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6623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docx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

2019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与四季》学案

【概念与规律】

一、夜的成因

1、地球自转(rotation):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3、自转周期(period):

约24小时(1日)。

4、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5、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本身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6、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7、日(day)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1日=24小时=1440分钟=86

400秒。

8、通过测量竿影长度和方向活动,可知一天中太阳不仅从东到西地改变位置,还在不断变化着自己的高度。

二、四季与节气

1、地球的公转(revolution):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有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公转(revolution)。

2、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周期:

365.256日。

4、地球公转的特征:

⑴公转的轨道是接近圆形的椭圆;

⑵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

⑶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5、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

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6、四季的形成:

⑴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夹角,地球是倾着身子在轨道面上运动的,而且地球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对地球上的同一个地方来说,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情况是不同

的,这样就形成不同的季节(如下图2-1所示)。

 

图2-1四季的形成(指北半球的四季)

⑵我国温带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季节

春季(spring)

夏季(summer)

秋季(autumn)

冬季(winter)

正午太阳高度

适中

适中

昼夜长短

相差不大

昼长夜短

相差不大

昼短夜长

气温高低

适中

适中

⑶我国温带地区“两分”和“两至”日的特点:

春分(3月20日或21日):

昼夜等长;

夏至(6月21日或22日):

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竿影最短;

秋分(9月23日或24日):

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1日或22日):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竿影最长。

7、年(year)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

8、公历: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

公历中,1年=365日,每四年有一次闰年,1闰年=366日(闰年的二月份有28天)。

9、节气:

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一年有二十四节气。

三、月球与月相

1、月球(month)的基本概况:

(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3)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绝大多数的环形山是由于陨星撞击形成的);

(4)月球半径为1738km;月球体积只是地球的2%;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km。

3、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1)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周期相同都是27.3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4、月相(phaseoftheMoon):

(1)月相就是月球相貌的变化;

(2)造成月相的重要原因: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②月球在绕地球公转,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

因此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在变化;

(3)月相分为新月(newMoon)、上弦月、满月(fullMoon)、下弦月;

(4)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从农历初一的新月到初七、八的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满月;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循环变化。

5、月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1年分12个月,月的长短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

6、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农历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标准;月相变化的周期=1个朔望月=29.5日。

7、日食(Solareclipse)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掩的天象;月食(lunareclipse)是月球落入地影时发生的天象。

8、月球的公转和地球的公转的综合效应是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原因。

日、地、月三者位置

发生的时间

分类

日食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月食

农历十五、十六(望日)

月全食

月偏食

【启迪与拓展】

例1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顺时针D、逆时针

分析:

地球自转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

(1)习惯上定义为自西向东;

(2)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3)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本题中未说明是从南极或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故正确答案选A。

例2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现象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了解情况。

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自转时,白天和黑夜就在其表面产生交替现象,故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地球公转有一个重要特征: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总保持66.50的夹角,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运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的答案是B、D。

例3月全食时月相是()

A、上弦月B、新月C、下弦月D、满月

分析:

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此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几乎成一直线,原来照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月球因此失去了光明,所以只有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才会出现月食,此时的月相叫望或满月。

故应选D。

例4如图2-2所示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和4个节气(北半球),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和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地球公转至b处时间是____月_____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是_____季;

(3)地球公转至d处,太阳高度______(填“最高”或“最低”);白昼___(填“最长”或“最短”);

(4)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______表示;

(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6)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分析:

首先应判断北半球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的南面还是直射在赤道的北面来判断。

如图2-3所示地球公转轨道上所画的四个地球位置中,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以北的为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以南的为冬至日,故b应表示夏至日,d表示冬图2-2

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a表示春分日,c表示秋分日;夏至日时间是6月21或22日,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冬至这一天,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第4问中答案应为A;第5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有一定的规律: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最北界限――北回归线上,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界限――南回归线上,以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北移动,故从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再到次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所以第5问的答案应为D、A。

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半年,这个时期,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故第6问的答案是C、D。

例5根据右图2-3中日、地、月位置关系图回答问题:

(1)画出此图中所示日、地、月三者位置时的月相;

(2)随着月球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月面明亮部分的面积将_______;

(3)写出约两星期后的月相的名称_________;

(4)根据此图中日、地、月三者位置推测,七天之前,可能会发生____食。

分析:

要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月相变化成因及月相变化规律。

图中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农历日期是初七、初八,夜晚所见月球相貌是半圆,月球的亮面朝向西;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月相变化先需经过十五、十六图2-3

的满月,再到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故我们看到的月面明亮部分的面积先变大后变小;约两星期后的月相是下弦月;第4问中七天之前,农历日期可能是初一,此时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介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的圆面可能会被月球遮掩,即发生日食。

例6为什么会有月相的变化?

月相变化有何规律?

对人类有何价值?

 

图2-4

分析:

1、月相的成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迎着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阴暗的;

(2)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位也在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有时看到一个圆面,有时看到月面的一半,有时根本看不到月亮(如图2-4所示)

2、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见形状

月出

月落

日、地、月

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正午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半夜

正午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3、月相的利用:

(1)农历月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为依据的;

(2)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

约相隔7天,这就是星期的由来;

(3)利用月相判断方向和时间。

如上弦月的月轮向西凸,上弦月在天顶附近为日落,上弦月在西面地平线附近为午夜。

【思考与练习】

1、地球自转的绕轴是________,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昼夜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地球本身是个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地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背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

4、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地轴与

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

5、如果我们站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B、逆时针

C、自东向西D、顺时针或逆时针

6、平时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但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做________运动,这些说明地球是在做________运动的。

7、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

A、气候变化B、四季变化

C、昼夜交替D、昼夜长短变化

8、某校天文小组正午时观测太阳,此时人影位于人的()

