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7496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docx

中国古典文学导读

第一讲《诗经》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产生这些诗歌的地域,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中原地带。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最初都是乐歌。

二、《诗经》的内容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2、表现农业生产的诗歌

  

(1)周初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丰收,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周天子的藉田中象征性犁地。

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答谢神灵的恩赐,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

  

(2)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如《七月》。

 3、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享)诗,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

 4、怨刺诗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瞻卬》,《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巧言》、《巷伯》,《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

 5、战争诗

  

(1)《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反映了宣王的武功。

  

(2)表现出对战争厌倦和对和平向往的作品,如《小雅·采薇》

  (3)徭役诗,如《唐风·鸨羽》

  (4)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

 6、爱情诗歌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数量多,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

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有叙事性的特点。

比就是比方、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的本义是起,被某个东西触动了,就用字词表达出来,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这一手法大多用在诗歌的发端、开头处。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

第二讲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具有南方楚国文化的美学特质。

一、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名平。

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

屈原遭到陷害,怀王““怒而疏屈平”。

襄王即位,屈原被放逐,投汨罗而死。

屈原出自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的作品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等共23篇。

二、关于《离骚》

  1、《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

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2、《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

美人、香草,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

  3、《离骚》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

三、《九歌》

  1、《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由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其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

《九歌》共11篇,闻一多的观点是,《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

中间的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中间九章而得名,他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

《九歌》摹写的是对人神情感,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各篇皆有这一内容,《山鬼》所描述的更是爱情的绝唱。

  2、《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

首先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我们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

其次,《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和合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表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

无论是歌、乐、舞三者一体,还是巫与神分角色演唱,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

  3、《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

四、《九章》

  1、《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

  2、其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

  3、《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

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诗中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线索基本清楚。

第三讲《左传》

  《左传》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成型的叙事样式。

一、《左传》的叙事特点

  1、叙事原则:

踵事增华

  踵事,即实录,真实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

(1)博采史籍,考信慎取;

(2)记事客观,善恶必录。

  增华,即加入适当的虚构、夸饰,多是想像之事,却能做到情与理、事与理的统一,不违反历史真实,以增加可读性。

  2、叙事角度:

第三人称的全能全知型

    第三人称是史家对历史事件进行秉笔直书的职业要求,以便让作者隐蔽起来,让笔下的历史事件按其真实形态再现出来,客观探索历史成败。

偶尔借助历史人物的口吻或眼光来复述历史真相。

  3、叙事结构:

历史直线型呈现

   《左传》把257年间的历史当作一个完整的进程来叙述,非常注重其内在的连贯性,紧紧抓住春秋五霸争霸的主线,通过编年的方式贯穿起复杂三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历史人物。

二、《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特点

  1、《左传》成功地将战争与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反映战争的性质、内涵及其胜败原因。

  2、《左传》善于通过广泛描写社会、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背景,结合国情、民心、士气等揭示战争的内涵。

三、《左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点

  《左传》的编年体编撰方式不可能有效地连贯描写将人物活动,只能按年份来描写,但作者能通过政治、外交、战争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对正面人物寄予理想,表现出时代精神,同时以追叙、补叙、插叙等手法补充描写。

四、《左传》的语言艺术

  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四讲《孟子》

一、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发展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

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形成过程,是与百家争鸣及其中的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的,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论语》创立语录体;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老子》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

  2、战国中期,《墨子》、《孟子》和《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

《墨子》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篇目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子墨子曰”的表示表明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这些语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因而就再不是语录的简单联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

《孟子》也是语录体,篇题仍是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辨文。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虽然围绕论题仍有不少对话,但许多篇章整篇不是问答式的对话结构,而是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并且在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在一起,就文体形式来说,别具一格,可算是抒情性说理文。

  3、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荀、韩之文,往往是长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表明我国说理文体制已经成熟。

从此以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前372-前289)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

