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508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docx

110kV电缆施工方案1DOC

 

110kV双回路铁塔线路

110kV电缆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4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遵照XXX公司要求并依据《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11017.1~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而编制。

二、工程概况:

由XX变~XX变110kV双回路铁塔终端塔G1到XX变110kV电缆进线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聚乙烯护套纵向阻水铜芯电力电缆YJLWO2-Z-64/1101×400型,共计1.1km,电缆主要采用电缆沟内敷设。

三、施工方案

2.1、施工步骤:

现场勘察前期准备电缆吊装电缆运输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电缆试验电缆头安装验收

2.2、施工方案

2.2.1.电缆运输与保管

电缆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

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储存。

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将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滚动时必须顺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电缆及其附近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⑴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⑵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⑶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电缆在保管期间。

当受条件限制时。

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储存和保管,工地上应24小时分班专人看护防止被盗。

⑷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将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滚动时必须顺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对沿途交叉跨越物的安全距离。

2.2.2电缆的敷设

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⑴电缆沟畅通,排水良好。

⑵电缆外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直埋电缆应经试验合格。

⑶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合,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用,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垮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偏,电缆绞拧护层拆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⑷电缆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电缆沟底及沟壁如有尖锐及突起处必须对其进行包衬处理;电缆孔洞需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在上下洞口处安光滑绝缘衬垫;。

⑸采用人工敷设电缆,敷设电缆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并跟随电缆一起前进,随时指挥控制电缆的牵引速度;电缆敷设时,应按从转角内侧到外侧的顺序敷设,以避免电缆间相互磨损;每个转弯处、电缆孔洞处应设专门监护人,施工人员手扶电缆进排管时应加强监护,并随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以防走神。

⑹在较复杂的路径敷设时候,其速度应适当放慢,转弯处的侧压力不应大于3KN/m,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0D(D为电缆外径)。

电缆敷设后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⑺精确计算电缆由电缆沟至坨九变SF空气套管之间所需要的长度,包括:

电缆终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终端制作中需截除的长度,设计要求必须截除的长度。

根据计算的长度,在地上丈量后作出标记。

⑻电缆直埋敷设时,与油管线交叉时,采取穿聚氨酯保温管敷设。

⑼户外110kV复合绝缘套管电缆终端头的安装尺寸严格安装蓝图要求尺寸安装,详见《110kV双回路电缆终端塔电缆安装示意图》(DWG-0000EL01-07)。

⑽每根电缆敷设完成后,在电缆两端应及时挂上标识牌,并做好记录以防混淆。

⑾电缆沟内需充砂。

四、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1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3.1.1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按期完成,特成立《XX变~XX变110kV双回路铁塔线路110kV电缆施工》项目领导小组。

现场总指挥:

XX

现场安全员:

XX

技术负责人:

XX

质量负责人:

XX

材料负责人:

XX

施工人员:

施工二队计XX人

吊车指挥人员:

XX

平板车带车人员:

XX

3.1.2岗位职责

3.1.2.1现场总指挥职责:

⑴负责本次电缆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是工程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⑵运输方案和工期的确定。

⑶根据工期要求组织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施工设备机具配备计划。

⑷负责平衡施工力量,协调工程进度,解决运输及吊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⑸负责组织质量改进,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重大技术问题及质量问题的处理,组织用户回访。

⑹负责安全检查。

3.1.2.2、安全员职责:

⑴负责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⑵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与落实。

⑶负责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制止违章作业。

3.1.2.3、技术负责人职责:

⑴负责本次电缆施工的全面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第一策划者。

⑵参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⑶负责编制电缆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及试运投产措施。

⑷负责编制电缆施工质量计划和保证措施。

⑸负责电缆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工作,解决电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程序文件、文明施工。

⑹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组织工程试运投产、竣工验交,按要求整理技术资料,符合归档移交要求,保证甲方满意。

3.1.2.4质量负责人职责:

⑴负责工程质量的具体检查和监督工作,对质量资料和数据负责。

⑵参与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加强电缆施工过程控制与监督。

⑶负责对工程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参与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

