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416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试题库大全.docx

刑法试题库大全

《刑法》试题库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反映的意志,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的阶级性质所决定。

※2、我国刑法的解释从解释的效力来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学理解释。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就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刑法是关于()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总和B、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C、总则和分则

※2、下列()没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3、我国刑法第91条至99条是对“公共财产”等规范含义的说明,属于()。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

4、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问题所做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

5、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6、直接对法律条文的文字和语义加以注释说明的是()。

A、论理解释B、学理解释C、文理解释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文字解释  D、论理解释 E、学理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__,________和。

※2、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  ___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 __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面前人人平等,适用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这一规定体现了()原则。

A、实事求是B、罪刑法定C、罪刑相适应

※2、甲实施的某一行为,新的刑法规范认为是犯罪,而旧的法律认为不是犯罪,此时法院宣告甲无罪,这在本质上坚持了()。

A、罪刑相适应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3、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原则。

A、罪刑相适应B、罪刑法定C、罪责自负

4、我国刑法关于累犯、自首、减刑、假释的规定,体现了()原则。

A、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政策B、教育与改造犯罪分子的思想C、罪与刑相适应的原则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哪几项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A、法制原则B、数罪并罚原则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E、罪刑法定原则

※2、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  ____________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以不追究。

※2、凡在  _______ 内犯罪的,除   ______,都适用于我国刑法。

3、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4、享有外交特权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解决。

5、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的原则为_______________,已经生效的判决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 )2、犯罪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通原则

D、以原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也兼采普遍原则

※2、以保护本国为出发点,主张不问犯罪人属于哪国,也不问犯罪地点在国内外,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

这种原则称()。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

3、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生效的时间是()。

A、1980年1月1日B、1979年7月6日C、1997年3月14日D、1997年10月1日

4、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不予追究()。

A、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B、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

C、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D、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

5、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A、应当免除处罚B、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7、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斗殴,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8、甲国驻中国使馆的武馆A因违反交通规则,将中国公民B撞死,对其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解决。

A、我国人民法院B、甲国法院C、外交途径D、我国人民检察院

※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原则

10、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刑法规定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行为地在我国,结果地在国外B、行为地在国外,结果地在我国

C、行为地、结果地都在我国D、行为地、结果地均在国外

※2、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有以下情况的,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

()。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B、年龄在18岁以下的

C、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D、年龄在70岁以下的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

A、犯罪行为地B、犯罪结果地C、罪犯住所地D、罪犯被捕地

第四章犯罪概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和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违法行为,不适用刑法。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基本特征有()。

A、罪过性B、刑事违法性C、历史变化性D、阶级性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性 D、罪刑法定性

3、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社会危害性的轻重,主要决定于()。

A、行为侵害的客体B、行为的手段、结果C、行为的时间、地点D、行为人的情况及主观因素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因素有()。

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B、犯罪行为的手段、后果及时间、地点

C、犯罪人的罪过D、犯罪人的受教育程度

第六章犯罪客体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理论上通常把犯罪客体分为以下三类:

______、____和直接客体。

※※2、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的   _____。

3、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对之施加影响的   或   。

4、以直接客体的个数可将犯罪客体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任何一种犯罪,都同时具备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2、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客体则只是选择要件。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犯罪客体是一种( )。

A、思想关系 B、物质关系 C、社会关系 D、阶级关系

※2、()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A、犯罪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单一客体

3、一切犯罪必备的要件应当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D、犯罪行为指向的具体目标

4、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

A、主观方面B、客观方面C、主体D、客体

5、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十种犯罪的根据是(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犯罪对象

※6、我国刑法分则按犯罪所侵犯的(),把犯罪分为十大类。

A、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C、直接客体D、简单客体

7、复杂客体是指(   )。

A、一种犯罪行为侵犯了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B、一种犯罪行为侵犯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C、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个以上的具体犯罪对象

D、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8、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

※9、下列犯罪中,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是()。

A、抢劫罪B、盗窃罪C、伪造有价证券罪D、故意杀人罪

10、下列罪中,属于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是()。

A、诈骗罪B、抢劫罪C、放火罪D、背叛国家罪

※11、犯罪对象不是任何犯罪不可缺少的,下列犯罪中,没有犯罪对象的犯罪是()。

A、重大责任事故罪B、故意杀人罪(未遂)C、脱逃罪

※12、下列不存在犯罪对象的是(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走私罪  C、故意杀人未遂罪  D、偷越国(边)境罪

※13、下列(  )可以成为犯罪对象。

A、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B、房屋C、生命权D、专利所有权

14、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

某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丙行为所侵害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15、下列犯罪中,( )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盗窃罪D、破坏集体生产罪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通过列举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概括起来,表现在()。

A、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B、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不存在犯罪对象的犯罪有()。

A、脱逃罪B、偷越国境罪C、抢夺罪D、贪污罪

3、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有()。

A、故意杀人罪B、刑讯逼供罪C、贪污罪D、抢劫罪E、盗窃罪

4、按照犯罪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层次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

A、犯罪的双重客体B、犯罪的直接客体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单一客体

5、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它们()时,就成为犯罪客体。

A、受到不法行为的侵犯B、受到犯罪行为侵犯C、受到危害且程度已达到应由刑法加以保护

※6、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层次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

