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533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LC回路控制功能.docx

PLC回路控制功能

PLC回路控制功能

PLC的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通过运行应用程序完成用户任务。

PLC的工作方式与个人计算机有所不同,PLC是在确定了工作任务,装入了专用程序后成为一种专用机,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系统工作任务管理及应用程序执行都是以循环扫描方式完成的。

绪论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它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上开发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PLC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已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汽车制造工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在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先公开招标,对控制系统提出的具体要求基本为:

a。

它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周期短,更改容易,接线简单成本低。

b。

它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结合起来。

但编程要比计算机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c。

系统通用性强。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试用成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其后日本、德国等相继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主要应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其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我国在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对PLC进行研究、生产和应用。

在近十年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特别是在应用方面,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生产力的提高,PLC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在生产方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业的自动化,我们引进了许多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技术的成套设备,大量地使用PLC等先进技术。

还有三峡工程、秦川电站、天津开发区的康师傅方便面生产线等都用了PLC控制。

现在PLC不但应用于冶金、矿业、机械、轻工等工业自动控制中,在其他领域它也有着广泛地应用。

例如,市政建设中的水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电梯、车库的自动化管理等;商业中的自动售货机,啤酒罐装及酿酒等;另外还在环保、娱乐业中也有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更多地具有计算机的功能,所以又简称PC(PROGRAMMABLECONTROLLER),但是为了不和PERSONALCOMPUTER混淆,仍习惯称为PLC。

目前PLC已经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现今已出现SOFTPLC,更是PLC领域无限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PLC控制系统设计

1.1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我们在学习了PLC的大量的相关知识后,要能够把其运用在实际训练当中。

在这章学习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则、基本内容和步骤以及全书内容的相关习题。

当然要设计经济、可靠、简洁的PLC控制系统,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

一、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2)保证控制系统的高可靠、安全。

3)满足上面条件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实用和维修方便。

4)选择PLC时,要考虑生产和工艺改进所需的余量。

二、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选择合适的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

2)分配I/O,设计电气接线图,考虑安全措施。

3)选择适合系统的PLC.

4)设计程序

5)调试程序,一个是模拟调试,一个是联机调试。

6)设计控制柜,编写系统交付使用的技术文件,说明书、电气图、电气元件明细表。

7)验收、交付使用。

三、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1.流程图功能说明

1)分析生产工艺过程。

2)根据控制要求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分配I/O。

3)选择PLC。

4)设计PLC接线图以及电气施工图。

5)程序设计和控制柜接线施工。

2.PLC程序设计的步骤

1)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最好绘制编程流程图,相当于设计思路。

2)设计梯形图。

3)程序输入PLC模拟调试,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现场施工完毕后进行联机调试,直至可靠地满足控制要求。

5)编写技术文件

6)交付使用。

3.设计步骤框图如下:

四、控制系统执行程序的过程及特点

PLC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工作方式按顺序对所有输入端的输入状态进行采样,并存入输入映象寄存器中,此时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

接着进入程序处理阶段,在程序执行阶段或其它阶段,即使输入状态发生变化,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输入状态的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采样到。

2.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阶段,PLC对程序按顺序进行扫描执行。

若程序用梯形图来表示,则总是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当遇到程序跳转指令时,则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是否跳转。

当指令中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从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元件映象寄存器中读出,根据用户程序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再存入元件映象寄存器中。

对于元件映象寄存器来说,其内容会随程序执行的过程而变化。

3.输出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完毕后,进入输出处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PLC将输出映象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输出继电器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方式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因此,PLC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对输入状态的采样只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

当PLC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后输入端将被封锁,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对输入状态进行重新采样。

这方式称为集中采样,即在一个扫描周期内,集中一段时间对输入状态进行采样。

在用户程序中如果对输出结果多次赋值,则最后一次有效。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只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中输出,对输出接口进行刷新。

在其它阶段里输出状态一直保存在输出映象寄存器中。

这种方式称为集中输出。

对于小型PLC,其I/O点数较少,用户程序较短,一般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但使PLC工作时大多数时间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隔离,从根本上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而对于大中型PLC,其I/O点数较多,控制功能强,用户程序较长,为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可以采用定期采样、定期输出方式,或中断输入、输出方式以及采用智能I/O接口等多种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知,当PLC的输入端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输入变化作出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PLC输入/输出响应滞后。

