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2348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docx

3尖子生培养报告录音整理临朐一中夏美英讲稿

夏美英主任尖子生培养讲座讲话稿

(根据录音材料整理)

2015年3月1日

首先借这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拜个年。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有的只是教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实验班的班主任的从教经历。

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宝贵经验。

今天我就是以汇报的态度来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交流的。

如果是想把我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的话,就是想取得各位在座的对我说得不够好的地方的谅解。

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概括的说起来无非就是,要培养尖子生的扎实的基础、纯熟的技能、良好的身心状态和正确的策略。

对于尖子生的要求总括起来可以有五点。

第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是我们平时尤其关注的,听课和作业习惯。

第二个是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乐于总结。

第三个方面是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第四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毅力,充满自信,且坚忍不拔。

第五,能够拓宽知识面,钻研到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这是我所认为的尖子生应该具备的五点。

下面,我从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三个层面,向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我的一些体验和认识。

一、任课教师方面我想谈的是九个方面。

第一精钻细研,引领学生走向高端。

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实验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这就对我们的业务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向高端,确实需要我们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业务水平的方面有很多,在这里我只想提一点我所认为最重要的,这也是我的一个非常深刻的体验,就是做遍至少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形成对高考试题的准确把握和敏锐感知。

在座的我们每一位任课老师,相信对于教材的理解都是非常深的,但是对高考题汇总的把握,可能还是需要做更多的高考试题,需要做的高考题不只是山东卷,而是所有省市的高考卷,那么做下来就是几十套,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就能形成强大的、厚实的本学科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做题体验。

从1990年至2004年,山东省未自主命题前,除做全国卷外,我喜欢做北京、上海、江苏各省的自主招生试题,从中获得了非常大的启发。

如果做的高考题足够多,足够深,你就会在冥冥之中,感受到高考试题的发展向趋向,进而获得一种与高考命题人非常相似的灵感。

比如2002年左右,语文高考流行关系型作文,2002年的高考作文的题目就是情感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我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这种的写作样式非常新颖,让我发现了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并且学生在说理时说的非常深刻。

平时自己就想好几个自认为有意思的关系让学生们进行写作文。

像平常的舍与得的关系,也就是获得与失去的关系,进而像一些,韬光养晦与锋芒毕露这种相反的关系;真实和虚幻,坚持己见与听取别人建议的。

在2004年的高考作文的题目就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与我们前面训练的作文题目是极为相似的,或者说是相同的。

再如,自己平时很喜欢设计几个作文材料,有一个是这个样子。

巫山神女峰以秀丽闻名,整日云雾缭绕,有宛如仙境宛人间的说法。

可走近一看,远也不过是潭山瘦石枯枝而已,然后请以真实与虚幻为话题写作文。

2007年山东省高考试卷的高考题,是雷抒雁的诗,是一个作文材料。

大体意思是远望星星,晶洁闪亮,可是去过月亮的人都知道,上面只是些石渣,灰尘而已。

这两者就非常相似,那一年我们班的学生刘娜升入清华,其中语文成绩就是138分,位列潍坊市第一名。

2003年我们班的同学邱石升入清华,语文成绩是142分,位居山东省前三名。

连续三年我所教的40个人的实验班中,语文成绩,高考成绩超过130分的一直稳定在15至20人。

所以我一直觉得,做高考题,充足的高考题对认识某一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再加入一句就是,做题目的时候我喜欢自己的感觉体验。

一般的时候不会参照参考答案,自己做,自己读,然后自己理解。

看看哪些是与高考答案有着非常强的相似度,或者有哪些细微的差异。

包括平时在测试过程中的试卷,我都是这样的,始终有这样的一种习惯,不太喜欢看答案,喜欢自己去做。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从中在做题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与学生共同的那种感觉体验。

他所想的就是你所想的,你在做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遇到的困难。

所以是在讲题的过程中,能有很好的共鸣。

第二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习惯,培养研究型学生。

现在我们的高中学习,缺少的不是做题的数量和复习的遍数,缺少的是用有限的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真正的研究并领悟过,才有明白的透彻,才会理解的更深,进而会行得更远,飞得更高。

培养名生就是要培养研究型学生,就要培养探究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探究题目的分析过程,理清解题思路,而不只是关注结果。

这也是解决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看见题目时,看上去很会,但做起来不对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我所教的理性思维并不强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我始终让学生保持探究意识,注重分析过程。

