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1914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模.docx

《三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模.docx

三模

 

南京市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0.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D(Achuò/chuòjié/jiēmǐ/mǐjiàn/jiānBsāi/sàibiàn/biànmiù/móu

bì/pìCtiāo/tiǎofēn/fēnjiè/xièjīn/jīnDbì/bàipiāo/piào

dǐ/zh?

zhàng/chāng)

2.B(A重复赘余。

荷枪实弹:

扛着枪,装满子弹。

与“携带武器”重复。

C成分残缺。

“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

D语序不当。

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

3.文字中有“春”的意思1分;比喻、排比正确2分;表达向往、渴望之意,语言得体2分。

4.随着学历的提高,城乡之间同等学历人口比例的差距逐渐拉大;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下降。

(4分,每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A(委,委弃)

6.B(排除②⑥,②写虞翻的学问,⑥写虞翻的讲学)

7.B(擅长音乐的是延陵而不是虞翻)

8.

(1)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

(前句2分,后句1分)

(2)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

(第一句2分,二、三两句各1分)

(3)该关城门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营门的时候反而关闭,哪能算得上为人处世恰当呢?

(一句1分)

附参考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

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

孙策征讨会稽,王朗抵抗孙策,被打败,逃到海上。

虞翻一直追随并保护着他,王朗对虞翻说:

“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

”虞翻回来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他,还亲自到虞翻的家里探望他。

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谏说:

“您聚集乌合之众,统领涣散的人们,竟使得他们都对您效死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

至于您随便地微服出行,侍卫来不及戒备,官兵们经常为这事苦恼。

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

”孙策说:

“你说得对。

虞翻调出会稽担任富春县长。

孙策去世,各县官员都打算出城奔丧,虞翻说:

“(我)担心邻县的山民可能有变乱,官员远离城池,一定会导致动乱。

”因此留下来制作孝服服丧。

各县效仿他,都得以平安无事。

虞翻给少府孔融写信,并把自己著作的《易注》给他看。

孔融回信说:

“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区美好的,不只是会稽的竹箭。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

虞翻多次冒犯孙权极言劝谏,孙权很不高兴。

虞翻又生性不合世俗,经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

吕蒙图谋打败关羽,因为虞翻也懂医术,请他跟随自己。

后来吕蒙带领大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投降。

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沙场上作乐。

虞翻对吕蒙说:

“如今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都能相信呢,为何不赶紧入城收缴他们的府库的钥匙呢?

”吕蒙马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有一次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亲自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

孙权离开后,虞翻又直起身坐下。

孙权于是大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惶恐。

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道:

“大王酒一喝多竟要杀掉良臣,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

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前功尽弃,怎么行呢?

”虞翻因此得以免死。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和麋芳相遇,糜芳船上人大多想让虞翻主动避让,前面开路的人说:

“给麋将军让路!

”虞翻大声骂道:

“丧失了忠信,拿什么侍奉君主?

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

”糜芳关上船窗不应,赶紧回避了。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又经过糜芳的军营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

虞翻又大怒说:

“该关城门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营门的时候反而关闭,哪里能算事情办得妥当呢?

”糜芳听到后,露出惭愧的表情。

虞翻生性疏狂直率,多次酒后失礼。

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

“他们都是死人,你们还说是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

”孙权恼恨他不止一次了,于是把他流放到交州。

虽然他被流放,但是依然讲学不止,来听讲的门徒常常多达好几百人。

三、古诗鉴赏(10分)

9.

