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申请报告.docx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申请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地点及主管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负责人:
(4)主管单位:
(5)编制单位:
资格证书编号: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
(4)《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省环保局
(5)《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6)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7)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8)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9)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10)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1)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2)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13)**市原种猪场提供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14)**市原种猪场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签定的编制委托书
1.3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为加大我省**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按照省财政厅、环境保护局《关于申报2008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的要求,**市原种猪场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项目。
主要的设计原则如下:
(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2)运用生态学原理、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
(3)采取完善的干湿、清污分流措施,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水的产生量;
(4)建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保护区域地表水体的水质;
(5)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营运成本。
1.4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述了市原种猪场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拟建项目的目的、意义、地点选择、主要内容、项目目标、技术特点和创新点、项目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预期效益、风险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对处理工艺等进行了方案设计。
1.5项目所在地概况
1.6建设内容
本项目利用**市原种猪场有限公司排放的猪粪建设年产4000吨有机肥的加工车间,同时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猪舍冲洗排放的污水300吨/日。
主要建设内容为:
(1)实现猪场清洁生产,进行雨污分流,修建雨水、污水管道2000米;
(2)污水处理站的土建、设备安装工程及公用工程;
(3)年产4000吨有机肥加工厂的原成品仓库、加工厂房及设备。
(4)建设年沼气发电量36万kwh综合利用工程;
1.7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72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18.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3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71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68.6万元,设备及其它购置以及安装工程费365.5万元,其他费用50.3元,预备费34.2万元。
1.8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每年可生产4000吨猪粪生物颗粒肥料,每吨售价为400元,则每年可实现收入160万元。
年沼气发电量36万kwh,收益20.1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6.1%,投资回收期为8.8年。
该项目遵循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发展原理,运用生物共生,能量多级传递和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及现代技术手段,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总纲,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实施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项目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2.1项目的背景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由于单纯为了追求农业产量(其中又主要是粮食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我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增大,在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粪便、粪水等废弃物。
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度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
每头猪每天排粪量2.0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13.3克;每头牛每天排粪尿量10-30公斤,其中含氮129克、磷51克;每只鸡每天排粪量为0.15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0.78克。
据环保部门对养殖场排放的粪污水的监测表明,COD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由于粪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养殖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势必对周围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威胁。
畜禽粪便处理不当是严重的污染源,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若加以合理处理、利用,则可以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畜禽粪便中含有农作物所必须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
还含有75%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5.8-23.5%,VB12为17.6mg/kg(干重),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和营养源,经过处理可以作为再生饲料,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施于农田则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增产。
同时,畜禽粪便污水含有很高的有机物,易于进行生化处理产生价值很高的沼气,作为一种物质资源,畜禽粪便具有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四种功能,如能全方位的将其四种功能充分加以调动,则可以使物流与能流达到合理流动循环,使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资源,从根本上消除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并达到对资源全方位的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畜收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对农业的废弃物——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向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品味能源、高效的有机肥源,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市原种猪场于98年初以股份合作形式建成的集科研、繁育、选育、遗传、育种、饲养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种猪繁育推广基地,获得“省优良种猪A级企业”称号,位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居民点、主干道,无污染,冬暖夏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是省内目前一流的现代化都河种猪繁殖选育场,占地面积104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是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80万元,2007年创产值5064.4万元。
现年出栏种猪、苗猪、商品猪3万头。
原种猪场在坚持研究与生产并举的同时,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着力加强猪场免疫和保健工作,建场以来,未发生过疫情。
几年来,在省、市、区畜枚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与农业大学达成了长期科研攻关协议,并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农科所、湖北畜教研究所、省畜枚局等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而广泛的交往合作,种猪生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6年被认定为“省级生猪活储企业”、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
同时是种猪协作组成员单位。
该场生产的牌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猪经中国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符合国家GB8467-87标准。
2007年向社会提供种猪、苗猪、商品猪30570头,创产值5064.4万元,牵动、带动农户养猪1350户,户均收入8000元,同时实现仃单农业1186亩,带动种植农户1600户,户均收入2000元,“公司+专家+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养猪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产、供、销各个环节总体素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养猪业新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制,实行生态绿色养猪,做到:
“生产无害化、产品绿色化、资源系统化、生物多样化”。
根据统计资料,平均每只种猪每天产生猪粪2公斤,消耗冲洗水18公斤。
该场年排放猪粪9000吨,粪便冲洗水共81000吨。
目前该养猪场的猪粪、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由于粪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养殖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严重污染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降低该场种猪的生产性能。
畜牧业生产对目前的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项目的建设从高度重视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出发,将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的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种猪繁育基地产生的粪便污染减轻到最低限度,创造出高经济效益和最低限度环境污染的养殖业系统。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原种猪场的污染治理,推动当地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通过生物发酵和干燥、粉碎、混合、制粒等加工过程,使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通过多级处理转变成能源、高效生物有机肥,使之无害化、资源化,解决了养殖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增加了畜禽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当握李辫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种猪繁育基地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利用养猪场产生的废弃物——猪粪制取有机肥,冲洗污水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作为有机肥施用于周围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沼液喷洒鱼塘,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满足本场的生产用电及生活用能,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该系统将养殖业、种植业各项生产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本项目实施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猪场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大大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种猪繁育基地的建设。
养猪场的废弃物——猪粪及污水通过厌氧发酵,猪粪及沼渣制取有机肥,施用于蔬菜生产基地,不仅可节约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而且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施用有机肥是生产有机食品的关键一环,对于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生产的有机肥将被施用于周围蔬菜基地,生产出市场紧俏的无公害蔬菜。
(2)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有利于建立“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模式,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拙,面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温室效应等负面影响,用现代技术大力开发利用清洁高效可再生能源来建立永续供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已势在必行。
而农村可再生能源(沼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品味清洁能源。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沼气是系统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及有机废料综合利用的中心环节,对于建立农业循环体系、保持系统的生态平衡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沼气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改善农村的用能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已成为农村发展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项目利用养猪场的废弃物——猪粪,产生的沼气将用来发电,满足本场生产用电及生活用能。
(3)本项目以沼气工程为纽带,连接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多业结合并良性循环,显然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并且由于农业有机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在项目区内实施该示范工程,是改善项目区内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种猪场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种猪场成立于1998年,在上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茁壮成长,现年出栏种猪、苗猪、商品猪3万头。
良好的市场前景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该场的猪粪废弃物未作处理,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场猪粪便未经过任何处理堆积于生产场区内,造成场内及周围环境恶臭熏天,蚊蝇滋生,猪粪和废水在场内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严重污染水、饲料,最终会导致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蔓延与发展,成为威胁种猪生存的最重要因素,猪粪在猪舍和场内发酵产生一氨气,随着氨气浓度的提高,种猪的身体机能变差,从而降低该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严重影响当地环境质量,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促进种猪健康生长,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2)项目建设是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促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需要养猪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如不经过合理的处理处置而随意排放,则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就会污染周围环境、地表水体,甚至会污染到地下水。
对水体产生污染的主要是排泄物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和以氮、磷为主的营养物质。
有机污染物
猪粪中含有大量碳化合物、含氨化合物等腐败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使水质浑浊,水色变黄,气味恶臭,并在微生物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时,溶解氧被耗尽,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多种恶臭物质,水体变黑发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氮、磷污染
氮、磷是猪粪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在含氮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有机氮被矿化为无机的氮,多数含氮化合物被氧化成稍酸盐,其中一部分滞留在表土层,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日积月累则会污染地下水源。
含氮、磷营养物质过多的污水流入河沟和池塘,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肆繁殖疯长,导致水中氧溶量降低产生多种毒素,对鱼类有毒。
由于藻类大量繁殖,加大了水的浑浊度,使底生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发生障碍而死亡,死亡的藻体和底生植物在厌氧条件下腐烂分解,导致水体恶化,从而危害水体生态环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可直接减少排入的污染物,由于该项目位于流域,距仅4公里,猪场所排污水经兆河流入,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避免了对的污染。
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流域的水污染控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是总量减排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为实现这一战略思想,就必须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我省减排目标:
COD到2010年底,排放总量控制在41.5万吨,在2005年(44.4万吨)基础上削减6.5%。
因此减排任务异常繁重,项目的建设是市环保局实施总量减排的具体行动。
(4)项目建设是构建生态农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也就是说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畜禽粪(尿)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农业生产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肥。
数千年来,我国农民一直将畜禽粪(尿)作为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宝贵的资源,畜禽粪(尿)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宝贵资源。
(5)项目建设是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的具体行动
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
通过生态省建设,促进省内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高水平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因此该项目的实施体现出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理念,成为建设生态省的一项基本内容。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也就是说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愉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畜禽排泄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农业生产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肥。