对一般的工业控制,这种滞后是完全允许的。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响应滞后不仅是由于PLC扫描工作方式造成,更主要是PLC输入接口的滤波环节带来的输入延迟,以及输出接口中驱动器件的动作时间带来输出延迟,同时还与程序设计有关。

滞后时间是设计PLC应用系统时应注意把握的一个参数。

1.2PLC机型和容量的选择步骤与原则

 随着PLC技术的发展,PLC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不同型号的PLC,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式、价格等也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各有侧重。

因此,合理选用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重要意义。

PLC的选择主要应从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特殊功能模块、通信联网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一、PLC机型的选择步骤与原则

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维护方便的前提下,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合理的结构型式

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

整体式PLC的每一个I/O点的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便宜,且体积相对较小,一般用于系统工艺过程较为固定的小型控制系统中;而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灵活方便,在I/O点数、输入点数与输出点数的比例、I/O模块的种类等方面选择余地大,且维修方便,一般于较复杂的控制系统。

2)安装方式的选择

PLC系统的安装方式分为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

集中式不需要设置驱动远程I/O硬件,系统反应快、成本低;远程I/O式适用于大型系统,系统的装置分布范围很广,远程I/O可以分散安装在现场装置附近,连线短,但需要增设驱动器和远程I/O电源;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适用于多台设备分别独立控制,又要相互联系的场合,可以选用小型PLC,但必须要附加通讯模块。

 3)相应的功能要求

一般小型(低档)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对于只需要开关量控制的设备都可满足。

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系统,可选用能带A/D和D/A转换单元,具有加减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功能的增强型低档PLC。

对于控制较复杂,要求实现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可视控制规模大小及复杂程度,选用中档或高档PLC。

但是中、高档PLC价格较贵,一般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和集散控制系统等场合。

 4)响应速度要求

 PLC是为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通用控制器,不同档次PLC的响应速度一般都能满足其应用范围内的需要。

如果要跨范围使用PLC,或者某些功能或信号有特殊的速度要求时,则应该慎重考虑PLC的响应速度,可选用具有高速I/O处理功能的PLC,或选用具有快速响应模块和中断输入模块的PLC等。

 5)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对于一般系统PLC的可靠性均能满足。

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6)机型尽量统一

一个企业,应尽量做到PLC的机型统一。

主要考虑到以下三方面问题:

1)机型统一,其模块可互为备用,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

2)机型统一,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类似,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机型统一,其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配上位计算机后易于形成一个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二、PLC容量的选择步骤与原则 

 PLC的容量包括I/O点数和用户存储容量两个方面。

1)I/O点数的选择

PLC平均的I/O点的价格还比较高,因此应该合理选用PLC的I/O点的数量,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争使用的I/O点最少,但必须留有一定的裕量。

通常I/O点数是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需要,再加上10%~15%的裕量来确定。

 2)存储容量的选择

用户程序所需的存储容量大小不仅与PLC系统的功能有关,而且还与功能实现的方法、程序编写水平有关。

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和一个初学者,在完成同一复杂功能时,其程序量可能相差25%之多,所以对于初学者应该在存储容量估算时多留裕量。

PLC的I/O点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序上反映了PLC系统的功能要求,因此可在I/O点数确定的基础上,按下式估算存储容量后,再加20%~30%的裕量。

存储容量(字节)=开关量I/O点数×10+模拟量I/O通道数×100

另外,在存储容量选择的同时,注意对存储器的类型的选择。

 

第二章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PLC电气控制系统

2.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2.1.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要求

  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交通信号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为有了交通信号灯,才使车流、人流有了规范,同时,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然而,交通信号灯不合理使用或设置,也会影响交通的顺畅。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用于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过对车辆、行人发出行进或停止的指令,使各同时到达的人、车交通流尽可能减少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保障路口畅通和安全。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现场示意图如图2-1所示,南北和东西每个方向各有红、绿、黄三种信号灯,为确保交通安全,要求如下。

1)采用PLC构成十字路口的南北向和东西向交通信号灯的电气控制。

系统上电后,交通指挥信号控制系统由由一个3位转换开关SA1控制。

SA1手柄指向左45°时,接点SA1-1接通,交通指挥系统开始按常规正常控制功能工作,按照如图3-2所示工作时序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工作。

