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156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docx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期考试试题(A)

课程号:

课序号:

课程名称《法医学》任课教师:

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

临床医学五年制02级学生人数113:

印题份数:

学号:

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总分26分)

1、个人识别机率2、父权指数3、遗传多态性4、司法精神鉴定5、民事行为能力

6、抵抗伤7、擦伤圈8、重伤9、残疾10、电击纹11、猝死

12、尸僵13、超生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18分)

1、我国古代宋朝__________________所著《洗冤集录》为古代最早的系统法医学专著。

2、影响机械性损伤形成的因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刑法第95条重伤原则规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械性窒息的死亡机制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死的死亡机制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6、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三、是非题(每题1分,总分9分)

1、为了防止所取组织腐败,应用甲醛固定组织,以便作DNA检验。

()

2、血痕预试验阳性说明该检材是血痕。

()

3、DNA的降解和变性都是由大分子DNA变为小分子DNA的过程。

()

4、在亲子鉴定中,只要有一个遗传标记排除被控父亲,就可以证明被控父亲不是小孩生父。

()

5、在排除假阳性可能的情况下,如果从体内检材中检出毒物即可判定为中毒。

()

6、检材腐败可能影响毒物分析的检测结果,为了防止检材腐败,取材后应及时加入福尔马林防腐()

7、法医学研究对象仅包括尸体及生物源性物证。

()

8、假死是指心脏及肺脏功能暂时停止。

()

9、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亡48小时以内出现的尸体变化。

()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血痕检验需解决:

()

A、检材是否人血痕

B、是否动物血痕

C、属何种血型

D、是否血痕、是否人血痕,谁的血痕,计算出血量、判断性别,推断出血时间及部位

2、精斑预试验阳性:

()

A、肯定是精斑

B、有精子

D、可能是精斑

E、不是精斑。

3、采取唾液后,进行水浴煮沸的目的是:

()

A、杀菌避免细菌生长

B、破坏酶活性避免血型物质被破坏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用GC系统做亲子鉴定时,下列哪种组合不能排除被控男子?

()

被控男子母亲小孩

A、1F1F1S1F1S

B、1F1F1S1S

C、2-1F2-1S1F1S

D、1F1S2-1F2-1F

5、法医临床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A、损伤程度鉴定结论对确定是否为伤害罪是重要依据之一

B、对伤害罪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C、损伤程度分重伤、轻伤、轻微伤

D、容貌损害或器官功能障碍的鉴定时限应为治疗终结

6、性侵害案件法医学活体检查主要项目包括哪些()

A、详细询问病史

B、收集反映曾受暴力作用证据

C、查证性活动存在的证据

D、收集反映嫌疑人个人信息与特征的物证

7、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法医毒物分析常用的方法()

A、气-质联用法

B、紫外光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PCR

8、下面哪一项不符合一氧化碳中毒死的特征()

A、HbCO饱和度为62%

B、尸斑呈樱桃红色

C、血液凝固

D、脏器呈窒息改变

9、法医学的任务是()

A、为民事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

B、为刑事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

C、两者均是

D、两者都不是

10、从生物学角度审视死亡包括()

A、躯体死亡

B、细胞死亡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五、简述题(总分37分)

1、简述Y-STR在法医DNA分析中的特点。

(5分)

2、简述应用于法医的STR应满足的条件。

(6分)

3、坠落伤的损伤特点有哪些?

(5分)

4、擦伤的基本形态和法医学意义。

(6分)

5、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5分)

6、简述医疗事故基本特征。

(5分)

7、常用的毒物分析检材有哪些?

在检材采取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分)

注:

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页,本页为第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

温永启

[所属单位]:

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

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最能反应致伤物作用面特征的挫伤部位是()

A.皮内

B.皮下

C.骨骼

D.帽状腱膜下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内脏破裂的常见情况不包括()

A拳击脚踢B锐器穿刺C机械性窒息D交通事故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内脏损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表皮剥脱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判断生前伤、死后伤

B.判断死亡时间

C.推断致伤物

D.判断案件性质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下列哪项不属于皮下出血与尸斑的鉴别要点()

A.分布及边界是否清楚

B.镶边挫伤带

C.压之是否退色

D.切开有无血水样物质流出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

下列哪项不属于钝器作用方式()

A.子弹射入人体

B.盲人撞击电线柱

C.高坠

D.汽车与外人相撞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概念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

棍棒打击人体不能形成的损伤是()

A.中空性皮下出血

B.条状挫裂创

C.内脏碎裂

D.脊柱压缩性骨折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分类/棍棒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

棍棒打击人体不能形成()

A.中空性皮下出血

B.条状挫裂创

C.尸斑

D.颅骨的线状或舟状骨折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分类/棍棒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

霰弹创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创口多、损伤面大

B.创口中心密集、周边疏散

C.创口周围无挫伤带

D.多无射出口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枪弹创/形态特征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他杀切创部位的特点()

A.自己的手能触及的部位

B.身体的任何部位

C.身体易受伤的部位

D.第二性征及关节部位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分类/切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锐器创的特点()