⑷负责质量检查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3.1.2.5、材料负责人职责:

⑴负责该项工程用料计划的编制和申报。

⑵负责施工材料的催要和提运,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负责。

⑶负责对直达料的现场验收签证。

⑷负责对原材料、设备的验收与把关。

⑸深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与材料到位情况,及时平衡施工器材的需求。

⑹负责施工余料回收,及时办理余料退库手续。

⑺记好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实耗台帐。

3.2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3.2.1电缆吊卸安全措施:

⑴工程施工前,检查外雇车辆驾驶员资质,合格后方可允许操作。

选派有经验的起重工做指挥人员,并持证上岗。

⑵吊车沿所选路径进入起吊现场。

⑶起吊电缆盘时使用钢丝绳在使用前必须做相关实验。

⑷起吊用的钢丝绳和吊索应根据电缆盘的重量选用。

吊钩和吊索要平衡,,严禁超载起吊。

吊车腿子应用钢板及枕木垫牢。

⑸起吊过程中,指挥人员手持红绿旗统一指挥,信号统一。

⑹电缆盘离地0.1m时,应停止起吊,观察10分钟,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吊至1.35m时,静止观察10分钟,确认无误后方可装到平板车上

⑺装车时,电缆盘的重心应放在平板车承载力的中心线上,不应偏向一侧。

⑻风力达到六级时,不得进行吊装工作。

⑼起吊前应进行起重臂的空载试运转,从而确定起吊角度、高度和回转范围,以便觉察吊件上下可能遇到的障碍。

⑽在吊件和吊臂活动范围内的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行。

⑾吊件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暂时停留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并设专人监护。

⑿卸车地点的地质必须坚实。

3.2.2电缆敷设安全措施

⑴电缆在进出电缆沟侧壁空洞,应用防火涂料封堵。

防火封堵材料应密实无气孔,封堵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00mm。

⑵电缆沟内设置防火墙,将2回进线电缆分别布置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

⑶电缆终端头须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

在户外终端附近,电缆局部暴漏在空气中,暴漏段需刷防火涂料。

⑷电缆敷设时必须对牵引力和侧压力进行控制,侧压力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kN/m。

⑸电缆连续两次转弯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应满足:

L≥(4R*X-X²)0.5

L=弯曲段投影长度,m;

X=弯曲段水平或垂直偏移距离,m;

R=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⑹电缆头安装中,电缆固定及保护管均采用非导磁材料;同时,单芯电缆避免单独穿过封闭的塔身导磁环路。

3.3现场施工安排

3.3.1现场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物质准备

施工现场,对电缆敷设走廊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电缆沟、竖井等处地面非常粗糙不平整,危及电缆安全的尖锐物体及建筑废料到处都是;电缆隧道的弯曲半径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预埋件不符合设计。

需对电缆两处过墙用胶垫进行包衬处理,对电缆沟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对不符合设计预埋件进行切除处理,对尖锐物体进行包缠胶布处理。

电缆隧道的弯曲半径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进行整改。

需用1000*10胶垫100米,高压胶布20盘,棉毡100公斤。

此项工作材料由XX负责、现场整改由XXX负责。

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前铺沙和沙袋准备工作由土建负责,XX检查。

2、现场施工人员分工安排:

共分成8个施工小组

总协调:

XX

第一组:

组长:

XX带领6人,负责电缆支架,开盘,开断、封口。

第二组:

组长:

XX带领25人,人均2米负责变电所内电缆盘至围墙电缆敷设;和电缆盘至电缆进线洞口电缆敷设。

第三组:

组长:

XX带领6人,负责电缆过墙和过洞敷设。

第四组:

组长:

XX带领10人,负责电缆直埋部分敷设和电缆从盘上倒下。

第五组:

组长:

XX带领20人,负责变电所外电缆沟内电缆敷设和电缆竖井敷设。

第六组:

组长:

XX带领8人,负责电缆敷设检查和用编织袋将电缆放入电缆沟指定位置。

3、电缆敷设说明:

一、电缆沟敷设部分,从下往上。

二、电缆过路敷设部分,敷设曾品字形,下层支架敷设2相,电缆相间间距为200mm。

上层支架敷设1相。

注意调整过路前、后的电缆相间间距为200mm。

三、电缆过墙敷设需穿外径为200mm的PE管,并保证相间距离。

四、电缆直埋敷设部分,敷设曾品字形,上、下坡部分需平铺100mm厚的沙袋,水平敷设部分间隔2000mm平铺100mm厚的沙袋,电缆上下两层之间每隔2000mm采用厚度为200mm的沙袋间隔,已保证电缆相间间距为200mm。

五、电缆敷设一相长度到位,需用编织袋套在电缆,及时敷设至指定位置。

注意电缆不能与电缆沟壁有任何蹭磨。

敷设完成一相,经检查无误后,要及时铺沙,方可敷设第二相电缆。

五、风险辨识及危险点源控制措施:

经现场实际勘察及总公司各相关部门指示,在本次110kV电缆施工过程中,危险点源主要有:

电缆盘起重、电缆敷设、电缆试验。

制定危险点源控制措施如下:

电缆盘起重施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制订依据

起重工作

1.砸伤、抽伤

1.1起重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担任,要有经验的人领导,并应统一指挥,统一信号,明确分工,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对起重工作和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无问题方可工作。

1.2起重机械采用汽车吊,必须安置平稳牢固,并应设有制动和逆制装置。

1.3当重物吊离地面后,工作负责人应再检查各受力部位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正式起吊。

1.4在起吊牵引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的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和通过。

1.5起吊物体必须绑牢,物体若有棱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时在棱角和滑面与绳子接触处应加以包垫。

1.6起重时,在起重机械的滚筒上至少应绕有5圈钢丝绳,拖尾钢丝绳应随时拉紧,并由有经验的人负责。

1.7起重机具应有铭牌标明允许荷重,不得超铭牌使用。

无铭牌或自造的起重机具,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1.8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

用于固定起重设备为3.5;用于人力起重为4.5;用于机械起重为5-6;用于绑扎起重物为10;用于供人升降用为14。

1.9起重工器具应妥善保管,定期检查试验,钢丝绳应定期浸油,发现有断丝、断股或损伤严重,不准使用。

1.10绳索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所承受的荷重不准超过规定:

麻绳、棕绳或棉纱绳,用作一般荷重吊绳时,按其截面lON/mm2计算,用作捆绑时按5N/mm2计算,在受潮湿状态下,允许荷重减少一半。

涂沥青的纤维绳应按降低20%使用。

 

电缆敷设施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制定依据

电缆敷设安装

1.手脸外伤(划伤、碰伤)

1.1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应扣好,工作中应戴好手套。

1.2使用工具前应进行检查,不完整的不准使用。

1.3手锯、电工刀、螺丝刀等手柄应安装牢固,没有手柄不准使用。

1.4手锯锯割时,用力要适度防止断锯条和在锯断时用力过猛而碰伤手臂。

1.5对电缆头安装煨弯时,要抓牢扶稳防止用力不均而脱出碰伤自己和他人。

1.6使用电工刀、螺丝刀进行电缆头制作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划伤自己和他人。

1.7电缆施放过程中看盘人员应防电缆盘绞倒而碰、划伤。

电缆试验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制定依据

电缆试验

1.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触带电设备

1.1没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前,工作班成员禁止进入变电所工作区。

1.2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试验设备误接线;试验电压漏放电;试验电压感应电

2.1应检查试验装置的接线正确,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试验电源开关应有明显的断开点。

2.2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拦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电缆另一端应派专人看守。

电缆连接其他设备时应分开试验,三芯电缆试验时,其他两相应与外屏蔽一同接地。

2.3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试验仪表及调压的起始状态正确无误后,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现场,并取得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2.4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对电缆应反复放电。

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2.5试验没有结束前禁止攀登户外电缆头所在电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