(1)

(1)同:

都是返乡士兵(2分)。

异:

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归乡(1分)。

(2)对病军人的同情。

(2分)

(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4分,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犹且从师而问焉

(2)成由勤俭败由奢(3)寻常巷陌(4)忧谗畏讥(5)山岛竦峙(6)不以规矩(7)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点题(1分),由交代行程引出下文对神农氏的追述(2分),与结尾“天子坟是山”形成呼应(2分)。

12.①想象,赋予神农氏呼唤上苍,有求必应的神力,突出其形象的神奇。

②铺陈,用神农氏许愿的三个片段突出其初种谷物的执著。

③细节描写,“双手抠出”、“使劲地搓揉”,表现出神农氏对生长谷物的土地的热爱。

(6分,每点2分)

13.①寻觅种子,种植谷物。

②拓荒旷野,耕耘土地。

③品尝百草,治疗疾病。

(6分,每点2分)

14.天子坟高大如山;神农氏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厚重如山;这种精神在子孙后代心中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6分,每点2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D(“五四”时期和40年代并不独指苏曼殊的作品,而是指“现代作家”)

16.作者认为学术研究是“寂寞的事业”,不能把它当做谋取名利的手段;学术变革时代已经过去,当下是没有学术英雄的过渡时代;没有学术英雄的时代,学术也可能有高成就。

(6分,每点2分)

17.作者希望将来学术研究能告别平淡的常规建设阶段,进入英雄辈出的学术变革时代,并希望过渡阶段不要太长。

(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2009~2010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测试

(二)语文答案

1.D(A项,zhépí/bìjiàng/qiǎng;B项,duó/dùxuēshā/chà;C项,duo/chuòshàn/dānchún;D项,gǎn/wòguǎn/jiānjié/jí。

2.A(B项,语序不当,应为“营造、抚育和保护”;C项,搭配不当,将最后一分句中“得到”改为“受到”;D项,成分残缺,将“对……来说”删掉。

3.输入计划、逐一审核、屏蔽资料、安排计划。

(每点1分)

4.①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寄寓了人们的希望。

②夏之色为热的赤,如艳阳,如篝火,意味着激情的投入。

(内容合理,3分;句式一致,2分)

5.B(济:

帮助)

6.B(六句话中第①句是说李仕鲁三年不出家门,潜力读书。

第③句与李仕鲁无关,是说陈汶辉上奏疏力求皇帝选用道德行为文章才德杰出的人。

7.A(A错在“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文段中说“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可见李仕鲁是在官吏举荐下入朝做官的)

8.①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如果应答皇帝当庭提出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就赐给金袈裟衣。

(于蒋山,句式1分;称旨1分;文意通顺,1分)

②正要推崇朱氏学问,来排除佛学为自己的任务。

(推明、辟各1分;文意通顺,1分)

③陛下深深沉溺佛教,无怪乎我的话听不进去。

(溺、无惑、言之不入各1分,文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

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

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

太祖原来就知道仕鲁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

入朝受到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非常高兴的说:

“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

”任命为黄州同知,说:

“我暂且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在召见你。

”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

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

皇帝自登基后,对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如果应答皇帝当庭提出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就赐给金袈裟衣,诏到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

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安排耳目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

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

汶辉上疏说:

“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

现在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竟然更加用谗言诬陷。

如刘基、徐达的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的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

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国家太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帝不听从。

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释氏创立专职官员。

于是把原先所设置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他们原先品级俸禄。

道教也是这样。

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

仕鲁上疏说:

“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地方,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学而崇尚佛教异端呢?

”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

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朱氏学,以排除佛学为自己的任务。

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

“陛下深深沉溺佛教,无怪乎我的话听不进去。

归还陛下笏板,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

”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

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之,立即毙死于台阶下。

9.

(1)观潮,春游西湖。

(一点1分)

(2)拟人(2分,写成“比拟”亦可),描摹了物象似有人的思想情感(1分),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苍凉(1分)。

(3)回忆留恋,珍惜友情,归隐超脱,真心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

(一点1分)

10.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奉命于危难之间(4)秋月春风等闲度(5)决眦入归鸟(6)纸上得来终觉浅(7)鲜克有终

11.回忆知青年代的伐木生活,因伐木导致的后果心生愧疚。

(2分)引出下文追溯、寻访红松的内容(2分,仅答出“引出下文”给1分);为作者认领红松、为红松祈福作铺垫(2分)。

12.存活于寒冷地带(1分),生长缓慢(1分),我国仅伊春有其原始保留地(1分);浑身是宝,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2分,答出“多种用途”即可得2分)。

13.

