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2332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质量通病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docx

《质量通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docx

质量通病防治

1总则

1.1.1为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减少或消除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住宅工程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或缺的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幸福指数。

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普遍存在于住宅工程中,并为社会和消费者严厉抨击。

制订本规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1.1.2本规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

条文说明:

本条明确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即在湖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住宅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的单位及人员均应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1.1.3本规程所指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住宅工程常见的的裂缝、渗漏和尺寸偏差及安装工程质量缺陷等。

条文说明:

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较多,但出现频次较高,且受消费者最为痛恨的质量通病主要是:

裂缝(含墙体空鼓开裂,楼板裂缝)、渗漏(含外墙渗漏、屋面渗漏、卫生间渗漏、地下室渗漏)及构件尺寸偏差(含楼板厚度偏差、静空尺寸偏差)。

因此,本规程的制订主要针对住宅工程完工后常见的裂缝、渗漏和尺寸偏差等质量通病。

1.1.4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外,尚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条文说明:

国家标准是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及其活动应遵循的最低标准,因此,执行了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并不能完全规避质量通病的出现,为此,结合本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制订并执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住宅工程建造所依据的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及其它工程技术文件,其对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2墙体裂缝防治

2.1设计

2.1.1住宅工程的建筑形体宜简单、规则,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标准的相关规定设置变形缝。

条文说明:

为防止和减少因环境因素(如地基、温度、湿度等)变化导致结构、构件、材料变形,进而引发的建筑裂缝出现,在适宜的建筑部位设置适应变形的变形缝是必要的措施。

2.1.2矩形平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不宜在建筑物两端设置纵向剪力墙。

条文说明:

矩形平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若在两端设置纵向剪力墙,约束了房屋水平方向的变形(主要是楼板热胀冷缩),并可能将纵向墙体拉裂(一般表现为有一定倾斜度的竖向裂缝)。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梁板的刚度大于竖向结构。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水平梁板(屋面板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大)欲发生热胀冷缩的变形,但受竖向结构制约,两者相互作用,往往将刚度较弱的竖向结构(纵向墙体)拉裂。

当然,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水平梁板(尤其是端部)也难以幸免。

2.1.3剪力墙不宜过长,当墙长超过8m时,宜设置高跨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多个墙段,否则应加密配筋,纵、竖向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150mm。

条文说明: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对剪力墙长度不超过8m有相应的规定。

一方面,剪力墙过长,单片剪力墙刚度大,承担水平荷载大,易出现结构性裂缝,另一方面,剪力墙过长,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物理减缩和化学减缩也较大,易出现收缩裂缝。

2.1.4现浇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当强度等级超过C40时,应加密配筋,水平纵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宜小于8mm,竖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

处于露天的墙体或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墙体部位应适当提高配筋率,钢筋应采用小直径密间距的配筋方式。

条文说明: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化学减缩及脆性特征更明显。

对于钢筋混凝土墙体,墙体长度短、混凝土强度低、钢筋间距小是减少或避免墙体裂缝的主要设计措施。

2.1.5砌体结构的墙体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条文说明:

该条摘自《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且为强制性条文。

非蒸压硅酸盐砖、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是砂(石英粉)、粉煤灰等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原材料与石灰等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材料在高温(大于170度)高压(大于0.8MPa)下进行的硅钙水热合成反应的水化产物。

在常温常压状态下,硅钙水热合成反应既慢且弱,其产物的强度极低,如用作砌体结构,易产生裂缝,甚至导致结构坍塌,危害大。

因此,社会上一些“免蒸养、免蒸压、免水泥”之类的宣传是不可信的。

本规程所指的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不包括水泥混凝土制品,如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泡沫混凝土等新型墙材。

2.1.6软化系数小于0.9的墙体材料和未经灌实的多孔砖、空心砌块不得用于0.00以下的承重墙体。

条文说明:

软化系数:

软化系数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一般建筑材料的软化系数<1,即在饱和水的长时间作用下强度都会降低,因此,建筑结构设计时,材料选用应与环境匹配,不能因为材料的破坏而影响整体的强度,稳定性。

湖南地区雨季较长,夏热冬冷明显。

未经灌实的多孔砖、空心砌块置于干湿交错环境里,不仅抗压强度降低,还会受到冻胀破坏。

为防止墙体开裂,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的耐久性、安全性,作此规定。

2.1.7砌体结构的块体材料的外形尺寸除符合建筑模数要求外,应满足下列规定:

1非烧结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等应符合表2.1.1的要求;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未切割面,其切割面不应有切割附着屑;

3水平孔块体材料不得用于承重砌体;

4块体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表2.1.2一2.1.4的要求。

表2.1.1非烧结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要求

块体材料类型及用途

孔洞率

(%)

最小外壁

(mm)

最小肋厚

(mm)

