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427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docx

小学教案课文18课文19

课题:

《18.古诗二首》

【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宿、寺”等12个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好境界,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音频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夜宿山寺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

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

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

,门开了,是谁?

(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

李白是什么人?

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

(《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

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

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

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

“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

大家齐读好不好?

(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

(电脑出示:

山、星、诗)

过渡:

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

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

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

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

危楼高百尺

教师:

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

哦,我明白了,太好了。

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

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

危楼高百尺

教师:

真高呀,还有谁读?

高不高?

还有想读的吗?

有点矮了。

还请——读得怎

样?

 

 

第二课时敕勒歌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

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两分钟)

4、跟读:

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

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分析古诗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

在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

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

苍苍   及时板书)

师:

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

茫茫   及时板书)

师:

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

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

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  牛羊怎么样?

  肥壮  板书:

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

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设计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七、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第三课时

 

 

课题:

《19.雾在哪里》

【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淘、淘、顽”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音频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

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雾(大雾)(雾气)淘(淘米)(淘气)顽(顽劣)(顽皮)于(于是)(终于)

暗(暗中)(暗处)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

甚(甚至)(甚于)至(至今)(至于)躲(躲藏)(躲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

“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

“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

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4、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

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

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甚至、消失、藏起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七、作业:

背熟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

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

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于、论、岸、屋”等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6、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藏起来

大海--(海水、船只、远方)

天空--(太阳)

海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

(桥梁、行人、小黑猫)

自己藏起来

一切都露出来。

7、作业设计

1、复述课文

2、收集关于雾的谚语

第三课时(习题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