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515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第五章非晶体结构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5.1玻璃的通性和玻璃的转变5.2玻璃的形成5.3玻璃的结构,5.1玻璃的通性和玻璃的转变,5.1.1玻璃的通性5.1.2玻璃的转变,5.1.1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2介稳性3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过程是可逆的与渐变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完成,无固定熔点。

4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5物理、化学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当熔体冷却到凝固点Tf时,如果比体积V与内能发生突变,即是发生了结晶过程,Tf点叫凝固点,亦称熔点。

Tf点前后V与内能随温度的变化率不同,曲线的斜度也不同。

当熔体冷却到Tf时,V与内能不发生异常变化,而是沿着be变为过冷液体,当达到f点时(对应温度Tg1),熔体开始固化,这时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或脆性温度。

图5.1物质体积与内能随温度变化示意图,图52玻璃性质随温度的变化Tg粘度1013Pa.s左右;Tfl08Pa.s左右,a,b,c,d,a,b,c,d,d”,c”,b”,a”,Tg,Tf,温度,性质,图5-3R2O-SiO2系玻璃R2O含量与分子体积的关系1-Li2O;2-Na2O;3-K2O,5.1.2玻璃的转变,不同物质的熔点Tf和玻璃转变温度Tg(液态一一玻璃态的温度)之间呈简单线性关系。

即:

Tg/Tf2/30.667(36)则Sg/SM1/30.33(37)qq0expEaRTg(38)式中Ea与玻璃转变有关的活化能;R气体常数;q0常数。

图5-4一些化合物的熔点(Tf)和转变温度(Tg)的关系,图55冷却速率对玻璃转变的影响,5.2玻璃的形成,5.2.1形成玻璃的物质及方法5.2.2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5.2.3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5.2.4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1)复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

(2)键强(3)键型,5.2.1形成玻璃的物质及方法,当今普遍认为,只要冷却速率足够快,几乎任何物质都能形成玻璃,参见表51、52。

目前形成玻璃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的说来分为熔融法和非熔融法。

熔融法是形成玻璃的传统方法,即玻璃原料经加热、熔融和在常规条件下进行冷却而形成玻璃态物质,在玻璃工业生产中大量采用这种方法。

此法的不足之处是冷却速率较慢,工业生产一般为4060/h,实验室样品急冷也仅为110/s,这样的冷却速率不能使金属、合金或一些离子化合物形成玻璃。

表51由熔融法形成玻璃的物质,表52由非熔融法形成玻璃的物质,5.2.2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熔融体是物质在液相温度以上存在的一种高能量状态。

随着温度降低,熔体释放能量大小不同,可以有三种冷却途径:

(1)结晶化,即有序度不断增加,直到释放全部多余能量而使整个熔体晶化为止。

(2)玻璃化,即过冷熔体在转变温度Tg硬化为固态玻璃的过程。

(3)分相,即质点迁移使熔体内某些组成偏聚,从而形成互不混溶的组成不同的两个玻璃相。

表53几种硅酸盐晶体与玻璃体的生成热,5.2.3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析晶分为晶核生成与晶体长大两个过程。

均态核化:

熔体内部自发成核。

非均态核化:

由表面、界面效应,杂质、或引入晶核剂等各种因素支配的成核过程。

晶核生成速率IV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熔体中所生成的晶核数目(个/cm3s);晶体生长速率u是指单位时间内晶体的线增长速率(cm/s)。

Iv与u均与过冷度(TTMT)有关(TM为熔点)。

图56称为物质的析晶特征曲线。

由图可见,IV与u曲线上都存在极大值。

5.2.3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动力学原因:

结晶过程包括成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成核过程用成核速率N表示,长大过程用长大速率C表示。

成核速率N和长大速率C均与过冷度T有关。

图5-6成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度的关系,对于非金属材料来说,成核速率和长大速率与过冷温度的范围不一致。

结果造成N、C两条曲线分离,如图所示,即在最大成核速率的温度TN条件下,晶体长大速率很小,而在最合适晶体长大的温度Tc条件下,成核速率又很小,故只有在两条曲线相交的阴影部分,才是容易结晶的区域,但在该区域N、C的值均很小,因此这类物质很容易过冷而成为玻璃体。