让一种思维流贯穿整个课堂。

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时刻处在思考之中。

语文的阅读理解,通过对字、句、段的分析,找出上下文之间的语言关系。

从而得出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不容质疑的精确的答案。

最近这几年,我一直想和其他同事所说的是,像学数学那样学语文。

就是关注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探究性习惯。

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我带的是文科的实验班,对文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在我提的是,像学语文那样学文综,学政史地。

因为我发现现在,政治、历史,尤其是这两科,它其实上更多的是考察的是一种阅读理解的能力,就是读材料的能力。

所以像学语文或教语文那样的来教政史,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启示。

在这里培养探究性思维习惯,应该切实地解决好两个关系。

就是做题质与量的关系,融会贯通才是王道。

谁都明白做题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这个道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人人能做到。

我们当老师的会和学生一样,越是成绩好的时候越从容,越缓慢;越是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越想通过做更多的题目来进行弥补,做更多的题目证明自己能行,培养尖子生就不要贪多求快。

只有讲渗透而为,否则就可以不讲,并且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领会。

毕竟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

一个学科中学得最好的绝对不是做题最多的那一个,而是领会得最好的那一个。

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始终要的是先有质后有量,真正让尖子生融会贯通,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第二个是需要明确考试中速度与准确率的关系。

唯有精细才有高端的分数,我对这一点的体验非常深刻。

纵观升入名校的学生,他们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但有着共同的特性,就是沉稳。

表现在做题上,就是,最后能指导的他也深深的认同这一点,题目可以做不完,但做过的不能有错。

我历来觉得这是成绩拔尖的关键,也是指导名生成功的法宝。

不管什么情况下,准确率永远大于速度。

平时坚持这样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训练,就会形成无比稳健的做题习惯和思维方式,像审题自觉的就会仔细地慢下来,边读边划边圈,接收并掌握全部的明确信息,步骤自然也规范,并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

只有这样,才会切实地解决掉因粗心大意和疏漏而失分的情况。

我们面对很多的学生,他们深深的有一个困惑就是,某几次考试或者是这一次考试,又因为粗心大意丢掉了多少分。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和这种说法了。

因为他不止一次地是这样了,所以我觉得它应该是一种思维习惯或者是思维品质的问题。

因为粗心大意的这几个人他总会是粗心大意的。

即使在这一科上没有发现,在那一科上必定会出现。

即使在这道题上没有,但那道题上他必定会出现。

所以通过提高准确率,让这些学生训练一种非常缜密的思维,才是现在最关键的。

以高考数学为例,我们考上清北的,基本上就是做了多少分的题就得了多少分。

2002年有个升入北京大学的于晓敏,高考中数学就做了141分的题,就得了141分。

2013年,我们刚刚提到过的,升入清华大学的邱石,就是始终坚持这种原则,把准确率放在首位。

在学习和考试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造,在高考中遵从我一再教导他的,用足时间做好题,每道题力求完美。

语文考试到最后一分钟,给作文划上句号。

语文在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可以说他也因此而升入清华。

第三个是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授这样的实验班的学生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想法,就是他们的水平很高,不用对他们施以严格的要求,我觉得不是这样。

严师出高徒这是祖训,不能认为尖子生学习不用操心,让人放心。

否则你的这种过于放心,就会让学生产生懈怠,同时对尖子生也不能过度的关爱。

过度的干预也可能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率降低,思想包袱过重,心理压力过大。

培养尖子生,需要的是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

不能好高骛远,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钻入更深处,进一步提高能力,发展实力。

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起信心,但不宜过分表扬。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指出他的缺点,也就是他不坚定的地方,并因势利导,稳扎稳打。

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引导他们不断完善,夯实基础,形成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点是,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研究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首先的是,避免尖子生吃不饱。

在一个实验班,不管是四十人还是五十人中,毕竟是有更高端的学生。

所以我们根据尖子生他做题快,基础又好,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老师要钻进题海,下大功夫精选题目,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让他们吃饱,帮他们制定一定的促强计划。

在学习细节上进行必要的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解题方法的物化,做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胆的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他们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不要包办代劳,遇到疑难,只要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在前几年中,我们学校推行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我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这种善于钻研的能力,起到了很好地作用。

第五点,我提一个非常普遍,在今天提出来可能感觉非常奇怪的东西,就是板演,认识到板演和批改的重要。

现在很多学校都关注着笔记本和错题本的建设和使用,在这里我特别提板演的重要。

不管哪一科,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复习或舒缓或紧张,都坚持让学生板演,是非常有好处的。

