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423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基地示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

年产500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1.1.2主管单位

########################农业厅

1.1.3建设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1.1.4项目负责人

郭长现

1.1.5建设地点

####################良棉厂、################南塘疃村

1.1.6项目由来

农办计[2008]45号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冀农计发[2008]89号文《#################农业厅关于开展2009年度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以及###############的经济发展规划。

1.1.6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设占地面积5076.11亩,其中良棉加工厂区占地38.11亩,三圃田60亩,原种繁殖田978亩,生产示范区4000亩。

1.1.7工艺技术内容

按照目前成熟的工艺方案繁育种子,即引进优质棉花新品种新品系、扩繁原种、再提纯复壮或改良品种、生产良种、精选加工、推广应用,在生产示范区推广棉花综合配套技术,提升棉花产量与品质。

1.1.8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改造建筑面积753平方米,包括挂藏室54平方米,检验化验室54平方米,加工车间500平方米,种子仓库150平方米;新建晒场1500平方米。

2、田间工程:

在田间工程中铺设地下防渗管道14000米,新打机井2口,维修机井11口。

3、仪器设备:

共27台(件),其中实验检验设备13台(件),加工设备14台(套)。

1.1.9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40.00万元。

工程建设费221.83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47.02万元,田间工程99.20万元,检测仪器设备购置75.61万元,其中检测仪器设备6.43万元,加工设备69.17万元;工程其他费用9.00万元;基本预备费9.17万元。

1.1.10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中,申请国家投资160万元,按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1:

0.5计算,地方配套资金80.00万元。

1.1.1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

1.1.12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①该项目建成后,增加固定资产221.83万元,每万元投资形成固定资产0.92万元;②项目建成后,可使优质棉花良种生产能力达到15万公斤,实现产值225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示范区5000亩比非项目区增产12.5万公斤,总增收72.5万元。

④该项目每年可增加收入917.25万元,年生产成本871.03万元,实现盈利46.22万元。

社会效益:

①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生产条件、完善棉花良繁体系和手段,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大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

②项目实施后,将使得项目区的农民直接受益),并带动全县30万亩棉农受益。

③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本地种子加工、销售企业迅速崛起,增加社会就业人数;④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显著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

1.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

建筑形式

规模(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投资额(万元)

备注

建设内容

建筑形式

规模(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投资估算(万元)

备注

(一)

土建工程

 

 

m2

 

47.02

 

1

检验化验室

砖混

54.00

m2

500.00

2.70

改造

2

加工车间

砖混

500.00

m2

480.00

24.00

改造

3

挂藏室

砖混

54.00

m2

430.00

2.32

改造

4

仓库

砖混

150.00

m2

400.00

6.00

改造

5

晒场

 

1500.00

 

80.00

12.00

 

(二)

田间工程

 

 

 

 

99.20

 

1

地下防渗管道

8寸聚丙烯管

14000.00

延米

40.00

56.00

新建

2

维修机井

 

11.00

12000.00

13.20

维修

3

新打机井及配套

 

2.00

150000.00

30.00

新建

(三)

设备

 

27

 

 

75.61

 

检验化验室设备

  

13

 

 

6.43

 

1

考种工作台

 

2

2000

0.40

 

2

水分速测仪

SB-900

1

20000

2.00

 

3

人工气候箱

R####Z-430

1

23100

2.31

 

4

电子自动数粒仪

PME

2

3500

0.70

 

5

电动取样器

LDQ-1400W

1

2500

0.25

 

6

鼓风干燥箱

DZ####-DH50

2

2000

0.40

 

7

稳压器

TND2KV

1

20

0.00

 

8

不锈钢锅

28cm

1

20

0.00

 

9

电热蒸馏水器

TT-98-1

1

1200

0.12

 

10

电动筛选振荡器

JJSD

1

2500

0.25

 

种子加工设备

 

14

台(套)

 

69.17

 

1

酸系统

 

1

21630

2.16

 