A、正南方B、正北方

C、正西方D、正东方

9、一天中教学大楼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A、早上8:

00B、正午12:

00

C、下午18:

00D、无法判断

10、下列不属于时间计量单位的是()

A、日B、月C、秒D、光年

11、日是以地球的________运动为基准的________计量单位;1日=________小时=________秒。

12、你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计时仪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人们看到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大约是_______小时,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小时。

14、古代著名天文学家中杰出的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正午12点,小刚在家中给远在美国华盛顿出差的爸爸打了个电话,结果把爸爸从睡梦中叫醒了,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国古籍《尚书纬·考灵曜》中说: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音有,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假如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请你想象一下可能会产生

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

A、地轴B、北极星C、太阳D、赤道

19、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的轨道是一个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________,长度为________日。

20、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的轨道平面总保持________的夹角,地轴倾斜角度不变;而且北极总是指向________附近。

21、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

A、日B、年C、月D、秒

22、公历的制定依据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

在公历中,1年=______日,每隔_____年设置一次闰年,1闰年=______日。

闰年多出一天日期是_____月_____日。

23、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我国温带地区春夏秋冬的变化

B、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星星每天的东升西落

D、是正午时,纽约还是黑夜

24、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订主要依据是()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

B、地球绕地轴自转情况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

D、月球绕轴自转情况

25、节气是把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________方法;一年分为________节气。

26、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以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起点,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27、将下列节气与相应的日期用线连接起来:

A、春分①6月21日或22日

B、夏至②3月20日或21日

C、秋分③12月21日或22日

D、冬至④9月23日或24日

28、你们家乡的所在地,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一年中_____季太阳高度较_____,竿影较长;_____季太阳高度较_____,竿影较短

29、从夏天到冬天,竿影长度如何变化?

()

A、变长B、变短C、不变D、先变长后变短

30、我国城市住宅楼群间隔距离,如果为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的楼影来计算。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1、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A、春分至秋分B、秋分至次年春分

C、冬至至次年夏至D、夏至至冬至

32、图2-5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时,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图2-5

33、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

哪个季节白昼较长?

白昼最长一天是什么日子?

哪个季节白昼较短?

白昼最短一天是什么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一年中的______日和______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5、考察南极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6、下列各地冬至日白天最

长的是()

A、杭州B、海口C、D、漠河

37、宁波某校同学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8、的同学们放寒假的时候,澳大利亚悉尼的小朋友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9、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D、冬至日→春分日

40、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国庆节D、12月22日

41、在我国的下列节日中,白昼最长的是()

A、儿童节B、元旦C、圣诞节D、春节

42、根据图2-6,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图2-6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43、读图2-7,完成下列各问: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时间是_____月_____日前后,这一天太阳高度最_____,白昼

最_____,竿影最_____。

(2)地球公转到D处时,时间是_____月_____日前后,这一天宁波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此时北半球是_____季。

(3)图中_____处南半球是冬季,B处北半球是_____季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D向C转动过程中,是由_____季向_____季过渡。

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 _____,黑夜越来越_____。

 

图2-7

44、的中学生明明跟随父母到海南三亚去旅游,善于观察的明明有一天中午突然发现他的影子没有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可是不久,他又发现中午时他的影子指向南了,而在的中午,他的影子总是指向北的,你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45、读地球绕日公转图2-8,完成下列要求:

(1)按照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观看到的地球运动情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处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地球在A、B、C、D四个位置时的地轴和自转方向;

(3)图中B、C、D三处的节气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4)地球自B位置到C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___,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

(5)当地球自C位置到D位置过程中,你家乡所在地的白昼越来越_____,

黑夜越来越_____。

 

图2-8

4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________。

47、月球的半径为________km,体积只是地球的________,质量只有地球的________。

48、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昼夜温差________,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

49、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A、没有动物和植物B、没有空气

C、没有水D、到处都是环形山

50、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A、听音乐B、放风筝C、跳远D、游泳

51、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雨水冲刷形成B、风的侵蚀作用

C、陨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D、河流侵蚀而成

52、月球表面比较阴暗部分是()

A、山脉B、高原

C、广阔的平原和低地D、月面的海洋

53、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A、冰川B、矿产资源C、生命物质D、大气

54、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是由于()

A、月球距离太阳较近B、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

C、月球上没有大气D、月球对物体没有吸引力

5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大气B、月球的质量较小

C、

月球距离太阳白天较近夜晚较远D、月球的体积较小

56、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km。

如果一艘宇宙飞船以12千米/秒的速度从地球飞到月球,则需要_______小时。

57、月球总是沿一个椭圆形轨道围绕________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日。

58、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一致

B、月球上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

C、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海洋

D、月球自己会发光

59、在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上

没有空气和水

D、月球上到处是环形山

60、以________________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叫做“月”。

公历中,一年分_____月,月的长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61、月球相貌的变化叫做()

A、月食B、月相C、月蚀D、月像

62、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相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变化。

63、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________,要靠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②由于________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使人们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位也在变化。

6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______天,称______月,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农历就是以________为月的单位。

65、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初七、初八―――下弦月B、望日―――新月

C、朔日―――满月D、初七、初八―――上弦月

66、春节、重阳节都是根据______历确定的节日,春节的月相是________,重阳节的月相

是________。

67、2003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十五)的月相应为()

A、满月B、新月C、上弦月D、下弦月

68、以下关于月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阻挡了阳光而产生月相

B、是农历月划分的依据

C、农历的上半月,月球的亮面朝向东

D、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本身的形状在变化

69、当地球在日月之间,且位于日月中心的连线位置附近时,地球上所见的月相是()

A、满月B、新月C、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