其他要求

用于承重墙

≤35

15

15

孔的长度与宽

度比应小于2

用于自承重墙

---

10

10

---

砌块

用于承重墙

30

25

孔的圆角半径

不应小于20mm

用于自承重墙

---

15

15

---

注:

1用于承重墙体的多孔砖,其孔洞应垂直于铺浆面。

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不小于2时,外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8mm;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小于2时,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2用于承重墙体的含孔砌块,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不得设孔,中肋厚度不宜小于20mm。

表2.1.2承重砖的折压比

砖种类

高度(mm)

砖强度等级

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折压比

蒸压普通砖

53

0.16

0.18

0.20

0.25

---

多孔砖

90

0.21

0.23

0.24

0.27

0.32

注:

1蒸压普通砖包括蒸压灰砂实心砖和蒸压粉煤灰实心砖;

2多孔砖包括烧结多孔砖和混凝土多孔砖。

表2.1.3块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

块体材料用途及类型

最低强度等级

备注

承重墙

烧结多孔砖、混凝土砖

MU10

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蒸压砖

MU1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MU7.5

以粉煤灰作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掺合料时,粉煤灰的等级和掺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A5.0

自承重墙

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MU2.5

1强度等级为MU2.5时,仅限于全烧结陶粒砌块且密度等级不得大于800级,并用于内墙;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全烧结陶粒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

2外墙采用其它轻集料砌块,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3不得用炉渣和非烧结陶粒做轻集料。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A2.5

其它块材

MU3.5

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0。

表2.1.4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劈压比

强度等级

A3.5

A5.0

A7.5

劈压比

0.16

0.12

0.10

注:

蒸压加气混凝土劈压比为试件劈拉强度平均值与其抗压强度等级之比。

条文说明:

本条文摘录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中对砌体结构中墙体砌块的几项规定。

之所以摘录并在本规程中强调这几项规定,是因为湖南地区在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中常常忽视这几项规定。

非烧结多孔砖(块体)的孔洞布置及孔洞率是影响块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孔洞布置不合理,尤其是多孔砖的中部开有孔洞时,砖的抗折强度大幅度降低,造成墙体过早开裂。

蒸压加气混凝土为模具浇筑成形,为了制品脱模方便,通常在模具表面涂刷废机油等脱模剂,若不将制品的油面切掉或切掉后不清除附着屑,将直接影响砌块与砂浆的粘接,导致墙体裂缝或空鼓。

材料强度等级的合理确定,关系到砌体结构房屋的安全和耐久性,一些建筑由于采用了规范禁止使用的劣质墙材,使墙体出现裂缝、变形。

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楼裂裂、楼歪歪、楼垮挎就是典型案例。

砌块的折压比直接影响砌块的脆性,砌块越脆,墙体越容易开裂。

砌块的最低强度规定是确保墙体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最基本要求。

2.1.8砌体结构的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砌块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匹配的砌筑砂浆,砂浆的性能及其应用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标准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及轻集料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应分别采用相应的专用砌筑砂浆Ma、Mb、Ms。

2设计应明确提出砌筑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收缩率、软化系数等;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

室内地坪以下及处于潮湿环境的砌体,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且为专用砂浆或水泥砂浆。

顶层及女儿墙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如采用水泥砂浆替代专用砂浆,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3掺引气剂的砌筑砂浆,其引气量不应大于20%;

4水泥砂浆的最低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

5水泥砂浆及专用砂浆的密度不应小于1900kg/m3,混合砂浆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

条文说明:

在我国,与新型墙体材料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的研制和标准制订严重滞后于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工作,一方面制约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健康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标准制订存在着条块分割、接口处置不当的现象,导致了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混乱的局面。

砌块和砂浆是构成墙体结构的两种主要材料,不同的砌块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能,当然需要与其匹配的砂浆方可构成较为完善的墙体结构。

Ma、Mb砂浆性能应分别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混凝土砌块专用砌筑砂浆》JC860要求。

而与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相匹配的专用砂浆Ms目前尚无国家级的产品质量标准,但其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可查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及轻集料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如市场上无匹配的专用砂浆或专用砂浆的质量不能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可用水泥砂浆替代专用砂浆,但其强度等级应(较专用砂浆的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

试验表明:

砌筑砂浆中超量掺入引气剂、增塑剂,将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2.1.8抹灰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砌块的不同类型、使用环境选用相匹配的抹灰砂浆,砂浆的性能及其应用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标准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应采用专用抹灰砂浆。

女儿墙、外墙外侧应采用抗裂砂浆。

室内地坪以下及处于潮湿环境的砌体应采用专用砂浆或水泥砂浆。

2设计应明确提出抹灰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如抗压强度、粘结强度、收缩率等指标。

抹灰砂浆抗压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5.0,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15MPa。