2.1

耐腐泵

 

2

 

0.00

 

2.2

耐酸容器

 

2

 

0.00

 

2.3

配酸系统

 

1

 

0.00

 

2.4

输送管路

 

1

 

0.00

 

2

注施机

 

1

21630

2.16

 

3

干燥、脱绒系统

 

1

245440

24.54

 

3.1

干燥机

 

1

 

0.00

 

3.2

摩擦机

 

1

 

0.00

 

4

操作台

 

1

16480

1.65

 

5

烟气炉及排风系统 

 

1

85000

8.50

 

6

除尘系统 

 

1

36050

3.61

 

6.1

旋风除尘器及管路 

 

1

 

0.00

 

6.2

除尘风机

 

3

 

0.00

 

7

管路系统

 

1

10300

1.03

 

8

提升输送系统

 

1

58000

5.80

 

8.1

提升机

 

6

 

0.00

 

8.2

配套阀门等

 

2

 

0.00

 

9

碱中和系统

 

1

18540

1.85

 

10

重力筛

 

1

28840

2.88

 

11

精选机

 

1

29870

2.99

 

12

拌药机(滚筒机)

 

1

22440

2.24

 

13

电控系统

 

1

32400

3.24

 

14

三九箱式烘干机

 

1

65100

6.51

 

1.2结论与建议

1.2.1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国家棉花产业发展政策、农办计[2008]45号文《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冀农计发[2008]89号文《########################农业厅关于开展2009年度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要求申报的范围。

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强棉花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将会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合上述,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农业推广体系健全,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大型农业项目实施经验;实施单位和协作单位技术储备充足,各级各部门能够有效地配合和科学的计划以及周密的组织。

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配套设施与环境。

1.2.2结论意见

综上所述,该项目是可行的。

1.2.3问题与建议

(1)基地涉及1个村的农户,如何协调好基地与农户的关系,确保农户积极参与项目是项目顺利实施运行的保证。

为此要从制度上、经济利益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5000亩基地规模较大,为生产优质棉种,搞好生产示范,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技术措施,指导农户科学生产,项目承担单位要注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项目仍然具有市场风险,要采取各种措施规避各种风险。

1.3编制依据

1、农计发[2008]45号文《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及冀农计发[2008]89号《########################农业厅关于开展2009年度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

2、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年);

3、农业部《国家优质棉花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5、########################农业厅《########################优势农产品规划》;

6、《########################农业生产五年规划》(2006-201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由来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棉花种植业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外纺织品市场进一步开放,政策扶持,体制改革,使我国由植棉大国一跃成为棉业强国,年总产原棉450万吨,占世界原棉总产的23.4%。

################################################位于冀南平原,现有耕地52.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35万亩以上,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县农耕地面积的67%左右,年产棉花8万余吨,是棉花生产大县,也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并配套以地膜覆盖、平衡施肥、全程化控、节水简化栽培相结合增产技术,棉花生产迅速发展,产量、效益、品质明显提高。

但该县目前仍存在缺乏规模化种子繁育基地和标准的技术应用,棉田生产条件还较差,配套技术还不太规范,棉农的商品性能不强,效益不高,影响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在################################################实施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落实国家、农业部的政策和指示,加快优质棉花生产发展的迫切要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需要

纺织业是我国的重大产业,目前纺织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10%。

同时纺织行业的发展在增加城市收入及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目前我国的纺织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主要首先是原料成本高,周边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国,他们的棉价基本上比我国低;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要远大于其他竞争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人民币升值,税收负担较重,欧美进口设限及国外竞争越来越激烈等都是我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难题。

显然,棉花生产与纺织业息息相关。

而棉花生产中,搞好良种繁育和科技示范基地十分重要。

是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

按照棉花优势产业带的区域特性,通过完善现有基础条件,配套提升专用新品种开发能力和配套集成技术规程,巩固完善棉花良种扩繁能力,不断提高专用品种的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以形成由“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扩繁——技术综合配套”等环节组成的良种育繁和示范基地体系。

