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052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

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

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

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

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代表人物:

华生:

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

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

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

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斯腾:

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

成熟和学习。

评价:

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主要观点: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

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

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

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

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系统、详尽地了解个体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还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存在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之处,被试的数量受到局限;在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此外,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

纵向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时代变迁”效应,

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

意义是有助于检验、修正并完善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

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新生儿期(出生~1月);乳儿期(1月~1岁);婴儿期(1~3);童年早期(3~6、7);童年中期(6~11、12);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青年早期(14、15~17、18)。

二、儿童生理及动作的发展

1、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出生-2岁;2岁-青春期;青春期:

男13-15,女1-13;15,16岁到成熟

2、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身高和体重头尾原则远近原则

3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脑重量增加,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儿童脑电图随年龄增长,有规律,频率升高,脑反射活动。

作为神经系统有无障碍,是否成熟的指标。

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三、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视觉偏好、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

反射行为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最后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或消失,这是习惯化。

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刺激,能将新旧袭击加以区别,是去习惯化

视觉偏好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

范茨出现偏好说明他们能区分两个刺激,也可以判断他们喜欢哪一刺激。

2、“视崖”实验、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吉尔森和瓦尔克做过“视崖”实验。

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另一种方法是视刺激逼近。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

3岁儿辨别上下方位,4岁辨别前后方位,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7-9岁初步左右方位。

9-11灵活掌握左右

3、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婴儿缺乏观察力,他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随意的、被动的,都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缺乏目的性。

1、观察目的性不强2、持久性不高3、细致性不够4、概括性不够

四、皮亚杰理论

1、运算、守恒、格式、适应、同化、顺应、“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的概念

运算是指的是心理运算。

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守恒是指即使在物体外观改变的情况下,它特定的自然特征仍保持相同。

格式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

同化:

个体运用已有格式处理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入已有格式之内。

顺应:

在已有格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适应环境要求,主动修改其已有格式,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过程。

2、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结构观与思维的机制观)

特定的心理结构或思维结构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思维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

皮亚杰将智力或认知发展,解释为个体的格式随年龄增长而产生改变。

对格式变化起重要作用的两个过程是:

适应和组织

经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的适应过程,儿童的知识因其与环境中事物的互动而增加,且智力随生活经验的扩大而成长。

个体能适应环境,就表示其认知结构或格式的功能,可以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维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

一起起作用

3、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一、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客体永久性18~24个月,对物体永久性的理解:

看不到的物体可以自己移动或被移动。

二、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

有更强的能力来思考事物,并能运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无法守恒;集中化:

仅注意情景中的某一个方面;只注意状态:

忽视过程,仅仅注意到起始状态和结束状态;不可逆性:

可逆性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指改变思维方向以便能够回到起始点的一种能力。

自我中心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有了守恒,运算,等级分类,序列,空间操作能力;去自我中心

未达到成人水平,局限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思维由具象过度到抽象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一)假设演绎推理

(二)传递性问题(三)假设的情形

4、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理论的评述

划时代的,为该领域带来了儿童本性,认知发展的内容时间方式的新视角。

收他的影响,之后几乎所有的认知理论都将儿童视为内在受激励,认知积极主动的机体,研究者继续研究他的内容领域,揭示了复杂的认知,发展形势

1)儿童所具有的能力比皮亚杰最初所认为的要强些,尤其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实践知识方面。

可以将守恒之类的任务教授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儿童。

在简单、真实的情形中,儿童也能表现出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观点的能力;

婴儿表现出客体永久性的时间要比皮亚杰预期的更早些。

(2)“阶段论”的观点近年受到指责。

强调适应发展的教育观点:

即在环境、课程、材料和教学等方面都与学生的生理和认知能力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相适应的一种教育。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4、承认发展进程的个别差异。

五、信息加工理论

1、存储模型、加工水平模型的基本观点,信息加工的几个阶段

存储模型。

信息在加工过程中在三个加工系统中被保留或存储,这三个加工系统是:

感觉登录器、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这些存储对所有人类而言是天生的、统一的,你可以将这些看成智力系统的硬件

加工水平模型。

该模型认为:

记忆取决于信息加工的程度。

在信息加工水平模型中,以较浅的方式来加工信息时,这些信息会很快衰退并消失,相反,当信息通过意义的解释并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时,就会保留更长时间。

