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162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docx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解析版山东省年高考模拟

山东省2020、2021年高考、模拟新教材分课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

试题精选自2020、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各地区及名校模拟历史试题,按2017年版课标(2020年修订)顺序分解而成,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

1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真题再现】

2021年题组(备注:

无)

2020年题组(备注:

无)

【模拟荟萃】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

这些举措(  )

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

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响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可知,这有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高度集权的体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因此其只能在短时间内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故选D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思路和领域不同,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微调,排除B项;美国的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

2.(2020·山东滨州二模·15)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4(预期)

国家及集体农庄发展农业生产

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5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化肥(百万吨)

16

40

65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农业问题积重难返B.工业发展反哺农业

C.农民收入显著提高D.经济重心转向农业

【答案】B

【解析】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各种物资,这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在取得巨大的工业成就后,注意用工业的发展来反哺农业,以调整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故选B项;农业投入的增加说明当时的农业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而非积重难返,排除A项;材料没有关于农民收入的数据,无法得出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1961—1975年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工业上,排除D项。

3.(2020·山东泰安一模·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认为: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在2011年为42%,2013年为31%。

这说明(  )

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B.认识角度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D.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答案】B

【解析】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跟罗斯福新政类似、认为与苏联解体有关系,是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故选B项;材料中不能体现他们阶级立场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史学家的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排除C项;全球史观是若干史观的一种,也是一种主观认识,排除D项。

4.(2020·山东潍坊一模·14)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

这一举措(  )

A.扩大了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B.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C.顺应了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D.是经济新模式的重要探索

【答案】B

【解析】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材料中“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相符,故选B项;扩大了地方自主权,与材料中“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矛盾,排除A项;加速发展战略是80年代中期,与“1958年,赫鲁晓夫”不符,排除C项;“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是苏联长期执行的计划指令,排除D项。

5.(2021·福建三明三模·15)195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但是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

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的成效显著B.集体农庄与工业化相适应

C.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D.新经济政策逐渐丧失作用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虽然苏联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是粮食产量却没有较大增长,结合“1952年”可知,这反映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故选C项;据材料“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可知,材料意在讲述苏联高度集中模式的弊端,而非赞扬工业化程度高,排除A项;据机械化程度高而产量低可知,苏联工业化没有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排除B项;1928年,苏联已经取消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

6.(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9)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前夕,赫鲁晓夫决定在141项援华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5项,并提升技术含量。

伏罗希洛夫发言称这是苏联经济难以承受的,赫鲁晓夫说非如此不能使中国人感受到友谊。

这些援华工程(  )

A.根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B.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D.促进了中苏之间长期的友好合作

【答案】C

【解析】1954年建国五周年,正值一五计划期间,这些苏联援华工程技术含量较高,可以较好地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故选C项;这些援华过程是苏联给予中方的,属于外部因素,“根源于”说法错误,排除A项;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排除B项;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排除D项。

7.(2021·清华大学高三3月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13)1957年,赫鲁晓夫对工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组”,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令。

改组后,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从部——总管理局——企业,改变为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局。

这次改组旨在(  )

A.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

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D.推动经济管理的市场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令,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故选C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未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排除A项;“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代替“部”的工业管理还是国家管理企业,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仍属于单纯的计划经济,排除D项。

8.(2020·山西太原三模·34)下图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年平均增长率,%)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产业结构失衡加剧B.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C.经济改革带来混乱D.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答案】D

【解析】“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工业和农业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可见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故选D项;“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中”工农的比重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失衡很久,但没有“加剧”,有向好的趋势,排除A项;“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中”中看,工业农业的比重有所变化,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农工的比重有缩小趋势,可见农业相对有所发展的,排除B项;“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中”中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无法说明其是否混乱,排除C项。

9.(2020·江苏盐城三模·17)有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领导人时说,“他在经济战线的最大失误是丧失了改革的良机,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他又是幸运的,在炸弹没有爆炸之前就把它传了出去。

”这里的“他”(  )

A.把农业作为其改革的重点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推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D.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答案】D

【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从材料中“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可知,当政者是戈尔巴乔夫之前的勃列日涅夫,故选D项;把农业作为其改革的重点是赫鲁晓夫改革,与材料中“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不符,排除A项;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B项;推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C项。

10.(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二次考试·35)图7是1961—1982年苏联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这表明,此时期的苏联(  )

图7

A.经济体制日益失去活力B.科技发明利用率极端低效

C.经济改革遭到连续受挫D.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衡

【答案】A

【解析】材料1961—1982年苏联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斯大林模式下劳动者积极性不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日益失去活力,故选A项;材料无法推断科技发明利用率影响劳动生产率,排除B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苏联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没有反映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失调,排除D项。

11.(2020·江西南昌一模·35)196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

1960—1980年,农业投资总额达3830亿卢布,比十月革后的40多年的农业投入还高2.5倍。

这体现了苏联(  )

1966—198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

年份

农业总产值

人均实际收入

1966—1970

3.9

5.9

1971—1975

2.5

4.4

1976—1980

1.7

3.4

A.改革重点转向农业B.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C.农业经济持续滑坡D.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答案】D

