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3042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docx

科学三下第四单元最后提交教案

新泰市中小学教师单元备课

学科

科学

年级

单元

时间

1、学会观察天气,感受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

3、学会用测量天气的有关工具来测一测风的大小、风的方向,掌握一定的测试技巧。

4、学会估计风力大小。

5、知道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6、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7、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8、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类。

重点:

使学生知道天气的常见现象,天气对人们生活、动植物的影响及怎样观测天气。

难点:

1、怎样制作风向仪、雨量器,怎样使用温度计和如何利用表格、图形整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探究态度,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非常有用。

 

1、今天天气怎么样1课时

2、气温有多高1课时

3、雨下得有多大1课时

4、今天刮什么风1课时

5、气候与季节1课时

 

 

《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是以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

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心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及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行为,所以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本单元教材共有5课:

第一课:

今天天气怎么样。

这一课是要让学生对天气进一步去了解。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学生联想到平时的假日生活中,对天气有元了解,其次,学生参与到研究天气的活动中来,让他们知道有关天气的四个方面的特征:

云量、降雨量、风力风向和气温。

知道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第二课:

气温有多高。

在上节课的学习基础上,通过讨论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测温工具。

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

第三课:

雨下得有多大。

此课是本单元研究的难度偏大的一课。

雨量大小是本课的焦点,也是难点,鼓励学生用雨量器测一测雨量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第四课:

今天刮什么风。

通过学生参与观察风的活动,来对风进行描述,并能根据风级歌学会估测风力的大小,培养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去进一步感受.

第五课:

气候与季节。

运用前四课的学习成果将视野扩散开来研究四季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同时又将学生的探究引向对动植物的季节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对动植物的关注扩展到其周期性的变化。

教学建议:

1、现场考察:

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

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科学游戏:

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课题

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案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

3、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4、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重、难点

重点:

气象工作者、人们对天气预报的来源情况。

难点:

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教具准备

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光盘、录像,有关气象工作的光盘或录像;最近一周的天气预报资料。

二次备课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由一首有关天气的儿童歌曲导入新课。

2、请同学说说都知道哪些天气,展示一下自己收集的有关天气的图片,看看谁知道的天气现象多?

板书:

阴、晴、雨、雪、风。

出示课件:

晴、阴、雪、雨、风的图片。

让同学们说说这样的天气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

3、请同学们看看窗外,感觉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教师板书:

今天天气怎么样

二、探究新知,掌握知识

活动一:

说一说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学生汇报。

3、今天的天气你喜欢吗?

为什么?

(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4、学生汇报。

活动二:

读一读,认一认

阅读课本43页中,表示天气的符号。

(1)提问:

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2)思考:

符号有什么优点?

(3)学生汇报(简略、直观、方便)。

活动三:

填一填

1、自己设计符号, 把你喜欢的天气现象写出来,填在课本43页上边空白处。

2、分小组填写。

3、展示优秀作品。

4、学生评价。

活动四:

动一动

1、师:

我们除了用词语、符号来描述天气外,还可以用动作、声音来表示天气。

猜一猜,下面的动作和声音各表示什么天气?

2、教师动作,学生猜。

(动作:

寒冷、炎热、下雪声音:

大风、下雨、打雷)

活动五:

室外感知,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到室外观察今天的天气。

2、 感受天气,并把你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或短句描述出来,写在条子上。

3、 游戏:

转成圆圈,把你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或短句描述出来,看一看谁说得最多。

活动六:

绘一绘

1、今天的天气用符号该怎样来表示吗?

2、自己绘画。

3、展示绘画作品,并作交流,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三、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1、师:

  要想获得天气预报,有哪些途径?

2、学生回答。

(看电视、听广播、查报纸、打电话96121……)

3、师:

这些天气信息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4、观看“天气预报”实录。

5、  讨论:

(1)、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来说天气的呢?

(2)、“天气预报是怎样样预报出未来的天气变化呢”?

6、阅读课本43页的“天气预报来源的画面”,了解天气预报来源。

7、阅读课本44页,了解150年前人们是如何通过周围环境来预报天气的。

8、师: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这样做出的,由于他们的努力,我国天气预报水平才能居于世界前列。

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最关心天气的。

那么,还有谁关心天气?

请分组讨论“在你们心目中,谁最关心天气”。

9、学生讨论。

10、汇报并演示什么样的天气对谁有什么影响。

四、巩固利用,课后延伸

1、欣赏各种各样的天气(美丽的、恶劣的……)

(1)讲述:

让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如果你觉得她很美,就起来告诉大家“美在哪里”;如果你觉得她很讨厌,就起来告诉大家“讨厌在哪里”。

(2)观赏图片,并讨论。

2、你喜欢哪一种天气,为什么?

 

1、今天天气怎么样

阴、晴、雨、雪、风

天气符号好处:

简略、直观、方便

气象工作者:

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

150年前:

观测环境预报天气、看云识天气……

 

 

课题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案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天气现象,获取关于天气的信息。

2、能够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

科学知识:

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2、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3、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方面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

4、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去观察研究天气。

重、难点

重点:

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

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

出门在外你最关心什么呢?

