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398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docx

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docx

一.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0207)1.企业1999年生产乙产品10000件,销售9000件。

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24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

该企业全年固定制造费用为60000元。

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5000元,假定该企业乙产品无期初存货。

要求:

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本题10分)

收益表

贡献式传统式

营业收入360000营业收入360000

变动成本营业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216000期初存货成本0

变动销售管理费用36000本期生产成本300000

变动成本合计252000期末存货成本30000

贡献边际108000营业成本合计270000

固定成本营业毛利90000

固定制造费用60000营业费用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5000销售管理费用61000

固定成本合计85000营业费用合计61000

营业利润23000营业利润29000

(0507)4.已知某企业1999年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

期初存货量(件)0

变动生产成本(元)60000

本期生产量(件)6000

固定制造费用(元)15000

本期销售量(件)4500

变动销售费用(元)900

期末存货量(件)1500

固定销售费用(元)2100

售价(元/件)20

变动管理费用(元)450

固定管理费用(元)4050

要求:

(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2)对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异进行分析。

收益表

贡献式

传统式

营业收入

90000

营业收入

90000

变动成本

营业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45000

期初存货成本

0

变动销售费用

900

本期生产成本

75000

变动管理费用

450

可供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75000

变动成本合计

46350

期末存货成本

18750

贡献边际

43650

营业成本合计

56250

固定成本

营业毛利

33750

固定制造费用

15000

营业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2100

销售费用

3000

固定管理费用

4050

管理费用

4500

固定成本合计

21150

营业费用合计

7500

营业利润

22500

营业利润

26250

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26250–22500=3750,是由于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所致.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1500×15000/6000=3750。

二、用经营杠杆系数预测利润

(0207)2.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量为1000件,售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90元/件,获利55000元。

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答案:

(1)基期贡献边际=1000×(200一90)=11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10000/55000=2

(2)预计可实现利润=55000×(1+2×5%)=605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变动率=20%/2=10%

销售量=1000×(1+10%)=1100(件)

(0307)2.企业本年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变动成本为600万元,固定成本为200万元。

下一年度销售量增加20%,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预计下一年度的利润。

解:

基期贡献边际=1000–600=400

基期利润=400–200=200

经营杠杆系数=400/200=2

预计可实现利润=200×(1+2×20%)=280

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0207)3.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

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

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深加工的决策。

答案:

(1)乙产品的产量=1000×80%×(1—1%)=792(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8—2=16(元)

甲方案相关收入=1000×80%×20=16000(元)

乙方案相关收入=792×30=23760(元)

差量收入=23760一16000=7760(元)

甲方案的相关成本=0

乙方案的相关成本=5×800=4000(元)

差量成本=4000(元)

差量损益=7760—4000=3760(元)

因为差量损益大于零,所以应把甲半成品加工为乙产成品。

………(5分)

(2)深加工的机会成本=4000(元)

差量损益=3760—4000=—240(元)

因为差量损益小于零,所以应直接出售甲半成品。

…………………(5分)

四、经济采购批量

(0207)4.假定某种零件需要外购,年采购量为8000件,每次订货的变动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位年变动储存成本为2元。

(结果保留整数)

要求:

计算该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和最低年成本。

(本题10分)

解:

经济订货批量=√2×100×8000/2=894(件)

年经济订货次数=8000/894=9(次)

最低年成本=9×100+2×894/2=1794(元)………………………………(5分)

(0301)4.某公司全年需用材料40000千克,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为8元。

要求:

计算经济批量及最低相关总成本。

解:

经济批量=√2×25×40000/8=500(千克)

最低相关总成本=√2×25×40000×8=4000(元)

五、求NCF

(0301)1.(15分)某公司准备投资上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①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

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②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万元。

③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

④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假定均于当年收到现金),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

⑤企业所得税率为40%。

⑥流动资本于终结点一次收回。

要求:

计算该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

解:

固定资产年折旧=(80-8)/5=14.4(万元)

NCFo-1=一40(万元)

NCF2=一10(万元)

NCF3=20—10=10(万元)(投产期)

NCF4-6=(85—55—14.4)×(1—40%)+14.4=23.76(万元)

NCF7=(85—55—14.4)×(1—40%)+14.4+8+10=41.76(万元)

(0401)2(0501)1同

(0507)1.已知:

某更新改造项目中,购置新设备需要投资800000元,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为300000元,预计其6年后的净残值相等,与处理旧设备有关固定资产清理损益为0元。

该项目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投入使用后不会增加收入,但每年会降低经营成本120000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要求:

计算该更新改造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解:

净现金流量:

NCFo=–(800000–300000)=–500000万元

NCF1~6=120000(万元)

(0601)1.已知:

某企业准备添置一条生产线,共需要投资263万元。

建设期为一年,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该项目预计可使用10年,期满有净残值3万元。

