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54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2019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

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广场”“月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

  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

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

而学生只学过用加法,将感受到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通过“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境,由几个几个地数,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学生具体地体验乘法的含义,而不是背诵乘法的结论。

在学习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个“分一分”活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数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

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

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除法的含义。

教材不要求学生背诵除法的结论,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关于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趣工具。

本册教材分两段进行,“乘法口诀

(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

(二)”是6~9的乘法口诀,共81句。

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并分成两段展开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分散记忆的难度,由于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记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进行6~9乘法口诀的教学;6~9乘法口诀的数目虽然比较大,但是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而旧的口诀又得到相应的巩固。

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

  

(1)每一部分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第10页创设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通过数奥运标志“五环图”的环数,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第14页一双筷子2根,通过就餐摆筷子的情境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

这样安排,便于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用连加算出得数,为编口诀做准备。

  

(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

  因为每只手有5个手指,这是人人都有的学具;数数时,经常5个5个地数。

这些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探索规律,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掌握口诀编制的方法。

  (3)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

  在编制2~5的乘法口诀时,一般都安排实物情境图,填写相同数连加的得数,并先给出2~3句编制过程的范例。

6~9的乘法口诀则要求学生独立编制。

这样安排,逐步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口诀编排设计上注意体现一定的规律性,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来记忆口诀。

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

  例如,第16页学习3的乘法口诀时,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引导学生找规律。

第72页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栏目,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6×8=6×7+□=6×9-□,帮助学生找相邻的口诀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熟记口诀。

  另外,教材设计了新颖的富有童趣的练习,除了一般的题目和“对口令”等形式外,还安排了“小动物找新家”“谁射中的气球多”“找座位”等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表内乘

除法,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3.关于表内乘除法的应用

  本册教材把表内乘除法的运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首先乘除法的认识都是从实际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应用问题的学习,另外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强乘除法知识的应用。

  

(1)练习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图文结合的、或有多种信息,有时答案不惟一的问题,有时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例如,第19页第3题,要想得出这辆玩具汽车多少钱,需要通过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小熊付给大象3张5元和1张10元,大象回答:

“正好”,而得出这辆汽车25元)。

第45页第4题图中呈现:

有28人需要租车,大客车限乘客10人,小汽车限乘客4人,可以怎样租车?

答案有多种。

第56页第5题,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一张方桌围坐4人,2张方桌坐8人,而两张方桌拼在一起围坐6人,从而推想3张、4张、5张、6张桌子的情形,引导学生用列表找规律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以上问题都和传统的应用题呈现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样,没有应用题的类型,不要求学生说程式化的语言,而立足于知识的应用,初步学会一些数学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芰Α?

  

(2)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栏目,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第17页数学故事,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以沟通数学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22页数学游戏,要求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问题,本身就是数感的培养,进行回答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乘除法知识的实际应用。

  4.关于时、分、秒的认识

  教材通过“我们赢了”――年7月13日晚上10点零8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面;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1分有具体体验;通过“作息时间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1.关于“观察物体”

  教材安排了“看一看

(一)”“看一看

(二)”两个活动。

“看一看

(一)”,通过观察讲桌,使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看到三个面。

“看一看

(二)”,观察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辨认。

  2.关于“方向与位置”

  教材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让学生在操场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材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学会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注重通过统计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通过有趣的猜测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教材通过“统计班级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的活动,让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调查活动,把调查结果用在方格纸中涂色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回答一些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统计观念。

  本册教材安排了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这是教材的第一次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有趣的猜测活动――抛硬币、摸球等,使学生感受到有些现象是确定的,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的。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本阶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与反思。

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与态度的总结与反思。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由4个以内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和教室内辨认四个方向,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活动体会不确定现象。

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

  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协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效率。

如,在组织学生“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这一小组活动时,先要让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可以怎样分,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组内小朋友,一次完成是有困难的,可以分几步完成,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最后得出结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召集人、操作员、记录员、全班交流时的小组代表等,使活动组织得有序、有效。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在本册中,教材结合各单元内容,适当安排了一些教学案例片段及点评,并提出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供教师参考。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案例和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有关素材,并与同事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四、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整理“乘法表”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小组内讨论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时,是否积极发言,分配给每人的任务是否认真圆满完成,小组合作能否把乘法表填写完整。

  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进步的历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适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例如,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就要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能否逐步独立编制乘法口诀,知道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评价学生是否记住了某一部分口诀,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可通过“对口令”的形式,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

在计算乘除法算式时,一般要求到期末在1分时间内能准确计算8~9题。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例如,评价学生是否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除法问题,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现实问题情境,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找出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把思考的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合理、有序。

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吉首大学师院附小张田庆

.12

附送:

2019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试卷(I)

一、树叶宝宝玩对对碰的游戏,把汉字和读音连一连。

(8分)

 

二、树叶宝宝的书法展示。

读拼音,写词语。

(12分)

1.您像mínɡliànɡ()的灯,给我们指明方向。

您是文化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ɡǎnxiè()您,老师,

2.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两只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它xǐhuān()藏在田里,专吃害虫,bǎohù()庄稼。

3.因为奶奶烧了很多美wèi()佳肴,suǒyǐ()妹妹的肚子吃得像大西瓜。

三、树叶宝宝在字词乐园里捉迷藏呢。

(24分)

1.照样子,写词语。

(6分)

一朵朵

一场一场

2.树叶贴画我来做。

照样子组词。

(4分)