从宏观上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棉花,实现优质棉规模种植,不仅对稳定棉花产量、保护基本农田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取得规模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因此,建设棉花示范基地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十分必要。

2.2.2是增强棉花产业竞争力的要求

我国棉花产业尽管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由于经营方式和品种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一是品质一致性差。

由于中国棉花生产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民生产的,这种小规模自留棉种、自购棉种的生产方式,使棉花品种多乱杂,导致棉花品质一致性很差,影响了纺织企业合理配棉。

二是棉花品种严重退化,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平均亩产籽棉190公斤左右,与已繁育出的良种达300-400公斤籽棉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既影响了农民增收和植棉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纺织企业纺高精纱用棉。

三是由于棉花生产的组织性差,缺乏教育和组织农民的手段,因此棉花生产中的三丝问题严重,由此带来的挑捡成本,从棉花加工到纺织、织布环节,每吨费用达1000多。

我国棉花的出路在于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棉花产业化关键是棉花良种的培育科技示范和产业化。

棉花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旨在通过选用良种,促进棉花优良品种推广,扩大良种种植规模,推广配套技术,提高棉花单产水平,改善纤维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提升棉花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棉花产业安全。

2.2.3是落实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

########################属于冀南棉区,适合优质棉花生产,拟建的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农办计[2008]45号文《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及冀农计发[2008]89号文《########################农业厅关于2009年度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项目建设的要求。

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优质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积极引进、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搞好示范,能够促进优质棉花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促进工商资本进入棉花产业,带动优质棉花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快棉花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和棉花产、购、加、销一体的棉花产业化发展,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可以极大的调动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促使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恢复棉花生产能力,并通过优质优价和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2.2.4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投资方向要求

目前国家对农业专项资金投资主要用于发展棉花生产,建设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对发展开发性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农副产品出口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关系农业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

2.2.5是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

农业是########################的经济命脉,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农业放在主要地位,棉花又是########################的第一大宗经济作物。

但由于传统的棉花品质差、成本高、价格低,农民种植棉花收入少,导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亟待恢复其生产能力。

近几年来,########################相继引进了一些优质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加快了优质棉花新品种的繁育推广。

随着我国棉花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落实,########################农民种植优质棉花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目前国家鼓励支持发展优质棉花生产,并积极推进棉花种子加工企业的发展,以贷款贴息和直接补贴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活动。

建设该项目,不仅有利于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更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优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优惠、保护和减免措施,特别是棉花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农办计[2008]45号文《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储备的通知》提出不断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和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领域,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

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下,########################农牧局对推进棉花生产示范工作十分重视,2006年就制定了《棉花生产示范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了优惠政策,成立了领导机构,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行政保障。

2.3.2自然条件优势明显

########################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

土壤肥沃,耕层深厚,土壤疏松,易耕性好,有利于优质棉花生产。

########################棉花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纺纱均匀指数、短纤维指数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是全国优质棉花优势种植区区划中最好的优质棉适作区。

2.3.3社会、基础条件优越

全县辖8个乡镇,213个行政村,人口27万(农业人口25万),耕地面积52万亩。

农业发达,是国家级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素有冀南棉海之称。

棉花总产8万余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

########################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随着市场发展和结构调整,棉花高产、高效生产的工作力度逐渐增大,特别是棉花与圆葱间套种植模化,已形成该县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2004-2007年发展面积8万亩,积累了发展优质棉高产、高效的成功经验;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田水利条件较完善,机电配套较齐全,水浇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生产条件好。

项目区农机装备水平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3.4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影响优质棉花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包括:

(1)缺乏品质优良的品种,现有优质品种的数目偏少、品质还不过硬。

(2)现有优质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潜力、抗病性或适应性偏差,综合表现与国外优良品种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推广速度仍然较慢,覆盖面小。