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要求追加投入流动资金,每年可使企业增加净利润20万元。

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10分)

解:

净现金流量:

年折旧=263-3/10=26(万元)(2分)

NCF0=-263(万元)(2分)

NCFl=0(2分)

NCF2-10=20+26=46(万元)(2分)

NCF11=20+26+3=49(万元)(2分)

六、求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0301)2.某公司的平均报酬率为15%,其所属某投资中心的经营资产为500000元,经营净收益为100000元。

要求:

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解:

投资报酬率=100000/500000=20%

剩余收益=100000—500000×15%=25000(元)

(0401)3.假定某公司有一投资中心,今年一季度的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收入150000元

营业资产(季初)70000元

营业资产(季末)90000元

营业利润15000元

预期最低报酬率14%

要求:

计算该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与剩余收益。

解:

营业资产的平均余额=(70000+90000)/2=80000

销售利润率=15000/150000×100%=10%

资产周转率=150000/80000=1.875(次)

资产报酬率=10%×1.875=18.75%

剩余收益=15000—80000×14%=3800(元)

七、单一品种、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0301)3.(15分)某企业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000000元,产品销量2000件,产品单价2000元,企业固定成本6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1000元。

预计下年度固定成本增加56000元,单位变动成本增加120元。

要求:

(1)计算该企业本年度预计实现的利润额;

(2)计算该企业本年度的保本额;

(3)计算成本变动后保持原有利润水平的销售量。

解:

本年度预计利润=4000000-2000×1000一600000=1400000(元)

本年度的贡献边际率=(2000-1000)/2000=50%

本年度的保本额=600000/50%=1200000(元)(y0=a/cmR)

销售量=[1400000+(600000+56000)]/[2000-(1000+120)]=2280(件)

(贡献边际总额/单位贡献边际)

(0501)2.(15分)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的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产品单价为10元,变动成本率为60%,获营业利润11000元,假定2004年追加投入广告费2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计算2004年该企业的保本额。

(2)若实现目标利润20000元,则保利额是多少?

(3)若2004年销售量比上年增加20%,则利润是多少?

答案:

贡献边际率=1-60%=40%

销售收入=84000/60%=140000(元)

固定成本=140000-84000-11000=45000(元)

保本额=(45000+2000)/40%=117500(元)

保利额=(45000+2000+20000)/40%=167500(元)

2004年的利润:

140000×(1+20%)-(45000+2000)-84000×(1+20%)=20200(元)

 

(0601)4·某公司共生产I、Ⅱ、Ⅲ三种型号产品,具体资料如下表:

求:

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12分)

项目

I型

Ⅱ型

Ⅲ型

预计销量(件)

1000

1500

2000

单位售价(元)

35

10

25

单位变动成本(元)

28

6

16

固定成本总额(元)

15500元

项目

I型

Ⅱ型

Ⅲ型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率

销售额

销售比重

7

20%

35000

35%

4

40%

15000

15%

9

36%

50000

50%

注:

表格内容4分,也可不列成表格形式只要数据计算正确即可得分。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20%×35%+40%×15%+36%×50%=31%(3分)

综合保本销售额=15500÷31%=5000O(2分)

I型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35%=17500(1分)

Ⅱ型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15%=7500(1分)

Ⅲ型产品保本销售额=50000×50%=25000(1分)

(0701)4.(15分)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销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

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拟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1600元,假定2005年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要求:

(1)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保本量。

(2)若要实现利润增加一倍的目标,2005年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

解:

(1)单位贡献边际=20-10=10(元)

固定成本总额=(14-10)×1000+1600=5600(元)

保本销售量=5600/10=560(件)

(2)利润目标=(20-14)×1000×2=12000(元)

目标销售量=(5600+12000)/10=1760(件)

 

八、高低点法

0307试题

解:

(1)最高点坐标(46,60)最低点坐标(14,28)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60–28)/(46–14)=1

固定成本=60–46×1=14

成本性态模型为:

y=14+x

(2)维修费总额=14+40=54(千元)

(0701)试题2

九、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

(0401)1.某企业拟购入一套设备,有BI~B2两种型号可供选择,该企业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为33%,预定投资报酬率为14%,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B1B2

购置成本200000150000

有效期55

预计残值2000015000

预计税前净利4000030000

根据以上资料,采用净现值法分析确定企业应选购哪种型号的设备。

(5年,14%的复利现值系数)=o.519

(5年,14%的年金现值系数)=3.433

解:

B1型号:

税后净利=40000×(1—33%)=26800(元)

折旧额=(200000-20000)/5=36000

净现值=一200000十(26800+36000)×3.433+20000×0.519=25972.4(元)

B2型号:

税后净利=30000×(1—33%)=20100(元)

折旧额=(150000-15000)/5=27000

净现值=一150000十(20100+27000)×3.433十15000×0.519=19479.3(元)

