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7050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docx

8年级历史讲学稿填空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识记)

虎 时间:

    

门 地点:

       

销 领导人(及评价):

     

烟 作用(影响):

     

链接:

1、每年6月3日国际禁烟日,6月26日国际反毒日,都与虎门销烟有关,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钦佩和赞同。

   2、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二、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

1.鸦片战争时间: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

2。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时间:

   

内容:

①、割地: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三.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中      国       的开端。

四、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识记)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发动国家:

主凶:

      帮凶:

     

         重大历史事件:

火烧圆明园(制造者:

    ,时间:

     )

         (侵略军占领北京城,    皇帝外逃,文物流失)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

国     和    领土          平方公里。

 3、    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表格),其中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五.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基本史实。

(识记)

1、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     ”,由美国人    统领。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史实:

    战役,时间:

    ;领导人:

   ;结果:

  

                战役,时间:

     结果:

      

六、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识记)

19世纪60至70年代,英俄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   率军分  路进入新疆,采取“         ”策略,在新疆人民支持下,先后收复了     、     、    等地,1878年,收复除     以外的新疆地区。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收复新疆意义: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了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公柳”。

七、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识记、体验)

 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遇,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勇于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在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的情况下,下令舰艇开足马力向日舰撞去,不幸被日舰击沉,壮烈牺牲。

体现了他不畏强暴、勇于抗争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

      

      时间:

    

      战役:

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

      

         侵略东北的战役:

(制造旅顺大屠杀的战役:

    )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

    

八、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识记、理解)

《马关条约》时间:

    

      签约双方代表:

(中方:

    ,日方:

        )

      内容:

1、割地:

         2、赔款:

         3、(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4、开通商口岸:

      影响:

九.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识记)

时间:

     ,国家:

     

八国联军侵华目的:

         ,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主要战役:

   

联军占领北京的罪行:

(     皇帝外逃,北京文物流失)

十、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运用)

 时间:

 内容:

1、经济上:

(赔款数额最多的条约)

    2、政治上: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军事上:

    4、外交上:

影响: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战争四次:

一系列侵略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网络: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在先进的中国人发动的重大运动中,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要求: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识记)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内忧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⑵目的:

          

⑶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⑸口号:

前期以“     ”为口号,后期以“      ”为口号。

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内容)

①前期:

洋务派以"     "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      工业。

如:

     曾国藩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工业是        ;      (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左宗棠创办,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②后期:

洋务派以"    "为口号,开办了一些     工业,。

如:

    (李鸿章创办),     (张之洞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企业),       (张之洞创办)。

③筹划海防,创办海军:

         三支海军。

(时间:

        )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如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⑺洋务运动性质:

⑻洋务运动失败标志:

⑼失败根本原因:

⑽作用:

⑾评价:

p30

最重要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二、维新变法运动(1895年—1898年9月)

要求: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识记);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

1.历史背景:

《     》签订,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     "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维新变法;变法图强;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

4宣传变法活动:

创办刊物:

《    》后改为《       》

成立政治团体:

      ,机关报是      。

5、代表人物:

             

6、高潮:

戊戌变法:

在维新派宣传下,光绪皇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实行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运动的起止时间:

          

7、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8、结果:

9、性质:

10、失败原因:

11、意义(作用):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2、教训:

三、辛亥革命(1911年)

要求: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识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它革命团体在     成立了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同盟会成立的作用:

          )

③领导辛亥革命。

④创建黄埔军校。

2.革命目的:

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成立机关报《       》,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的作用:

             

4、革命开始标志事件:

       ,时间       ,1911年是旧历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

5、革命主要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定都    ,又叫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元旦,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日子,。

从这天起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

6.革命结果:

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不等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7、辛亥革命性质:

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成功: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0、失败原因:

四、新文化运动

要求: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识记)

历史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科学观念的传入;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索。

兴起时间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号:

         (德先生和赛先生)

内容:

前期:

                      

   后期:

           

最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

     ,发表       ,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地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了《      》。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影响(评价):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

要求: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识记、理解、体验);

导火线:

         

爆发:

时间    ,地点     主力    

口号: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领导人:

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

主力是     ,中心从北京转移到     。

斗争方式是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中国      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斗争主力。

结果:

性质:

历史意义:

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

要求: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识记、理解)

⑴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

工人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③组织条件: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⑵诞生:

时间:

      地点:

        代表人物: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⑶中共一大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         ,建立      专政,实现          。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选      为中央局书记。

⑷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要求: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识记);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识记)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标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国共两党合作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运动,1924年1月~1927年7月15日)。

2、黄埔军校(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⑴、时间:

     

⑵、地点:

       

⑶、领导机构:

校长      ,政治部主任        

⑷、意义:

3、北伐战争

⑴政府:

       

⑵目的:

       

⑶、主要对象:

             

⑷、先锋: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⑸、主要战场:

       

⑹、迁都:

从广州到武汉。

⑺、结果: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北伐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将士欲血奋;工农大力支持;军阀内部矛盾。

⑼、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

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⑴成立:

⑵、性质: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要求: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识记)

一、南昌起义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4、意义:

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三、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军队:

结果:

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

历史意义:

秋收起义后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四.井冈山会师:

时间:

会师队伍:

结果:

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任军长,      任党代表)。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意义:

六、井冈山精神:

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胜利。

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七、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是          。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要求: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识记、理解、体验)

1、长征原因:

        (反围剿失利原因:

     的错误指挥。

2、开始标志:

3、红军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    出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       ,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       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胜利标志: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6、长征精神

7、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性质:

        

内容: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意义: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要求: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识记)

①爆发原因: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②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借口:

柳条湖事件)

③蒋介石的态度:

④结果:

⑤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中国      抗战的开始。

⑥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      等在东北组织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西安事变:

要求: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识记、理解)

背景(爆发原因):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重要原因);蒋介石的两面政策(直接原因)。

时间:

(又叫双十二事变)     

地点:

(又名西安事变)        

发起人:

      

目的:

    

经过:

中共主张以        为重,主张    解决西安事变,并派      等到西安调停。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要求: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识记);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理解、体验)

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时间:

        地点:

北平(卢沟桥)

2、经过: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

3、结果:

卢沟桥失守,平津沦陷。

4、意义:

日本        战争开始,中国       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5、中国军队的抵抗:

国民党第      军坚决抵抗。

二十九军副军长     、一三二师师长       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6、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1937年9月,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        统一战线,开始领导         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为              ,奔赴抗日战场。

⑵、南京大屠杀

1.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大举进攻      。

2、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    。

日军占领南京后    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人以上。

3、迁都:

国民政府都城从南京迁往    ,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

4、对南京大屠杀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认识: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要求:

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识记、体验);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识记);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运用)

1、平型关大捷:

①时间:

      ②参战部队:

       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④、战绩:

歼灭日军      人,缴获大批物资。

⑤意义:

2、台儿庄战役:

①时间:

1938年。

②指挥官:

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

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④战绩:

歼敌      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⑤意义:

(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        

3、百团大战:

①目的:

        ②时间:

        ③地点;华北地区。

④战场:

敌后战场。

⑤规模:

八路军在      指挥下,组织    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⑥指挥官:

      ⑦参战部队:

      ⑧主要目标:

       ⑨意义:

         

4、中共中央所在地    (陕甘宁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5、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⑴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⑵目的:

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⑶内容:

①毛泽东作《       》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党的             路线:

                   ③通过新党章,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⑷历史意义: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投降的时间: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1937~1945),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1895年4月~1945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回归)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

①8月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②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③与此同时,中国军民大反攻。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的原因:

    第17课内战烽火

一、重庆谈判

要求: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识记、理解)

1、谈判时间:

      至         

2、谈判地点:

    

3、谈判背景: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4、谈判目的:

①蒋介石(国民党)谈判目的:

(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目的)

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谈判目的: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5、中共代表:

6、谈判结果:

7、影响: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要求: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识记)

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2、标志:

       

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解放区。

由于众寡悬殊,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粉碎重点进攻:

        指挥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保证了中共中央的安全,也鼓舞了全国各战场的士气。

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

     领导者:

       参战部队:

      

结果:

建立      根据地。

意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      。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湖北重镇       。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要求: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识记、理解)

一、三大战役

1、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

3、开始标志:

攻占锦州结束标志:

北平和平解放

4、辽沈战役:

①时间:

    ②领导者:

     ③参战部队:

      ④关键地点:

最先攻占   ,     敌人起义投诚,最后攻克    。

⑤战术:

关门打狗。

⑥作用:

     ⑦共歼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