该书反映了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他的思想、个性、情感和精神,展现了一个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

孟子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因此,孟子的对话论辩技巧是非常之高超的,主要体现在:

  善于用日常生活事理进行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明白清晰。

  善于用浅显的事理进行类比,委婉而自然地表达出观点。

  善于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漏洞,步步进逼,将对方驳倒。

  善于以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避免绝对化,以便留下回旋余地,可以前后出击,立于不败之地。

  善于使用故事、传说进行说理。

  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顺着对方的想法,由远而近,步步接近,直至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五讲《庄子》

一、庄子其人其书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

庄子的身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曾作过漆园吏。

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又有所发展。

“道”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是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庄子》一书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

二、《逍遥游》

  《逍遥游》是一篇体大而思精的哲学论文,它不可能简单地、粗咯地仅谈一个方面.即主观精神境界的问题,相反它却以仪态万方,汪洋恣肆之笔.深入浅出地由事例再到论理,反复申述了“逍遥游”的内含。

作品从小大之辩入手,引来了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分类解释,得出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是“逍遥游”境界的一种表现的结论。

接着又以尧让天下与许由,由许由的拒绝接受,说明类似这些物与人的行为,也算作是“逍遥游”的一种标志。

接着又以连叔之口指出,智慧上的矮子,行动上的拙劣者.绝不可到达“逍遥游”的境界。

只有那些因势利导,善于驾驶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人才能到达“逍遥游”的境界。

三、《养生主》

  《养生主》全文共六节,可分为三段,首段即第一个自然节。

立论明快,开门见入提出主题。

以士大夫、读书人为对象,一开首便提到为学的问题,警告学人强学伤身的危害性,也许含有老子“绝圣弃智”的用意。

  “缘督以为经”,是全文主旨,“缘督”之督是中医名词,“奇经八脉,以任督主呼吸之息。

身前之中脉曰任,身后之中脉曰督”,“缘督”是循虚而行,含有顺乎自然之道的意思,“为经”则是养生的常法,可以全生(性),可以养亲(身),可以尽年。

最后四节,通过四个故事,说明这一主题。

三、《秋水》

  通过七个寓言故事,构成一个层层推进的说理过程,追求精神的逍遥自由,抛弃身外物之累,从而获取精神解放和绝对自由。

第六讲《史记》

一、《项羽本纪》的项羽形象分析

  项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格悲剧所致,他是匹夫之勇与妇人之仁的奇妙结合体。

  匹夫之勇:

迷信武力、嗜好杀戮、自我膨胀、不听建言、短于计谋。

  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武夫出身他认为,书是以记姓名而己,剑一人敌,不足学,应当学万人敌,这样的心胸不失为将门之范、然而,当项梁教他兵法时,仅是“略知其意,小肯竟学”,在项羽的心中勇敢与力量就代表一切。

项羽之勇令人景仰,他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正如他自己歌唱的那样:

力拔山,气盖世。

他打起仗来,以一当百、因为有这股勇猛英雄的本领,他才为了破秦救巨鹿而杀宋义、破釜沉舟、烧庐舍,仅执三日之粮,巨鹿九战,每战必胜,暗恶叱咤,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就是到了垓下失利,兵少食尽,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他敢以八百人突围,面对汉人数千的追兵,溃围、斩将、割旗,一日九成,竟也杀了数百人。

即便就是到了最后,项羽乌江自刎同样是动人心魄。

他知道刘邦悬赏千金、邑万户以求自己的头颅,便当着旧友、现已投奔刘邦的吕马童之面自刎,以自己的人头此报答故人。

  妇人之仁:

讲江湖义气、梦想荣归江东、愧对江东子弟。

  鸿门宴是刘邦和项羽二人在灭秦后互争霸权的第一次交锋,面对阴险狡诈善用计谋的刘邦,项羽显得幼稚可笑,他认为凭自己的四十万兵马,便无人敢与自己抗衡了,他看不到刘邦的野心,置范增的暗示与努力于不顾,最终让刘邦顺利逃脱,阻止自己霸业的实现,所以,范增怒而骂曰:

“竖子不足与谋!

