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350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自然与环保”为主题,本组课文多角度地说明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只有一个,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平,友好的,只有充满着和谐,充满着爱,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地球,节约能源”才不会成为空洞的口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认真阅读课文,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环保与节能的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然意识,节能意识。

13地球只有一个

一教材分析

地球环境是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因为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正日趋恶劣。

那么,我们该为地球做些什么?

本诗开头第一节便提出了这一问题;第二至五节就这一问题展开,用诗的语言来诉说我们该做的事,排比句与祈使句的运用是写作一大特色,读来琅琅上口而又带有鼓动性,令人有一种迫切想做的愿望;第六节与第一节相呼应,表达了儿女们的心愿。

本诗所蕴涵的环境保护意识已在字里行间流露。

本诗语言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就让学生自己读。

"读"是本课教学的主线,在读中让学生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在读中让学生领略排比句与祈使句的妙用。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出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学会八个生字。

3初步认识排比句,能学说几句排比句。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方案A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星球最热闹、最繁华,我们人类就居住在那儿,它就是……(师生齐说:

地球板书)

(2)我们天天生活在地球上,这么熟悉的地球,你打算怎么说?

出示"地球()"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语言流利,都应给予鼓励。

方案B

(1)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去组织一些世界风景名胜的资料,以及由于人为原因而遭破坏的自然环境,然后播放给学生看,配以一定解说。

(2)看了刚才的地球资料,你想说什么?

出示"地球()"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语言流利,都应给予鼓励。

(3)老师今天要说的是"地球只有一个"(在括号中把板书补充完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请听下文。

2教师范背诗歌。

3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

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诗歌。

反馈新词朗读情况。

温馨炮弹博物馆陈列肩负神圣职责

(2)同桌对读诗歌,相互帮助,纠正同桌读错的字音。

(3)抽读诗歌第一节,听听谁读得最美。

(4)默读诗歌第二至六节,找一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用横线划下来。

(2--5节)

交流反馈

(5)你最喜欢哪一种做法,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心情与体会。

抽读,并及时指导、评议同学们的朗读情况。

(6)齐读2--5节。

每位同学可以只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4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八个生字,并口头扩词。

(2)请找出前鼻音的生字

请找出翘舌音的生字

(3)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馨"的书写。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

师生接读1--5节内容(师读第一节,生读2--5节)。

2继续学文

(1)读诗歌2--5节,说一说:

你觉得哪几句诗写得特别有趣?

为什么?

你对哪句诗的意思不太理解?

师生共同解决。

(2)细读第三节,体味排比句。

a默读第三节,在你觉得用得特别好的词语下面加点,说说你的体会。

读一读: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银波嫩绿的竹叶温馨的小窝

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

b再读整节诗,每行诗有什么相似点?

师:

像这样用三个(或更多)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来表达相关意思的写法,我们称它为排比,所以这些句子称为排比句。

你能再接下去说吗?

如:

给每一棵小草温暖的阳光,

给每一朵小花充足的雨露,

……

(在小组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然后再鼓励学生跳出课文内容试说排比句。

(3)细读第四、五节

a轻声朗读,说说读着这两节诗歌,你有什么感觉?

(极具号召力,在呼唤我们去做。

你也能说几句号召人们保护地球的诗句吗?

b发散:

动物王国的代表走上联合国的讲坛,会讲些什么?

绿色世界的古树又会诉说什么?

战场变球场,猎枪进博物馆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世界?

c小结:

没有硝烟的世界多平安,没有猎枪的世界多欢乐。

动物王国沸腾了,植物王国沸腾了,鸟儿有了清新的空气,鱼儿有了洁净的银波,熊猫有了嫩绿的竹叶,种子有了温馨的小窝。

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4)齐读第六节。

问:

蓝的眼睛,黑的眼睛指谁?

神圣的职责指什么?

你能在这一节中找到答案吗?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练习

(1)写课后词语两遍。

(2)试背全诗。

(3)从课文中选一节做样子,写几句号召保护地球的小诗。

14、长童话的森林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揪心”“春暖花开”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锐减以及森林锐减带来的灾害,懂得怎样去保护森林。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个别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憎恨。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难点、关键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了解森林锐减的情况。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森林遭破坏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吧,还记得故事发生的地点吗?

2、拓展思维:

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也是发生在森林里的?

3、教师小结并板书:

森林是一个长童话的地方,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

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不能读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

(出示句子:

因为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

二、品读句子,体会森林锐减的速度之快

1、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揪心”。

(心里紧张、担忧)

2、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点评:

你们揪心吗?

