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8670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5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docx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图文1

高一物理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

(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

A.F1>F2B.F2>F3C.F3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扬州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电动自行车的一般行驶速度为40m/s

C.500mL瓶装饮料的重约为50ND.一杯水对桌面压强约1000Pa

3.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首先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B.安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发电机

D.赫兹首先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4.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当开关都闭合时,灯L不亮,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发光,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下面有关电路图及故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能表的单位是千瓦时

B.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它和L是并联

D.根据测试结果,应该是m与j之间断路

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开瓶器

B.

核桃夹

C.

钳子

D.

食品夹

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7.如图所示为汽车启动原理图。

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与接通电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启动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B.启动后通电螺线管F端的磁极为N级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工作时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8.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

湖水结冰

B.

雾气消散

C.

露珠形成

D.

冰雪消融

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

D.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D.灯L2断路

1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150J

D.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为2000W

12.“网课”让学习更加便捷,但也容易使人们用眼过度。

如图所示,电加热眼罩可以缓解眼疲劳。

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S1闭合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眼罩停止发热。

以下简化模拟电路设计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C.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14.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已知质量关系为Mb=M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15.测量电流时,需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通常,电流表的电阻比待测电路的电阻小得多因此对测量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下列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将两个相同的小车从不同的高度释放

B.根据被压物体形变大小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C.在探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选用轻质卡片

D.在研究光的传播现象时,引入光线

16.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可用铜丝代替熔丝

B.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

C.控制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电极

17.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海绵无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B.乙图所示,小孩通过沼泽地时垫木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C.丙图所示,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所示,“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若瓶子侧放则无法完成实验

18.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帆船从江中漂流入海

B.小石块从江中被冲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

19.《舌尖上的中国2》的《心传》一集中介绍了苏式糕点,捧红了得月楼糕点传人阿苗,关于“枣泥拉糕”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蒸烂的红枣去皮去核碾成枣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匀,能够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将枣泥米糊倒入模具中上锅蒸,升腾的“热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拉糕是否蒸好以筷子插入不粘为准,但此时拉糕内部分子之间依然存在吸引力

20.下列对光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树荫下的光班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图中,猎豹在河面上的倒影是猎豹在水中的实像

C.

图中,渔民将鱼叉对准所看到鱼的下方叉鱼,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

图中,雨后的彩虹是由于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22.下列四个实验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与图示汽油机对应冲程类似的是

A.

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B.

滚摆向下运动

C.

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D.

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

2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24.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M,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到B端,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图线中a、b两点对应的电功率均为P1,且c点对应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P2,且

,则图线中b点对应的电路状态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

A.

B.

C.2R0D.3R0

2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二、实验题

26.如图是建造楼房时常用的混凝土泵车,它使用柴油提供动力,能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抽到高处进行浇灌,该车满载时总重为2.5×105N,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它装有四只支腿,支腿和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2,该车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可以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求:

(g=10N/kg,ρ混凝土=4.3×103kg/m3,q柴油=4.3×107J/kg)

(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

(2)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

(3)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消耗柴油2kg,则泵车的效率为多少?

27.右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1A”的字样,纯电阻元件R的阻值为8Ω.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求:

(1)元件R两端的电压;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元件R的内部是由两个定值电阻R1、R2连接组成的,其中R1=40Ω,则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4)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大?

28.小明利用烧杯、清水、天平、量筒、盐和玻璃棒,测量花生米的密度。

(1)实验操作如下:

a.把花生米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花生米沉入水中;

b.往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在盐水中;

c.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甲图所示)m1=______g;

d.将部分盐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如乙图所示,则倒出盐水的体积V=______cm3;

e.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90g;

(2)通过以上测量,算出花生米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有一体积与花生米相同但质量比花生米大得多的物体,图丙中的四个点表示四种物质,其中C为水,则可能表示这种物质密度的是______点。

(用字母表示)

29.小明想粗略测量两块不同种类的石块(不吸水)的密度,暂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量筒,他用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水)、油性笔及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测量石块A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请在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后面的实验步骤(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前提下,可用文字或图来描述实验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关的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可算出石块A的密度ρ石=____(用上述的字母来表示);

(3)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B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石块A和石块B的密度,则ρA______ρB(选填“>”,“=”或“<”)。

30.小明在家里测量土豆的密度(大于水),找来一个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一个圆柱形容器,还有待测土豆(不吸水)、刻度尺。

实验操作和分析如下:

(1)将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水(液体)的容器中,如图甲,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

(2)将土豆放在木块中央,如图乙,静止后测出木块露出水面高度为h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分析可知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3)如图丙,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土豆系在木块中央,倒放(土豆在下面),慢慢放入在同一容器中。