图5-7成核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图5-8析晶体积分数为10-6时具有不同熔点物质的T-T-T曲线,A-Tm=356.6KB-Tm=316.6KC-Tm=276.6K,时间(s),过冷度(K),实验证明:

当晶体混乱地分布于熔体中时,晶体的体积分数(晶体体积玻璃总体积V/V)为106时,刚好为仪器可探测出来的浓度。

根据相变动力学理论,通过式(39)估计防止一定的体积分数的晶体析出所必须的冷却速率。

VV/3Ivu3t4(39)式中V一析出晶体体积;V熔体体积;Iv一成核速率;u晶体生长速率;t一时间。

5.2.4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1)复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从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熔体转变为玻璃时,熔体的结构含有多种负离子集团,这些集团可能时分时合。

这种大型负离子集团可以看作由不等数目的SiO44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歪扭地聚合而成,宛如歪扭的链状或网络结构。

不同OSi比对应着一定的聚集负离子团结构,形成玻璃的倾向大小和熔体中负离子团的聚合程度有关。

聚合程度越低,越不易形成玻璃;聚合程度越高,特别当具有三维网络或歪扭链状结构时,越容易形成玻璃。

硼酸盐、锗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熔体中,也可采用类似硅酸盐的方法,根据O/B、O/Ge、O/P比来粗略估计负离子集团的大小。

根据实验,形成玻璃的O/B、O/Si、O/Ge、O/P比有最高限值,如表54。

这个限值表明熔体中负离子集团只有以高聚合的歪曲链状或环状方式存在时,方能形成玻璃。

表54形成硼酸盐、硅酸盐等玻璃的OB、OSi等比值的最高限值,

(2)键强,孙光汉于1947年提出氧化物的键强是决定其能否形成玻璃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可以用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强度大小来判断氧化物能否生成玻璃根据单键能的大小,可将不同氧化物分为以下三类:

l)玻璃网络形成体(其中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其单键强度335kJmol。

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2)网络改变体(正离子称为网络改变离子),其单键强度250kJ/mol。

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

但能改变网络结构,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

3)网络中间体(正离子称为网络中间离子),其单键强度介于250335kJ/mol。

这类氧化物的作用介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改变体两者之间。

罗生(Rawson)进一步发展了孙氏理论,提出用单键强度除以各种氧化物的熔点的比率来衡量玻璃形成的倾向。

这样,单键强度越高,熔点越低的氧化物越易于形成玻璃。

表55一些氧化物的单键强度与形成玻璃的关系,(3)键型。

离子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以单独离子存在,流动性很大,凝固时靠静电引力迅速组成晶格。

离子键作用范围大,又无方向性,且离子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配位数(6、8),离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率较高,很难形成玻璃。

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系较弱的电子,以正离子状态存在。

金属键无方向性并在金属晶格内出现最高配位数(12),原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率最大,最不易形成玻璃.纯粹共价键化合物多为分子结构。

在分子内部,由共价键连接,分子间是无方向性的范德华力。

一般在冷却过程中质点易进入点阵而构成分子晶格。

因此以上三种键型都不易形成玻璃。

当离子键和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时,通过强烈的极化作用,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趋势,在能量上有利于形成一种低配位数(3、4)或一种非等轴式构造,有sp电子形成杂化轨道,并构成键和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既具有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不易改变键长和键角的倾向,促进生成具有固定结构的配位多面体,构成玻璃的近程有序;又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易形成无对称变形的趋势,促进配位多面体不按一定方向连接的不对称变形,构成玻璃远程无序的网络结构。

因此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比较易形成玻璃态。

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称为金属共价键。

在金属中加入半径小电荷高的半金属离子(Si4+、P5+、B3+等)或加入场强大的过渡元素,能对金属原子产生强烈的极化作用,形成spd或spdf杂化轨道,形成金属和加入元素组成的原子团,类似于SiO4四面体,也可形成金属玻璃的近程有序,但金属键的无方向性和无饱和性则使这些原子团之间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无对称变形的趋势从而产生金属玻璃的远程无序。

