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0484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新场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城市禁止燃放爆竹,这是因为燃放爆竹对环境的危害有

A.噪声B.有毒有害气体C.粉尘纸屑污染D.前三项总和

2.在下水管道里,因某些有机物的腐败,常会产生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则该气体是()

A.COB.CH4C.H2SD.SO2

3.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硫B.氯C.铝D.镁

4.下列含硫化合物中,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SB.H2SC.SO2D.H2SO4

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大的是

A.Na2SO3溶液B.盐酸C.浓硫酸D.稀硫酸

6.区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可以采用通过

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石蕊试液D.NaOH溶液

7.将SO2和H2S混合,有淡黄色固体出现,该反应中SO2表现出

A.还原性B.漂白性C.酸性D.氧化性

8.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紫色褪去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较强的是

A.pH=3B.c(H+)=10-6mol/L

C.pH=5D.c(OH-)=10-10mol/L

10.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变黑,表明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B.吸水性C.酸性D.不挥发性

11.下列物质的俗称与括号中的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重晶石(BaC2O4)B.胆矾(CuSO4)

C.硫铵(NH4NO3)D.生石膏(CaSO4·2H2O)

12.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放的是

A.亚硫酸B.浓硫酸C.浓盐酸D.胆矾溶液

13.能用浓硫酸制备盐酸,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A.脱水性B.吸水性C.酸性D.高沸点性

14.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A.烧红的木炭和热的浓硫酸B.铜和浓硫酸共热

C.食盐和浓硫酸共热D.蔗糖中滴入浓硫酸

15.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加热法分离的是

A.碘和氯化铵B.氯化钡和氯化铵

C.食盐和硅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6.下列试剂中,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是()

A.氯化钡溶液B.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C.盐酸和氯化钡溶液D.硝酸钡溶液

17.下列气体由于碱性而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N2B.SO2C.NH3D.H2S

18.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且能维持固定含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B.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C.氮气可作保护气D.氮分子中

键能大

19.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分子的结构是三角锥形B.氨水中氮元素以NH3、NH3·H2O两种形式存在

C.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D.NH3·H2O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氨气

20.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是

A.液氨B.氨气C.氨水D.氯化铵溶液

21.起固氮作用的转化是

A.N2→NH3B.NO→NO2C.NH3→NOD.HNO3→NH4NO3

2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

A.N2

NO2B.NO2

HNO3C.NH3

NOD.N2

NH3

2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B.c(H+)=c(OH—)

C.c(H+)=10—7mol/LD.S.T.P.下,c(OH—)=10—7mol/L

24.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的NaCl溶液B.150mL3mol/LNH4Cl溶液

C.75mL2mol/L的NH4Cl溶液D.75mL1mol/LCuCl2溶液

25.将12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B.0.5mol/LC.2mol/LD.1mol/L

2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B.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D.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

2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性质B.反应物的浓度

C.反应温度D.使用催化剂

2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A.加热B.改用98%的硫酸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D.改用铁粉

29.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

N2+3H2

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B.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C.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D.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30.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

CO(g)+H2(g),反应2min,H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0~2min内H2的反应速率为

A.0.3mol/(L·min)B.0.03mol/(L·min)

C.0.06mol/(L·min)D.0.12mol/(L·min)

31.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nB

pC。

t秒末,A减少了1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应为

A.3∶2∶1B.2∶5∶4C.1∶3∶2D.4∶5∶2

32.下列各组实验中,将等体积的Na2S2O3和HCl混合,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组是

组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浓度(mol/L)

HCl浓度(mol/L)

A.

10

0.1

0.1

B.

10

0.2

0.2

C.

20

0.1

0.1

D.

20

0.2

0.2

A.AB.BC.CD.D

33.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2C(g)。

开始反应时,A的浓度为2mol/L。

反应进行2min时,测得容器中A的浓度为1.8mol/L,则该2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4mol/(L•min)B.0.3mol/(L•min)

C.0.2mol/(L•min)D.0.1mol/(L•min)

34.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

2W(g),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v(W)消耗=2v(M)消耗B.v正=v逆=0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35.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SO3的质量保持不变B.SO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总压强不变D.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36.将10mol/L的盐酸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再取出10mL,此时该盐酸溶液的浓度是()

A.10mol/LB.5mol/LC.1mol/LD.0.5mol/L

37.配置250mL0.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38.将7molH2S和9molO2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直至反应物全部消耗为止,生成SO2

A.5molB.5.5molC.6molD.7.5mol

39.可检验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钠,硫酸铵四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钡C.氢氧化钡D.硝酸银

40.将mg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固体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在相同条件下,将ng(m>n)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41.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氨是生产氮肥的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氮气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写出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现象___________,此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检验铵盐中NH

离子的方法:

___________

(5)写出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其中产物之一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2.