静止后测出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3;静止后土豆受到的重力和它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4)乙、丙两次实验中,木块静止后容器内水面高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甲,丙、乙的顺序操作,则测出土豆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

(6)土豆密度的表达式

=_____(水的密度用

表示)。

31.小华学完密度的知识后,想知道所喝饮料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饮料的密度过程如下:

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_____处,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接着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该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哪些:

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值和游码值如图丙所示;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78.2g;

③将烧杯中的饮料倒入量筒中,测出饮料的体积如图丁所示,为_____cm3;经过计算可知,该饮料的密度ρ液=_____g/cm3;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烧杯内壁沾有少量液体,这会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

经过仔细分析,只是改变了操作顺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将操作顺序调整为_____。

(2)一旁的小刚想,小华是分别测出液体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计算公式算出饮料的密度,测量液体的密度,有没有其它思路呢?

经过认真思考,小刚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

①将一铁块用细线栓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所受重力为G;

②将该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侧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将该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饮料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侧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则饮料的密度ρ液=_____(请用字母表示,且水的密度为ρ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A.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图中,因为mP

B.乙、丙比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丙的压力大于乙,因此F3>F2,故B错误;

CD.丙、丁实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扬州六月为暑季,其平均气温肯定在

以上,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动自行车的一般行驶速度为10m/s,故B不符合题意;

C.500mL瓶装饮料的质量大约为

其所受重力

故C不符合题意;

D.茶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30cm2,茶水和杯子的总重大约是3N,则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伽利略,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

B.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B错误;

C.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1831年8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发电机,故C正确;

D.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1)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电功)的仪表,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

(2)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三脚插头的接法是中上的要与用电器外壳相连;

(3)直接接在火线、零线之间的用电器,互不影响,形成并联;

(4)当开关都闭合时,灯L不亮,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断开的点在插座之前,由以上内容即可解答.

【详解】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时,故A正确;三孔插座上面的孔是为了让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可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它和L是并联的,故C正确;当开关都闭合时,灯L不亮,说明电路中可能有断路故障,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发光,说明插座左右孔都与火线相连,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6.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B正确;

C.热传递是热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低温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所以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C错误;

D.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接通电路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具有磁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接通电路时,通电螺线管电流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E端为S极,F端为N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通电线圈电压由一个电源提供,而电动机的电压由两个电源串联提供,因此两者电压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雾气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跑完50m的时间一般为7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40W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5月份苏州地区气温舒适,平均气温约为20℃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如果灯泡L1短路,整个电路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为零,不符合题意;

B、如果灯泡L2短路,整个电路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为零,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泡L1断路,不发光;电流表断路,电流表无示数,不符合题意;

D、如果灯泡L2断路,电流表测量L1支路电流不受影响,示数不变;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符合题意.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s,故A错误;

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故B正确;

C.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

W=Gh=mgh=50kg×10N/kg×3m=1500J;故C错误;

D.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00W,故D错误;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时,R2不工作,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只有当开关S1、S2闭合时,两个电阻才同时工作,任何一个开关断开后都不工作,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时两个电阻并联,由

可知电路功率更大,为高温状态;当开关S1闭合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若断开S1,电路断路,眼罩停止发热,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时两个电阻并联,同时工作;但断开S1时R2仍在工作,眼罩不停止发热,故D错误。

故选C。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樟脑丸的升华现象,故A错误;

B.酒精在常温下汽化吸热,故B正确;

C.铁水凝固成铸件,故C错误;

D.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给b、c加热相同时间时,b的温度变化量比c大,已知它们质量相同,根据

可判断b的比热容比c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物质a已经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需要加热的时间比b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b的沸点相同,但是b沸腾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比a多,若a、b是同种物质,可能原因是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忽略电流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是一种理想实验法: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将两个相同的小车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被压物体形变量大小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转化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选用轻质卡片,是理想实验法,故C符合题意;

D.在研究光的传播现象时,引入光线是理想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开关接在火线上,更换灯泡时才能更安全,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A。

17.C

解析:

C

【解析】A、甲图,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乙图,由

可知,小孩对沼泽地的压力不变,垫上木板,增大了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故B错误;

C、丙图,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丁图中,“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由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若瓶子侧放仍然可以顺利完成该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1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帆船从江中漂流入海,还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重力不变,那么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小石块在江中或者大海时,都会沉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江水和大海密度不同,那么浮力大小也不同,物体所受浮力会变化,B项不合题意;

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在变小,那么浮力也在变小,物体所受浮力会变化,C项不合题意;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货轮的重力在变大,根据二力平衡,货轮所受的浮力也在变大,物体所受浮力会变化,D项不合题意。

故选A。

1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将蒸烂的红枣去皮去核碾成枣泥,红枣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形状,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糯米粉和粳米粉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升腾的“热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而液化形成的无数小水滴,随空气运动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任何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C

解析:

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