板演既能锻炼他们的训练一致,又能让老师全神的关注并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我觉得从中受益匪浅。

有时候到高考前的五月份,我还是不吝惜板演的这份时间。

让我想培养的那几个名校生,那一些尖子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去板演。

因为我会很敏锐地发现他们的心理素养以及精神状态,以及刚才我所说过的思维过程。

再一个就是批改,这是老生常谈。

利用批改加大落实力度,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所要求的,也是每一个老师能够认识到的,也确实是。

谁能把随堂的大小测试的试卷认真地批改下来的话,谁就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谁就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谁就不会出现学生考的不好的时候的那种惊诧,谁就是高考最大的赢家。

第六个是采取有效的规范化训练测试,增强尖子生的高考意识。

提高尖子生的书写质量,训练答题速度,注意答题步骤清晰性和周密性,特别是运算技巧的指导,让尖子生始终有高考意识,在平时尤其是在摸底考试中,灌输并引导学生去实现这种理念,加强应试心态与应试策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考试,并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及薄弱点,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成长,提高与完善。

确实是,学习和考试它有不同的地方。

有的学生就不会考试,现在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考试,应该有着比较精细化的方案,好比进入考场坐下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考前五分钟你要有效的利用,开考之后,考试结束的前五分钟,考试结束前的前两分钟,都会给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第七个方面是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

一看到这样的东西,我自己都感觉到头大。

但是,我又不好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所以就有了这种套话,结构化,系统化和综合化。

第一个是要引导尖子生学会把零散的知识变成结构知识,所谓的穿线结网,理清脉络。

我有时把这一点东西向学生进行表述的时候,可能更为形象,我总是可以这样说,学习的知识,它就是从点然后到更大的点,然后形成了一个知识块的东西,就像一个雪球你就滚,滚。

然后还有一个这样的东西,有时候一个状态非常平稳的学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两次考试出现了比较大的距离。

它的前提是,他这段时间的学习是非常稳定,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差异。

我分析来,就和学生这样表述一下。

这是考试所考的内容,这是我们所掌握的实际内容,那么我们就会有重叠或不重叠的地方,这一次重叠的很好了,所以你就考得非常好。

这一次重叠的差一些,所以你就考得不好。

通过这样的比喻,就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掌握全面,结成知识块的重要。

第二个是,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

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实现。

所以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理科类学科,包括语文和英语,相应地进行较大规模的题海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学会把缺漏的知识,变成新增的知识,把残缺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其实第三点的精髓就是查缺补漏,这一个可以很好的利用,指导学生所作的笔记本,典型题本和错题本来得以实现。

第八个是,做好信息搜集是备考的关键。

在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和新的题型。

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机制。

在考试时对考题的理解就会有背景依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要让尖子生学会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出发,关注他们可能会关注的信息。

在这里,我说的是,现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面对强大的信息资源,但是在这信息的资源中,怎样筛选,筛选怎样的题目,更适合于我们或我们的学生,显得非常重要。

就语文这一科来讲,搜集信息中,我很重要的是关注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但是呢,高考试题或者是模拟试题,因为我总是能够从他们的考试试题中,发现更有价值的题,或者是一些新的题型。

第九个是,吹毛求疵“考试卷”。

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平常呢,我们通俗的说,就是那个,满分题,考满分卷。

尖子生思路开阔,方法灵活,我们认真的批阅尖子生的考试卷,从卷面,书写,步骤,非智力因素,答题时间等方面进行点评,就在完美中找出不足,要在肯定中找出否定,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特别是尖子生压轴题用的方法,更应该认真探究,方法常规还是不常规,严密还是不严密。

对于我们的尖子生,他们可以这样说做好这份试卷没有问题,缺少的是一种在单位时间或者是在考试时间内做好这份试卷的能力。

我经常的做法就是,对平时的大小测试,都会不厌其烦的在上面提出几点建议,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要求老师们都要做到的,必须有点评,必须有建议。

这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有效途径。

二、关于尖子生培养,任课教师方面,我今天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下面我就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谈我十二点的认识和体验。

第一个是,做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做好一名任课教师。

我觉得,班主任首先要精研业务,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以超强的教学能力,“秒杀”全体同学,让学生无比佩服甚至崇拜,这才有益于班级的管理。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这个群体,它是特殊的,它对老师和班主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不用说,我们有时候会讲错题,就是讲不好,不如他的思路好,不如他的方法好,他们心里还在犯嘀咕。

