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二模.docx
《12济南二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济南二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济南二模
济南二模
2012年济南市高考模拟考试
第Ⅰ卷(必做,共87分)
1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控制变量法B.类比C.理想化模型D.等效替代
15.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顺利升空,11月1日,“神舟八号”随后飞上太空,11月3日凌晨“神八”与离地高度343km轨道上的“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为建立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迈出了关键一步。
设对接后的组合体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前,“神舟八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可以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B.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对接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对接后在“天宫一号”内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点;若A点小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D点。
已知∠COD=60°,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
B.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
C.在击中D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不相等
D.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
∶3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加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弹簧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弹簧还不会被拉断
D.当F撤去瞬间,m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18.如图所示,M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压U不变,输电线电阻忽略不计。
当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时,读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A.A1B.A2
C.V1D.V2
19.如图所示,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光滑的水平桌面,一质量为m的椭圆形导体框平放在桌面上,椭圆的长轴平行磁场边界,短轴小于d。
现给导体框一个初速度v0(v0垂直磁场边界),已知导体框全部在磁场中的速度为v,导体框全部出磁场后的速度为v1;导体框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1,导体框离开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框离开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导体框进出磁场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Q1>Q2
D.Q1+Q2=
m(
-
)
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
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
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的距离为x,位于P点的试探电荷q所受电场力大小为F。
下面给出F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F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2012年3月济南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测试
第Ⅱ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6个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考生必须从选做题中选择1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0.5mm的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1.(13分)
Ⅰ.(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2B=2gSOB,乙同学用vB=
。
其中所选
方法正确的是(填“甲”或“乙”)同学。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a=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N。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
(填“能”或“不能”)
Ⅱ.(7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
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
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
=1.22V。
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根据测量数据已绘出灯泡的U—I线,如图所示。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H.待测灯泡L(额定功率0.75W,额定电压未知)
(1)在下面所给定的虚线框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选择(填“R1”或“R2”)。
(2)从图线上分析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V;这一结果大于开始时的计算结果,原因是。
22.(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在F=4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行s=1.75m后由B处滑上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滑上斜面后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已知小滑块沿斜面上滑到的最远点C距B点为L=2m,小滑块最后恰好停在A处。
不计B处能量损失,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试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距离x
(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时间t
23.(18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极板MN水平放置,板长L=1m,间距d=
m,两金属板间电压UMN=1×104V;在平行金属板右侧依次存在ABC和FGH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的上顶点A与上金属板M平齐,BC边与金属板平行,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下金属板N的右端点;正三角形FGH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2,已知A、F、G处于同一直线上,B、C、H也处于同一直线上,AF两点距离为
m。
现从平行金属极板MN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入射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m=3×10-10kg,带电量q=+1×10-4C,初速度v0=1×105m/s。
(1)求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若带电粒子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垂直打在AC边上,求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
(3)若要使带电粒子由FH边界进入FGH区域并能再次回到FH界面,求B2应满足的条件
36.(8分)[物理—物理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故要节约能源
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
(2)如图所示,用销钉固定的导热活塞把水平放置的导热气缸分隔成容积相同的两部分,分别封闭着A、B两部分理想气体。
A部分气体压强为PA0=2.5×105Pa,B部分气体压强为PB0=1.5×105Pa。
现拔去销钉,待活塞重新稳定后,(外界温度保持不变,活塞与气缸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整个过程无漏气发生)
①求此时A部分气体体积与原来体积之比;
②判断此过程中A部分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理由。
37.(8分)[物理—物理3-4]
(1)如图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Δx=6.0m,波长大于10.0m,求这列波的波速。
(2)如图示,一束光从空气沿与玻璃球直径AB成60°角的方向射入。
已知玻璃球的折射率为
,直径为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
求进入玻璃球后光线与直径AB的夹角和在玻璃球中的传播时间。
(不考虑光的反射)
38.(8分)[物理—物理3-5]
(1)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
。
若已知
的质量为m1,
的质量为m2,
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中子
B.
和
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
C.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E=(m1+m2-m3-m4)c2
D.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2)质量为mB=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为mA=2kg的物体A,一颗质量为m0=0.01k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v=100m/s,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
求:
①物体A的最大速度vA;
②平板车B的最大速度vB。
2012年3月济南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3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
14.C15.BC16.CD17.CD18.AB19.ACD20.A
【必做部分】
21.(13分)Ⅰ.
(1)乙(1分)
(2)9.50.06(各2分)(3)能(1分)
Ⅱ.
(1)电路如图所示(2分)A2(1分)R1(1分)
(2)2.5(2.4~2.6)(2分)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1分)
22.(15分)
(1)小滑块由C运动到A,由动能定理,得
mgsin37°L-μmgs=0………………………………………………………(3分)
解得,μ=
………………………………………………………………(2分)
(2)小滑块由A运动到C,由动能定理,得
Fs-μmgs+Fx-mgsin37°L=0……………………………………………………(3分)
解得,x=1.25m……………………………………………………………………(2分)
(3)小滑块由A运动到B,由动能定理,得
Fs-μmgs=
mv2…………………………………………………………………(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7°=ma…………………………………………(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x=vt+
at2……………………………………………………(1分)
联立解得,t=0.5s………………………………………………………………(1分)
23.(18分)
(1)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时间t,加速度a
=ma………………………………………………………………………(1分)
故a=
=
×1010m/s2……………………………………………………(1分)
t=
=1×10-5s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at=
×105m/s……………………………………(1分)
射出时的速度为v=
=
×105m/s……………………………(1分)
速度v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tanθ=
=
,故θ=30°即垂直于AB方向出射………………………………………………………………………………(2分)
(2)带电粒子出电场时竖直方向偏转的位移y=
at2=
m=
即粒子由P1点垂直AB射入磁场,由几何关系知在磁场ABC区域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
=
m……………………………………………………………(3分)
由B1qv=m
知:
B1=
=
T…………………………………………(3分)
(3)分析知当轨迹与边界GH相切时,对应磁感应强度B2最大,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R2+
=1………………………………………………(3分)
故半径R2=
m………………………………………………………(1分)
又B2qv=m
故B2=
T………………………………………………………………(2分)
所以B2应满足的条件为大于
T
36.(8分)
(1)BD(选不全得1分)………………………………………………(2分)
(2)①设A部分气体原来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得
PA0V=PA(V+ΔV)…………………………………………………………(2分)
PB0V=PB(V-ΔV)……………………………………………………………(1分)
又∵PA=PB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ΔV=
V
因此,A部分气体此时体积与原来体积之比为5∶4………………………(1分)
②吸热。
………………………………………………………………………(1分)
A部分气体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分)
37.(8分)
(1)这列波的波长
得λ=24m……………………(2分)
周期T=0.4s
由波速公式v=
解得v=60m/s…………………………………………………………(2分)
(2)设玻璃球中光线与AB夹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n
解得sinr=
r=30°
光线在玻璃球中的路程s=Dcos30°=
D…………………………………(2分)
光在玻璃球中的速度v=
在玻璃球中的传播时间t=
=
……………………………………………(2分)
38.(8分)
(1)AC(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2分)
(2)①子弹穿过物体A的过程中,对子弹和物块A,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v0=m0v+mAvA…………………………………………………………………(2分)
解得:
vA=2.5m/s………………………………………………………………(1分)
②对物块A和平板车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A=(mA+mB)vB…………………………………………………………………(2分)
解得:
vB=1.25m/s………………………………………………………………(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