Bl型号的净现值大于B2型号的净现值,所以应选择Bl型号设备。

(0407)1.某公司拟引进一条生产线,投资额为2771670元,估计使用10年,期满无残值.该设备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60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其他付现成本为22833元,所得税率为40%,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

(1)计算该生产设备的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

(2)分别采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对该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6.145

(10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15.937

(10年,12%的年金现值系数)=5.650

(10年,12%的年金终值系数)=17.549

答案:

(1)每年计提折旧=2771670/10=277167

每年税前净利=600000-22833-277167=300000

每年税后净利=300000×(1-40%)=180000(元)

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180000+277167=457167(元)

(2)净现值=457167×6.145-2771670=37621.22(元)

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故方案可行。

年金现值系数=2771670/457167=6.063

内含报酬率=10%+[(6.145-6.063)/(6.145-5.650)]×(12%-10%)=10.33%

因为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10%,故方案可行。

(0507)2.某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量现金流量如下:

∆NCFo=-225万元,∆NCF1~9=50万元,折现率为12%。

要求:

计算该项目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并作出决策。

(9年,12%的年金现值系数)=5.328

(9年,14%的年金现值系数)=4.946

(9年,16%的年金现值系数)=4.607

(9年,18%的年金现值系数)=4.303

解:

9年,折现率为IRR的年金现值系数=225/50=4.5

采用插值法计算IRR=16%+[(4.607-4.5)/(4.607-4.303)]×(18%-16%)=16.7%

因为16.7%大于12%,所以应当进行更新改造.

(0601)2·某项目按12%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7.03万元,按14%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一1.54万元。

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

(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2)用插值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

(10分)

解:

(1)按10%计算的净现值一定大于按12%计算的净现值17.03万元,所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3分)

(2)内部收益率=12%+(17.03-0)/[17.03-(-1.54)×(14%-12%)=13.83%

内部收益率=13.83%>10%(3分)

故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0701)1.(10分)某一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5年,资金在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

效用期为10年,每年年末可获收益10万元,假设最近15年内年利率10%(复利率)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

分析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4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年金现值系数=3.791

(10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386年金现值系数=6.145

解:

投资的现值=10×(3.170+1)=41.70(万元)

收益的现值=10×6.145×0.621=38.16(万元)

由于收益的现值小于投资的现值,所以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十、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0407)2.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正常售价为165元/件,生产能力为年产20000件,但目前生产能力尚剩余20%无法转移。

现有一客户需此种产品3000件,出价为50元/件,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1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元

单位产品成本60元

要求

(1)判断公司是否接受该订货?

如接受可获多少利润?

(2)若追加订货需增加一台专用设备,价值4000元,判断公司是否接受该订货?

答案:

解:

(1)剩余生产能力=20000×20%=4000(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0+10+10=40(元)

由于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小于追加订货单价;所以应接该订货。

利润=(50—40)×3000=30000(元)

(2)30000—4000=26000(元)

因为贡献边际为26000大于0,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十一、标准成本差异计算分析

(0407)3.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价格标准1.50元/公斤,用量标准0.9公斤/件。

直接材料实际购进9000公斤,其中8000公斤用于产品生产,采购时实际支付14400元,生产出该产品10000件。

要求:

(1)计算企业生产该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总额。

(2)将差异总额进一步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答案:

(1)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14400/9000=12800(元)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10000×1.50×0.9=13500(元)

直接材料的成本总差异=12800-13500=—700(元)

(2)直接材料耗用价格差异=8000×(14400/9000-1.5)=8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8000-10000×0.9)×1.5=—1500(元)

(0507)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某月产量400件,耗费直接人工500小时,共支付工资92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1工时,价格标准为1.8元/工时。

请计算:

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

答案:

直接人工差异总额=920-400×1×1.8=200(元)

人工效率差异=(500-400×1)×1.8=180(元)

工资率差异=500×(920/500-1.8)=20(元)

(0601)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某月产量400件,耗用原材料900公斤,实际成本172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为2.5公斤,价格标准为2元/公斤。

请计算:

直接材料差异总额、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8分)

 

答案:

直接材料差异总额=1720-400×2.5×2=一280(元)(2分)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900-400×2.5)×2=一200(元)(3分)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1720/900-2=-80(元)(3分)

十二新产品开发的决策

3.(10分)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A、B、C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

资料如下:

要求:

已知市场对C产品的年需要量为600件,B产品的年需要量为700件,请做出新产品开发的品种结构决策。

答案:

A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100-50)/40=1.25(2分)

B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60-30)/20=1.5(2分)

C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30-12)/10=1.8(2分)

由以上计算可知应优先安排C产品的生产,其次是B产品,再次是A产品。

40000—600×10=34000(机时)(1分)

34000—20×700=20000(机时)(1分)

20000÷40=500(件)(1分)

产品开发决策依次为:

A产品500件,B产品700件,C产品600件。

(1分)

十三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