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469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共六篇.docx

初中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共六篇

班主任家长会上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为了孩子的教育,今天我们又坐到了一起,说实在的,一直很感谢你们!

不仅仅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更是感谢你们对我们的理解!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叫《沟通理解双赢》。

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

我们的教育以学会做人为核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

日本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

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

果然,劳动效益便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

一起洗盘子的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

他毫不隐讳,说:

“你看,洗了七遍的盘子和洗了五遍的盘子有什么区别?

少洗一两次嘛。

”日本学生听后,与他渐渐疏远了。

餐馆老板偶尔抽查盘子的清洗情况。

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洗程度不够,并责问我们这位留学生时,留学生振振有词:

“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样保持盘子的清洁吗?

”老板只是淡淡地说:

“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

”为了生计,他又到其他餐馆应聘洗盘子,再也没有老板用他。

他屡屡碰壁,不仅如此,他的房东要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声对其他住户(多半是留学生)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他就读的学校也找他谈话要他转学,因为怕他影响了学校的生源……万般无奈,他只好收拾行囊,搬到另一所城市,一切从头开始。

他痛心疾首地告诫同伴和将要去日本的留学生:

“在日本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呀!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也是一名中国学生在德国留学,毕业时成绩优异,却在求职时处处碰壁,连一家很小的公司都拒绝他的求职请求。

最后一家公司的德国老板给留学生看了一份记录,记录他在乘公共汽车曾经被抓住过3次逃票(德国逃票被抓住的几率是万分子三)。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当前中国教育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品德教育。

我们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特别是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品德教育。

上学期,我们围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八个字,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这学期围绕“感恩”“明礼”“忠诚”“尚美”“视野”“求真”“守信”“生命”八个主题进行品德教育,每次班会由学生准备、主持,让他们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就接受了一次教育。

同时对学生的教育结果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价。

每天记录每个同学的行为习惯,每月评比八颗星、常规表现最优秀的同学,统计表彰好人好事,每大周统计同学们为家人做的最快乐幸福的事,

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是:

从严治班,爱在细微处。

本学期,我们制定了《班级常规管理细则及奖惩措施》,我们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细化量化,实行量化管理,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从值日到劳动的各种行为,哪些是要加分的,哪些是要扣分的,一一具体化,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

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同时,也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做的制度,现在每个孩子都至少做过一次值日班长,很多孩子在周记中写到,做好值日班长不容易,他们在感觉管理有难度的同时,自己也相当于接受了一次纪律教育。

对于每周扣分最多的学生,我们要求他写说明书,寻找扣分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得到了改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

所以我班被评为七年级的先进文明班集体(整个年级6个班只有2个文明班)。

在宿舍的每周评分中,我们班基本都是全年级第一名。

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习惯,就无法想象他能在任何领域做出骄人成绩。

而一个勤恳踏实的孩子,也许天分并不聪颖,却很可能在人生博弈中脱颖而出,再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处世原则,更会让他如虎添翼。

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在巴黎。

有记者问到其中一位获奖者:

“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

“在我家里。

”“在家里你学到了什么呢?

”记者接着问。

学者说: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都是父母教给我的,我想我为此受益一辈子。

”他的这番话,从根本上说,就是父母教会了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这是他迈向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是:

国外教育对我们的借鉴。

西方国家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

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各的角色:

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等等。

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一位英国人说:

“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

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

……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由于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

(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即使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

如美国一位教授正读大学的女儿每周都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

(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

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

英国一位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洗车公司”。

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

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

“1993年,中日两国近百名11岁至16岁的少年,联合在内蒙古开展了一次草原探险野营活动。

组织者要求,孩子们须负重步行,自己安排食宿。

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整个活动表明,中国孩子们的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环境意识也次:

他们不懂做饭也不肯做饭,垃圾乱扔,借故解除‘包袱’,稍有不适就坐车吃小灶。

而日本的孩子们,却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帮助别人,争着做饭,在草丛中发现鸟蛋就用树枝围起来以示保护,生病了也坚持负重步行,说是一定要经受住考验。

两国少年的鲜明对比,使日方一位组织者狂傲地断言:

‘你们这一代人,不是我们的对手’!