(1)写出硫与铜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多选)______

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

(3)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元凶”之一,当雨水的PH小于___________时,称之为酸雨。

由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将刚采集的酸雨放置一段时间,雨水的酸性将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

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

爆竹的成分中有硫磺,燃放爆竹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爆竹燃烧爆炸后发出的噪声很大,且爆炸还产生了粉尘纸屑,这些都对环境带来了危害或污染环境,因此城市禁止燃放爆竹,是非常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故选D。

2.C

解:

A.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CH4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故C正确;

D.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3.A

解:

A.硫元素在自然界既有单质态,也有化合态,所以可以以游离态存在,正确;

B.氯元素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错误;

C.铝元素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错误;

D.镁元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只有化合态,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不外乎游离态和化合态。

游离态即是单质态。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与元素的活动性有关,元素越活泼(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或获得电子,则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元素的原子活动性弱,则可能以单质态存在)。

有些元素只有单质态,如金、铂,有的只有化合态,如钠、镁、铝、氯、氟;有的则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

如氮元素有N2、硝酸的盐等;硫元素有单质硫(火山喷发口附近)和金属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掌握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元素活动性关系在本题正确判断的依据。

4.C

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处于最高价的元素的微粒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元素的微粒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微粒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

解:

A.S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为中间价态,则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题目说是化合物,A项错误;

B.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最低价,则H2S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

C.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为中间价态,则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正确;

D.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最高价,则H2SO4只有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5.A

解:

A.Na2SO3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钠,质量增加,A符合;

B.盐酸易挥发,质量减少,B不符合;

C.浓硫酸易吸水,质量增加,C不符合;

D.稀硫酸性质比较稳定,溶液质量几乎不变,D不符合;

答案选A。

6.B

解: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二者,A项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则可以采用通过品红溶液区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项正确;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而不能通过石蕊试液区分二者,C项错误;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且均无明显现象,用NaOH溶液不能区分二者,D项错误;

答案选B。

7.D

解:

将SO2和H2S混合,有淡黄色固体出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是氧化剂。

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为还原剂,则SO2表现氧化性,H2S表现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8.B

解:

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紫色褪去,SO2表现还原性,错误;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SO2表现漂白性,正确;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SO2表现还原性,错误;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SO2溶于水显酸性,错误。

9.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则溶液的酸性越强。

解:

A.室温下,pH=3的溶液中,c(H+)=10-3mol/L;

B.室温下,c(H+)=10-6mol/L;

C.室温下,pH=5的溶液中,c(H+)=10-5mol/L;

D.常温下,c(OH-)=10-10mol/L,根据Kw=c(H+)c(OH-)=10-14可知,c(H+)=10-4mol/L;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的为pH=3的溶液,故酸性最强的为A;

故选A。

10.A

解:

将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很快变黑,是因为浓硫酸能将木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的比例脱去,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吸水性中吸的水是本来就存在的水分子,脱水性中脱的水是本来不存在的水,但物质中存在氢、氧两种元素。

11.D

解:

A.重晶石为BaSO4的俗名,BaC2O4又称乙二酸钡。

A项错误;

B.CuSO4∙5H2O俗称胆矾。

B项错误;

C.硫铵是指硫酸铵[(NH4)2SO4],NH4NO3俗称硝铵,C项错误;

D.CaSO4·2H2O俗称生石膏,D项正确;

答案选D。

12.B

解:

A.亚硫酸溶液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A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铁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B正确;

C.浓盐酸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C错误;

D.胆矾溶液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D

解:

浓硫酸的沸点高,属于高沸点酸,而盐酸易挥发,属于低沸点的酸,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氢,体现了高沸点的硫酸制备低沸点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的性质,故选D。

14.B

在反应中浓硫酸体现酸性,说明和物质反应生成硫酸盐,又体现强氧化性,说明在反应中S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

A.发生的反应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该反应硫酸中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所以浓硫酸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A项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该反应中部分S元素化合价不变、部分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所以浓硫酸体现酸性、强氧化性,B项正确;

C.发生的反应为2NaCl+H2SO4(浓)

2HCl↑+Na2SO4,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复分解反应,浓硫酸体现酸性,C项错误;

D.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2:

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还能将C氧化为二氧化碳而强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食盐和浓硫酸共热制备HCl主要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的原理。

