部工作数量的一半还多30个,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此时还有100个没有完成,师徒二人已经生产多少个?

()

A.320B.160C.480D.580

[答案]C

[解析]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因此师徒二人生产的零件总数是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0](浙江2005-24)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5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N次后,白球拿完了,黄球还剩8个;如果换一种取法:

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

A.246个B.258个C.264个D.272个

[答案]C

[解析]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因此乒乓球的总数=10M+24,个位数为4,选择C。

【例31](浙江2003-17)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

()

A.1&6万B.15.6万C.21.8万D.22.3万

[答案]B

[解析]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因此全城人口是1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B。

【例32】(广东2004下-15)小平在骑旋转木马时说:

“在我前面骑木马的人数的,加上在我后面骑木马的人数的,正好是所有骑木马的小朋友的总人数。

"请问,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在骑旋转木马?

()

A.11B.12C.13D.14

[答案]C

[解析]因为坐的是旋转木马,所以小平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是除小平外的所有小朋友。

而除小明外人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3](广东2005±-11)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丁捐款169元。

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

A.780元B.890元C.1183元D.2083元

[答案]A

[解析]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知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

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4的倍数;

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5的倍数。

捐款总额应该是60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A。

[注释]事实上,通过“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即可得出答案。

【例34】(北京社招2005-11)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个数之和?

()

A.2353B.2896C.3015D.3456

[答案]C

[解析]两个数的差是2345,所以这两个数的和应该是奇数,排除B、Do两数相除得8,说明这两个数之和应该是9的倍数,所以答案选择C。

【例35】(北京社招2005-13)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

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

A.1104B.1150C.1170D.1280

[答案]B

[解析]剧院的总人数,应该是25个相邻偶数的和,必然为25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B。

【例36](北京社招2005-17)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速度为1500千米/时,回来时逆风,速度为120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多飞岀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

()

A.2000B.3000C.4000D.4500

[答案]C

[解析]逆风飞行的时间比顺风飞行的时间长,逆风飞行超过3小时,顺风不足3小时。

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少于1500X3=4500千米;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大于1200X3=3600千米。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7】(北京社招2005-20)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

()

A.630米B.750米C.900米D.1500米

[答案]A

[解析]王老师从队尾赶到队头的相对速度为150+60=210米/分;

王老师从队头赶到队尾的相对速度为150-60=90米/分。

因此一般情况下,队伍的长度是210和90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A。

第四节不完全代入法:

解决时间不够和数学难题

提示:

不完全代入法通过并不严格的证明,得到并不严格但确定度非常大的答案,从而节省答题时间。

这类方法对于时间不够,或者对数学题很难下手的考生来说,将有一定的效果。

【例38】(国2007-55)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

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呆了多少天?

()

A.16天B.20天C.22天D.24天

[答案]A

[解析]这名外国游客或者上午休息或者下午休息,休息了8+12=20个半天,因此他在北京呆的时间肯定不超过20天,排除C、Do如果他在北京正好呆20天,却也只休息了20个半天,说明这些天一直都没有下雨,那么总天数应该为12天,矛盾。

所以选择A。

【例39】(国2002A-10)一根长18米的钢筋被锯成两段。

短的一段是长的一段的4/5,问短的一段有多少米长?

()

A.7.5米B.8米C.8.5米D.9米

[答案]B

[解析]短的一段是长的一段的4/5,因此短的一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是4的倍数,选择B。

【例40】(国2002A-15,国2002B-20)如下图,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五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6米,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

A.56米B.60米C.64米D.68米

[答案]B

[解析]由图中正方形分成五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