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185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docx

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奠基: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

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2.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

1949年9月,北平。

(2)主要议题:

讨论新中国成立。

3.成立

(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2)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4.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问题探究]新中国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

提示:

否。

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史观解读]以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革命史观: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现代化史观:

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

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思维拓展]《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

(1)从产生的条件看,当时全国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召开全国人大和制定宪法的条件尚不具备。

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制定临时宪法。

(2)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从作用看,《共同纲领》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临时性。

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图解历史]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

[微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人民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

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 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一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他还说: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就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当代史》

二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特点,说明了该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史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说明了新中国初期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

史料三表明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选举比例规定时期是我国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3)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历史解释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知识考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

能力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素养考查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 C

解析 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排除B项;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

因此,在法制建设上,也必须与之同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保障,故C项正确;依法治国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排除D项。

考向分析:

本讲内容在近五年的全国卷中考查频率较低,但从2018年试题来看,涉及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未来高考中仍有考查的可能。

从考查形式和内容上看,会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立足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并注重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考查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内涵、外延。

预测1 创设新情境考查新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8·山东济宁期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述了新中国初期有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被吸纳进新政权,而且担任了部长级的职位,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代表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性,故A项正确;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明了民主党派加入统一战线和政协,不能说明人民政协就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民主人士被吸纳进新政权,并不意味着他们有任何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预测2 从时代特征的角度考查1954年宪法

(2018·皖南八校联考)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中孕育了。

这说明1954年宪法(  )

A.缺乏变革的创新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1954年宪法制度的契机和雏形已经在《共同纲领》中孕育了,可知1954年宪法沿袭了《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项正确。

A、C两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