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05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下册

美术教案

西街学校牛小明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二)难点

1.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2.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3.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段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思维比较灵活,选择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性,本学期提前通识教材就可以推动本册教材材料准备的问题;学生喜欢合作,但有懒惰的习性,自己就看着不做,喜欢依赖他人,在教学中评价教学方面需要强调;作业收集整理要逐步给学生养成习惯,为学期末作品成册装订作好准备。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第1课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

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

一得阁、中华;墨块:

收藏、欣赏。

(3)纸:

生宣纸:

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

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

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通过对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

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学生体会成功。

每个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学生的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认为它陈旧、僵化,会束缚孩子。

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

让学生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开辟出了一块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

第2课重重复复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学具:

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

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

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

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

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

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

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

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

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师:

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五、收拾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

什么是重复?

2、检查作业,指出一些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

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

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教学反思:

这一课属于设计基础课,我采用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课作业中,为避免学生全部选用单一的黑色,我鼓励学生重复的形内填色时可以选用1~3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再通过简单的示范,学生的设计新颖而精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形的重复这项单调的作业变的丰富多彩,重复的规律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强烈。

 本课教学内容充实,节奏紧凑,但课堂绘画时间略显紧张,学生创作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尝试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性交给学生。

第3课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挂图:

直线形的蜘蛛网,曲线形的蜘蛛网。

学生观察说出两张蜘蛛网的区别,及两者的不同所带给人的不同感觉。

师:

“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

”(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

“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1)、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

(2)、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

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

直线有:

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

曲线有:

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3)、欣赏范图:

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

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

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

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

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

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环境收拾整理

教学后记:

曲直是周围世界常见的两种状态,学生们都能说出大量身边曲直的例子,让学生假设世界上仅存在曲或直一种状态,成为本节课的高潮,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学生会自主发现曲直各有各的美

第4课平平稳稳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1)、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2)、师小结:

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

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3、小组讨论:

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

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从所给的单个图片都能看出是否均衡或对称,能感受到物体对称或均衡给人的感受,但是学习构图知识也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些理论知识有部分学生仍不太明白,我想最准的是自己的眼睛过多的讲解反倒让学生糊涂。

第5课感受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