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6708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docx

陈桂生1999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合作的教育行动资料

"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的建构--

"合作的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陈桂生、胡惠闵、黄向阳、王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4期

研究取向

教育研究有多种类型,有实证科学的研究,有解释学的教育研究。

它们都以已经发生的教育行动为研究对象;除此以外,还有旨在发现教育规律的实验研究;我们所从事的研究,与以上诸种研究有别,属於谋求教育行动改善的研究,称为"教育行动研究",这种教育行动研究,从学校已有的教育行动的研究人手,谋求教育行动改进,是"反思的教育行动研究",是"以小学教师为主体"的合作研究。

这种研究预期的成果为:

按照各个课题研究的要求,求得尽可能可靠与有效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使课程组成员成为"反思的教育者";通过合作研究的赏试,检验我们的研究取向,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行动研究"的思路。

问题领域

我们同小学合作,先後择定的课题有:

课题

课题研究的性质与类型

研究基地

001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

经验总结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002学会关心

问题研究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003学会关心学生

问题研究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004班级小主人行动

试验研究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005教育性评语

试验研究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这些大都是自选课题,或从学校及教师原有实践经验中,提炼出带有普通意义的有价值的主题,进行探讨,寻求可行的途径,力求获得较为可靠的研究成果(001-003),或以教师原有经验为基础,形成理论假设,通过试验,加以检验(004-005)。

总之,我们的合作研究,忌草率地择定课题。

是经过调查研究的过程,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基础,经过初步论证,才正式确定研究的课题。

这种调查研究的过程,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由於叁与合作研究的各方,讲求实效,不急於求成。

这样一些性质与类型不同的研究,如何按各自的研究规范操作,特别是如何便於小学教师以研究主体的身分,叁与这些研究,在这些课题研究开始时,对於我们,都是未知数。

尽管我们以往对於当代外国以批判理论为背景的"反思的教育行动研究"构想、U-S联合(大学━中小学联合)的教育研究模式,以及同类课题研究成果,多少有些了解,而对於这些研究理论、模式、成果在中国的运用,尚无把握。

我们愿意承认,几年来,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从研究中"学会研究",至今还未完全学会。

研究的进展

教育行动,由"教育行为"、"教育情境"和教育行为主体(教师)对教育行为本身和教育情境的"理解"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基於这种见识,我们所叁与的课题研究,无论是对学校已有教育行动的研究,还是旨在谋求教育行动改进(变革)的试验研究,大抵都从调查学校历史实践与现实情况入手。

尽管我们研究的旨趣与重点,在於探索以教育行动改进为题中应有之义的"教育行动研究",仍然不得不在我们的研究中包含不可缺少的实证性与解释性的研究成分。

一、"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选择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从1991年开始,尝试从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入手,建立所谓"现代学校工作效率",特别是如何使"提高学校工作效率目标"同"在学校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目标"协调一致?

该校在1992年7月、1993年9月与1995年4月,先後出台三个学校管理改革方案,反映这所学校从这种困惑中寻求了一条可行的出路。

由於这种改革成效显着,学校领导对此满怀信心,但这种改革,多少有些别出心裁,同一般所谓"科学管理"、"现代学校制度"有别,说到底,还是心中无数。

在这种情况下,从1997年开始,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建立协作关系,进行合作研究。

起初,双方共同确定的研究课题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学校管理改革的经验",着重探讨这所学校管理改革的特色。

经过多次交流,分析三个方案,已知该校第一方案,大抵按照通行的"科学管理"的思路,实行定岗位、定编制,并使工作职能"量化",形成指标,做到"处处有规范",严格按规范操作,并按工作量分配奖金。

所定规范有122条之多(其中"量化指标"达74条)。

照此执行的结果,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於规矩过多,要求过严,不仅带来繁杂的行政事务,还使教师压力过人,有违"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初衷,因此,也就有第二个方案与第三个方案的出台,其中把"量化指标"从74条减为29条,进而把考勤制度的"量化指标"从8条减为3条,同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道德自律,工作自励",这才使"提高工作效率目标"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目标",趋於协调。