 

3.我为树叶找小树。

(6分)

 

4.我能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4分)

一个字的:

黄黑

两个字的:

金黄翠绿

5.选一选,填一填。

(4分)

6、组词,看谁组得多。

植树()树()树树叶树()树()

7、比一比,组词。

杨()陪()半()漂()火()

扬()培()伴()飘()伙()

四、句子八宝箱。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6分)

1.智慧书上选标点。

(6分)

(1)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一片叶子

(2)多么秀丽的小椿树哇

(3)你想去太空看一看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想想大叶杨还会把歌唱给谁。

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6分)

唱给,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给,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唱给,和他悠闲度时光。

唱给,。

我想对大叶杨说:

3.照样子写话。

(4分)

(1)我们和老师一起去种树。

我们一起。

(2)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树上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像。

(3)我和小树是好朋友。

我们和是。

五、课文对对碰。

(8分)

1.因为、、、、都走过来摘了一片叶子,所以小椿树也不剩了。

你能写写小叶子这时的心里话吗?

2.是植树的季节。

在植树的季节了,你会做些什么呢?

3.碧玉妆成,万条垂下。

谁裁出,

似剪刀。

这首古诗的名字是(),是(唐,宋,汉)朝诗人(李白,贺之章,白居易)写的。

六、仔细阅读儿歌,然后回答问题。

(9分)

保护环境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熊哥哥和熊弟弟在小树林里表演杂技。

表演结束了,小松鼠跳到树上,抱着松果高兴地吃了起来,把松果壳丢在了地上,捧着几个通红通红的大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把枣核吐在地上。

两只小熊坐在树墩上,一人拿一根黄灿灿的玉米棒,啃了起来,顺手把玉米皮扔在了地上。

小树林瞬间变成了一个垃圾场,小山羊看见了,他拿起扫把,开始清扫垃圾。

不一会儿,小树林又像原来一样那么干净、美丽了!

1.表演结束后,小松鼠是怎么做的?

用“”画一画。

小熊怎么做的,用“”画一画。

(3分)

2.小松鼠看到小树林又像原来那样干净,心里会怎么想呢?

(3分)

3.你能写一句话,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爱护环境吗?

(3分)

七、写话碰碰车。

(23分)

马路旁有一个垃圾筒,你瞧,它正欢迎果皮纸屑呢!

垃圾筒会张大嘴巴,说些什么呢?

请写一写。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我所知道的汉字的字体有:

()()()。

2、我会用()()()()这些方法练习独立汉字。

二、猜字谜

1、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

()2、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

()

3、一上一下,春少三日。

()

4、一口咬掉牛尾巴。

()5、园内虚空,只剩一口。

()

三、你知道哪些种类的桥?

()桥()()桥()()()桥

()()()()桥

四、你用另一个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

1、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

2、只要有人来钓鱼,我就大声吆喝()

3、它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

()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标点。

1、瀑布的声音像()

2、()好像一座珍珠的屏

3、风儿吹来,水面好像()起了好多好多皱纹

六、填适当的词

快乐的()鲜艳的()

美丽的()简单()

七、写一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许多()()()()

写一写表示数量少的词语

很少()()()()

八、照样子说一说

小鸟在前面带路。

小树()

花儿向我们点头。

太阳()

九、想一想,哪一句话不用回答?

1、可我连一个穷人都不认识,你认识吗?

2、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3、为什么穷人就该老是穿旧的东西呢?

十、明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送赶火车回老家的奶奶,要晚些到校,请你替明明写一张请假条。

 

参考答案:

一、仿佛fǎnɡfú蝴蝶húdié欣赏xīnshǎnɡ下棋xiàqí

二、明亮感谢喜欢保护味所以

三、1.一个个一张张一只只一朵一朵一只一只一张一张

2.碧绿浓绿照亮照顾

3.棵颗颗

4.绿白雪白粉红

5.奇妙下棋计算春季

四、1.。

!

?

2.学步的小宝宝白发的老奶奶下棋的老爷爷唱给辛苦工作的妈妈,给她放松心情。

谢谢你,大叶杨,你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3.我们和导游一起去爬山。

天上的白云像一串串棉花糖。

五、1.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小山羊小猪一片叶子你们把我的每一片叶子都摘下来,看我现在光秃秃的,真难看啊,你们只顾自己的感受,却没有为我着想。

2.春天植树

六、1.小松鼠跳到树上,抱着松果高兴地吃了起来,把松果壳丢在了地上,捧着几个通红通红的大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把枣核吐在地上。

两只小熊坐在树墩上,一人拿一根黄灿灿的玉米棒,啃了起来,顺手把玉米皮扔在了地上。

2.我们不应该这样破坏环境,感到真难为情。

3.垃圾筒是垃圾的家,美丽的公园需要你我的保护。

七、略

三月,我们去植树

三月,我们去植树。

小鸟欢迎我们,小鸟给我们带路。

春风欢迎我们,春风吹着口哨。

吹着嫩嫩的小树苗,吹着艳艳的红领巾。

开满杜鹃花的山坡欢迎我们,蜜蜂欢迎我们。

挖开潮湿的泥土,我们在山坡上植下一片小树。

植下一个绿色的希望,一个绿色的梦,绿色的童话。

以后会有小鸟来做窝,来唱歌,也会有小白兔来采蘑菇,有小松鼠来捉迷藏。

三月,我们去植树。

植下绿色的希望,绿色的梦,绿色的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