一、复述:

指不断地重复信息第一,小学儿童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开始逐渐有效地采用复述策略。

第二,随年龄增长,复述的质量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的复述模式向主动的复述模式转变。

第三,儿童使用复述的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二、组织性是指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它能使记忆显著地增加。

多个词语

三、精加工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记忆的记忆策略。

精致是一个较迟发展的能力,一般在11岁前是很少出现的。

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

3、测量记忆的几种方法:

再认,回忆,重组

 

第六章、儿童语言发展

一、1、语言获得:

儿童语言的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有两个方面:

感知(或理解)语言和说出语言。

2、准备期:

儿童真正会说话以前的发音和对成人语音的反应。

(出生后第一年内)

语言产生的准备:

儿童一生下来就会哭,这是第一次发音,哭为语言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要让孩子哭。

3、语言获得的理论:

先天论、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学习论:

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一)模仿说1、传统的模仿说,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儿童的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2、选择性模仿说:

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

只是形式与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二)强化说:

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

强化是渐进的。

逐步接近的方法学会非常复杂的句子。

教育启示:

(1)为儿童创造交往和活动的机会

(2)父母要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

先天论:

否定环境和学习是语言获得的决定因素,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决定人类幼儿能够说话的因素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

人天生就有普遍语法能力,和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

(二)自然成熟说:

否定环境和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例如果聋哑人孩子不会说话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一)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为代表主要观点:

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

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相互作用论:

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

二、婴儿、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单词句时期(1-1.5岁)两个阶段

单词句:

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1)儿童对言语的“理解”有了发展。

2)从说出词看也有进步。

儿童到一岁半能说出的词已有几十个。

特点是:

(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单音重复,一词多义,以音代物,日常生活名词

(二)多词句阶段(1.5岁——3岁)

1)1.5—2岁—简单句阶段,掌握最初的言语。

2)2—3岁—复合句开始发展,掌握最基本的言语阶段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3-4岁是学习语音的最佳期。

(二)词汇的发展

a、词汇数量的增加b、词类范围的扩大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三)语法句子的发展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a、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b、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

(五)内部言语的产生:

“自我中心言语”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过渡中,可以看到一种介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小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

口头言语在幼儿言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显著地发展起来。

(一)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1、发音的精确度增加。

2、词汇不断丰富,句子结构日益复杂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1、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

1)识字过程2)阅读过程3)写作过程

(三)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特点

三个过程:

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

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及表示聪明程度的方法;

1、比纳——西蒙量表:

最初用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来表示,儿童最高能通过几岁组的项目就表示他的智力年龄是几岁

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也称比率智商。

公式为:

(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把智力分成言语与操作两个部分。

可分别计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

表示聪明程度的方法:

采用离差智商作为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离差大、且为负数者智商低

二、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一)智商的稳定性特点:

1、儿童第一次测试的年龄越大,对以后预测就越好。

2、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越短,分数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二)智商的可变性:

智力的绝对分数是随年龄而变化的。

智力成长曲线:

智力在整个儿童期,其增长的趋势不是等速的,而是一条先快后慢的发展曲线

贝利的智力成长曲线;13岁以前智力快速发展时期,25岁以后智力停止增长

三、智力优异与智力缺陷儿童的特点

(一)智力优异儿童特点:

一般具有高智商(≥130)或在某一方面表现卓越。

1、早熟2、依赖自己3、热衷于掌握

(二)智力缺陷儿童的特点:

是一种心理功能受限的状态,表现:

1、智商很低,在传统智力测验中通常低于70;

2、难以适应日常生活;3、在18岁之前已经表现出这些特质

四、智力水平的分类

130以上:

极优秀;120-129:

优秀;110-119:

中上;90-109:

中等

80-89:

中下;70-79:

边缘70以下:

智力缺陷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儿童情绪的组成部分;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可分四个部分。

1、情境:

儿童的情绪一定是某种情境引起的。

2、身体状态:

一定的情绪会引起人的身体状态的变化

3、情绪表现:

人在产生某种情绪后,会有一定的外部表现,如脸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发音(如哭、尖叫)等

4、情绪体验:

如高兴、悲伤等,体验在人直觉到情绪或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

二、“社会性参照”;