这种学校管理改革的经验,如何提炼,在理论上如何解释,课题组颇费踌躇。

按照我国常见的囗号,也许可以标榜为"提高工作效率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相结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文精神管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等等,但采用这类空泛的囗号,难以联系这所学校管理的实践作出较为谨严的论证。

课题组按照一般管理与学校管理演变的趋势(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又从"科学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把该校的管理定位为"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

以此为课题,着重探讨这种学校管理活动运行的机制。

(二)研究过程

"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起初对於我们,只是根据学校管理理论,对照学校管理活动,得出的假设,关於这种类型的管理活动可能存在它的运行机制,也只是一种假设。

这类假设如何证明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难题。

由於管理活动运行的机理,隐在各种要素关系之中,单从方案、显性的事实和人们的反映中,很难把握各种主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认真查阅了该校在1991-1998年间的全部档案资料,从中整理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学校管理改革档案资料分析》,其中按时间顺序罗列该校管理实施的主要事实,对先後出现的事实,加以细致的比较,还对该校在此期间先後开展的四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加以分析,就历史资料中提到的事件同当事人座谈,经过约半年时间整理资料的工作过程,才初步梳理出"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的思路。

即:

"规范管理"从规范密集型的"强序"管理到以起码规范为基础的"弱序"管理;以系列的"师德"自我教育和"五个二工程"(师资业务高标准)填补"弱序"管理所留下的"规范空缺";实行管理权限的下移(分级管理)和"民主管理",使"被管理者"叁与管理,"管理者"受到"民主监督"。

(三)研究成果分析

此项研究成果,是以《解读"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从一所学校改革的历程看学校管理机制演变的趋势》(作者陈桂生、胡惠闵,《教育叁考》1998年第5期)、《以人文思想构建超越规范管理》(作者卞松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与《"师德"自我教育》(作者杨巍)为代表的系列调查报告。

在《儿童结伴成长》(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一书中,关於此项管理改革的构想与实际成效,多有陈述。

1.此项课题研究成果,为对已经发生的教育行动的解释,属於经验总结。

它与一般学校管理经验总结的区别在於,是以全面的系统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学校管理理论解释事实,故能够大体上勾勒出"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的思路,显示出一种体现"提高工作效率"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双重目的的学校管理活动运行机制。

2.尽管此项课题研究成果中,关於学校管理活动进行机制的研究,尚不够细致,不够深入,由於该校管理经过三轮改革,基本上已经定型,此後学校工作的重心移向对师━生"直接教育过程"的改革,合作研究的重心也就随之转移,故关於学校管理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善。

二、"学会关心"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选择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从1984年开始,就广泛、持久地开展"助残"活动,并由"助残"活动发展为"五助"("助老"、"助幼"、"助寡"、"助残"、"助贫")活动。

学生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学校希望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遂从1997年开始,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合作,进行"学会关心"课题研究。

起初,把"学会关心"课题界定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

我们从1998年开始叁与此项课题研究时,很快就意识到,原先在"学会关心"名目下,实际上要从事三项课题研究,为了便於操作,经过协商,逐步把此项课题研究的重心移向"学会关心他人"。

尽管"学会关心"早已成为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与经验总结,不胜枚举,课题组关於此课题的论证,仍从该校已经发生的教育行动的调查入手。

以大量原始资料为根据,撰写了《无锡市效区扬名中心小学"五助"活动考察报告》。

它是一份谨严的实证研究成果。

通过周密的考察发现:

该校在1991-1997年间开展的各种"献爱心"活动,实际上不仅超出了"五助"范围,还超出了"助人"的含义,小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不仅"帮助人",还在"帮助人"过程中学会"关心人";不过,统计资料表明,学生关心陌生人比帮助身边同伴更加热心,不少学生虽然乐於助人,但往往不善於助人。

课题组通过这种考察,进一步明确了"学会关心"问题的症结:

不仅要开展"关心他人"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这种活动中受到教育;从关心同伴入手,养成"关心他人"的品行,包括自然地关心他人与善於关心他人。

(二)研究过程

关於此项课题研究从何处入手,起初并不了然。

在调查"五助"活动过程中,叁与课题研究的小学教师,讲述了许许多多生动而又感人的教例,也就很自然地从教例研究入手。

这是便於小学教师叁与研究的方式,其程序为:

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教例归纳━新教例创设。

1.教例描述

课题组成员首先以记叙文的方式,把以往工作中遇到的与"学会关心"课题有关的问题以及处理的全过程写成"教例"。

教例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素材,其陈述要求是:

(1)事件经过详实;

(2)如写出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

(3)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

对於初涉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做到这三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对教例进行分析。

2.教例分析

课题组围绕教师提供的教例展开研讨,对教例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进行批判性检验和分析。

提交教例的教师,在吸纳课题组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议论文式的"教例分析报告"。

报告的陈述格式一般同工作和研究的过程相一致(如表所示):

(1)问题的发现与界定;

(2)问题成因或症结的分析,即通过调查、谘询或文献研究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3)问题的解决,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方案的实施,搜集系统的证据说明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4)反思与讨论,即自我反思,与同事的讨论,吸纳他人的意见。

在界定问题的范围和性质,分析问题的成因,为自己处理的措施辩护,说明教育效果等各个环节,报告撰写者都会受到挑战,从而形成理论学习、研究、交流的需要。

每一份教例分析报告,都通过集体的反覆讨论,由个人反覆修改而成,委属不易。

学会撰写教例分析报告,这本身就使课题组成员受到鼓舞。

教例分析报告所显示的工作过程,本身就包含研究成分,而"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正是我们着意寻求的研究模式,加之这种研究方式较为容易被小学教师掌握,尔後这种"工作与研究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研究者

子课题

工作与研究过程

张爱勤

师爱与友爱的启迪(个案研究1)

1.问题的发现(P在校内在校外表现反差大)

2.问题的症结(解读P)

3.问题的解决(转变P)

4.反思与讨论

陈杰

师爱与友爱的启迪(个案研究2)

1.问题的发现(A赖学)

2.问题的症结(A担心甚麽)

3.解决问题的尝试(解开A的心结)

4.问题的再思考

蒋晓丽

师爱与友爱的启迪(个案研究3)

1.设想与设计

2.方案实施及其效果

3.问题的再思考

4.进一步的设想与设计

5.新方案的实施及其效果

6.反思与讨论

王敏

师爱与友爱的启迪(个案研究4)

1.现象

2.原因

3.对策

4.结果

谢琴媛

师爱的启迪(个案研究5)

1.观察与检讨

2.对策与行动

3.效果与反思

浦继丰

爱的意识与被爱的意识之间的互动(个案研究6)

1.现象与观察

2.诊断与分析

3.措施与效果

3.教例归纳

教例分析报告的结论只适用於教例本身,没有普适性。

但是,随着教例分析报告的增多,课题组逐渐开始对报告分类别群,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最初,大家以为,学生只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乐於助人,就学会了关心。

众多教例分析报告显示,学会关心还需要更多的品质,如善解人意,敏锐地感受和觉察到别人的情感、利益和需要,对人际行为後果有较强想像力,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於是,课题组把"学会关心"的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学会爱"、"学会体谅"、"学会预估人际行为後果"、"学会设身处地"、"学会助人"。

课题组又从在量的教例分析报告中,总结出诸多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有教育策略,如:

(1)以师爱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师光靠耐心的说教,培养不了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的爱心的上隹办法是,教师自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

教师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来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2)设置和利用人际和社会情境问题,唤起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对他人心情和处境的敏感性,以及对人际互动行为後果的想像力;(3)在角色扮演中教会学生设身处地;(4)在学校和课堂中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生活气氛;(5)引导学生在助人中学会关心。

4.新教例的创设

教师在教例研究中,似乎忽然发现自己的工作满有研究价值,非常高兴。

工作一旦注入研究成分,也就自然地萌发在工作展露才华的动机,并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由於工作自觉性提高,成为"有心人",也就更加注意捕捉教育的契机,创造新教例。

一般教例,大都在偶然现象发生後,因工作需要而自动地采取对策;值得高兴的是,有些教师在研究兴趣发生後,能根据教例归纳所形成的有关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目标与策略的假设,主动地创设新情境,引起现象的发生,自觉地采取对策,并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从而把工作与研究提到新水平。

1.从此项课题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虽不够成熟,但小学教师可行的研究程序,建立了在小学教师中可行的"个案研究"规范。