我要讲的第四个问题是: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沃土。

家庭教育需要智慧。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这里说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刚刚上幼儿园。

在家长会上,幼儿园的阿姨对她说:

“你的孩子有多动症,他在凳子上竟然连三分钟都坐不到。

你应该带他去看看医生。

”母亲没有说话,她低下头。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她在想,该怎么和儿子说呢?

回到家里,她恢复了平日灿烂的笑容,她抱住儿子,说:

“阿姨今天夸你了。

说你以前只能坚持安静地坐一分钟,现在,你居然可以坚持三分钟了。

别的爸爸妈妈都羡慕我有你这样的宝宝呢!

”接下来吃晚饭时,母亲发现,儿子居然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而没有像平时那样要她喂。

几年后,儿子上小学了,母亲又去开家长会。

家长会上,儿子的老师对她说:

“你的儿子有弱智,你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他的儿子考了全班第59名。

母亲低下头。

回到家里,她对儿子说:

“老师夸你进步非常大,如果你努力,你一定可以超过你的同桌。

他考了第21名。

”母亲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睛开始发亮,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惊恐的脸庞也开始变得温柔起来。

儿子上了初中,母亲又一次去开家长会。

奇怪的是,这次家长会上,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儿子的名字。

母亲变得有些不习惯,家长会一结束,她就急急地追上老师问道:

“怎么没有点我儿子的名字?

”老师对母亲说:

“你的儿子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

”母亲回到家里,对儿子说:

“老师说了,你非常有实力,如果你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考上重点中学。

”后来,她的儿子果真如愿地考上了重点中学,几年后,他竟然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

这位母亲不是职业老师,却胜似老师。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她的母亲显然起了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这位母亲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他的儿子不会有今天的自信和成功。

如果她在教子过程中只是一味盲目地责怪和训斥,就会吹灭孩子心头那微弱的希望的灯火,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教育怎样进行呢?

教育就在生活的点滴中。

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

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

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

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就餐时。

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

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交际时。

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旅游时。

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石场面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

家务劳动时。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入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我要讲的第五个问题是:

给家长的一些提醒和建议。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保持一致。

例如,学校不准学生留长发,穿名牌鞋,带首饰,带手机和贵重物品回校,家长在这方面要紧密配合学校。

如果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些不理解,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或发牢骚。

造成孩子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

2、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成绩状况,每个家长心里大致有数,不要给孩子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要求,以免伤害孩子的进取心,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一味的强调补课,养成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再去补的坏习惯,影响学习效果。

3、在我们学生纪律三十条里面,有几条是高压线,学生不能犯,一旦违反,将面临劝退或开除。

这几条高压线是:

恋爱、盗窃、抽烟、喝酒、打架、看黄色不健康的图书、影碟、网页等。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在家的异常举动,及时和老师联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4、我们学段从这学期开始,将实行一项新的制度:

试读制。

对于那些目前成绩跟不上班的学生,为了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将进行跟班或到下一个年级试读,直到能跟上其他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条件是:

语数英中两科不及格或副科三科不及格。

5、一定要关注每个大礼拜回家孩子带给您的材料,了解我们学校和年级的工作以及您孩子的表现,根据要求,督促孩子完成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其他任务,在反馈表上签上您的意见和名字。

总之,学生的成长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相结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愿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奋斗,把孩子培养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贡献,有作为的人。

下面的时间个别交流。

谢谢大家。

初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2011-11-2416:

02:

44|分类:

教学|字号订阅

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孩子是家中的无价之宝,是您的希望和寄托。

现在您的孩子已进入中学阶段,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思想品质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培养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与为人父母的共同愿望。

国家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您的孩子将来素质的高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乃至他本人幸福均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任何老师和任何学校所不能代替的。

一、我校一年来的变化

1、2005年我校新招初一普通班4个,双语班2个。

目前全校22个班,学生1400余名,教职工60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

市级骨干教师17人。

2、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