SA1手柄指向中间0°时,接点SA1-2接通,交通指挥系统南北向绿灯常亮,东西向红灯常亮,。

SA1手柄指向右45°时,接点SA1-3接通,交通指挥系统东西向绿灯常亮,南北向红灯常亮。

2)正常控制时图2-1交通信号灯现场示意图

①当东西方向允许通行(绿灯)时,南北方向应禁止通行(红灯);同样,当南北方向允许通行(绿灯)时,东西方向应禁止通行(红灯)。

②在绿灯信号要切换为红灯信号之前,为提醒司机提前减速并刹车,应有明显的提示信号:

绿灯闪烁同时黄灯亮。

③信号灯控制系统启动后应能自动循环动作。

信号灯动作的时序图如图2-2所示,它是按信号灯置1与置0两种状态绘制的,置1表示信号灯点亮。

图2-3十字路口交通灯正常工作时序

3)输入/输出信号分配

输入/输出信号分配如表2-1所示。

表2-1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信号说明

输 入

输 出

文字符号

信号

地址

说 明

文字符号

信号

地址

说 明

SA1-1

X0

交通灯正常工作控制开关

H1

Y0

南北向绿灯指示

SA1-2

X1

南北向交通灯常绿控制开关

H2

Y1

南北向黄灯指示

SA1-3

X2

东西向交通灯常绿控制开关

H3

Y2

南北向红灯指示

H4

Y3

东西向绿灯指示

H5

Y4

东西向黄灯指示

H6

Y5

东西向红灯指示

2.2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电路图

开关合上后,东西绿灯亮25s后闪3s灭;黄灯亮2s灭;红灯亮30s;绿灯亮……循环,对应东西绿黄灯亮时南北红灯亮30s,接着绿灯亮25S后闪3s灭;黄灯亮2s后,红灯又亮……循环,

图2-4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电路图

根据交通灯系统的控制要求,如图2-4所示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电路图,实现了预定的交通灯系统的控制功能。

 

2.3PLC硬件控制电路设计

1)硬件结构设计。

了解各个控制对象的驱动要求,如:

驱动电压的等级、负载的性质等;分析对象的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接口(I/O)数量;确定所控制参数的精度及类型,如:

对开关量、模拟量的控制、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等,选择适合的PLC机型及外设,完成PLC硬件结构配置。

2)根据上述硬件选型及工艺要求,绘制PLC控制电路接线图,编制I/O接口功能表。

据信号控制要求,I/O分配及其接线如图7-11所示。

图中用一个输出点驱动两个信号灯,如果PLC输出点的输出电流不够,可以用一个输出点驱动一个信号灯,也可以在PLC输出端增设中间继电器,由中间继器再去驱动信号灯

2.4PLC控制程序设计

2.4.1PLC的状态转移

在设计较为复杂的程序时,仅仅采用简单的逻辑处理已经很难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易读性,所以就需要采用别的方法来编制程序。

为了保证程序逻辑的正确以及程序的易读性,我们可以将一个控制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均设立一个控制标志,当每一个阶段执行完毕,就启动下一个阶段的控制标志,将本阶段的控制标志清除。

所谓“状态”是指特定的功能,因此状态转移实际上就是控制系统的功能转移。

机电自控系统中机械的自动工作循环过程就是电气控制系统的状态自动、有序、逐步转移的过程。

这种功能流程图完整地表现了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各状态的功能、状态转移顺序和条件,它是PLC应用控制程序设计的极好工具。

2.4.2PLC的状态转移图(如图2-6所示)

2.4.3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的程序设计说明

据图2-6所示的状态转移,说明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的程序设计。

1)PLC开始运行时,M8002产生一初始脉冲,使初始状态S0置1。

2)当SA1手柄指向中间0°时,触点X1接通,交通指挥系统南北向绿灯Y1常亮,东西向红灯常亮。

3)当SA1手柄指向右45°时,触点X2接通,交通指挥系统东西向绿灯Y1常亮,南北向红灯常亮。

4)当SA1手柄指向左45°时,触点X0接通,状态转移到S20和S30,使S20和S30置1,同时S0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Y1线圈得电南北绿灯亮与此同时Y6线圈得电,东西红灯亮。

5)延时25S后,转移条件T0闭合,状态从S20转移到S21,使S21置1,同时驱动T1记时,而S20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

6)延时5S后,转移条件T1闭合,状态从S21转移S22,使S22置1产生0.5S接通和断开的时针脉冲信号,从而使南北绿灯闪烁,同时驱动计数器C0记数,若记数次数未到三次,C0的常闭触点接通,状态转移到S21,继续循环共计三次。