我们所教的科目,不但不能拖班级的后腿,还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要使所教的科目成为班级学习的坚强后盾,关键时期要拿得出手,顶得住,这也是我做班主任这么多年的一些体验。

基本上是这样,单就高三年级来讲,前半年的时间,我不太关注语文的学习成绩,也会引导学生去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对我自身来讲,我心中还是有底的。

只要其他的学科学好了,我们肯定是没有问题。

一般的时候我会到年后,才想办法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

学生现在也形成了这么一种认识,当前的语文成绩不太好,关系不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

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就会做得非常好。

所以,我感觉到的就是一个班主任,如果是自己的学科足够强大了,就会让整个班级的学生变得非常沉稳,与我们合作的任课老师们也会倍感有信心,因为你会有充足的一些时间留给其他学科,你也会有充足的精力去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第二个是,班主任毕竟不是只教一门学科,所以要明晓各科学习特点,做个全才班主任。

这个有时候比较难,但是应该做到。

我前面这么多年来,主要是教理科实验班,又有了几年叫文科实验班的经历,所以除却对语文、数学、英语比较了解之外,还对理综、文综的学习与考试有了比较好的一些体验。

我们做班主任的,要明晓其他学科的,像考试内容,题目设置,学科特点,在每一阶段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及所使用的重要方法。

一次考试下来,面对某个尖子生的总成绩和各科成绩,我们往往能对自己所教的科目的优缺点说个清楚明白,并且指导学生也很到位。

但对其他的学科,如果我们只能说,这科分数高,不错,好好保持。

那科分数低了,需要努力, 如果再能提个10分就好了。

如果只说这样的话,应该没有实际的太大的作用。

我们需要的是,通过什么办法修补哪些弱点,能够达到你所说的提高10分的具体的有效的做法。

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平时多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多向任课老师学习,即使是具体的题目我们不会做,但至少明白其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生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有的放矢。

各科的发展,当然任课老师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毕竟班主任和学生交流交往的最多,熟悉并能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记得去年我们升入北京大学的高振宇,在高三的初始,我和他交流了一次学习体验,他回家时就和家长说,我们的班主任什么都会教,即使我不是什么都会教,我只是明白了这个学科应该怎么学,具体的哪个点怎么去做,或者考试怎么去考,如此而已。

在前几年的时候,我们的尖子生并不是个个都能考得好。

在12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数学的学生,在高考时数学仅得了128分,他因为这一科的失误,与清北名校无缘。

然后我在教2013年的时候,其中发现了一个与他思维方式非常相似的学生,我把这类学生,时下的流行的说法就是那种理工男的特征。

在寒假时,12年毕业的那名同学到学校看我时,我就把他俩叫在一起,给前面毕业的学生出了一个题目,也非常有意思,半开玩笑的意思,出的题目就是,记一个数学尖子生的沦落,也非常轻松的一个话题。

然后,我和他们两个就在一起商讨这个题目,确实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其中我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体验就是前面我所讲的,无论什么时候,做题的准确率永远大于速度,因为高考这一过程中发展,越是在某一学科他有特长的学生,越是想利用这么短的时间来攫取更多的,或者是满分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心态的不稳定,那么就会出现后面的压轴题做不出来,前面的题目可能就有了隐患。

在通过交流之后,应该起了比较大的作用,2013年我们这一个同学在高考时,数学确实考了比较高的分数,考了148分,对于那一年高考题来讲,这是非常高的分数。

所以我觉得,一个班主任除却向任课老师学习之外,也向学生去学习,感觉他们的体验,然后才能成为全才的班主任。

第三,营造“安静稳健,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在这里,我谈三点。

不管怎么说,静能生份,培养尖子生离不开班级的安静有序。

班级只要一躁动,就能生发很多的浮躁气,就会生懈怠气,自然影响到学习效果。

所以,管理班级适度从紧,从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实验班。

我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单人单桌。

这个做法我已用了三四年,感觉效果挺好,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人保持安静努力,这一想法的最初来源只是平时的一次测验,由于不单独安排单人单桌的考场,有些同学由于有同桌,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就会看到同桌的试卷,成绩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真实。

后来发现,单人单桌不仅能够保证平时大小测验成绩的真实性,还能让每个学生很安静的独立学习,同时也不妨碍平时的交流讨论。

第二个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思维的活跃。

安静不等于沉闷,一个优秀的实验班,肯定是在安静中有活跃的思维的,让学生能问起来,能动起来,能讨论起来,始终得保持思维的活跃,这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着很大的帮助。

