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2134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

集体备课

主持人

xxx

活动时间

2019.12.17

活动地点

集体备课室

活动主题

鸡兔同笼

主备人

xxx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

课时

2课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主备人阐述:

(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

(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问: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生试说)

  师:

这段话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鸡兔同笼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

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

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师:

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

(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

(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

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

画图法:

(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

  ①先画8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

  2.列表法:

  (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

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师:

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假设法:

  教师引导:

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

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

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

方法一:

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

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

方法二:

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4.列方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的腿+兔的腿=26条”列方程解答:

  解:

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

  16+2X=26

  2X=26-16

  X=3

  8-3=5(只)

  即鸡有3只,兔有5只。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吗?

  生:

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三)想一想,做一做: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

书中说: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完成书中练一练中的4道题,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亦可称作置换法)。

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

有的同学还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

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

 

其他教师意见:

教案导入合理目标明确,重难点突破。

 

 

 

第二次修改后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

(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问: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生试说)

  师:

这段话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鸡兔同笼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

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

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师:

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

(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

(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

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

画图法:

(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

  ①先画8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

  2.列表法:

  (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

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鸡87654321

  兔01234567

  脚161820222426

  鸡87654321

  兔01234567

  脚161820222426

  学生汇报:

我们组得出的结果也是只3鸡、5只兔,但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地试,这样太麻烦了,我们是2个2个地试。

  鸡8643

  兔0245

  脚16202426

  鸡8643

  兔0245

  脚16202426

  学生汇报:

我们是先按鸡兔各一半来算的,因为鸡、兔共8只,我们先假设鸡、兔各4只,这样共有24条腿,比26条腿少2条,说明假设的兔少了1只,鸡多了1只,于是兔只有5只,鸡有3只。

  鸡43

  兔45

  脚2426

  鸡43

  兔45

  脚2426

  学生汇报:

我们先把8只都看作兔,一共是32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兔,加上一个鸡,这样一个一个地试的,最后得到3鸡、5只兔。

  鸡0123

  兔8765

  脚32302826

  鸡0123

  兔8765

  脚32302826

  师:

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假设法:

  教师引导:

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

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

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

方法一:

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

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

方法二:

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4、列方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的腿+兔的腿=26条”列方程解答:

  解:

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

  16+2X=26

  2X=26-16

  X=3

  8-3=5(只)

  即鸡有3只,兔有5只。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吗?

  生:

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三)想一想,做一做: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

书中说: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完成书中练一练中的4道题,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亦可称作置换法)。

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

有的同学还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

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这节课:

不很多自己感觉不足之处。

1.没有很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2.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引导只依靠教案走,没有灵活运动教案。

过程确认

教务处: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