7)次数到三,C0常开触点闭合,状态由S22转移到S23,使S23置1同时S22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Y2线圈得电南北黄灯亮。

8)延时2S后,转移条件T3闭合,一方面状态从S23转移到S24,使S24置1,S23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Y3线圈得电南北红灯亮,计数器C0复位。

另一方面状态S30转移到S31,使S31置1同时S30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线圈Y4得电东西绿灯亮。

9)延时25S后,转移条件T4闭合,状态从S31转移到S32,使S32置1,同时驱动T5记时,而S31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

10)延时5S后,转移条件T5闭合,状态从S32转移S33,使S33置1产生0.5S接通和断开的时针脉冲信号,从而使东西绿灯闪烁,同时驱动计数器C1记数,若记数次数未到三次,C1的常闭触点接通,状态转移到S32,继续循环共计三次。

11)次数到三,C1常开触点闭合,状态由S33转移到S34,使S34置1同时S33在下一扫描周期自动复位,Y5线圈得电东西黄灯亮,计数器C1复位。

12)延时2S后,回到初始状态S0进行循环执行。

2.4.4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程序(如图2-6所示)。

2.5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电气工艺设计

按设计要求设计绘制电气装置总体配置图、电器板电器元器件平面图、控制面板电器平面图及相关电气接线图。

1)先根据控制系统要求和电气设备的结构,确定电器元器件的总体布局以及电控箱内装配板与控制面板上应安装的电器元件。

2)依据用户要求满足操作方便、美观大方、布局均匀对称等设计原则,绘制电控箱电器板元件布置图、电器面板元件布置图、电气接线图等,如图2-8所示。

进出引线采用接线端子板连接,接线图略。

3)依据电器元件布置图及电器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绘制电器板、控制面板、垫板等零部件加工图。

图中应注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径、定位尺寸与公差、板材厚度以及加工要求等。

本设计所涉及的钣金加工技术图从略。

4)依据电器安装板、控制面板尺寸设计电控箱,绘制电控箱安装图。

本设计从略。

 

图2-7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

2.6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梯形图程序调试

在调试系统控制程序时,所有的输入信号均用开关信号来代替,所有的输出均用指示灯来表示。

调试时,首先按控制系统PLC接线图完成硬件接线,并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有误,特别要注意接线时不能出现短路、断路及反接等情况,否则会造成硬件损坏及人身意外。

首先电源开关打开,将指令输入PLC,程序监控状态,打开PLC,手动开电动阀旋钮开关,观察输出指示灯是否按预计效果闪灭,并通过监控状态观察程序的运行过程及输入输出信号、内部元件状态的变化,从中可以发现硬件接线是否有误及程序实现方案、结构是否正确。

进行手动切换看是否满足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要求,要分析并描述实际出现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

PLC是一门侧重应用方向的学科。

所以要多一点实践。

不要看不起小的项目,在其中你能总结出设计程序的逻辑思维方法,总结中不断进步。

 在学完PLC理论课程后我们做了课程设计,此次设计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有一个题目。

我们做的是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PLC电气控制。

由于平时大家都是学理论,没有过实际开发设计的经验,拿到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做。

但通过各方面的查资料并学习。

我们基本学会了PLC设计的步聚和基本方法。

分组工作的方式给了我与同学合作的机会,提高了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

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知道的撑握都是思想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用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符合。

通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PLC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了解到,PLC并不是一门单一的编程技术,它是一门系统专业课程。

PLC可以广义的认为是一台被嵌入操作系统的高可靠性PC机。

首先需要精深PLC本身的编程语言梯形图、语句表语言。

达到这个水平你只能读懂编好的程序,并可以设计一些工程需要程序。

在这行业还需要应用VB、VC++实现串口的通信,集散控制系统。

在一些大型程序中还需要用到数据库的知识,LC入门很快但要不断进取努力。

通过合作,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上大学后,很多同学都没有过深入的交流,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用了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每个人负责一定的部分,同时在一定的阶段共同讨论,以解决分工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中大家积极发言,和提出意见,同时我们还向别的同学请教。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想自己的方案得到实现,积极向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

通过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案。

在这过程也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老师的帮助与意见。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向老师请教或向同学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是有句话叫做思而不学者殆。

做事要学思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