只有保持活跃的思维,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想一下连续多少年的高三年级,老师下课总是走不出教室,被一群学生围着问,好不容易走到走廊上,也会有几个学生追出来问,老师基本上没有到休息室休息的时间。

由于下一节课老师要去上课,所以,前面的同学也要回去上课,才被迫的回去。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第三个,在安排座位上颇费心机。

有时候我安排的座次,一周和十天都安排不了。

因为我想了很多的东西,我会根据性别,性格结合各科学习的情况和学习习惯,或者是优势的互补,或者是强强的联合,或者是照顾他们急性的性子,让相似的学生相对聚成堆,便于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有好的带动。

举一例,还是前面提到过两次的,2013年以语文成绩142分升入清华的邱石,我觉得就是我很好的调整座次所起到的作用的案例。

原本他的语文水平没有那样高,我清楚的记得高三的伊始,我让他板演一首诗歌的鉴赏,他一着笔,当时就让我感觉大跌眼镜,我感觉他应该不是这样的,但是他必定是理解不了。

所以当时在安排座次时,就这样一个我所熟悉的,语文功底比较好的,也是我一个数学老师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去学习,学习语文的一些东西,包括文章的写作和阅读的积累,我知道他的能力,所以我就让他坐在邱石的前面。

高三一年,邱石在语文方面向这位同学学习了很多的东西,收集了前面这位同学的优秀的范本。

高考时那位同学语文136,邱石142,这就是从微小处说明了座次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有时候高考完之后,我再看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时候感觉很欣慰。

欣慰在就是有时候感觉我当时费了那么多心思,把他们调整在差不多的位置的时候,他们在高考时竟然有好几对考出过同样的分数,并且上同一所大学。

第四个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些孩子,都是些年轻人。

年轻人只要有了主动性,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和智慧,都是无穷巨大的。

我有这样的具体的一些做法。

第一目标的激励,分为高考的目标和过程的目标。

这一个我们可以展示一下,这是高三伊始,向全体学生提供近三年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愿选择心中理想的大学,认识到所需要的分数,包括各科的分数以及有着对自己优缺点的分析。

把这些填写在这张表格上,用于相互参照。

你像这一个,很容易做成一个更小的、每人一张的桌签,贴在课桌上,用于时时激励。

可能这张桌签,伴随他一年的时间,我感觉到上下两个小标语,也是我费了一些心思所想的,感觉也挺好。

上面是:

拼寒暑,磨利剑,谁与争锋;题金榜,折蟾桂,舍我其谁。

我喜欢从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气和霸气,然后做一些小牌子。

下面的就是,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让整个生命为之燃烧。

这是一个高考的目标。

然后还有这一个,是整个班级的学习的奋斗目标。

这是去年我所教的,文科实验班的15班的当时所留下来的东西。

当时有三个同学目标在于北大,然后对应的分数是这样,各科分数是这样,对自己的分析是这样。

我往往会把这些东西整理下来张贴到教室。

六科的高考情况是这样,我们仅有一个同学,也就是前面的高振宇同学升入北京大学,所考的分数是685,比这高10分。

然后魏欣怡,没有考到她所奋斗的分数675,但她考了672,进入厦门大学。

这个也考了670分,进入浙大。

所以我一直觉得,这种东西,真是做得好的话,老师对学生分析到位,学生对自己把握透彻的话,这种分数有时候差别是非常非常小的,因此他们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高三的一年中,考试很多,不是高考一次,然后就派生出这样的过程目标,这是一个十一月县统考,其中包括的是第一个立一下志,因为它是一个过程目标,所以把握现在就是赢取未来。

这个不会有理想的大学,就会有目标的年级的名次。

然后再一个是,目标是否能实现,实现了或实现不了的话,分别是这样的。

然后再根据历届名生的高考分数,并且把他们的高考成绩打印出来,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榜样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个我把它设置得更大一些,这一个我所做的是,给今年我所带的高一年级的学生所准备的,我就想让高一的学生,就认识到,他们的学长,学哥和学姐们是怎样做到的,就让他们感觉到名校真的不遥远。

在年前的时候,他们这些学生放假回来,我组织了一共有七个清华,两个北大的,一个比较强大的一个演说阵容,给我们高一的学生,坐了整整一晚上的学习体验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