社会参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能力。

婴儿约在78-9个月时出现,到第二年时将变得较山雨运用这种能力。

婴儿早期就出现了这种非语言的解码能力。

借助社会性参照物以确定自己在某个情境中该如何做出反映的能力到婴儿期将有显著提高。

三、怯生概念与婴儿出现怯生的时间,影响怯生的因素;

1、怯生的概念,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2、怯生发生的时间;7—12个月儿童会出现几种明显的害怕,最典型的就是对陌生人的害怕。

5—7个月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出现一种严肃的表情,7—9个月婴儿见到陌生人就感到苦恼。

3、影响怯生的因素;

(1)父母是否在场

(2)环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点(4)抚养者的多少。

(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6)婴儿接受的刺激。

四、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同伴交往,劳动、体育活动等

2、情绪情感进一步分化3、情感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二)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

1、引起情感的社会性需要增多2、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好坏

(三)情绪稳定性不断加强

(四)情绪可控性不断增强

五、儿童理智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1、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特点:

人类婴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内驱力;

7、8个月的婴儿想自己站起来;

3、4岁的孩子用积木搭小房子;

幼儿的理智感:

“好奇好问”、“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

学生的理智感:

开始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

2、儿童理智感的培养

(1)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

(2)儿童成功时给予表扬,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发现儿童的兴趣加以培养。

六、儿童道德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道德从内容上说,已经有荣誉感、责任感、集体感、爱国主义情感。

从形式上来说,小学儿童的道德感还属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七、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提高认识

正确的认识必然会产生正确的情感,认识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情感的改变。

(二)创设情境:

小学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容易为具体事物所支配。

隆重的颁奖仪式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且是社会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1、个性的构成

人格由本我(生理成分)、自我(心理成分)、超我(社会成分)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逐渐整合成为一体。

本我是个性发展的动力,本我的行动原则就是快乐原则。

自我担负着在本我与超我之间进行调和的任务,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社会规则的代表,遵循至善原则。

2、个性发展的阶段

(1)口唇期(0—18个月)

(2)肛门期(8个月—4岁)

(3)性器期(3—7岁)(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20岁)

简评:

(1)是强调家庭教育要重视早期经验教育对儿童以后发展重要性的第一人。

(2)人格结构三部分之间的矛盾斗争使人们看到无意识动机、情绪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把人格发展看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3)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心理学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4)他的人格发展理论资料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二、1、鲍姆令德的研究和教养方式的类型

(1)把学前儿童按个性成熟程度分三类,然后评定父母的教养水平,据此将这些儿童的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

(2)与前一次研究程序相反。

2、教养方式划分的标准:

控制:

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

爱:

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3、类型及特点

1)权威型。

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

2)专制型。

只考虑到了成人的需要,忽视和抑制了儿童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

3)溺爱型。

对孩子充满爱,但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4)冷漠型。

父母不关心孩子,对孩子也没有要求。

4、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在各种文化背景中,权威型的养育方式都是具有利于幼儿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养方式。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儿童,并没有表现出像西方社会中的孩子那样的适应问题,相反却表现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好学习等良好的行为特征。

三、1“点红测验”,婴儿自我意识的萌芽

经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认知出现三个阶段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3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表现及特点

(1)过高的评价

(2)过低的评价(3)适当的评价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4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的分化;

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5、逐步实现自我同一

第十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一、1、依恋的概念与依恋形成的标志;

依恋:

指的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标志:

1)依恋形成的标志:

形成于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

2)依恋形成的心理基础:

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

2、影响依恋的因素

1)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2)儿童的特点3)文化因素

3、几种依恋的类型、特点及影响。

回避型,这类孩子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无依恋的儿童”。

安全型,大多数

反抗型

影响:

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一般情况是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发展比较好。

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

二、1、小学儿童择友的标准与特点

四种标准:

直接接触关系(用儿童的话讲就是“一起玩”)。

、接受关系(反映同伴对自己的帮助)、敬慕关系(反映儿童择友的出发点是对同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品质的赞赏)。

以及其他关系(空间距离、传统关系、传递关系

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

同质性:

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似的人做朋友。

趋上性:

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

2、

(1)小学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

小学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可分为受欢迎儿童、不受欢迎儿童和中间型儿童三类。

受欢迎儿童(7.8%)。

受忽视儿童(9.8%)。

受排斥儿童(5.1%)

测量:

社会测量矩阵表,图示法

社会测量法对了解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