他时时想着回到江东,享受江东安逸的生活,放松了对于霸业的追求。

二、《刺客列传》的刺客形象分析

  刺客勇敢行为的动因:

知己、知遇之恩。

  刺客行刺的政治目的性和工具性。

  五个刺客除了曹沫功成生还外,其余四人的下场都是死亡,有的还是惨死。

刺客面对死亡的英勇气概,使得他们的精神心态,行为举止具有某种非凡的感人力量,如:

  曹沫:

执匕首劫待齐桓公达到目的后,“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改,辞令如故。

”从容不迫后面蕴藏着何等的勇气。

  豫让:

开始“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未成,“又潦身为厉喉身体长满恶疮),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然后埋伏在桥下继续行刺赵襄子,又未成,终于自杀。

  聂政:

活动充满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敦而卫侍者甚众。

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刺杀成功后的自我毁容、自杀而死,“聂政大呼,所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刺客列传》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荆轲。

受命刺秦→谋划→太子丹猜疑→怒斥太子丹→秦舞阳受命刺秦王→舞阳面见秦王失色→荆轲巧妙遮掩→荆轲出手→失手→大笑受死。

第七讲古诗十九首

  一、内容:

古诗十九首是汉朝末年文人的诗作,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思妇诗:

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为什么要生别离呢?

诗没写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君”不得不走,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思念。

又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写荡子不归,辜负了青春年华,只勾起了思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罗……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将切盼丈夫归家的心情写得跃然纸上。

还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

但感别经时”,庭中奇树开了花而情人却远在他乡,手持朵朵鲜花,思念之情更不能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评?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写相思之情,秋去冬至,丈夫末归,只能在梦中见到丈夫,其情之深可叹。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则写三年前丈夫寄来的信仍在怀袖中,虽有些夸张,却也够痴情的了。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反过来问,夫妇既然如胶似漆,谁都不能把你们分开,为什么现在相隔万余里呢?

种种相思,活灵活现,生动展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情爱的渴望。

  感慨诗: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感慨很多,比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写的是高楼中有弦歌声,但无知音欣赏,显然,诗人在为知已难遇、难诉心曲而感慨。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写诗人自己时光飞逝而一事无成,昔日同学好友,一旦飞黄腾达便弃旧友如敝舄,如此世态炎凉不由得人们不感慨万分。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令德唱高言,听曲识其真……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把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常苦辛”,写的是人生短暂,追名逐利之徒一边在快马加鞭往上爬,占住肥缺饱私囊,,令常年苦辛的人们自然要愤然不平了。

“迥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则写了万物有生必有死,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也逃脱不了死亡,能落个好名声,别让人指着棺材骂也就可以了。

真是万般无奈之事。

整首诗的基调是极为冷落萧条的。

最后,“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写的是诗人为人生短促而感慨,得乐且乐吧!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迥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讲诗人认识到既然人生易老,那就放肆自己的情志,追求所爱吧!

甚至于“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人生一世,吃穿两字了。

当然,这些思想都有极其鲜明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成分,是灰色时代的折光。

  思乡诗:

其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难?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浩漫漫。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写游子远在他方,思念在家乡的妻子。

其二: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廓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写这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认为,死去的人离人们一天天更远了,活着的人应一天天更亲密些,城门外一片片丘坟就是人生的归宿,那就赶紧回家吧。

  总体而言,古诗十九首包含了性爱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及思乡的眷念,是对于生命意识的高度艺术表现。

二、艺术的创造性:

  1、风格:

  其一,委婉曲折、反复吟咏: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诗,抒写了一位在家的女了对在外的游子的刻骨相思、殷殷关爱及怨怒、自叹之倩、诗中四处提及离别之意、先总说“与君生别离”,而后说“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前一句从两人相隔之距离而言,后一句则就两人所处位置而言,两句皆强调相距之远,接着,“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强调这路不仅长,而且艰险;“相去日己远”一句,进一步从时间上强调离别之久。

思念之意也是反复抒情,“衣带日己缓”,说明思念之切;“思君令人老”则更是直说。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都包含着渴望游子及早归来的意思。

思妇的曲折深婉的情思,借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涉江采英蓉》一诗与《行行重行行》一样,也运用了反夏咏叹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主人公相思的深切。

既采莲,又采,是惟恐恩情不足,所思的人所思的地方两次说及,也为了增强力量、既说远道又说路长,再加上“漫浩浩”,只是会面安可知的意思。

通观全篇,乃为回环式的结构:

因思念倩人而采莲,欲赠之以表真情,情人在远方,欲赠之物不能送达;因而怅然若失,于是举目眺望情人所在之处,聊寄相思,但长路漫漫,望而不见,更为伤心,更为思念。

由思念开始,最后又回到了思念,整首诗的回环式抒情结构恰是思妇情感状态的外化形态。

《庭中有奇树》同样是回环式抒情结构,朱自清先生分析说:

“意中有人,眼看庭中奇树叶绿花繁,是一番无可奈何,幸而攀条折荣可以自遣,可遗所思,而路远莫致,又是一番无可奈何,于是乎但感别经时,别经时,从上六句见出:

别经时,原是一直感着的,盼望采花打个岔儿,却反添上一层失望。

  其二,平铺直叙,淋漓尽致:

首先,从全篇的抒情方式和情感结构来看,《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平铺直叙的,以心理逻辑为准,一一道来,没有多少结构上的曲折;其次,从诗句上看,直抒胸臆的诗句俯拾即是,如: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写以欢宴调适失落的心,“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写有情人的分隔,“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齐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写同学的飞黄腾达,自己的落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写人生苦短,应该早日功成名就,享受人生,“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则写思妇之心在饱受相思煎熬之时难耐寂寞,无一不平白如话,而蕴藉深远。

  古诗十九首的风格以前者为主,进而两者浑然一体。

  

  2、五言形式美的审美创造,打破四言、六言的局限,开创五言的新风气,奠定了文人诗的形式美。

从汉代开始,双音节词趋多,成为语义的基本单位,这比起四言时代以单音节词为主要表现语汇,极大丰富了诗歌的表达语词、语汇;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结合使用,又使得句于的节奏更趋灵活。

而适合这种变化的最佳表现形式非五言莫属。

五言句的内部结构大致有“二一二”型、“一一一一—”型、“二——一”型、“三一—”型、“一四”型、“—一二一”型、“—一三”型等,这五个字的组合非常自由、活跃,给五言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可以在一句之中问时合纵联横;组合或单音节、或双音节、或三音节词等,适应性极强,可谓左右逢源,前后有路。

这种优势,是四言句、六字句的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五言的生成固然有其自身的审美优势而成为一种必然。

其次,它也体现了当时入们“崇大”、“趋大”的审美心理。

这种“崇大”的审美风尚从最能代表汉文学的大赋身上可窥见一斑,如汉赋大家扬雄曾评说:

“极丽靡之辞,宏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

”其铺张扬厉、夸侈宏大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而这恰恰是最能体现盛汉的大国气质、焰赫声威的;最能表达入们高蹈的意气、昂扬的精神,所以,文人创作大赋盛行一时,这势必影响到民歌的创作,也产生趋“大”的心理。

内容的膨胀扩大最终导致形式为适应内容需要而相应扩大。

  

  3、抒情方式,比较纯粹的抒情,以情为主线作为诗歌的结构模式。

《古诗十九首》作为抒情诗,与它之前的抒情诗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以前的抒情诗是叙事以抒情,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事”是第一要素,叙事性格外明显,整体更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