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291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_精品文档.ppt

第三节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m一、健康状况(healthstatus)m

(一)衡量健康的传统指标m1.生命统计指标:

m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预期寿命m2.疾病统计指标:

m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和残疾率m

(二)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m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伤残调整寿命年、伤残调整期望寿命1.减寿人年数(PYLL)m定义:

减寿人年数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平均期望寿命)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

即“早死”的全体死者共损失的人年数。

m应用:

该指标主要用于比较特定人群中不同死因,反映某死因对一定年龄的某人群寿命损失和危害程度m它对死者的年龄给予相应的权重,做出定量计算,死亡时间越早,PYLL值就越大,突出了过早死亡的危害。

2.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m定义:

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二无残疾期望寿命则是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的死亡。

它运用现实寿命表的计算原理,通过扣除残疾状态下所消耗的平均寿命,从而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m应用:

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

3.健康期望寿命(ALE)m定义:

健康期望寿命亦称活动期望寿命,是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到的,它指的是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m应用:

该指标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客观地反映人群的生存质量,也有助于卫生政策与卫生规划的制定。

4.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m定义:

伤残调整生命年是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即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新的综合指标,是在综合考虑人群因早死损失的健康生命年与因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基础上,再以生命年的年龄相对值(年龄权数)和时间相对值(贴现率)为权数计算而得到的。

m应用:

DALY指标不仅能合理、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还可应用于疾病负担、医疗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等,并且该指标在不同群体间具有可比性。

5.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m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一个最新的衡量健康的指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被称为伤残调整期望寿命,可以理解为完全健康期望寿命,是扣除了死亡和伤残影响之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mWHO在评价卫生系统绩效时,将DALE选定为最合适的居民健康总体衡量指标:

m

(1).可以进行不同人群健康状况的比较,评价不同国家卫生系统的绩效;m

(2).可以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防治疾病,为卫生决策提供政策性支持;m(3).能够衡量人群健康水平的公平性;m(4).提供测量非死亡性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引起人们对非死亡性健康状况的关注。

二、卫生系统反应性m1.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概念m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产出之一,它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主要是对公众普遍合理期望的反应。

m从概念上讲,反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m病人的基本人权(对人的尊重、治疗时的自主性和保密性)m病人的满意度(治疗的及时关注、社会支持网络、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以及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性)m二、卫生系统反应性m目前WHO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测量有两种方式:

m知情人物访谈m家庭调查m测量反应性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m1、了解公众的合理期望是卫生系统管理的核心;m2、反应性涉及基本人权;m3、卫生系统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即可以改善反应性的部分指标;m4、反应性的改善比健康的改善要快得多。

m2.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m对个人的尊重(三个方面)m尊严m指病人在治疗和咨询过程中应该受到尊重。

(如体检时病人有权要求保护隐私,避开他人甚至医生;传染病患者可以被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活动和交往)医患双方是平等的,都有独立的人格,患者在接受卫生服务时应该收到尊重,这体现了病人的基本人权。

m自主性m病人有自主参与治疗决定的权利。

(卫生服务提供者应该在治疗前竟可能提供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同时告知利弊,以便病人选择;病人也有权拒绝他认为不合适的方案)m保密性m病人信息有获得保密的权利。

(医生必须绝对保守病人的隐私;当病人与医务人员进行交谈时,其交谈也应受到保护,不应让他人知道)m以病人为中心(四个方面)m及时关注m病人应得到及时诊治。

m社会支持m治疗过程中病人应得到社会支持。

(当病人处于疾病状态时,其渴望在感情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怀,生活上得到更多的照顾。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允许病人被亲人朋友探视,允许他人提供食物或礼品,允许病人在不妨碍他人的基础上自由进行宗教活动)m基本设施质量m基本环境设施应该舒适整洁。

(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具备:

清洁的环境、足够的家居、卫生营养的食品、良好的通风条件、清洁的饮用水、清洁的厕所、干净的被褥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和设施的维护)m选择性m病人可以自主选择卫生机构和卫生服务提供者。

(给病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病人有权自主选择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提供者,并且有选择专家的权利)m三、公平性m1.筹资公平性的概念和测量m筹资公平性(fairnessoffinancing)和抗风险能力,即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卫生投入,个人或家庭对卫生的投入应当按照其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而定,而不是根据其所获得的服务成本来确定。

m衡量卫生筹资是否公平:

m一要看政府财政投入是如何分配和使用的;m二要看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m三要看疾病风险是如何分担的。

m2)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

m据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人口的76.40%(城市44.13%、农村87.44%)自费医疗;2003年,第三次为70.4%。

m1998年与1993年第一次调查(城市人口自费医疗比例为27.28%,农村人口自费比例为84.11%)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享有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人群的比例下降,尤其是劳保医疗及其家属享有半劳保的人员比例下降明显。

m2008年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

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1.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

农村地区,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

m2.健康状况的公平性m思路:

仅仅靠健康指标来反映卫生系统绩效是不够的,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健康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即健康不公平的程度m测量健康不公平的方法:

m第一种根据收入、受教育程度、民族等对人群进行分组,计算各组的健康指标,并在各组进行比较;m另一种是直接用一些健康指标连续测量人群健康状况的差异。

m四、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m1.可及性:

m物理可及性(测量卫生服务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程度)m经济可及性(测量居民能够支付卫生服务的程度)m服务可及性(测量居民得到特定卫生服务覆盖的状况)m2.质量:

m病人安全、适宜性、连续性、有效性、可接受性m3.效率:

m配置效率(病床利用率、医师日均诊疗人次)m技术效率(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