A、犯罪的双重客体B、犯罪的直接客体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单一客体E、犯罪的一般客体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

※2、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方式有两种,即和。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关系。

3、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行为人的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甲与乙有仇,甲捏个面人写上乙的生辰八字,每天用针刺,100天后,乙果然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贪污罪非法所得的财物,都必须达到法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属犯罪构成()的内容。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主观方面D、客观方面

※2、下列属于犯罪客观要件的选择要件的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备要件是( )。

A、犯罪目的  B、犯罪对象   C、危害行为  D、犯罪时间

4、在下列情况下,属于无意识和无意志行为的是()。

A、被胁迫而实施的危害行为B、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

C、在被诱骗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

※5、盗窃贼将仓库管理员某甲绑在值班室内的柱子上,用毛巾堵住甲的嘴,搜出钥匙,偷走仓库内大量物品,某甲的行为属于()。

A、不作为犯罪B、胁从犯C、过失犯罪D、不构成犯罪

※6、刑法理论上将危害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概括为()。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B、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C、作为和不作为

7、甲为某商场的保安人员,在其值班时与朋友乙约好盗窃该商场,当晚甲值班时装睡,乙进入商场盗窃,共盗得价值2万元的财物,甲的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

A、犯罪故意B、间接故意C、不作为D、作为

8、刑法把各种危害行为的客观形式归纳为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

A、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行为B、主行为与从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动态行为与静态行为

※9、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B、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

C.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而不履行D.发生了严重的危害结果

10、不属于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的是()。

A、法律规定的义务B、道德义务C、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D、自己先行行为带来的义务

※11、孙某带本村邻家小孩在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游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时,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行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D、不构成犯罪

※12、危害结果是指()。

A、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B、危害行为所导致的一切损害结果C、犯罪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13、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行为在()情况下,才构成过失犯罪。

A、造成危害结果的B、造成一般危害结果的C、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D、造成较轻危害结果的

14、以“情节恶劣”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犯罪是指()。

A、杀人罪B、抢劫罪C、侮辱妇女罪D、强奸罪

※※15、下列罪中以"情节严重"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有()。

A、劫持航空器罪B、抢劫罪C、侮辱罪D、强奸罪

1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17、李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

李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剂,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

李某的行为属于()。

A、过失致人重伤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交通肇事罪D、不构成犯罪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情况中属于无意识无意志的行动,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的有()。

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B、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C、人在精神受到强制情况下的行为D、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E、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2、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基础条件B、先决条件C、必要条件D、选择条件

3、属于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的有()。

A、物质性的危害结果B、犯罪行为C、犯罪的时间和地点D、犯罪的方法

4、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两类,下列各要件中属于选择要件有()。

A、危害结果B、犯罪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行为E、罪过

5、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为前提,其特定义务一般来自()。

A、法律规定的义务B、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C、行为人先前的行为所引起的义务D、权利人所要求的义务

※6、不作为构成犯罪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A、道德义务B、社会义务C、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E、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7、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E、复合形式

8、我国刑法以“数额较大”作为构成犯罪界限的犯罪有()。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劫罪D、抢夺罪

※9、我国刑法以“造成严重后果”作为犯罪界限的犯罪有()。

A、重大责任事故罪B、玩忽职守罪C、放火罪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10、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A、侵占罪B、侮辱罪C、遗弃罪D、虐待罪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

第八章犯罪主体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犯罪主体是指达到  _______和具有  实施了危害行为,触犯刑律的有生命的自然人。

※2、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精神病人在不能或者不能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4、间歇性精神病人在______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犯罪的时候________的人和_______,不适用死刑。

※6、尚未完全丧失______或________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______负刑事责任,但是________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______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8、又聋又哑的人或者_______犯罪,_________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已满_____的人对任何犯罪都应负刑事责任。

醉酒的人犯罪________负刑事责任。

10、单位犯罪实行,即既要对单位判处罚金,也要对单位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盲人犯罪因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减弱,处罚时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已满14周岁人犯抢夺罪,应负刑事责任。

※()3、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4、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可以判处死缓。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我国刑法规定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

A、16周岁以下的人B、不满16周岁的人C、14岁以下的人D、不满14周岁的人

4、下列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负刑事责任的罪有( )。

A、放火罪B、决水罪C、爆炸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

5、某甲(15岁)对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

A、应当B、不应当C、视数额确定是否应当

※6、放火罪的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为( )。

A、已满14周岁B、不满14周岁C、已满14岁D、已满16岁

7、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8、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

※9、在下列人群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无辨认能力和无控制能力的人B、醉酒的人C、未满16周岁的人 D、又聋又哑的人

10、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11、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因故意杀人而被捕,经鉴定甲犯罪时精神正常,而杀人后精神病发作,甲对自己的杀人行为()刑事责任。

A、不负B、可以负C、应当负D、可以负,但应减轻处罚

※12、刑法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

※1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4、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是(  )。

A、走私罪  B、偷税罪  C、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D、叛逃罪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我国刑法,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A、放火B、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C、惯窃D、抢劫

※2、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