外墙外侧抹灰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3墙体宜采用簿层抹灰砂浆。

条文说明:

研究表明,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偏低,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抹灰砂浆易引发抹灰层空鼓、开裂乃至脱落,因此要求采用专用抹灰砂浆。

目前,抹灰砂浆配制一般采用体积比,忽视了对强度的要求。

根据《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相关条文的规定,本规程对抹灰砂浆也作出了强度等级要求。

2.1.9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墙体应在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纵向墙体内设置水平钢筋。

顶层墙体有门窗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至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6mm钢筋且应伸入洞口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

条文说明:

湖南地区夏热冬冷、夏冬温差大,而房屋顶层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屋面结构反复热胀冷缩,推拉着竖向结构,尤其是顶层竖向结构,导致顶层竖向结构,特别是顶层端部纵向墙砌体及门窗洞口部位开裂。

制订本条的目的,就是增强上述易开裂部位的抗裂能力。

2.1.10砌体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柱不应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现浇混凝土压顶梁(板),并与压顶梁板整浇。

女儿墙应每隔12m设置伸缩缝,其外粉刷应每隔3m设分隔缝。

条文说明:

女儿墙是湖南建筑少不了的一个体征,但开裂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效应引起,既考虑抗震设防对此类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又考虑防止墙体开裂的需要,采用了“抗”和“导”相结合的措施。

2.1.11当填充墙与框架柱或剪力墙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应沿柱(墙)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6mm的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宜小于700mm且钢筋应错开截断,截断点相距不宜小于200mm。

当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应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高中部每隔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墙体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应设置加强抗裂网。

外墙外侧加强网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或钢板网(电焊网丝径或钢板网厚度为0.9±0.04mm,网眼尺寸为12.7mm×12.7mm),外墙内侧及内墙加强网可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条文说明: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填充墙与框柱脱开,另一种是不脱开,有抗震设防时宜采用第一种,但其构造较复杂,在湖南地区一般采用了不脱开方式,但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因两种不同材质易产生裂缝,因此应作好加强抗裂和抗震的构造措施。

2.2施工

2.2.1钢筋混凝土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长度大于8m的墙体,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不应少于2天;

2拆模后应继续养护,且有效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条文说明:

长度大于8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5天出现收缩裂缝的情况时有发生。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水泥水化等引发的化学减缩和混凝土内水份蒸发而引发的物理收缩受到约束产生收缩应力,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便产生了收缩裂缝。

基于进度、成本考虑,剪力墙模板常在混凝土终凝后马上拆除,且养护难以及时跟进,致使混凝土水份蒸发引发的物理收缩加剧及混凝土强度增长减缓,增大了收缩裂缝出现的风险。

工程实践证明,加强养护,尤其是初期的养护,有利于减少收缩裂缝出现。

2.2.2非烧结块体进场时,其龄期不宜小于14天,不得小于7天。

条文说明:

在非烧结块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供应紧张时段,非烧结块体进场时的龄期常常仅有2~3天。

因强度低,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断裂、缺棱少角,既造成了砌块浪费,又增大了有内伤或缺陷砌块上墙后墙体开裂的风险。

2.2.3非烧结块体运输、存放时应采取防雨、防水措施。

条文说明:

非烧结块体具有明显的湿胀干缩特性,被雨水淋湿或浸泡后的砌块上墙后极易在温高湿低(温度高湿度低)环境出现干缩裂缝。

2.2.4砌体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并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方可进行下次砌筑。

条文说明:

砌筑速度过快或一次砌筑高度过高,易造成因砌体沉落而引发的墙体水平裂缝。

2.2.5承重砌体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砖上墙前,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其含水率宜为60~70%。

严禁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时砌筑;

2非烧结砖或砌块砌筑时,其龄期不应小于28天。

上墙前,不需浇水湿润,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其含水率宜为40~50%;

3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均不应低于90%;

5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厚度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不应大于12mm。

2.2.6自承重砌体墙(填充砌体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砖上墙前,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其含水率宜为60~70%。

严禁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时砌筑;

2非烧结砖或砌块砌筑时,其龄期不应小于28天。

上墙前,不需浇水湿润,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其含水率宜为40~50%;

3烧结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

4非烧结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均不应低于80%;

5烧结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厚度应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砌筑砂浆砌筑时,灰缝厚度应为10~15mm,采用粘接剂砌筑时,灰缝厚度应为3~5mm。

6砌体与主体结构采用不脱开方式进行连接时,砌体顶部的顶砖或嵌填细石混凝土施工应在下部砌体完成14天后进行。

2.2.5、2.2.6条文说明:

此两条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制订。

砌块砌筑时,应保持一定的含水率,如砌块含水率偏低,砌筑砂浆的水份被砌块吸入,砂浆水化所需的水难以保障,影响砌筑砂浆的强度;如砌块含水率偏高,砌块在湿胀状态下砌筑,在高温低湿的使用环境,砌体可能出现干缩裂缝。

