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346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9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docx

围护及土方开挖方案桩基单位

璟庭项目

 

常熟市华东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章工程概况

璟庭项目位于高新路以南、秋枫街以东,轨道交通4#线区间位于基坑西侧,距用地红线32米,距8#、11#、16#地下室外墙约40米。

红线至东侧(可借用场地)、西侧、北侧市政道路及管线约20~30m,至南侧已建道路约5m.

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方案图,本工程由16幢住宅楼及地下室组成,其中2幢32层,3幢27层,10幢18层,1幢13层,1幢物业用房,地下室1层,总用地面积为6207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4725.36平方米。

本工程±0.00为85高程4.20m,以下标高未经说明均为相对标高。

场地整平标高取-0.7m(85高程3.5m)基坑面积约60000平方,周长约1100m。

主楼底板标高-5.5m,板厚约1m,垫层0.1m,底板底标高为-6.6m,北侧主楼邻坑边电梯基坑超挖约2.0m,底板标高约-8.60m.

地库底板面标高-5.1m,板厚约0.5m,垫层0.1m,底板底标高为-5.7m.

故基坑挖深楼座位置约5.9m~7.9m,地库挖深约5.00m。

基坑位于吴江高新路以南、秋枫街以东。

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之地貌单元属太湖冲积平原。

2.1水文地质

2.1.1地表水

根据苏州市1919年至2003年大运河水文站资料,历史最高水位+2.69米(1999年8月),历史最低水位+0.01米(1934年),历年平均水位+0.88米。

高水位通常出现在7、8、9月份,低水位通常出现在12、1、2月份。

2.2.2地下水

收集苏州地区区域潜水稳定水位资料:

苏州地区历史最高水位为+1.33米~+2.63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最低水位为-0.21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变化幅度为1.00米~2.00米,近三至五年的最高地下水位约+2.50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常年稳定水位在+0.88米左右(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位具随季节变化之特征,夏季丰水期水位较高,冬季枯水期水位较低。

测区钻探深度90.50米以浅,地下水发育,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为浅部潜水和下部微承压水。

孔隙潜水:

本场地上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层素填土及-2层浜填土土层中,浅部土层的富水性与透水性均一般,孔隙潜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补给,通过蒸发排泄。

水量、水位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

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孔隙潜水初见水位标高约+0.85米,稳定水位标高约+1.00米。

微承压水:

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含水层富水性一般,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通过侧向径流排泄,其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地形地貌、地表水体等因素的制约影响。

勘察期间,在观测孔中测得微承压水水位标高为+0.55米,

据收集苏州地区区域微承压水资料,苏州市微承压水的历史最高水位标高为+1.40~+1.74M,最低水位标高为+0.62左右,近3-5年最高稳定水位标高为+1.60米,年变幅为0.80M左右。

第三章基坑设计

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西侧)+锚杆(北侧电梯基坑处)、放坡的支护方式。

坑中坑采用自然放坡。

图1.2基坑围护剖面图1

图1.3基坑围护剖面图2

图1.4基坑围护剖面图3

图1.5基坑围护剖面图4

3.2土方开挖方案设计

3.2.1土方开挖顺序

开挖顺序:

定位放线→第一层土方开挖至-2.5m→第二层土方开挖至-5.5m→桩间挖土至桩顶标高

3.2.2土方开挖方法

(1)土方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出口布置在南门,为尽量减少运输车对基坑土方及围护支撑梁的重压,开挖分1~4区段,采取分段分层,循环开挖土方,直至开挖到设计要求的基底标高。

(详见附图二);

(2)开挖前做好降水及施工道路的铺设及压实工作;

计算如下:

(a)挖掘机数量的确定:

挖掘机的数量N,应根据土方量的大小和工期长短,并考虑合理的经济效果,按下式计算:

N=(Q/P)×(1/T.C.K)(台)

式中:

Q---土方量(m3);

P---挖土机生产率(m3/台班);

T---工期(工作日),取20天;

C---每天工作台班数(台班);

K---时间利用系数(0.8~0.9)。

挖土机生产率:

P=(8×3600)/t×q×(Kc/Ks)KB

式中:

t—挖土机每次作业循环延续时间(秒),取30~45秒;

q--挖土机斗容量;

Ks—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取Ks=1.2。

Kc—铲斗的充盈系数,视土的性质与状态而定,一般为0.85~1.3;

KB—时间利用系数,一般取(0.8~0.9)

挖土机生产率P=(8×3600)/40×0.9×(1.2/1.2)×0.85=550(m3/台班);

本工程则需挖掘机台数:

N=(120000/550)×1/(20×2×0.85)=6(台)

(b)自卸汽车数量的确定:

自卸汽车配备的数量,应保证挖掘机能连续工作,按下式计算:

N=P/P1

式中:

N--自卸汽车数量;

P--挖掘机生产效率(m3/台班);

P1--自卸汽车生产效率(m3/台班),它与卸土场地的近远有关,可根据堆土地点来确定自卸汽车数量。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所挖土方要全部运出场外,考虑每辆自卸式汽车运土一车10m3,80分钟一车。

一辆汽车每一台班所运土方:

6车×10m3/车=60m3/台班

则N=550/60=10(台)

即:

一台挖土机配备10台汽车运土,所以,6台挖土机共需要60台自卸机车配合运土。

(5)因本工程设计采用承台基础形式,故预留1200㎝厚的土方,待钻孔灌注桩的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再用小型履带式挖掘机加人工进行桩间、集水坑、电梯井及1200㎝厚的预留土方的开挖。

施工坡道收尾采用长臂挖机开挖,部分土方不在其旋转半径内的,则采用小挖机集土堆放到长臂挖机旋转半径内,二台挖机配合分段逐渐向基坑边后退,直至土方开挖完成,最后基坑中的小挖机用汽车吊吊出基坑。

第四章施工部署

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为保证按期保质完工,我们将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计划,监督落实计划中每个节点的实际完成情况,认真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并及时制定出相应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为此,本工程特配备了优秀而富有施工经验的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以保证工期,保证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4.2机械设备组织

机械设备的调配直接影响工期、质量及现场的文明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将根据工程需要,优先调配先进机械设备,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具体见下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用电量KW/台

备注

电焊机

XBF-300

1台

3

空压机

12m3

1台

17.5

混凝土喷射机

1台

30

注浆机

1台

30

搅拌桩机

1套

75

钻孔桩机

GPS-10

5套

35

4.3劳动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按施工的不同阶段进行安排。

开工后,进场4人进行场地平整及边坡测量放线等准备工作。

4.3.1支护

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3人;设备操作人员:

5人;壮工:

30人;电工:

2人;钢筋工:

4人;测量工:

2人。

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1技术、人员准备

5.1.1熟悉基槽周围环境,其中包括:

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状况;基槽周边各类地下设施(管线、管道)的分布状况;场地周围和邻近地区地表水汇流、排泻情况及地下水管渗漏情况。

5.1.2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施工方案,明确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

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并做好技术交底。

5.1.3施工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计划:

工程负责人:

1人

技术负责人:

1人

材料负责人:

1人

现场管理人员:

3人

作业人员:

31人

5.1.4作业人员要经过培训,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基本技能,重要工序由熟练作业人员承担。

5.2生产准备

5.2.1施工用电:

保证1000KVA左右的发电机的用电量,基槽周边分设2~4个主控配电箱,开关容量不低于50A。

施工单位根据需要设置分控配电箱。

5.2.2施工用水:

水源要满足消防要求。

施工用水水压满足要求,基槽周围应设多个供水点,供水半径小于50m。

5.2.3临时设施:

搭建相应的办公室、库房、民工宿舍、民工伙房。

5.2.4布置原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组织工程用料。

5.2.5安装及调试机械设备。

5.2.6按所需材料规格和要求及时提出材料计划,并确定材料来源、组织材料进场。

第六章施工工艺及方法

6.1测量控制

根据规划给定轴线水准点,我方测量人员放出具体施工点,经双方复核确认后方可施工。

具体施工时可根据甲方、监理以及结构施工单位意见做适当调整。

放线后需经甲方、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6.1施工工艺

6.1.1施工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斜拉锚桩施工工艺流程

流程一:

开孔(过竖向围护桩)、钻进(旋喷、搅拌)至设计深

度、钢绞线制作与安装、灌浆、工字钢腰梁制作、安装、张拉锁定。

流程二:

开孔(过竖向围护桩)、带钢绞线一次性钻进至设计深

度、灌浆、工字钢腰梁制作、安装、张拉锁定。

1.2操作要点

1)斜向加筋水泥土桩锚直径、间距、倾斜角、长度,由设计根据

基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基坑变形要求等确定。

2)顶梁必须紧贴竖向围护桩,中间的空隙用c15以上的

砼填实,钢筋混凝土梁(1100*700)。

水泥土桩锚强度达到15MPa方可张拉,正式张拉之前应取0.3~0.6倍设

计轴力,对桩锚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的接触紧密,钢绞线完成

平直。

桩锚张拉荷载分级及观测时间应遵循设计规定,桩锚张拉与锁

定应作好记录。

3质量控制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工程检验的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体的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桩锚体的注浆量应不小于理论计算量。

3)钻进速度严格要求在0.1~0.15m/min,回转速度20~50转/min,

防止钻进速度过快引起旋喷搅拌不均匀,浆液过少。

4)桩锚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锚固体强度均大于

15MPa时,方可进行张拉。

桩锚张拉应该按一定程序进行,桩锚张拉

顺序,应考虑邻桩锚的相互影响。

5)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工程检验的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结束语

6.1.2.1边坡及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边坡采用反铲挖土机挖土,坡面预留50~100mm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500mm,预留成孔工作面宽度保证5m以上,以确保土钉成孔的工作面。

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分段开挖,按顺序施工。

6.1.3边坡清理

本工程的边坡清理采用人工清理,为确保喷砼面层的平整,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严格控制好坡比以及坡面平整度。

6.1.4锚管主筋制作及插入

锚管前段刺孔后按设计长度插入土层中,外端采用双L筋与加强筋焊牢,确保端部的抗拉强度。

6.1.5挂网

钢筋网片与坡面土体间隙20~30mm作为保护层,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对一根搭接绑扎,搭接长度应大于35d且不小于300mm,并不少于三点绑扎。

钢筋网片利用加强筋与土钉外端的弯勾焊接成一个整体。

横向压筋焊接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10倍直径。

6.1.6喷射砼

喷射砼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或遇砂层时“先喷后锚”,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不小于0.5Mpa。

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距离控制在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