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b/π>r>a/π,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0~3)dB;
当b>r>b/π,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3~6)dB;
当r>b,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6dB。
第三节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噪声影响评价是确定拟议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发出的噪声对人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价影响的重大性,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其影响的措施,为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方案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一、技术工作程序
技术工作程序见后图。
噪声影响的主要对象是人群;但是,在邻近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飞禽和水生生物)应考虑噪声对野生动物生长繁殖以及候鸟迁徙的影响。
第一阶段:
开展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定评价级别与评价范围和编制环境噪声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
是开展工程分析、收集资料、现场监测调查噪声的基线水平及噪声源的数量,各声源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空间位置等;第三阶段:
是预测噪声对敏感点人群的影响,对影响的意义和重大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削减影响的相应对策;
第四阶段:
是编写环境噪声影响的专题报告。
二、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要求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1)按投资额划分拟建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受拟建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属于大、中型建设项目,位于规划区内的技术工程,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的要求开
展工作:
对处在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1、2类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对于处在非敏感区的小型建设项目不必做噪声影响专题评价,只需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相关的内容。
二级评价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
不同评价等级的项目有不同的评价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此有详细规定。
三、评价工作范围
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点声源(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的站场等):
一级评价:
评价范围为项目边界往外200m内;
二、三级评价:
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若拟建项目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则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线声源:
(如铁路线路、公路):
一级评价:
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内;
二、三级评价:
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缩小。
若拟建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则评价范围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第四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一、预测工作的准备
1.工程分析和噪声现状调查
(1)分析拟建项目的声源资料:
确定声源的种类(包括设备型号)与数量及其声学性能参数、源的布局及其空间位置、各声源的噪声级(声压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感觉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2)获取声源资料的途径:
①声源种类与数量、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及空间位置的获得:
由设计单位提供或从工程设计书中获得。
②噪声源数据的获得:
优先考虑采用类比测量法(即测定类似项目的对应数据作为依据),其次引用已有的数据,包括国外的资料。
评价等级为一级,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
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对于工矿企业的改扩建项目可监测现有车间和厂区的噪声现状;新建项目则只调查厂界及评价区的噪声水平。
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1)评价范围:
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
(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
(3)评价内容:
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4)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
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5)其他:
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布置
(1)噪声预测范围:
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所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
(2)预测点布置原则:
①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以便进行对照。
②为了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
对线状声源,平行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大些(如100—300m),垂直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应小些(如20—60m);对点声源,网格一般为20×20m2~100×l00m2。
③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考虑的预测点,如一些敏感点。
二、预测点噪声级计算和等声级图
1.预测点噪声级的计算
①选择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的坐标;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为点声源或线状声源。
②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声级数据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
③确定计算的时段,并确定各声源发声持续时间。
④计算预测点在计算时段内的等效连续声级,公式如下:
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由于声源较多,预测点数量也大,故应运用计算机完成预测。
现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熟、定型的预测模型软件可资应用。
2.绘制等声级图
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后,采用数学方法(如双三次拟合法、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
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5dB。
对于Leq,最低可画到35dB、最高可画到75dB的等声级线。
等声级图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对分析功能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依据。
第五节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一、噪声影响评价的内容
噪声影响评价就是解释和评估拟建项目造成的周围声环境预期变化的重大性,据此提出消减其影响的措施。
1.基本内容
(1)根据拟建项目多个方案的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各个方案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对项目建设前和预测得到的建设后的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影响的重大性,依据各个方案噪声影响大小提出推荐方案。
(2)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3)分析拟建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
(4)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应性和防治效果。
(5)为了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6)提出针对该拟建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2.其他考虑
拟议项目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二、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