(出示课题)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途径

师:

谁愿意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

师:

我还请了一个朋友帮助我呢!

他是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想听听他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吗?

想一想他介绍了哪些内容,和你们介绍的有何不同?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师:

我听说动物园新进来了老虎和狮子,可好看啦!

明天我就要去看看。

哎呀,不行,我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该怎么办呢?

(三)认识气象符号并动手设计

师:

平时我看天气预报时发现屏幕上除了有一些文字外,还有一些气象符号,我很喜欢这些符号就积累了一些,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识吗?

(课件出示气象符号)

师:

这些符号设计得怎么样?

自己想不想设计?

我相信你们都是顶尖的设计专家,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我们来比试比试?

先看看老师提出的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动手设计气象符号后展示、评价)

(四)讨论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吧?

你们在开运动会的时候最关心什么问题?

为什么?

除了开运动会时关心天气外,还会在什么时候关注天气?

师:

听你们一说,好像天气预报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很多人也关心天气呢,他们是谁呢?

为什么关心天气?

请同学们看书P44页中的内容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五)介绍现代和古代预报天气的方法

师:

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说越来越重要了,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边看边想,制作一次天气预报要分几步?

画面中出现了哪些观测仪器?

(课件出示录像)

师:

从这些观测仪器使我们看出了现代科技的发达,但是在古代可没有这么先进的观测技术,然而他们也能预测天气,让我们看看书,了解一下他们用的办法。

(学生看后解释)

(六)总结、延伸。

师: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把你们搜集到的谚语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让其他同学也来分享你的收获。

师:

今天和同学们在一起我的收获可真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收获?

给大家留的作业是让我们都来关心天气,把每天的天气记录在黑板的一角上,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天气,了解天气。

今天天气怎么样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

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古人动植物云天象物象

冰雹降低农业收成台风损害人类财物、生命

教学反思

 

 

课题

2气温是多少教案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3、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4、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低、午后高。

5、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教学重点

通过观测记录,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温度。

教具准备

1.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寒暑表模型。

2.百叶箱、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问:

哪位同学昨晚看了天气预报?

昨天的天气预报告诉我们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指名汇报)

2.谁知道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

利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

里面装的什么液体?

怎样读?

为什么叫摄氏度?

)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二、探究学习

1.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提问:

为什么要平视?

仰视结果会怎样?

俯看结果会怎样?

(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

)可借助图示演示。

2.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如:

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再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76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

4.开始测量,15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

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这样?

(在学生交流时进行“零下”概念的教学。

6.引导观察课本第46页的图表,全班集体讨论:

从测得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

中午13:

00~14:

00气温最高,早上6:

00和傍晚18:

00气温基本相同,……)

三、课后活动

用自己学到的测量方法,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并做好记录。

2气温有多高

温度表摄氏度平视

读作:

20摄氏度零下6摄氏度

写作:

20℃-6℃

教学反思

课题

2、气温是多少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表的各个组成,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4、亲身经历活动,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重、难点

重点:

准确测量今天的气温。

难点:

什么位置测量的气温最能代表“今天的气温”。

教具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温度计,记录气温用的纸笔、米尺等。

2、百叶箱。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

小林的学校原来决定周二举办运动会,没想到周二下雨了,在上学的路上,小林对小明说:

“真扫兴,运动会又被雨搅合了,明天的天气不知道好不好?

”小明说:

“我们要会预测天气就好了!

(2)师:

关于预测天气,同学们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3)整理学生的问题,如:

今天有没有风、今天温度最高是多少,明天是晴天吗等。

教师引入教学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测量气温

(1)提问:

什么是气温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2)估计教室的气温

(3)出示温度计,教师讲解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4)分发温度计,学生分组测量

(5)交流测量结果,说说哪些同学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接近。

(6)教师讲解到市外测量气温的要求。

(7)分小组进行活动。

a、阳光组b、阴凉组

c、地面组d、草地组……

(8)学生把测量结果填到教材76页中。

(9)比较用哪个气温代表学校的气温最合适,为什么?

(10)讨论:

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测量最准确?

(11)学生到选定的位置去测量气温并记录。

(12)交流测量结果。

2、学习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教师讲述:

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呢?

(2)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

(3)教师出示表格并讲解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4)学生绘制曲线图

(5)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和统计图分析:

这段时间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最高气温是多少?