(3)现有品种的品质表现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间的一致性、稳定性有待提高,品质的稳定性既与品种本身的品质潜力有关,还与栽培技术密切相关。

(4)现有栽培技术体系考虑成本和品质较少,不适于优质棉花生产和节水简化栽培,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导致优质棉花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品质一致性、稳定性难以达到纺织企业的要求,影响了优质棉花的产业化进程。

(5)棉花品质快速检测体系不完善,棉花没有优质优价。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棉花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3.1.1国际市场分析

1、生产情况。

目前,全世界有84个国家生产棉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生产呈波动性发展,近10年世界棉花总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波幅在10%上下。

其中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6个国家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

据ICAC2007年10月份统计,2007/08年度世界棉花产量预计达到257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4%。

2007/08年度世界棉花种植面积预期小幅扩大到3360万公顷,单产达到765公斤/公顷。

2、消费情况。

2000年后世界棉花总消费量在1900万吨左右。

其中中国、印度、欧盟、土耳其、巴基斯坦、巴西等几个国家的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80%。

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720万吨,产量为2570万吨,产销差为150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1.2%。

世界棉花消费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

2006/07年度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消费量将占到世界消费量的65%,2005/06年度为63%。

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仍会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

3、贸易情况。

近几年,世界每年棉花进出口贸易量为800万吨左右,美国、乌兹别克斯坦、非洲法语区国家和澳大利亚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

其中美国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5%-30%。

2007/2008年度,预计全球贸易量890万吨,其中中国的进口量为320万吨。

全球贸易量比上年度减少73.5万吨,减幅9%。

预计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产不足需,供需缺口为150万吨,需库存弥补。

4、库存情况。

2000年以来世界棉花库存总量较以前明显增加,均在980万吨以上,大于30%的库存消费比。

其中中国的棉花库存量占世界库存总量30%左右,而同属于产棉大国的美国仅占12%。

预计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70万吨,同期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720万吨,由于消费增速快于产量增速,期末库存调减至1120万吨,比上年减138.4万吨,减幅11%。

3.1.2国内市场分析

中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消费缺口长期存在。

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天气利于棉花生长,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将小幅增加。

据中国棉花协会2008年1月份最新调查预测,2007年全国棉花面积增加,单产下降,总产比上年略增,预计总产为780万吨,较2006/2007年度增加130万吨。

但棉花消费缺口和依赖棉花进口弥补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根据USDA的预测,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的消费将达到1175.7万吨,比上个年度增幅为8%,棉花进口量预计为370.1万吨。

 2007/08年度由于中国棉花的小幅增产,使得中国棉花的供需缺口稍有缩小。

2007/08年度中国的棉花产量由上一年度的650万吨增至780万吨;消费量由上一年度的1089万吨增至1175.7万吨;消费增速不及产量增速,使得2007/09年度中国的棉花供需缺口由439万吨降至396万吨。

  由于中国棉花大幅增产,国内供需缺口得到一定的缓解,因此使得本年度中国棉花的进口量有所减少。

2007/08年度中国棉花的进口量预计为370.1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0.1万吨。

3.1.3棉花需求及进口预测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常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折纱占当年纱产量的1/3,内销占2/3。

据纺织协会预测,进入新时期,纺纱用棉将继续增加。

一是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继续看好。

由于入世和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纺织品服装可获得134个成员国稳定的多边优惠待遇,实行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加快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的科技进步。

据测算,今后8-10年我国纺织工业将进入发展的高潮期,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每年将达到800-1000亿美元。

二是国内消费需求上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服装与面料的需求也会相应上升。

有关专家论证,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人均纤维消费量迅速增长;在1000—10000美元时,消费量增长趋缓;在10000美元以上时,消费量逐渐饱和。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以上,正是我国人均纤维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时期。

综上所述,今后8-10年,棉花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3.1.4省内市场

纺织工业是河北竞争优势明显的传统产业。

河北棉纺规模扩大,棉花加工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