【解析】据表格可知1965年后,苏共中央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但农业总产值和人均实际收入却连年下降,体现出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故选D项;斯大林执政到苏联解体前工业一直是苏联的重点,排除A项;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只是从片面反映了苏联人均实际收入的降低,而材料还包括农业发展的措施,排除B项;农业经济持续滑坡只能反映农业方面,而苏联调整措施的原因在于经济模式的弊端暴露,排除C项。

12.(2020·四川眉山二模·35)表2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苏联官方估计

西方估计

苏联学者估计

1951—1960

年10.1

5.6

7.2

1961—1965

年6.5

4.9

4.4

1966—1970

年7.8

5.1

4.1

1971—1975

年5.7

3.0

3.2

1976—1980

年4.3

2.3

1.0

1981—1985

年3.6

0.6

0.6

(据E.埃里克森1979—1990年的苏联》)

据表2可知(  )

A.苏联学者的估计结果最为可信B.西方对苏联的经济遏制不断加剧

C.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完全丧失D.科技革命倒逼国家战略适时调整

【答案】D

【解析】从图表时间1951年—1985年来看,主要反映的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国际政治形势两极格局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多极化影响之下,故选D项;苏联学者估计是对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一种统计,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因带有一定主观色彩,须找到其他客观统计数据加以验证,题干图表数据西方估计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苏联社会及经济发展,可信度更高,而苏联官方公布数据易掩盖自身问题存在虚高的成分较大,可信度会降低,排除A项;从图表所给信息无法直观得出西方对苏联的经济遏制不断加剧,排除B项;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就是在斯大林模式下取得的,斯大林模式有利于国家快速积累资本,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功不可没,排除C项。

13.(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二·34)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23%。

出于争霸的需要,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重点仍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

这一决策给苏联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B.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

C.工农生产积极性的缺乏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

【答案】B

【解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军费开支的比重偏高和注重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故选B项;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是产生这一决策的原因,不是决策带来的主要问题,排除A项;这一决策给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而生产积极性缺乏的是农民,排除C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苏联一直存在的问题,不是这一决策带来的主要问题,排除D项。

14.(2020·安徽黄山一模·34)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660

1228

120

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D.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据“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可知,灌溉土地面积、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月工资大幅增长,其原因在于农业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故选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原因,不涉及美苏争霸苏联占据优势地位问题,排除C项;苏联农业集体化(1930—1934)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5.(2020·山东滨州二模·2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阶段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9世纪中叶前后

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把这次革命运动推到了顶点。

其中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以辛亥革命和印度1905—1908年的反英斗争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新高潮,这次革命斗争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

二战后

二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大大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1964年77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从表中提炼一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加以合理解释。

【答案】

趋势:

领导阶级由封建统治阶级、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4分)

解释:

19世纪中期印度是封建王公领导,中国是农民阶级领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

(2分)领导阶级不同与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有关,19世纪中期,处在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先进的阶级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领导力量。

(4分)答出其他角度也可以得分,如:

斗争形式由独立斗争到团结斗争;斗争目标由实现民族独立到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展道路日益多样化。

【解析】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以辛亥革命和印度1905—1908年这次革命斗争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所学可得领导阶级由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展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小问解释,首先按时间列举出不同阶级领导的相应革命史实来证明归纳;其次,解释领导阶级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等角度展开论述。

16.(2021·浙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29)(15分)一种政策和体系的发展,应当顺应民意,又顺应时代潮流,方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和长远的积极社会效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商品生产关系不可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关系相提并论,但他已经蕴含了现代商品经济的主要元素,可谓之为简单的市场经济。

正如拉德布鲁赫在其著述《法学导论》中所言:

“贸易的需要,产生了个人主义私法,……它曾对罗马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使之以古典形式,从为罗马商人与外国商人贸易而设立的万民法中产生。

——吴斌《略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罗马法思想》

材料二

拿破仑没有充分估计到英国资本主义的牢固基础,也不了解它的现代化结构。

苦心孤诣经营了十多年的拿破仑也无法阻挡这股强大的现代化潮流。

尔后的历史也屡屡证明,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摧毁,几乎没有任何国家的经过封锁和垄断强大起来的。

——施京吾《杀死英国:

为什么拿砍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会失败》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集中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15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4.7%,国民收入翻一番。

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

……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严重恶果。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罗马万民法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大陆封锁令”的内容,并分析其带来的结果。

结合所学,概括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苏联推行“加速发展战略”的措施。

并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上的体现。

(5分)

【答案】

(1)特点:

建立在贸易(或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2分,任写2点)价值:

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分)

(2)内容:

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

(2分)

影响:

打击了英国,葬送了法国(2分)

对外经济政策:

推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2分;任写出1点即2分)

(3)措施:

注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完善生产和管理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

(4分)

体现:

改革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或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贸易的需要,产生了个人主义私法,……它曾对罗马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使之以古典形式,从为罗马商人与外国商人贸易而设立的万民法中产生”得出是建立在贸易的基础上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万民法的特点还有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第二小问价值,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也就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第一小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大陆封锁令”的内容是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

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大陆封锁令沉重打击了英国,给法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并导致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国。

第三小问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拿破仑三世时期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全面、大幅度降低关税,促进贸易的发展,同时废除关税保护政策。

(3)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集中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得出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据材料三“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得出实行多种所有制的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

第二小问体现,据材料三“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得出改变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基础,否定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