3、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心里的紧张和担忧。

4、 教师导读课文:

森林的锐减到底有多快呢?

居然快得让人揪心。

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用笔把介绍森林锐减情况的句子画下来。

5、指名反馈主要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6、教师:

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森林减少的速度很快?

教学建议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找出二、三自然段中的语句。

并结合语句的理解,认读生字“亿”“顷”“均”,解释“举足轻重”。

(3)抓住语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森林锐减速度之快以及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惊叹和痛惜。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8、引导学生讨论:

是什么原因促进了森林的锐减?

9、拓展延伸,教师展示搜集到的森林遭受破坏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资料。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类在不断进步,可是森林却在快速地锐减。

森林的锐减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课后同学们可以自读课文,也可以搜集其他资料,帮助理解。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1、出示生字词卡片。

全班一起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的要点。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锐减对人类的危害,知道怎样保护森林。

2、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森林破坏带来的灾难录像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

2、师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森林正在快速地减少,那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文,了解森林面积减少的危害。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指名反馈:

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3、要求学生反馈搜集到的已经发生的森林锐减有关的灾害资料。

4、教师补充播放森林破坏带来的灾难录像。

5、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受。

6、教师小结:

人们在砍伐一片森林之前,怎么会想到自己的这一刀葬送的将会是自己的家园呢?

所以当你拿起砍向森林的刀时,请多想一想。

7、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出灾害的严重性。

三、学文,知道怎样保护森林

1、教师导读:

我们该为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呢?

请大家先听听作者是怎么说的?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其他思考。

3、指名反馈。

4、拓展:

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吗?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

是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约一张纸,种下一棵树,相信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增加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份倡议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森林面积锐减       灾难严重         保护森林资源

15老人与海鸥的故事

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

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

您见过海鸥吗?

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请大家展示您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

促进学生从心理上更加接近海鸥。

老师用教态的亲和力、语言的感染力以及机智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很快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老师交流的勇气。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

老人是谁?

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

海鸥是怎么样的?

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

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

(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设想问题为:

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老人在哪里?

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

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

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

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总结板书:

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

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进一步从整体上告知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精读,可以获得个性和的阅读体验。

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

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

使学生从理解与玩味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体验地朗读课文,获取阅读体验,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

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设计意图]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可以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达到自然迁移,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内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

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①老人给海鸥起名字,说明老人对海鸥有十分亲切的情谊,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②海鸥能听懂老人的话,是因为老人来此呼唤的多了,给海鸥喂食的次数多了,海鸥已经把老人当作亲人来看待。

所以,老人一呼唤,海鸥就会飞过来。

③独脚海鸥已经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它知道老人是给它喂食的,不会伤害它。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就兴奋,就高兴,就来神,所以他的眼睛立刻会动起来。

这说明老人对海鸥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情谊。

⑤海鸥向老人告别,连续五次落在老人的帽子上。

从海鸥告别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海鸥对老人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⑥海鸥善解人意,可以预报天气,又是航标。

因为海鸥爱在礁石附近飞鸣觅食,因此,航船可以安全地绕过海上暗礁。

海鸥啄食后,飘举而飞,上下翔舞,洁白美丽的身影,充满诗意。

所以说是“白鸥飞处带诗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亲情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使学生人人有机会与文本对话,在队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

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

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

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

(预设答案:

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

(预设答案: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

……)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

(预设答案:

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是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写一句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预设答案:

老人可能会说:

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

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同学们,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谐社会。

读了这一篇课文,想一想,你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做一些什么贡献呢?

(交流讨论)

3.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

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

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赞老人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图文并茂,彰显了行文思路,凸现了文章主旨,画龙点睛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特别建议】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

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

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只要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

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16.化石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2.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2.难点:

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奇幻:

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2)远古:

遥远的古代。

(3)进化:

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4)造物主:

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5)骸骨(hái):

尸骨。

(6)乌有:

虚幻,不存在。

(7)潜行(qián):

在水面以下行动。

(8)裹藏:

缠绕着藏起来。

(9)太古:

远古的时代。

(10)引颈长吼:

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11)葱茏:

(草木)青翠茂盛。

(12)幽雅:

幽静而雅致。

(13)叹服:

称赞而且佩服。

(14)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15)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在课本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探究质疑:

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3.探究质疑:

诗的1、2节一连用了6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4.探究质疑: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讨论并归纳:

(1)生命的起源。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

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

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

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互相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自养)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3)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

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

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