A.创壁光滑

B.创缘不整齐

C.创腔有组织间桥

D.创缘伴有表皮剥脱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形态特征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

下列有关枪弹创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近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B.远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C.近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周围能检出火药颗粒

D.射入口可检见挫伤轮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枪弹创/形态特征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定枪弹射入口的依据()

A.皮肤创口中心组织缺损

B.创口周围皮肤外翻

C.挫伤轮与擦拭轮

D.烟晕火药颗粒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四节火器伤/枪弹创/形态特征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切创常见的部位不包括()

A.腕部

B.颈部

C.头部

D.腹股沟部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分类/切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下列哪项不属锐器创的特点()

A.创腔间有组织间桥

B.创角锐利

C.创缘整齐

D.创壁平整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形态特征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下列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A.切创多在颈部、腕部、腹股沟部、面部;砍创多在头面部、颈部及四肢

B.切创创角锐利,并有延长线;砍创创角锐利,无延长线

C.切创创缘整齐,难以发现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D.切创不伤及骨质;砍创多伤及骨质,形成砍痕或骨折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分类/切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关于刺创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创口小

B.创腔深

C.常伤及内部器官或大血管

D.刺入口形状大于刺器横断面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分类/刺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下列有关他杀损伤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在伤者不易或难以形成损伤的部位

B.重伤多,致命伤可有多处

C.分布范围广,排列多紊乱

D.无抵抗伤或防卫伤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死亡方式/他杀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下述属于自杀损伤特点的是()

A.两处以上的致命伤

B.损伤分布集中、排列平行

C.颈部挥鞭状损伤

D.损伤手段残忍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死亡方式/自杀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判断生前伤与死后伤的依据()

A.超生反应

B.损伤的部位

C.生活反应

D.损伤的轻重程度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

下列哪项不属于他杀切创特点()

A.切口位于颈部和其它部位,常在卧位造成

B.常有试切创

C.切创刀口方向零乱

D.伤势较重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伤/分类/切创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

“竹打中空”是()

A.表皮剥脱

B.皮内出血

C.锐器伤

D.挫裂创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伤/分类/棍棒伤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三节死亡时间的推断

夏季尸体周围发现蛹壳和幼蝇,说明死者死亡时间为()

A.一周左右

B.二周左右

C.三周左右

D.1个月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三节死亡时间的推断/根据蝇蛆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推断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三节死亡时间的推断

春秋季节室温下,测尸体温度为22℃,如人体正常体温为37℃,则死者死亡时间约为()

A.15小时

B.20小时

C.36小时

D.15天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三节死亡时间的推断/根据尸体现象进行推断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人死亡后发生自溶最快的器官是()

A.胃肠

B.胰腺

C.肝脏

D.心脏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自溶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容易与皮下出血混淆的尸体现象是()

A.尸斑

B.皮革样化

C.尸绿

D.腐败水泡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二节晚期尸体现象

下列哪一项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

A.白骨化

B.尸僵

C.皮革样化

D.尸蜡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二节晚期尸体现象/保存型尸体现象/尸蜡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影响尸斑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尸长

B.血液是否流动状

C.体位是否固定

D.有无外力压迫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1.人体死亡后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是下面的哪一个?

()

A.超生发应

B.肌肉松弛

C.尸冷

D.尸僵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驰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仰卧位尸体尸斑不出现于()

A.胸部

B.项部

C.下肢后部未受压处

D.背部未受压处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一般情况下,扩散期尸斑出现的时间是在死后()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概述

下列哪项不属于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A.确证死亡

B.推断致伤物

C.推断死亡时间

D.提示死亡原因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概述/法医学意义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有关水中尸体,描述正确的是()

A.出现皮革样化

B.尸斑较浅

C.尸绿出现在头、胸部

D.不出现角膜混浊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冻死者,尸斑颜色呈()

A.鲜红色

B.暗紫红色

C.樱红色

D.紫色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尸斑颜色呈()

A.鲜红色

B.暗紫红色

C.樱红色

D.紫色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尸斑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二章死亡/第三节死亡分类

下述不属于暴力死的是()

A.自杀死

B.他杀死

C.意外死

D.自然死

答案:

D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二章死亡/第三节死亡分类/暴力死/性质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下列哪项不是尸体肌肉松弛后表现()

A.瞳孔散大

B.口紧闭

C.眼睛半闭

D.面部沟纹变浅

答案:

B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驰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二节晚期尸体现象

尸体在下列哪种环境中,腐败最快()

A.空气中

B.河水中

C.土壤中

D.沙漠中

答案:

A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二节晚期尸体现象/毁坏型尸体现象/尸体腐败

认知层次:

理解

试题分析:

{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三章尸体现象/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

下列哪项死亡现象,可以推断尸体有无被移动()

A.皮革样化大

B.尸体痉挛

C.尸斑

D.角膜混浊

答案:

C

分数:

2

难度:

2

所属知识点:

第三章尸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