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docx
《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
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
下面是带来的读书论语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读书论语心得篇一: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子夏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
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
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
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
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
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读书论语心得篇二: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
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
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按照孔子说的意思就是:
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
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弹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话。
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
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卫灵公篇,讲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问孔子说:
“老师,以德抱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么办呢?
“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
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
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到这些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
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
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
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今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
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
“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
”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
这就是君子了?
太简单了吧?
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
“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
”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
老百姓讲一句话说: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
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
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
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一定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
其实一个君子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
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
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
“事君数(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
“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
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
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该对我特别好吧?
错!
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
这叫“斯辱矣”。
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
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
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
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
就是你自己站起来。
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
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
朋友呢?
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
多好都没关系。
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
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隐私都对人讲。
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
其实这样的朋友都一定好吗?
孔子说:
“朋友数,斯疏矣。
”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
为什么呢?
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
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
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读书论语心得篇三: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
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
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
但孔子又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
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
尤其是对父母之爱。
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
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
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
“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
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
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
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
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
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
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
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
“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
”但他也并不强求:
“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
”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
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
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
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
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
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
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
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
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
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
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
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
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
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