因此,施工时,应将砌块的含水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控制。

2.2.7不同块体在同一楼层不得混砌,两种不同块体的竖向交接部位应设构造柱。

条文说明:

不同材质的砌块,因温度线胀系数、干缩率等材性差异,在结合部易出现裂缝。

2.2.8预埋箱体背面、临时施工洞口、墙内暗敷线管等处应设置热镀锌电焊网或钢板网(电焊网丝径或钢板网厚度为0.9±0.04mm,网眼尺寸为12.7mm×12.7mm)。

条文说明:

预埋箱体背面、临时施工洞、墙内暗敷线管等处易出现裂缝,因此在这些部位设置热镀锌电焊网或钢板网,以防止或减少裂缝出现。

3楼(屋)面板裂缝防冶

3.1设计

3.1.1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计算模型及配筋,应依据实际受力状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3悬挑板及大小跨相邻的板顶负弯矩钢筋伸出长度应过反弯点位置再向前延伸钢筋锚固长度。

条文说明:

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常常将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小于3的楼板简化为单向板,甚至有的设计人员为了省事,将单向板的配筋方法应用于双向板,或错误地认为双向受力板按一向配筋,另一向布置构造筋,结构更安全。

结果导致楼(屋)面板开裂(裂缝方向垂直于构造配筋方向)。

另悬挑板或大小跨相邻的板顶负弯矩筋伸出长度不满足实际受力的要求,造成梁、板开裂。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均引用国家或地方标准图,标准图一般是假定等跨板的状态下,负筋伸长为板跨的1/4或1/3,不含带悬挑或大小跨相邻状态。

在此类特殊情况下,设计人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验算并标注清楚。

3.1.2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梁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比值不宜小于表3.1.2---1规定;

2梁截面高度与跨度的比值(h/L)不宜小于表3.1.2---2规定;

3楼面板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0mm,屋面板及暗敷双向交叉管线的楼面板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20mm。

对于现浇预应力楼(屋)面梁板,梁板的高(厚)跨比可适当放宽。

表3.1.2--1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

项次

板的支承情况

板的种类

单向板

双向板

悬臂板

无梁楼盖

有托板

无托板

1

简支

1/30

1/40

1/32~1/40

1/30~35

2

连续

1/40

1/40

1/12

 

表3.1.2--2梁截面高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

分类

简支梁

连续梁

单向密肋梁

井字梁

悬挑梁

转换梁

高跨比

1/12-1/16

1/12-1/20

1/18-1/22

1/15-1/20

1/5-1/7

1/8

条文说明:

梁、板的高度(厚度)小于一定高(厚)跨比,梁、板刚度差,变形大,梁板易出现变形裂缝。

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设计标准及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最小高(厚)跨比。

当板跨大于4m或荷载较大时,板的厚度及厚跨比应依据计算确定。

当梁的荷载较大时,除梁的高夸比满足本规程要求外,还应验算梁的挠度及裂缝宽度能否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可增加梁的截面高度或增设预应力筋,以提高梁的刚度和抗裂能力。

3.1.3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也不宜将一同现浇的楼(屋)面梁、板设置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当楼(屋)面板采用强度等级超过C30的混凝土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条文说明:

就普通建筑而言,墙、柱、梁的承载较大,需要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对现浇梁、板而言,是协同承载、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确定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往往遵循“板从梁”的原则。

就高层建筑而言,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竖向墙柱承载远大于水平梁板,客观上要求墙柱选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板选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但同层结构的墙柱和梁板分别采用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操作难度大,并可能因施工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结构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客观情况,楼(屋)面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C30的情形时常出现。

混凝土强度越高,其水化过程中的化学减缩量越大,而板的表面积远大于梁柱,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物理减缩(干缩)量大,且随温度变化欲发生的变形量较大,受刚度大的墙、柱、梁约束,在应力集中或抗力较弱部位出现裂缝。

因此,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如采用强度等级超过C30的混凝土时,应采取抗裂措施,如设置施工后浇带、加配抗温度应力钢筋、添加抗裂纤维、采用90天龄期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对施工提出相应要求等。

3.1.4对于设有较大凹口或洞口楼(屋)面板,应考虑温度应力对薄弱部位的不利影响,加强该部位梁板的配筋,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1%,纵向受拉钢筋不得搭接,并按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锚入支座。

条文说明:

对于设有较大凹口或洞口楼(屋)面板,凹口或洞口是楼面结构最簿弱部位,在温度应力作用下最易开裂,应加强该部位梁板的纵向配筋以及纵梁腰筋的配置。

3.1.5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的下列特殊部位,应增置抗裂钢筋筋:

1端跨板的阳角处;

2短边跨度大于4.8m的内跨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