数千年来,我国农民一直将畜禽粪(尿)作为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
因此,畜禽养殖废物得到有效综合利用,将成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宝贵资源。
本项目建成后,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处理转变为沼气,沼气用来发电,沼渣、沼液用来肥田,生产有机蔬菜,满足人民需要,不仅净化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自身经济效益良好,也可激活内部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可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使农民增收,解放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开发、生产多种无公害、有机食品,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农村经济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2.4项目建设的市场前景
环境是发展的物质基拙,要使经济得到持续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将有用资源当作废料大量抛入环境而造成危害。
因此,环境污染是一种人为的自然灾害。
畜禽养殖业是向人类提供动物蛋白,皮革等畜禽产品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振兴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但其产生的大量污水、粪便对自然环境、饮用水源和农业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业已成为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并列的污染来源。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品质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得到口味好、富营养的食品,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成为一种时尚。
配合这一消费市场趋势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有机食品的有机农业悄然兴起,在不到十年内得到迅速发展。
有机农业是顺应世界环保潮流和消费市场需求的产物,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杀虫剂代替化肥和化学杀虫剂,同时实行耕地轮作制,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增长土壤肥力,生产出健康食品的新兴农业。
有机农业的生产需要土壤提供可供作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环境。
但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可利用的农业资源逐步枯竭,土壤退化严重,最终影响农业生产。
我国目前的土壤资源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水平。
据测算,有机农业成本比常规农业减少40%,而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要高20-50%。
从八十年代起,随着一些国际和国家有机标准的制定,一些发达国家才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
在我国发展有机农业有着众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地力常新、农软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有机农业的精髓。
生态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尤其是可以适应中国与国际接轨,消除农产品出品所受到的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中国地域辽阔,农业生态景观多样,还有许多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
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
生物有机肥内含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疏松、绵软,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水、气、热更加协调,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进而加强了引入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许多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反过来又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物生长,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因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迅速发展,对有机肥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沼气的开发利用适应了农户对高品味能源的需求,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重要能源保障,生态农业将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市场前景。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3.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省市原种猪场于98年初以股份合作形式建成的集科研、繁育、选育、遗传、育种、饲养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种猪繁育推广基地,获得“省优良种猪A级企业”称号,位于南岸的沐集兆河埂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居民点、主干道,无污染,冬暖夏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是省内目前一流的现代化邻河种猪繁殖选育场,占地面积104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是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80万元,2007年创产值5064.4万元。
现年出栏种猪、苗猪、商品猪3万头。
根据统计资料,平均每只种猪每天产生猪粪2公斤,消耗冲洗水18公斤。
该场目前日排放猪粪约30吨,粪便冲洗水约270吨。
由于该养猪场的猪粪、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粪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养殖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严重污染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该场种猪的生产性能。
3.2承担单位对项目的需求
3.2.1具有建设示范工程的强烈愿望
原种猪场主要从事品种猪繁育、育肥猪饲养,场区座落在兆河梗上,场内有鱼塘约30亩。
猪场产生的废水及废弃物(猪粪)处理不当,直接威胁兆河及的水质,而本项目的实施,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污染物减量化,使项目区真正成为生态畜禽养殖示范区。
因此,本项目是公司主营业的重要补充,是公司有机体的一部分。
3.2.2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市原种猪场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投资1280万元,主要经营项目为生猪养殖。
现有核心猪群110头,经产母猪607头,后备母猪120头,年生产能力达3万头。
2007年市原种猪场向社会提供种猪、苗猪、商品猪30570头,创产值5064.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3%。
市原种猪场拥有较高的科研人员队伍,已经与农业大学达成了长期科研攻关协议,并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农科所、湖北畜牧研究所、省畜牧局等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而广泛的交往合作。
在农业领域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经过多年不懈的试验和生产实践,已具备独立承担项目实施的能力。
3.2.3养殖场有充足的生产原料
本项目的承担单位是集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养殖于一体的企业,现存栏种猪1000头,年出栏育肥猪30000头。
猪鲜粪年总排放量约9000吨,冲圈水及生产废水约81000吨/年。
另外,周边地区有许多分散畜禽养殖户,据统计每日所产生的畜禽粪便量近15吨。
由此可见,项目实施不仅为项目申报单位所产生的固废(粪便)提供处理(置)使其资源化的场所,而且也可为项目周边地区的畜禽养殖农户提供场所,项目实施所需的原料充足。
3.2.4养殖区对沼气及有机肥销纳有较好的规划
原种猪场实施该项目后,有机肥的生产及厂区的生产和生活用能将可以完全销纳掉本项目所产的沼气及电力。
厂区内的鱼塘和附近蔬菜基地可消纳一部分沼渣、沼液,猪场可利用本身的销售渠道,大力开拓有机肥的销售。
3.3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
(1)项目立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本项目已经完成项目的立项,确定了建设项目的位置,进行了合理的布局,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将进一步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核、论证、评估。
(2)设计委托
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将按照定点及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设计单位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3)初步设计论证报批
初步方案做好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论证审定后报建管部门审批,并按建管部门要求征求消防、市政、环保、卫生防疫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4)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将建管部门及各行业部门审查意见通知设计单位调整、修改方案后照图申办、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招投标
规划许可证批准后,通知设计单位做施工图,并根据工程要求编写招标文件。
按照省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
揭标后通知中标单位,双方签订施工合同。
(6)签仃施工合同
按照单位工程要求及中标通知书,由中标单位草拟施工合同,经审查、各有关部门会签后。
报有关领导审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