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986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要点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记忆]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后期阶段:

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初期阶段:

两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低)

中期阶段:

一快一慢(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变化大)郊区城市化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

(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建立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命题热点突破】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和区位特点)。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因素(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2.易错提醒

(1)注意区别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城市的基本形态:

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注意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3)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4)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绝对的。

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界线,在某种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用地、行政用地等,只是住宅和行政等用地相对于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5)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这里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可以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6)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

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7)有些工厂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

如纺织厂、印刷厂、食品厂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没有污染的企业,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

(8)卫生防护带是为避免和减轻噪声、烟尘、爆炸、火灾和大气污染对城市居住区的危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居住区与工厂、仓库、铁路、机场间设置的隔离地带。

卫生防护带内,一般植树造林,形成防护林带。

3.方法技巧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读方法

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判断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时可通过下表进行分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