2.它不仅包括对已经发生的教育行动的辩析,还包括关於教育行动改进的探索,其中又贯穿着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在合作研究中的不断反思,因而这种"工作与研究一体化"的模式,带有正规的"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徵。

三、"学会关心学生"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选择

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由於实行"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早就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氛围。

在从学校管理改革研究转向"直接教育过程"研究之际,发现为数甚多的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精彩教例,遂建立课题组,叁照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学会关心"研究的经验,开展"学会关心"课题研究;课题组从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要使学生"学会关心",教师先得"学会关心学生"。

於是,把研究重心转向教师对自身"师德"与工作的研究。

可以说,这不是先择定此项课题再开展研究,而是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更加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过程

此项课题研究,同扬名中心学学"学会关心"课题研究程序相近,所不同的,主要是在"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教例归纳"、"新教例创设"诸环节之後,增设"专题研究"环节,把各个教例的研究上升为一般教育问题研究。

即在各个教案研究心得基础上,把"学会关心学生"命题分解为"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理解学生"、"学会让学生当家"、"学会因势利导"、"学会解读特殊学生"、"学会理解班干部"、"学会关心家长",等等。

除平时研究外,1998年暑期,曾就其中若干专题,举行专题研讨会。

每位与会者,会前都查阅了各种有关的工具书和叁考资料,撰写发言提纲,讨论氛围甚为活跃;会後,根据讨论中的收获,写出这类专题的短论,从中提高了理性思考的水平。

(三)研究成果分析

此项研究成果,集纳为《"学会关心学生"研究》一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此项研究,属於教师对其自身的研究,从各种教例中,显示出"现代人师"的风貌,令人可喜可佩;其教育的实际成效在该书中多有反映,在研究程序中,创设"专题研究"的环节,克服了教例研究的局限性,为研究思路探索中的新收获。

研究的进展(续)

尽管我们叁与各项课题研究,都从对已有的教育行动的考察入手,而我们志在从事关於教育行动改进的研究,故从1998年起,把研究的重点移向旨在改进教育行动的试验研究。

这种试验,有别於旨在发现教育规律的科学试验,它属於"教育实践研究"范畴,属"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讲求教育成效。

因属"反思"的"教育行动研究",在追求教育活动成果的同时,力求使叁与研究的小学教师,成为"反思的教育者"。

我们所叁与的教育试验,有扬名中心小学的"教育性评语"试验研究和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班级小主人行动"的试验研究。

这两项研究尚在进行中。

一、"教育性评语"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选择

中小学一学期一度的品德评语,看似寻常,实际上颇有讲究。

在我国,鉴於多年来小学评语缺乏应有的教育成效,近几年间,各地多有评语改革的尝试,而关於评语的课题研究,至今仍缺少章法。

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在职研究生何康曾在陈桂生指导下完成题为《关於品德评语问题的探索》的教育学硕士论文,属相当谨严的实证研究结果;此後,我们早有进一步研究评语问题的打算,而扬名中心小学又有志於评语改革,遂开展评语课题的合作研究。

(二)试验的目标与实施计划

此项课题研究从对扬名中心小学以往评语的考察入手。

这种考察包括以1996-1997学年度第一学期、1997-1998学年度第一学期若干班级评语样本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就班主任和学生原有的评语观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在此基础上拟定试验方案,进行课题成员培训,并分阶段实施。

试验方案叁照《世界21世纪议程》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简明的陈述方式,其要点如下:

 

"教育性评语"研究方案

一、行动依据

1.以往的品德评语中存在的问题为:

评语一般化,往往不符合学生实际,不同学生的品德评语之间,差别甚小;在评语结构中,偏重对学生行动的评价,忽视对学生个性特徵的描述;评语主要面向家长,而不是面向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评语用语贫乏,流於俗套,不足以打动学生。

总之,评语缺乏教育性。

2.扬名中心小学从1997年开始,已经赏试进行评语改革,一些教师取得了突破,主要精神在於使评语符合学生个性,并具有教育意义。

3.在我国,多年来关於评语问题,缺少专门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为经验总结,缺乏严格论证。

 

二、目标

1.中心课题:

教育性评语试验。

2.具体目标:

(1)从面向家长的评语到面向学生的评语的转变。

(2)从片面评价的评语到关於学生素质全面评价的评语的转变。

(3)从枯燥的评语到色彩斑斓的评语的转变。

(4)从专断性评语到形成性评语的转变。

此项研究,既以试验检验"教育性评语"的假设,尤为注重使课题组成员经受小学教育研究的训练。

三、行动

1.建立以"教育性评语"探索为旨趣的"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课题组,其中包括小学教师、学校领导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与硕士研究生,以小学教师为主体。

由自愿叁与研究的教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研究生协助下,主动提出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调查和试验。

研究组合的成员为10人,以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扬名中心小学尤仁德校长为顾问。

2.从对原有评语进行抽样调查入手,提出严格的实证报告。

3.试验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1998年2月━1999年2月;第二阶段,1999年2月━2000年2月。

每个阶段分两轮试验。

每轮试验由个试验班分别拟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作出小结。

4.1999年5月提出阶段报告,2000年春季提出结题报告,并请专家鉴定。

(三)课题组成员培训

课题组成员培训的重点为:

对"教育性评语"试验的中心目标与基本假设取得共识;研究此项课题研究的策略;探讨评语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交流评语写作经验与评语研究心得。

(四)试验过程

每轮试验的程序,大抵为:

测评前轮评语的教育效果、家长的反映--本轮试验的目标与实施方案--积累评语素材,并联系日常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评语观念--本轮评语的设计--小结。

(五)研究策略

一学期一度的评语,看似简单,工作量不大,而评语试验研究却较为困难。

其难点在於:

评语准确性(同学生实际情况符合的程度)的测定,已有的评语对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的测定,以及对一套评语的分析框架等。

为此,课题组对於此项研究的策略,反覆考虑,尝试作了一些设计,如:

关於改进评语工作程序的设计,关於测定评语准确性的设计,关於成套评语分析框架的设计,以及考察评语效果的设计等。

这类设计虽不周密,我们也不想求之过深。

(六)阶段研究成果分析

关於第一阶段试验(包括试验成果的分析)另有专门报告,不再重述。

从"教育行动研究"的视角看来,通过第一阶段的试验,"教育性评语"的假设,初步得到验证,原定试验目标与实施方案基本上可行;确使试验班的评语较前大有改进,大体上取得预备效果;不过,由於重在假设的验证和评语教育成效的测定,使小学教师难於介入研究工作,出现大学研究者设计,小学教师操作的现象。

尽管在此项研究的第一阶段,这种现象在所难免,但也可能同"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影响有关,表明我们尚未完全分清教育科学试验与教育实践试验(教育行动研究)的区别,这是第二阶段试验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二、"班级小主人行动"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选择

在叁与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教师"学会关心学生"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学生大都希望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发挥自己作用的机会。

有些学生把当"小干部"看成是"当官",当生中的"老干部"养成"干部作风",没有当干部机会的学生想过"官瘾"。

这种现象在许多学校中都存在;这类问题早就引起教师注意,不过,以往大都作为个别问题处理。

鉴於该校以往针对教育工作一般化倾向,比较注意对学生的关怀和个别指导,这类成功教例甚多,而相对说来,反而忽视从班级集体着眼,开展教育工作。

该校综合以上情况,决定同我们合作开展"班级小主人行动"课题研究,属於以小学生民主生话训练为中心目标的试验研究。

(二)试验的目标与实施计划

此项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试验班就"小干部"问题,进行了许多问卷调查;在课题组酝酿过程中,叁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各自谈了自己的见解。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试验方案。

总体方案为:

班级小主人行动

--小学生民主生活训练试验研究方案

一、行动依据

1.以往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1)

班级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希望能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机会。

(2)

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少先队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徵。

关於"小干部"的观念,"荣誉"重於"责任"。

(3)

只把小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大都想当干部、当个好干部,缺乏"每个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争取做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意识。

2.以往一些班级曾经进行改革班级管理制度的试验,如"今天我当家"试验,较有成效,获得一些经验。

一些老师有志於进行以"学会民主"为中心课题的多方面探索。

二、目标

1.中心课题:

"学会民主"--小学生民主生活训练

2.假设:

(1)

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民主教育。

(2)

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