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三、巩固新知: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四、总结与扩展:

(1)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讲述:

设计一个表格,一周内在每天的同一时刻测量气温,做好记录,并绘制气温变化统计图,分析家乡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

 

2、气温有多高

测气温用温度计

温度计组成:

温度计使用及读数:

百叶箱:

 

课题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云的形状和颜色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能用雨量器测量雨的大小,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的几种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知道会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能够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会观察、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研究长期测量与坚持性的重要性。

·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

·愿意与雨水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感觉。

教学重点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预先了解上课当天的天气情况。

(2)搜集一些不同种类云朵的图片。

(3)准备一些制作雨量器可能会用到的材料(塑料瓶、饮料瓶、胶带等)。

(4)学生用做刻度的纸条带和印制好的记录表。

(5)制作好一个样品。

2学生准备:

自带各种制作雨量器的材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放一段动画片:

小朋友--小雨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抬头看了好几次天空(乌云密布)。

回到家后,他立即帮妈妈把晒在外面的被子收了回去,吃午饭的时候,天突然下起雨来。

第二天,小雨又看了看天空(白云朵朵),但这一次他没有急着把被子收回家。

2、谈话:

请你说说片中的小朋友--小雨在干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实践

㈠比较哪场雨下得大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是怎样来形容雨量的大小的。

(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的雨量的概念,如看水花和积水等)

2、提问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出一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

(如细细沥沥的小雨,倾盆大雨等)

3、介绍用小尺刻度来测量雨的大小的方法。

4、引入雨量器的概念,使学生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雨量大小的科学仪器。

㈡制作雨量器

1、谈话:

你们知道气象工作者怎样知道雨的大小的吗?

需要用到什么物体?

2、学生讨论。

3、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塑料瓶使

用的不同刻度的标尺,引导学生对照

雨量器的制作方法,了解制作过程。

分组制作。

㈢模拟降雨

1、教师演示测量降雨量,介绍测量雨的方法和如何使用、认识刻度,并适时引入降雨量单位:

毫米。

2、讨论为什么有的雨量器的底部要先倒进一些水。

3、将学生每四人一组分好,明确任务,交代好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利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喷壶洒水时的降雨量。

在模拟雨量用喷壶向雨量器里“降雨”时,引导学生体验雨量的大小。

如:

毛毛雨、小雨、中雨等,录相放映:

大雨、暴雨、暴风雨。

什么样的降雨量会引起灾害,什么样的降雨量比较适宜。

5、把学生带到选好的收集雨的地点,模拟雨,用喷壶向每组学生的雨量器里“降雨”。

6、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学生将雨量器带回教室,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在与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7、逐个出示。

讨论:

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

三、交流、汇报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在刚才的模拟降雨测雨量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想到了什么?

然后推荐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

提出如下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

1、你在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2、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你能否正确地使用自己的雨量器?

4、你对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有什么改进的意见吗?

5、你的理由是什么?

四、巩固延伸

㈠指导学生回家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以后几次下雨的降雨量

发给学生记录表。

雨量器测雨量记录表

收集人:

                              记录人:

日  期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测量时间测量地点降雨量(毫米)测量活动的注意点:

1、在外面选择收集雨水的地点应该是平常人不常到的一个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

2、收集地点应选择开阔的地方,远离树木或者建筑物,否则会影响降水量。

3、为了防止被风吹倒,应该想办法把雨量器固定牢。

㈡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想研究的降雨量问题

1、教师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

你们还想研究关于降雨量的什么新的问题呢?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当堂研究解决;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

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与时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3、课后学生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去研究讨论。

雨下得有多大

雨量器

毫米mm

达标测试

1、要想确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用()来测量。

2、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刻度。

3、怎样使用雨量器,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课题

3、雨下得有多大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2、能够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3、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4、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5、与大自然亲近,体会大自然的的神奇。

重、难点

重点: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自制雨量具并测量降雨量。

教具准备

学生自带大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

教师准备喷壶、白纸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每天除了气温对我们人类有很大影响,还有降雨也对我们人类有很大影响。

板书:

雨。

二、探究新知,掌握知识

1 、师:

我们想知道一场雨究竟有多大,怎么办呢?

2、学生交流。

3、师: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一场雨有多大,我们可以使用雨量器。

4、介绍雨量器,认识其构成。

5、阅读课本47页内容,认识雨量器的制作方法。

6、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注意点)。

7、展示制作的雨量器

8、、讨论:

使用雨量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读数、测量前准备工作)。

9、分小组到室外进行测量,教师模拟降雨

10、交流测量数据.

11、发现并讨论:

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为什么?

假如用不同瓶子制作雨量器来测量,行吗?

三、自主探究,实际应用

1、师:

我们自己有了雨量具,在今后下雨时,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

4、汇报:

放平、空旷的地方、固定好。

5、分析刚才测量的不同降雨量,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6、布置测量作业,将结果记录在教材第77页上。

四、体验感知

1、我们用同一雨量器,每次测量的结果会不同,这说明了雨每次下得不同。

你知道怎样来判断雨的大小吗?

天气预报怎样来划分的呢?

2、阅读教材48页中上面的内容。

3、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汇报:

测量时间相同,即连续24小时;测量单位相同,即毫米。

5、学生在直尺上体验每种雨的降水高度。

6、讨论:

什么样的降雨量会引起灾害,什么样的降雨量比较适宜?

五、巩固所学,课外拓展

1、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2、下雨可以灌溉庄稼,可以净化空气,但雨下大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灾难呢?

3、雨下得有多大

雨的大小用雨量具测量

雨大小的等级划分:

小雨0.1-10毫米

中雨10-25毫米

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

大暴雨100-200毫米

特大暴雨超过200毫米

 

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