(1)用了拟人的手法,前者用“横空出世”拟写出红松的冷傲威严,后者用“饱经风霜”和“容颜依旧”写出了红松的古老苍劲。

(3分)

(2)用了比喻的手法,前者将“裂纹”比作时间的刻度,突出记忆古老,后者将“松针”比作“玉簪”,突出其身姿秀美。

(3分)

14.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2分);红松在地方建设和国家建设中都发挥了并还将发挥积极作用(2分);强调了红松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

(2分)。

15.D(“受到了摇滚明星般的欢迎”指受到热烈欢迎。

16.受过良好的教育;能洁身自好;工作勤勉;有很强的政治手腕;有远见卓识。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

17.主张:

(1)一贯支持自由贸易,主张美国应和中国携手合作。

(2)任州长期间,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3分)

实践:

(1)在他任州长时促进了中国和华盛顿州的贸易合作,

(2)卸任州长后仍充当中美关系桥梁的角色。

(3分)

18.作文阅卷标准请参照2009年江苏高考阅卷评分细则。

建议作文平均分控制在50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1.B(A项薄命/薄暮冥冥;C项,炮烙/络绎不绝;D项,刹那/名山古刹,读音相同)

2.D(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

B项,成分残缺,可以删掉“使得”和“引发了”。

C项,结构混乱。

3.

(1)急于求成,遮掩实力不足;

(2)一味追求经济效益;(3)难以超越短篇创作高峰。

4.第一句示例:

青春是一只纸纸鸢,却始终有飘零的一天。

示例二:

青春是一场舞剧,却终有落幕的一天。

第二句示例:

青春是滚在叶上的晨露,艳阳高照时已悄然褪去。

示例二:

青春是灿然于天的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5.D(权:

权衡)

6.B(

(1)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3)是辽东熊廷弼的御侮之策(6)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

7.C(“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事实。

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

8.

(1)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促间(是)不容易理解的。

(文意通顺1分,指,同“旨”1分,猝,仓促,突然。

1分)

(2)但绝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

(文意通顺1分,第,但是。

1分浪;:

轻率,鲁莽,冒失。

1分寒:

使……单薄。

1分)

(3)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文意通顺1分。

富:

使……富裕,强:

使……强大。

1分;本业:

农业,根本的产业。

1分)

9.

(1)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

(2分)

(2)颔联写生机永恒的自然景色和生死更迭的尘世生活情境。

(2分)颈联写阴晴变幻、朦胧明丽的自然美景。

(2分)

(3)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

(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情(1分)。

10.

(1)萧鼓追随春社近

(2)觥筹交错(3)匪我愆期将子无怒(4)一樽还酹江月(5)官盛则近谀(6)海纳百川无欲则刚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做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小说用到叙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待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2分)

13.

(1)爱和恨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2)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3)灵与肉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每点2分)

14.

(1)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和绝望。

(2)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的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3)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每点2分)

15.B(林冲遭人陷害并非因为他”精细过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文中无此意)

16.

(1)本文作者认为施耐庵爱护林冲的高洁品行,不让他的精神受侮辱。

(2分)

(2)本文作者赞叹林冲的为人行事,感慨林冲的不幸命运。

(2分)(3)金圣叹的话既充分肯定了林冲的品行,也表达了对其成就事业但也会遭遇磨难的忧虑,总领全文,是本文作者观点的依据。

(2分)

17.林冲的悲哀:

林冲品行高洁,才能出众,却进退两难,无路选择。

(3分)

大宋的悲哀:

大宋社会是个是个非正常社会,逼迫正常人泯灭人性。

(3分)

 

盐城市2010年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A.gěi/jǐháng/xíngké/qiàoB.luòcì/sìliǎ/liǎngC.miù/móuhélòu/lùD.hàoráo/xiāochì/dì)

2.D(A.结构混乱。

“因为……的结果”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

可删去“因为”或“的结果”。

B.成分残缺。

可去掉“由于”或“使”。

C.搭配不当。

可将“提出”改为“达成”)

