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736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杨发莲_精品文档.ppt

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炭疽实验室检测技术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杨发莲杨发莲目录目录一、前言二、炭疽病原检验程序三、血清中炭疽抗体水平检测四、实验项目五、实验方法六、炭疽实验室防护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n一、前言一、前言n炭疽杆菌属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需氧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最大的一类细菌(宽13m,长58m)。

最佳生长温度37(1245),最佳生长pH为7.07.4。

细胞结构中有特点的是其多聚谷氨酸荚膜(poly-D-glutamicacid,PGA),无鞭毛。

炭疽杆菌的毒力因素主要是外毒素(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三组分和荚膜,并分别由它仅含的两个毒性质粒(pX01,pX02)分别编码和控制,失去任何一个质粒因此也就失去其中一个毒力因素的炭疽杆菌就变成了难以致病的弱毒株。

n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若控制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的牲畜死亡n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人、畜健康和生产力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饲养畜密度的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毛、皮革制品的利用日趋普及,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改造,各类物资的频繁交流,炭疽对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很大威胁,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炭疽发病势将有增无减,隐患无穷。

鉴于此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仍属一种高、危病种,加以它尚有自外输入我国的潜在可能,在今后加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的新形势下,加强各级领导对炭疽防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广大的基层相关工作人员对炭疽的认识和防病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必须有相关丰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知识外,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二、炭疽病原检验程序二、炭疽病原检验程序图1示。

皮皮肤肤渗渗出出物物、血血液液、粪粪便便或或呕呕吐吐物物、土土壤或动物标本壤或动物标本直接涂片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必要时做必要时做PCR见到革兰氏阳性大见到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可定为临床杆菌,可定为临床诊断病例诊断病例未未见见到到革革兰兰氏氏阳阳性性大大杆杆菌菌,继继续续别别的的试验试验直接划平板直接划平板直接划平板后的标直接划平板后的标本可增菌培养本可增菌培养培养培养1224h,选可疑,选可疑菌落做青霉素敏感和菌落做青霉素敏感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两项均为阳性,可两项均为阳性,可确诊为炭疽确诊为炭疽三、血清中炭疽抗体水平检测三、血清中炭疽抗体水平检测

(一)意义

(一)意义人血清中炭疽抗体水平检测的意义主要在于下列几个方面:

正常人群血清炭疽抗体水平资料收集,特殊人群(产业工人、畜牧人员、实验室人员)血清炭疽抗体水平观察,疫苗接种人群血清炭疽抗体水平分析,患病人群血清炭疽抗体水平研究,在患者标本中未获得炭疽芽胞杆菌阳性检测和分离结果的情况下,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也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线索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

n

(二)检测方法

(二)检测方法目前均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n1.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发病后15天左右)各采一次血,血清采集时应尽量避免溶血,因红细胞破裂可释放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干扰读取方法的结果,可造成假阳性,长菌的标本同样的道理易产生假阳性;抗凝不完全的标本因纤维蛋白元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建议尽量不用抗凝血尤其是用肝素抗凝剂;标本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易导致血清IgG聚合,使试剂本底加深,一般血清置4冰箱5天内完成测试,如需保存一周以上则要-20冰冻保存,融解时应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同时避免气泡。

n2.注意事项:

ELISA实验的结果受操作影响很大,每个步骤包括加样、温育、洗涤、显色、酶标仪读数均应认真负责才能充分发挥ELISA的高灵敏、强特异的优点。

因此,应建立实验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报告方式以定量分析结果的滴度单位表示;检测时应以接种疫苗前或初报告病例地方的人或动物的血清作为阴性血清,如有可能也可设阳性血清对照。

阴性血清每次都要和待测标本同时做。

n(三)具体程序(三)具体程序n1.包被抗原:

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0.3gml,每孔加0.1ml,4过夜。

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

n洗涤缓冲液配方为:

Tris2.42克,1mol/LHCI13mL,吐温-20(0.05%)0.5mL,加蒸馏水至1000mL。

n2.待检血清反应:

加1:

8稀释(稀释液为生理盐水)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60分钟,洗涤3次,每次3分钟。

(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n3.酶标抗体反应:

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或SPA0.1ml,37孵育60分钟,洗涤3次,每次3分钟。

n4.显色反应:

于各反应孔中加入等体积混合的显色底物A、B溶液0.1ml,3720分钟。

n底物A液(磷酸盐枸橼酸缓冲液,pH5.0)配方为:

0.2mol/LNa2HPO4(28.4g/L)25.7mL,0.1mol/L枸橼酸(19.2g/L)24.3mL,H2O20.1%,蒸馏水50mL。

n底物B液TMB(四甲基联苯胺)使用液配方为:

TMB3.90g,枸橼酸10.52g,EDTA1.86g,甘油2000mL,DMSO300mL,加热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00mL。

n5.终止显色:

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显色终止液(0.5mol/LH2SO4)0.1mL终止反应。

n6.结果判定:

实验结果用酶标仪判读,被检孔OD值达阴性血清对照孔OD值的2.1倍时,始可判为阳性。

n四、实验项目四、实验项目n

(一)标本采集n

(二)细菌培养n(三)涂片、G染色、荚膜染色、芽孢染色、光镜检查n(四)噬菌体裂解和青霉素敏感性试验n(五)PCR基因检测n(六)菌种保存n五、实验方法五、实验方法n

(一)标本采集

(一)标本采集n1.采集标本时应遵循的原则:

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集标本,除必要时并在具备操作病毒细菌条件的实验室内,不得用解剖的方式获得标本。

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均应以穿刺方式取得。

所有标本均置无菌容器中n2.血液标本:

所有疑似病例,采取血液标本5-10ml(不加抗凝剂)。

n3.皮肤损害处标本:

玻片直接在皮肤破损处压蘸;再用棉签采皮肤损害处渗出物,(不加增菌肉汤)。

n4.粪便与呕吐物标本:

有消化道症状的采粪便或呕吐物标本,注意选取其中混有血液的部分。

n5.痰与咽拭子标本:

有呼吸道症状的收集痰液及咽拭子标本。

n6.脑脊液标本:

表现脑膜刺激症状的病人,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n7.尸体标本的采取:

可通过穿刺心脏获得血液或穿刺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获得组织标本。

n8.有病死动物接触史可采病死动物标本或相关土壤等环境标本。

n

(二)细菌分离培养:

全部标本均应进行细菌分离

(二)细菌分离培养:

全部标本均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培养。

n1.标本处理:

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装标本的专用容器。

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无菌的标本,如血液或脑脊液,直接涂布平板,每平板0.1ml左右,组织标本应先以无菌剪刀剪开一断面,在培养基表面压印,然后以接种环涂开。

疑似病例的渗出液标本,直接涂布平板后,剩余标本可放入肉汤增菌液中增菌。

土壤等有污染或陈旧的标本,均首先制成悬液(土壤等标本经自然沉淀除去粗大沉淀物),10000转分钟离心5n分钟,弃去大部分上清液,留少量液体与沉淀物混匀,沸水浴加热15分钟后,取适量涂布平板。

n2.细菌分离培养:

将上述处理过的标本冷却后,用移液器吸取0.1ml左右于固体培养基上,用接种环涂布均匀,在37孵育12-24h后,检查是否长出可疑的炭疽芽胞杆菌菌落。

n3.挑选可疑菌落:

上述平板在37孵育12-24小时后,检查是否长出可疑的炭疽芽胞杆菌菌落。

炭疽芽胞杆菌菌落的形态为:

灰白色、不透明、中等大小,常不规则,表面呈毛玻璃样。

如图2示。

图2n(三)涂片、(三)涂片、G染色、荚膜染色、芽孢染色、光镜检查染色、荚膜染色、芽孢染色、光镜检查n1.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菌落呈卷发状,羊毛状如图3,4示。

n2.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呈链状排列,菌体两端平齐,呈竹节状图5,6,7示。