因此金属共价键的物质比较易形成玻璃态。

综上所述,形成玻璃必须具有离子键或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型。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负性差x约在1.52.5之间;其中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本领;单键强度(MO)335kJ/mol;成键时出现sp电子形成杂化轨道。

这样的键型在能量上有利于形成一种低配位数的负离子团构造或结构键,易形成无规则的网络,因而形成玻璃倾向很大。

5.3玻璃的结构,5.3.1微晶学说5.3.2无规则网络学说5.3.3两大学说的比较与发展,5.3.1微晶学说,实验依据折射率-温度曲线钠硅双组分玻璃的X射线散射强度曲线红外反射光谱,图5-9硅酸盐玻璃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5-10一种钠硅酸盐玻璃(SiO2含量76.4%)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图5-1127Na2O73SiO2玻璃的X射线散射强度曲线,1未加热;2在618保温1小时3在800保温10分钟和670保温20小时,I,1,3,2,微晶玻璃实例,玻璃粉的DSC曲线,

(1)800,1h,

(2)900,1h,(3)900,2h,(4)1000,2h,微晶玻璃XRD分析,学说要点:

玻璃结构是一种不连续的原子集合体,即无数“微晶”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微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可以是独立原子团或一定组成的化合物和固溶体等微观多相体,与该玻璃物系的相平衡有关;“微晶”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晶格极度变形的微小有序区域,在“微晶”中心质点排列较有规律,愈远离中心则变形程度愈大;从“微晶”部分到无定形部分的过渡是逐步完成的,两者之间无明显界线。

二、无规则网络学说,学说要点:

玻璃的结构与相应的晶体结构相似,同样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

但玻璃的网络与晶体的网络不同,玻璃的网络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的,因此玻璃的内能比晶体的内能要大。

由于玻璃的强度与晶体的强度属于同一个数量级,玻璃的内能与相应晶体的内能相差并不多,因此它们的结构单元(四面体或三角体)应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排列的周期性。

如石英玻璃和石英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硅氧四面体SiO4。

各硅氧四面体SiO4都通过顶点连接成为三维空间网络,但在石英晶体中硅氧四面体SiO4有着严格的规则排列;而在石英玻璃中,硅氧四面体SiO4的排列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图313所示。

图5-13石英晶体与石英玻璃结构比较,查哈里阿生还提出氧化物(AmOn)形成玻璃时,应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1网络中每个氧离子最多与两个A离子相联;2氧多面体中,A离子配位数必须是小的,即为4或3。

3氧多面体相互连接只能共顶而不能共棱或共面。

4每个氧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与相邻多面体共有以形成连续的无规则空间结构网络。

实验验证:

瓦伦的石英玻璃、方石英和硅酸盐的X射线图示于图322。

玻璃的衍射线与方石英的特征谱线重合,因此可把石英玻璃联想为含有极小的方石英晶体,同时将漫射归结于晶体的微小尺寸。

但这只能说明石英玻璃和方石英中原子间的距离大体上是一致的。

按强度角度曲线半高处的宽度计算,石英玻璃内如有晶体,其大小也只有0.77nm。

这与方石英单位晶胞尺寸0.70nm相似。

晶体必须是由晶胞在空间有规则地重复,因此“晶体”此名称在石英玻璃中失去其意义。

图5-14石英等物X射线衍射图,由图514还可看到,硅胶有显著的小角度散射而玻璃中没有。

这是由于硅胶是由尺寸为1.010.0nm不连续粒子组成。

粒子间有间距和空隙,强烈的散射是由于物质具有不均匀性的缘故。

但石英玻璃小角度没有散射,这说明玻璃是一种密实体,其中没有不连续的粒子或粒子之间没有很大空隙。

这结果与微晶学说的微不均匀性又有矛盾。

用傅立叶分析法将实验获得的玻璃行射强度曲线在傅立叶积分公式基础上换算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