3.通货膨胀名义价值实际购买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4.示例一:

十年沐浴风雨阳光,今天含“新蕾”,明天成栋梁。

示例二:

十年“新蕾”不寻常,今朝吐花蕊,明日更辉煌。

示例三:

“新蕾”奇葩绽十年,越开越鲜艳,越开越芬芳。

(内容表述合理1分,修辞运用恰当2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籍,登记没收)

6.A(①是对沈炼总的评价,不涉及表现;②指沈炼因进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③④⑤均表现了沈炼的“戆奇”;⑥是杨顺的认识)

7.B(“对皇上也不再似以前一样忠心”说得不对。

沈炼对皇上依然忠心如故,愤慨时事,大骂呵斥奸谀之人,正是他对皇上忠心的表现。

8.

(1)看到沈炼的文章不禁为文辞华美所震惊,称他是奇异的人,选拔为第一。

(惊艳,为文辞华美所震惊;1分。

谓为,说是、称他是;1分。

拔居,拔,选拔;居,占;意译为“选拔为”;1分)

(2)拦截敌人骑兵使他们不能前进,就能打开城门,方便交换有无。

(遮,拦截;1分。

因,于是、就;1分。

通,流通、交换;1分)

(3)不久又紧急捉拿沈炼的大儿子沈襄,上刑具押解到宣府杖打后关押起来,身体糜烂得将要死亡。

(既,不久;1分。

械,用刑具押解;1分。

杖,用杖打;1分。

糜,糜烂,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ks5u

9.

(1)写阴雨连绵及居屋“似乘船”,表明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结构上先抑后扬,与后面写乐情形成反衬。

(第一层1分,第二层2分)

(2)饮酒、赏菊(戴菊)、驰射、赋诗(填词)。

(答对二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得3分)

(3)开头两句,抒发了在恶劣环境中的苦闷之情;“及至”一句,抒发了适逢佳节天晴的欣喜之情;“莫笑”“君看”,抒发了虽年高而不服老的自得之情;“追两谢”“拍古人肩”,抒发了虽身经忧患却心胸开朗的豪迈之情。

(每层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夙兴夜寐

(2)思而不学则殆(3)俯不怍于人(4)乘骐骥以驰骋兮(5)非淡泊无以明志(6)幽咽泉流冰下难(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衣冠简朴古风存

(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作、神态描写;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2分,想像1分,语言特色2分)

12.首尾呼应,使文章脉络相通,浑然一体;深化了文章主旨,启迪读者思考;表达了对半坡遗址文化的深切感受和真挚感情。

(每层2分)

13.叙写半坡人的劳作、狩猎和生活情景及制作的各种陶器,以及这些陶器带来的亲切感和引发的联想。

表现了半坡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精神,昭示了半坡文化的历史价值。

(每问3分)

14.将古代和现代的“半坡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象地诠释半坡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光大(说明半坡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用以象征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每层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D(A.“所处语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是产生不了那种“感动”和“触碰”的原因,不是“感到困惑”的原因。

B.作者能客观地看待王小波的作品与“王小波热”,是因为他早看过影响王小波的作家福柯和罗素的书。

C.原文中没有明说“当然……多与少”这层意思,“我很怀疑”,仅是猜测)

16.王小波的所谓启蒙实际上是受福柯和罗素影响的结果;王小波的所谓自由是作家的一种常态,且含有不自由的成分;王小波的作品虽好,但不能盲目拔高和神化。

(每层2分)

17.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要独立思考;要勇敢打破禁忌跟愚昧。

(每层2分)

七、作文(70分)

 

2010届海安高级中学、南外、金陵中学高三调研测试

1.B(Ajuàn/quānsèmái/mán;Btiāo/tiǎojiè/jízā/zhā;Cqièpǔ/fǔqū/qiè;Dzhù/shūzhīfēi/fěi)

2.B(A项成分残缺,“涵盖”缺少宾语“的有机联系”;C项结构混乱,“围绕……”和“以……为主题”杂糅;D项“‘小虎队’对……年轻人……熟悉”不合逻辑,主客颠倒。