在机体内或特殊培养条件下能形成荚膜,印度墨汁负染时可见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多色美兰染色时菌体染成蓝色、荚膜染成红色。

在固体培养基上,于大气条件下可形成芽胞,芽胞体染不上颜色(革兰氏),位于细菌中央,呈卵圆形,不膨胀图8示;石炭酸复红染色,芽胞为红色,菌体为蓝色图9示。

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n(四)噬菌体裂解和青霉素敏感性试验(四)噬菌体裂解和青霉素敏感性试验n将上述可疑菌落挑出,划线接种于平板之上,在划线区内一处滴一滴诊断用炭疽噬菌体,另一处贴一片青霉素纸片。

37孵育8-24小时后,在滴噬菌体处有透明噬菌斑,青霉素纸片周围有明显的抑菌环(图9)示,便可判定接种物为炭疽芽胞杆菌。

在患者或尸体中分离获得炭疽芽胞杆菌,炭疽的诊断即可确立。

图10n(五)(五)PCR基因检测基因检测n1.PCR标本处理:

用于PCR模板制备的标本类型有土壤,毛皮,脏器,组织标本,棉拭子。

n

(1)土壤标本:

用硬纸条对折取约0.10.3g土壤标本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或pH8.0的TE溶液至0.5ml,用移液器轻轻搅动,使其悬浮,盖严盖子。

n

(2)毛皮标本:

为避免毛皮受气流影响飞到各处,在安全柜中放一个纸袋,在袋子中用无菌剪刀将毛皮标本剪碎成小块,取剪碎的标本置于1.5ml离心管中,用移液器或吸管加入蒸馏水或pH8.0的TE溶液至0.5ml,盖严盖子。

用过的剪刀、镊子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加盖容器内。

n(3)脏器(心、肝、脾、肺等),组织标本:

用无菌剪刀和镊子约取1g标本,放入研磨器中研磨,再加入0.5ml蒸馏水或pH8.0的TE溶液悬浮,混匀后,用移液器将液体部分移入1.5ml离心管中,盖严。

用过的容器及标本碎块放入可封闭容器中,剪刀、镊子等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加盖容器内。

n(4)棉拭子标本:

在棉拭子容器中加0.5ml蒸馏水或pH8.0的TE溶液,用无菌镊子挤压拭子几次,用移液器或吸管吸液体放入1.5ml离心管中,盖严。

将以上放有标本的离心管盖子封好,100加热20min。

10000rpm离心10min,用注射器将上清液吸出,必要时应用0.22m滤器过滤除菌,滤液用一个新离心管收集即为模板。

制备好的模板暂时不用时,要放在20保存。

n2.PCR操作程序:

n

(1)所用引物序列如下:

其中cap外和cap内检测的是同一个基因,可只使用一对。

n引物名称序列基因定位扩增长度(bp)pagA普F:

ATTTGCGGTAACACTTCACTpagA基因pXO1923nR:

AGACCGTGACAATGATGGAAncap外F:

CCTGGTTGTTCTTTTCGTTGCcap基因pXO21242nR:

CGGATTGTATATGGAGTGGGncap内F:

TTTCACCAGCACCCACATAGcap基因pXO21002nR:

GGGACAGGAATGTTTGGATCnrpoB普2F:

CCAACAGTAGAAATGCCnR:

AATTTCACCAGTTTCTGGATCTrpoB基因染色体197n

(2)反应体系:

在PCR管内依次加入以下成分,反应体系总共25ul,n10反应缓冲液2.5ln4dNTP混合物(每种2.5mM)2ln引物(上游)1ln引物(下游)1ln待测模板1lnTaqDNA聚合酶0.5l(2-3U)n无菌去离子水17ln使用2mix的反应体系:

25ln2mix12.5ln引物(上游)1ln引物(下游)1ln待测模板1ln无菌去离子水9.5ln(3)反应条件:

预变性955min;然后951min,551min,72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n(4)电泳:

1%琼脂糖凝胶熔化,稍凉后,加入核酸染料(10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