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653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doc

现浇箱梁支撑体系碗扣架设计方案

一、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5)

《公路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手册》

2、参考资料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施工手册》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新型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3、材料强度、弹性模量:

钢管:

规格Ф48mm×3.5mm

[ó]=215N/mm2E=2.06×105N/mm2A=489mm2I=12.19×104mm4W=5080mm3

r=15.79mm

二、荷载计算

1.竖向荷载

(1)恒荷载

砼自重:

取26KN/m2

模及板背楞:

取5KN/m2

支架钢管自重:

取1.1KN/根(取6m计算)

(2)活荷载

施工人员走动、施工机具运输、材料堆放:

取2.5KN/m2

振捣砼,倾倒、泵送砼:

取2KN/m2

2.水平荷载计算

泵送砼时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取6.0Kpa(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考虑到泵送砼时,产生水平荷载只作用在正在浇注的侧面上,而不是整个侧面上,所以要进行折减计算(受力面积折减1/3计算)。

产生荷载为:

1/3×35×1.0×6.0=70KN

风载产生的水平荷载为:

梁部:

ω=K0K1K22K3K25W0(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1.0×1.02×1.3×1.0×1.02×0.5

=0.65KN/m2

产生荷载为:

0.65×35×1.8=40.95KN

支架部分:

ω=ηK0K1K22K3K25W0(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0.45×0.8×1.02×1.0×1.0×1.02×0.5

=0.18KN/m2

产生荷载为:

0.18KN/m2×35×6=37.8KN

梁部荷载、施工荷载及模板自重因倾斜而产生的水平力:

P=(26+5+4.5)×35×14×2%=347.9KN

荷载组合

竖向荷载:

Σq=1.2×恒荷载+1.4×活荷载

=1.2×(26+5)+1.4×(2+2.5)

=43.5KN/m2

水平荷载:

(作用于支架下端)

横向水平力:

Σq=70+40.95+37.8+347.9

=496.65KN

沿跨长方向的均布荷载q=496.65÷35=14.19KN/m

(此项水平力有钢管下端与枕木之间的摩擦力承担)

水平荷载:

(作用与支架上端)

横向水平力:

Σq=70+40.95+347.9=458.85KN

沿跨长方向的均布荷载:

q=458.85÷35=13.11KN/m

三、支架设计及受力验算

1、受力分析

初步布设立杆顺、横桥间距为90×90cm,步距为120cm。

取跨中单杆支撑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受力特点分别取A、B两部分进行受力验算。

A部分:

简化为下端固定,上端自由端,其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如图示。

N

N=43.5×0.9×0.9=35.24KNP

P=13.11×0.9/(1980/90+1)=0.513KN

P为每根钢管上端所受水平荷载(每排钢

管所受水平荷载为:

13.11×0.9=11.8KN,每根钢管所受水平荷载为:

11.8/(1980/90+1)=0.513KN)

l0=2l=2×0.6=1.2m

λ=l0/15.79=76

查表得:

φ1=0.676

说明:

l取0.60m考虑了上调节托撑的最大调节长度以及和钢管连接长度。

ó=N/A/φ1+M/μW

=35.24×103/489/0.676+0.31×106/(5080×0.652)

=200.2KN/mm2<[ó]=215N/mm2

其中:

M=P×0.6=0.31KN.MN

μ=(1-n1×N×λ2/2/E/A)×mAP

=(1-1.7×35.24×103×762/3.142×2.06×105×489)×1

=0.652

B部分:

简化为上下端铰接,为二力杆,受力如图示。

B

N=43.5×0.9×0.9=35.24KNN

l0=l=1.2mB

λ=l0/i=1200/15.78=76.05

查表φ1=0.676

单杆稳定性验算:

N

ó=N/ΨA=35.24×103/(0.676×489)单杆图

=106.61N/mm2<[ó]=215N/mm2,满足单杆总稳定要求。

腹板处单杆剪力强度验算

单杆由于受新浇筑砼时模板的侧压P1以及水平力P2作用,受剪力,可简化为均布受力杆。

P1=rh=24×1=24KN(h取1米计)

P2=14.19×1.2=17.028KN

合力P=P1+P2=24+17.0281=41.028KN

Q=ql/2=(41.028×0.9)/2=18.46KN

S=2tR²(R=(48-3.5)/2=22.25mm)

Z=(QS)/(2tI)=74.97N/mm2<[τ]=85N/mm2

满足剪力强度要求。

2、变形计算(按支架高6.5m)

δ=Nl/(EA)=35.24×103×6.5×103÷(2.06×105×489)=2.27mm

3、支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将支架整体简化为矩形受力结构,集中作用结构

N=43.5×35×22=33495KN

P=14.19×7.8×35=3873.87KN

根据受力分析,整体支架受竖向力N和水平力P的作用,绕A轴倾斜。

M+=NL/2=33495×22/2=368445KN·m

M-=Ph/2=3873.87×7.8/2=15108.093KN·m

M+>M-所示整体稳定

4、满堂红支架布置

经上述受力验算,钢管布置按照90×90×120cm(顺横桥及纵向布设),布置满足受力及整体稳定性要求。

考虑到现场施工时可能遇到的不可见影响,以及支座处横向张拉等因素,为了施工安全,现场满堂红脚手架布置如下:

1)顺桥向距桥墩、台4.5米范围内,立杆间距离为60cm,其余为90cm。

2)横桥向:

箱梁底板下15米范围内,立杆间距为80cm,两侧翼板为100cm。

3)纵向步距为120cm,其中上端可调顶托撑可调部分及与钢管连接部总长不大于60cm。

4)为了增加整体抗剪能力及稳定性,顺桥方向为3米加设一道剪刀撑。

四、模板设计及验算

1、材料选择:

模板采用2440×1220×12mm的木胶合板,

方木采用15×15cm和8×8cm两种断面。

2、模板下背楞铺设及其受力验算

根据支架设计:

立杆顺横桥间距为90×80cm,模板下背楞铺设两层。

底层架设在可调顶托上,顺桥向铺设采用15×15cm断面方木。

上层横桥向铺设在底层方木上,方木采用断面形式为8×8cm。

1)说明:

(如图所示)

A:

表示顺桥向底层背楞方木15×15cm。

B:

表示横桥向上层背楞方木8×8cm。

C:

表示支架可调顶托撑。

2)A背楞方木受力验算(简化为受均布荷简支架)

q=43.5×0.9×0.8/0.9=34.8KN

[σw]=12N/mm²[τ]=1.9N/mm²

E=9×108N/mm²I=1504/12=4.22×107mm4

W=1503/6=5.63×105mm3A=2.25×104mm²

弯曲强度:

M=ql²/8=(34.8×0.9²)/8=3.52KN·m=3.52×106N·mm

σw=M/W=(3.52×106)/(5.63×105)=6.25N/mm²<[σw]=12N/mm²

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剪切强度:

Q=ql/2=(34.8×0.9)/2=15.66KN

τ=3Q/2A=(3/2)×[15.66×10³/(150×150)]=1.04N/mm²<[τ]=1.9N/mm²

弯形:

δ=1.3×10-2×(ql4/EI)=1.3×10-2×[(34.8×10³×9004)/(9×108×4.22×107)]

=0.03mm

3)B背楞木受力验算

简化为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如图示

沿顺桥向布置间距为25cm(方木中对中间距)

q=43.5×0.25=10.875KN/m

M=ql²/8=10.875×0.8²/8=0.87KN·m

I=804/12=3.41×106mm4A=80×80=6.4×103mm2

W=803/6=8.53×104mm3

弯曲强度:

σ=M/W=0.87×106/8.53×104=10.2N/mm²<[σw]=12N/mm²

剪力强度:

Q=ql/2=(10.875×0.8)/2=15.66KN

τ=3Q/2A=(3×4.35×10³)/(2×6.4×10³)=1.02N/mm²<[τ]=1.9N/mm²

B背楞满足弯曲及剪切强度要求。

变形:

δ=1.3×10-2×(ql4/EI)=1.3×10-2×[(10.875×10³×8004)/(9×108×3.41×106)]

=1.3×10-2×[(10.875×10³×8004)/(9×108×3.41×106)]

=0.019mm

3、侧模验算说明

侧模施工时受到新浇筑砼侧压力P1和振捣砼水平力P2的作用

P1=rh=24KN/m³×1m=24KN/m²(h取1米计)

P2=6KN(规范取值)

因此合力P=P1+P2=24+6=30KN

按照底板A背楞计算满足各强度要求,因此不另验算,布置时采用A背楞布置间距,现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可缩小布置间距。

4、内模支撑设计及验算

1)受力分析计算

顶面受力

砼自重P1=26×0.22=5.72KN/m²

模板背肋取2.0KN/m²

施工机具及人员取2.5KN/m²

振捣砼倾倒砼取2.0KN/m²

合力P=5.72+2.0+2.5+2.0=12.22KN

侧面受力:

新浇筑砼对模板的侧压力P=rh=24×1.43=34.32KN/m²(h取1.43米)

振捣砼产生的侧压力取4.0KN/m²(规范取值)

合力P=34.32+4=38.32KN/m²

2)材料选择:

支撑所用8×8cm的方木

A=80×80=6.4×10³mm²

3)支撑布置及验算

内模支撑横杆、方杆如图布置,纵向间距为1.0。

分别取②和⑤杆进行受力分析

②杆受力分析

N=38.32×0.4×1.0=15.28KN=15.28×10³N

σ=N/A=(15.28×10³)/(6.4×10³)=2.39N/mm<[σ]=12N/mm²

满足应力强度要求。

⑤杆受力分析

N=12.22×1.4=1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