3.参考答案:

货币因素或非货币因素引起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示例1: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这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示例2:

无私献身农村,你是一尊雕塑;有心创下伟绩,你是一座丰碑。

5、C舞文:

指玩弄文字技巧,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6、A(③④是侧面表现;⑥是讲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7、B(不是“先斩后奏”,是抓捕与上疏同时进行,利用的是二者的时间差。

也不是“当即”抓捕,而是在此事之后。

8、

(1)如果不是重大的案情,他就不使用严厉的处罚或以钱财赎罪等手段,只对犯法者使用杖刑表示一下惩戒罢了。

(自,1分;罚赎,1分,句意通顺,1分。

(2)袁宏道间或写诗做文来抒发感情,这些诗文都是从他的本性中流出来的,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间:

间或,断断续续,1分;别开手眼:

1分;补出省略成分,1分;。

(3)我们只需要依法处置他,同时用一道奏疏向朝廷汇报,就会迅雷不及掩耳地抓住他。

他即使有得力的靠山,又哪里用得着呢?

(置之以法,状语后置,1分;知会,通知、告诉、汇报,1分;安,哪里、怎么,1分;句意通顺,1分。

译文: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

小时候就具有远超他年龄的见识,十三四岁就擅长写八股文,塾师对此感到十分惊奇。

十五六岁就在城南建立了文社,自任社长,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社友都以他为师,遵守他定下的规章不敢违犯。

在备考学习之外,他还创作古诗文,都已经结集成卷了。

后来他又长时间钻研性命之学,很有心得,有识之士认为他的见识和胆量都远远超过当世的人。

乙未年赴吏部应选,做了吴县县令,开始尝试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在施政当中。

当时人们都认为吴县政事繁杂,而袁公做人超脱,或许这些政事足以困扰住他,不料袁公竟依然洒脱恬淡,不用说话事物就自然综合汇集在了一起。

吴县的赋税全国最重,狡猾的胥吏涂改册籍,从民间多征赋税,人们都不知道。

袁公一目了然,摘录其中若干条假造的名目,对狡猾的胥吏说:

“这是什么?

”胥吏不敢欺瞒,都低头认罪,袁公都将他们依法处置,并且清除了额外征收的赋税总共有好几万,吴县的百姓十分高兴。

袁公机灵敏捷,明白透彻,遇到一切情况,都如同从镜中看影那么清楚,即使机巧变幻没有谁能比得上的吴县也最终逃不脱他的眼睛,所以借口只要几句话就能驳倒,霎时就能结案,如果不是重大的案情,他就不使用严厉的处罚或以钱财赎罪等手段,只对犯法者使用杖刑表示一下惩戒罢了。

因此公署门口的酒店业务萧条,最后都搬走了。

县里的胥隶,有时三四个人共办一件公事,不靠官府的俸禄吃饭,只借公事盘剥乡里百姓,袁公只挑选那些适合使用的人养着,但又没有什么公事差遣他们,这些人整天端坐,不能养家糊口,最后都逃归务农去了。

他平常从不写隐秘不公开的书信,灰尘覆盖在公函上好几寸,但一年后就把辖区治理得很好。

袁公做县令清廉入骨,才思极其敏捷,整个吴县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恰好因为一件讼案,袁公的意见与当权者不一致,于是就产生了隐居的想法。

等隐退的申请获得批准后,他就去吴越一带拜访老朋友,共同游览西湖、天目,攀登黄山、齐云,他对山水的留恋,就如同饥渴的人看到了吃的喝的一样。

他间或写诗做文来抒发感情,这些诗文都是从他的本性中流出来的,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天下的读书人这才开始懂得写文章应该疏导心灵,寻求慧性,来扫除当时复古模拟和修饰造作的恶劣文风,在这方面他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戊申年春末他到了京城,补验封司主事,摄选曹事。

狡猾的胥吏大多玩弄文字技巧,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徇私舞弊的的目,正当紧急选拔官吏的时候,按照旧例,抽签的时候,一切事情都是主管官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