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541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25)

教学课题

8.成语故事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2本教时为第一教时备课日期9月2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自读指导

1.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

(1)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⑵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再读课文。

三.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第一个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

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

“夸口”是什么意思?

(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

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学生交流,明确寓意。

 

交流成语故事,轻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读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仅仅让学生知道故事的主要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他们透过故事内容发现、感悟其生活哲理,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10月10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26)

教学课题

8.成语故事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2本教时为第二教时备课日期9月2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自相矛盾的故事,谁来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中的另外两个成语故事。

(板书:

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二.精读《滥竽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

(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

(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

(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交流。

 

学生查阅、回答。

 

指名读。

 

学生造句。

 

感情朗读。

 

学生造句。

学生思考、交流。

 

默读该故事。

 

思考交流,感情朗读。

 

自由讨论,交流寓意。

 

查字典能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字的意思,从而对把握整个故事的内容有所帮助。

 

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体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授后小记:

学生的创作很成功。

学生在学完《滥竽充数》一文后,描写了两个片段:

一是让学生以“我在墙角处遇到了南郭先生……”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二是以“回家后的南郭先生”展开想象。

这两个片段的想象学生的思维都显得十分活跃,效果自然很好。

随后就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授课日期10月11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27)

教学课题

9.推敲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2本教时为第一教时备课日期9月25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

师述: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

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朝贾岛,指导读准字音。

3.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简介贾岛:

5.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

7.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齐读。

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学生个别读。

 

分段读,读正确,读流利。

理解词语:

皎洁妥帖吟哦不知不觉簇拥斟酌犹豫不决宽恕门闩莽撞衬托

 

板书设计:

9.推敲

贾岛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10月12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28)

教学课题

9.推敲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2本教时为第二教时备课日期9月25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出这个故事。

2.深入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

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

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8.小结:

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

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图上画了谁?

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

(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

(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4.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5.小结:

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

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

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3.贾岛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

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

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

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读课文,思考交流。

 

自由读,交流体会。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指名读课文。

学生交流。

 

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深夜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高潮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授后小记:

学生两种精神:

一是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让学生充分感受贾岛苦吟诗人的形象。

二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懂得在创作、学习、工作、生活的道路上必须拥有这种精神。

这两种精神的领会需要孩子们在文中体会,结合插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授课日期10月13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29)

教学课题

10.嫦娥奔月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3本教时为第一教时备课日期9月28日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

  引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

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

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板书课题,正音、解题:

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指导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

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3.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

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4.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5.师:

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

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

试试吧。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了解“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学生交流积累的古诗

 

背诵《水调歌头中秋》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

(1)正确、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4)试列小标题。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10月13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30)

教学课题

10.嫦娥奔月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3本教时为第二教时备课日期9月28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

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

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

感觉怎样?

(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

读文字有什么感觉?

(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也想读:

(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人更美:

心地的善良。

能具体说说吗?

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3.学生读画后:

同学们一定把自己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把握。

体会在两点上:

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

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2)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3)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

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

“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

“贪婪”呢?

(“把仙药交出来!

”)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

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

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奸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

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

仙药?

什么仙药?

  逢蒙:

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

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

逢蒙兄弟,你缺钱吗?

我送你一些。

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

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

(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与扮演嫦娥者交流:

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

(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

(进一步强化“心想”)

4.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接着学生),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读那段文字)

5.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

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

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

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

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

(放音乐)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

“嫦娥!

嫦娥!

”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

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讨论:

你喜欢哪个故事?

为什么?

(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

 

想象交流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段话。

 

指名读。

 

比较读,体会。

 

学生轻声读课文,体会嫦娥人更美。

 

细读体会。

 

交流讨论,感受嫦娥心灵之美。

 

细读课文,感受逄蒙之奸。

 

师生表演,进一步体会角色特点。

 

指名读。

 

学生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男生读。

 

交流,感情朗读。

齐读最后一节。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10月14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31)

教学课题

11.嫦娥奔月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3本教时为第三教时备课日期9月28日

教学目标:

1.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心灵美。

2.围绕课文中心,拓展写话。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全面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写话练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师导语: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

二.让学生再次读文感悟文中的“美”。

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三.组织交流

壮美:

后羿射日的有关课文英雄神勇无比,为民除害,给人阳刚之感。

嫦娥勇斗逢蒙他毫不畏惧、机智周旋,弱女子显壮举。

凄美:

嫦娥吃了仙药飞往月宫,后羿不顾一切……怎么也追不上。

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

此青此景,怎不叫人掬泪同情。

甜美:

月圆之际,皓月当空,嫦娥悄然伫立桂花树下,深情凝望着丈夫,身虽不能至,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等感情确实让人人心生甜蜜。

柔美:

嫦娥的外表美,典型的东方美女。

优美:

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学生在体验这些感受时,都要加强朗读训练。

师小结:

月美,景美人物更美,画面诗情画意,充满遐想。

四.全面感悟,读写联系。

此时此刻,遥遥相望的嫦娥与后羿以及乡亲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请同学根据课文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交流阅读感受。

 

思考写话。

 

每一个优秀的文本都会留下一定阅读空间,使得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作。

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授后小记:

教学此文时我被其中蕴含的美深深地感染了。

一是画面美,文中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生动感人。

二是心灵美,嫦娥的善良温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时我们紧扣“接济”、“周旋”两词,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日期10月17日

 

昆山市炎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32)

教学课题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课型

阅读

本课题教时数:

1本教时为第一教时备课日期9月28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

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