15.B

加热法分离物质时,其中的一种物质受热易分解或是受热易升华,据此来回答。

解:

A.碘受热易升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不能采用加热方法分离,故A错误;

B.NH4Cl和的BaCl2混合物受热,其中的氯化铵分解为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剩余的物质是氯化钡,可以用加热方法分离,故B正确;

C.食盐和硅的混合物受热,均不分解,无法分离,故C错误;

D.KClO3和MnO2混合加热生成KCl和氧气,则不能采用加热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C

检验SO42-,先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直到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生成不溶的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盐酸可以排除Ag+、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

解:

A.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A错误;

B.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可能生成AgCl,也是白色沉淀,故B错误;

C.先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直到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生成不溶的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可以检验SO42-,故C正确;

D.硝酸钡溶液,不能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C。

17.C

能用浓硫酸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也不能溶于浓硫酸。

解:

A.N2不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也不溶于浓硫酸,可以用浓硫酸干燥,A不符合题意;

B.SO2虽然有较强的还原性,但是SO2的+4价的S和浓硫酸的+6价的S之间没有中间价态,故不能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不符合题意;

C.NH3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应该用碱石灰,C符合题意;

D.H2S的S为-2价,可以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H2S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D

解:

氮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小,元素的非金属较强,但是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破坏它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氮气能够大量、稳定地存在存在于空气中,其性质稳定,能够做保护气,故选D。

19.B

解:

A.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其结构是三角锥形,A正确;

B.氨气溶于水部分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则氨水中氮元素以NH3、NH3·H2O、NH

三种形式存在,B错误;

C.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例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C正确;

D.NH3·H2O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氨气,同时生成水,D正确;

答案选B。

20.C

解:

A.液氨为氨气的液态形式,遇水形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但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A项错误;

B.氨气遇水形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但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项错误;

C.氨水显碱性,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C项正确;

D.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D项错误;

答案选C。

21.A

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据此解答。

解:

A.N2→NH3属于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所以为氮的固定,A符合;

B.NO→NO2属于化合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所以不是氮的固定,B不符合;

C.NH3→NO属于化合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所以不是氮的固定,C不符合;

D.HNO3→NH4NO3属于化合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所以不是氮的固定,D不符合;

答案选A。

22.D

解:

A.N2

NO2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NO2

HNO3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

C.NH3

NO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

D.N2

NH3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3.B

解:

A选项,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可能为显碱性,比如100ºC,故A错误;

B选项,c(H+)=c(OH-)的溶液呈中性,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故B正确;

C选项,c(H+)=10-7mol/L,在25ºC溶液中呈中性,如果在100ºC溶液中呈碱性,故C错误;

D选项,STP即标准状况下为0ºC,中性溶液中c(OH-)<10-7mol/L,c(OH-)=10-7mol/L为碱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判断溶液主要看c(H+)、c(OH-)相对大小,这个适用于任何条件下,

而pH数字、c(H+)数字一定要将条件,注意温度的限制条件。

24.B

50mL1mol/L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3=3mol/L,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

解:

A.150mL1mol/L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1=1mol/L,与题意不相符,故A不选;

B.150mL3mol/L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1=3mol/L,与题意相符,故B选;

C.75mL2mol/L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1=2mol/L,与题意不相符,故C不选;

D.75mL1mol/LCu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2=2mol/L,与题意不相符,故D不选;

故选B。

25.C

解:

12gNaOH的物质的量n(NaOH)=

=0.3mol,根据

=2mol/L,故选C。

26.D

解:

A.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会使配制的溶液中溶质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因NaCl溶解时需要加水,所以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

C.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配制的溶液中溶质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导致加入的水偏少,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答案选

D。

27.A

解: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均是外界因素。

答案选A。

28.B

解:

A.加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

B.改用98%的浓硫酸,会使得铁在室温下发生钝化,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

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形成了铜-铁原电池,使得氢气生成速率增大,C项不符合题意;

D.改用铁粉,增大了铁与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则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9.D

解:

四个选项给的物质不同,需要先同一物质再进行比较,根据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转化,可以反应速率都转化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

B项中

,C项中

,所以D项中H2速率最快,即D项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故正确选项为D。

30.B

解:

C(s)+H2O(g)

CO(g)+H2(g),反应2min,H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因此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

=0.06mol/L,则0~2min内H2的反应速率=

=

=0.03mol/(L·min),故选B。

31.D

解:

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可求得m∶n∶p=1∶1.25∶0.5=4∶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