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695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合理消费》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

第5课《合理消费》说课教案2课时

第一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

《合理消费》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4条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学会合理开支与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单元属于“社区领域”的板块,是以培养消费者的基本素养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从学生想要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反思自己向父母提出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

同时,教材还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能够理性做出购物选择。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些消费经验,比如,独自购买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但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易受外界影响,在购物时往往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难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学会自我克制。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购物要求。

(教学重点)

2.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的购物欲望。

(教学难点)

3.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创设“小茜等人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索,将教材中的各个板块有机联系起来。

活动一:

商场购物填写心愿

1.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我们都会有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板书: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2.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坐上“心愿巴士”,进行一趟愉快的购物之旅吧!

第一站来到商场。

3.课件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

同学们,你想让父母给你买些什么东西呢?

4.出示第36页的心愿卡:

请将三件东西名称及理由填写进心愿卡,写好后猜猜:

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板书:

不合理的要求价格贵不健康不安全不实用)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商场购物”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再让学生填写心愿卡,猜想父母的态度,引入对学生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家庭因素,初步了解哪些愿望不合理,为下一个学习活动做铺垫。

活动二:

智慧辨明合理消费

1.出示小茜写的心愿卡,猜一猜:

你觉得小茜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哪些东西?

为什么?

2.交流讨论:

小茜非常喜欢这个名牌书包,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东西,看来我们这些愿望确实不合理,难怪父母会拒绝。

因此只有愿望合理,父母才会同意。

(板书:

愿望合理)

4.讨论辨析:

出示“演一演”的两幅图。

这两位同学的要求合理吗?

为什么?

5.演一演:

不仅要演好图片内容,还要演好父母是怎么答复的,要以理服人。

6.教师小结:

合理的要求应建立在家庭能够承受的基础之上,不应攀比;合理的要求还应是购买生活必需品,利于身体健康的。

(板书:

家庭能承受生活必需品)

设计意图:

此版块继续承接商场购物的情境进行,学生通过判断、辨析、表演等方式辨明消费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达到落实“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这一学习目标。

活动三:

理性对待消费要求

1.以修改小茜的心愿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你觉得自己心愿卡的购买理由充足吗?

有没有想改动的地方?

填写课本第38页的任务单。

2.四人小组交流:

坚持和改动的理由。

讨论:

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记录在课本第38页“想一想”中。

3.小组代表汇报并将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补充在板书中。

4.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的小贴士,学生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要求,归纳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的理由,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

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合理”与“不合理”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从而达到落实“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这一学习目标。

活动四:

分享经验学会克制

1.出示小茜的烦恼:

播放教材第39页“帮一帮”栏目的视频。

(板书:

克制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比较冷静处理)

2.创设情境:

小茜虽然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合理,但还是待在商场名牌书包专柜前不舍得愿离开。

作为她的好朋友,请你运用刚才学过的“克制的方法”来劝劝小茜。

3.链接生活:

创设两个生活中需要克制消费冲动的情境,运用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4.导行:

在生活中,你用过什么小妙招成功克制不合理要求,举例说明。

5.小结:

通过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PPT30(板书:

学会选择)

6.课后延伸:

观察生活中你认为不合理消费现象,用学过的方法劝一劝当事人。

设计意图:

此版块继续从“小茜的烦恼”入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克制的方法。

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到生活中,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分享更多的克制方法和成功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这四个活动板块的设计,创设情境,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反思自己的消费愿望,学会提出合理的消费要求。

第5课《合理消费》第二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

第二课时“学会合理消费”在第一课时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并能理性地做出购物选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

第二课时教材有四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合理之益,过度之伤。

教材第40页呈现了三个场景,从购物、饮食、储蓄的角度对比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思考这两类不同消费方式产生的不同后果。

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结合相关小故事,提升学生对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认知水平。

第二部分:

古人智慧,崇尚节俭。

教材第41页阅读角借助古人智慧,分享“由奢入俭难”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合理而节俭的消费习惯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合理安排,量入为出。

教材第42页设置了春游的情境,让学生合理计划,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通过创设情境,在形成合理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交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开支,制定开支计划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等,掌握合理消费的技能。

第四部分:

辨析观点,学会勤俭。

教材第43页阅读角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关于消费观念交锋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辨析文中同学的观点,引导他们意识到,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如何,都应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持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再次让学生加深了对合理消费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购物往往随波逐流或被商品的包装吸引等,很可能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需要。

而当今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的父母以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作为疼爱孩子的主要方式,导致孩子物质欲望不断膨胀。

有的父母以物质奖励作为鼓励的重要手段,造成孩子片面地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学习动机。

有的父母自己花钱大手大脚,知不节制,孩子也容易沾染铺张浪费的习气……当前,校园中出现了相互攀比、盲目赶时髦等现象。

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观念,引导他们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俭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意识到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认识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实践科学合理消费观。

教学重点:

了解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

教学难点:

树立合理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继续以小茜作为主人公创设情境展开教学,以“加深认识→实践交流→树立意识”这样的主线安排教学活动。

从学生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生活开展情境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生活中。

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活动一:

合理之益,过度之伤

首先导入新课:

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那么怎么做才是合理消费呢?

出示板书,揭示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板书:

学会合理消费)

让学生对比课本中呈现的两种消费方式:

过度消费——入不敷出;合理消费——量入为出。

请学生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课本第41页的表格。

学生明白生活中需要合理消费——量入为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消费的小故事?

学生进行故事分享。

(板书:

量入为出)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和课本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造成的不同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消费需要有计划,要量入为出。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过度的消费会导致个人品格的破坏,有计划的消费有助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分享生活中的消费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并懂得生活中该如何消费。

活动二:

古人智慧,崇尚节俭

在古代就有着节俭的智慧,播放根据课本第41页阅读角改编的视频短片。

首先,让学生谈谈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交流: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由奢入俭难”?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进行小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好习惯,这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板书:

勤俭节约)

此外,老师还可以拓展下列活动。

首先,分享课前“家庭节约小妙招”小调查。

然后,用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学校进行的“厉行节约”餐台卡制作活动。

最后,播放人民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益短片,并让学生思考:

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为什么要提倡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

借助他人的智慧,通过小调查、参与校园活动、观看公益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合理而节俭的消费习惯的重要意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凝结了人们的生活智慧。

活动三:

合理安排,量入为出

设置情景:

学校组织春游,小茜和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

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开支,帮他们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并进行方案分享,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说一说各自的理由是什么,评选出“最有营养方案”、“最节俭方案”、“最合理方案”、“最具创意方案”等等。

同学说说方案好在哪儿,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

教师小结:

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

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板书:

有滋有味)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统筹安排生活开支的能力,学会合理支出。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实践科学合理消费观,在量入为出和勤俭节约原则基础上还要考虑生活的“有滋有味”,这才是真正的“合理消费”。

活动四:

辨析观点,学会勤俭

周末,小茜和同学们到超市购买周五要去春游饮用的矿泉水,货架上有进口和国产两种不同价位的矿泉水,价格差了三四倍。

该买哪种矿泉水,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认真阅读课本第43页“买水的故事”讨论交流:

你赞成谁的观点?

为什么?

教师小结:

体恤父母,赚钱不易;重在实用,物尽其用。

设计意图:

本活动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对事例的辨析,一方面,让学生体恤父母赚钱不易,认识到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也要做到合理消费;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合理消费并不是抑制消费,而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