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0948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个人 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docx

经济生活个人主体归纳与典例训练

高三年级政治学案88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李振博审核人:

近几年高考政治命题对《经济生活》内容的考查,经常从为什么做或者如何做某件事等角度对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者)等主体进行考查。

鉴于这一命题特点,在二轮专题复习时,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对上述三大主体知识进行整合。

平时只有做到知识储备分类清楚,考场调用知识才能准确无误。

专题一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

(一)——个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重要的市场主体,其权利的实现、合法权利的维护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因此在高考命题中对消费者和劳动者等个人的考查越来越多。

复习本专题内容,要着重把握有关消费者和劳动者的一系列常考点,并且要注意联系扩大居民消费的新举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收入分配改革等热点问题。

[串主干知识]

[明热点考向]

1.消费者的常考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劳动者的常考点:

就业;收入分配方式。

3.投资者的常考点:

投资方式与原则。

4.纳税者的常考点:

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

知识整合一 消费者

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

考点

(一) 影响消费的因素

1.(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2.(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3.(2013·广东高考)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考点

(二)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4.(2014·全国卷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三)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5.(2011·天津高考)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

1.(2012·海南高考T9)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指正:

2.(2012·海南高考T9)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指正:

3.(2011·全国卷T14)多样化的月饼消费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指正:

4.(2014·安徽高考T3)受绿色消费观和开征资源税的影响,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

三、对接高考整合知识——明考法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者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根本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

2.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重要因素:

物价。

(1)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拓展提示 :

(1)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 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4、宏观政策与消费

5、心理、观念与消费

(二)消费观——知道怎样正确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前挂后连】 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消费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消费对小康建设的影响

(1)消费与生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四、锁定热点预测押题——验能力

1.下图是某地区2015年不同收入的家庭食品消费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比重的情况。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  )

A.消费行为的选择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B.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C.收入差距的存在造成消费结构的差异

D.恩格尔系数降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要(  )

①倡导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 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③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 ④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扩大,以往那种简单的语音服务以及网络接入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在中国,一种新兴的产业——信息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

材料主要说明(  )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知识整合二 劳动者

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

考点

(一) 劳动者的就业及权益维护

1.(2015·重庆高考)“亲,你也可以开店哦。

”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

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

微店的兴起表明(  )

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

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2.(2010·江苏高考)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

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

(二) 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方式

3.(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

“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

1.(2014·天津高考)农民承包的土地入股流转给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租金属于按劳分配。

()

2.(2014·云南模拟)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3.(2014·保定模拟)从劳动者自身来讲,能否实现就业,根本在于具有开放和超前意识。

()

4.(2014·银川模拟)报考公务员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

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学生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就业。

()

三、对接高考整合知识——明考法

(一)就业——正确认识“就业难”和“用工荒”

 

(三)三方力量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

(四)收入分配——知道怎样分配及增加收入

1.现阶段,劳动者取得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劳动者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向社会提供劳动,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努力提高和增加个人收入。

四、锁定热点预测押题——验能力

1.下图是小华2015年的收入情况,如果2016年他仍在原岗位工作,下列具有可行性的增收举措是(  )

①出资与弟弟合开一个小规模洗车店,以增加经营性收入 ②适量购买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以增加财产性收入 ③将驾车上班改为乘坐公交车上班,尽量减少去商店次数 ④向政府部门申请少量的失业保险金,以增加工资性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人不是你最重要的资产,合适的人才是”,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指出:

“首先要请合适的人上车,送不合适的人下车,给合适的人安排合适的座位,然后再决定行驶的方向。

”扎克伯格招聘人才的原则就是“要看重员工态度,技能可以传授,激情则不能”。

这说明(  )

①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企业应该科学管理,人尽其才,合理利用 

③劳动者应履行义务,积极主动投入工作 ④劳动者应树立竞争就业观,努力提高技能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知识整合三 投资者

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

考点

(一) 投资理财的方式

1.(2015·全国卷Ⅱ)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收益进行了梳理:

50元买入甲公司的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1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6%。

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A.甲公司股票    B.乙公司股票C.丙公司股票D.银行理财产品

2.(2015·福建高考)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考点

(二) 投资理财的原则

4.(2015·江苏高考)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

1.(2013·全国卷ⅠT1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指正:

2.(2011·海南高考T2)居民储蓄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居民的消费趋于饱和。

()指正:

3.(2014·四川高考T3)风险越大的公司其投资收益率越高。

()指正:

4.(2013·江苏高考T8)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

三、对接高考整合知识——明考法:

(一)投资方式——全面认识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及原则

比较

储蓄

债券

股票

保险

区别

性质

收益权

偿还

方式

流动性

投资

效益

联系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都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都有一定风险

原则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分散投资是化解风险的最好办法。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5.要注意投资的流通性和流动性。

(二)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看居民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角度

影响

生产

居民投资有利于弥补市场资金的不足,为企业生产提供资金,也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分配

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居民投资有利于拓宽居民收入来源,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交换

居民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对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供应,弥补生产资源的不足,扩大有效供给

消费

居民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为居民消费奠定基础。

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投资增加,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扩大内需,更不利于平衡出口、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前挂后连】 

1.居民投资与资源配置:

(1)资本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资源。

资本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在其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其向效益最大化的领域流动。

(2)市场调节有其弱点和缺陷,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2.居民投资与社会总体发展:

(1)经济发展与居民投资。

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投资意愿、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居民投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同时伴随经济发展,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产生为居民投资提供多种选择

(2)居民投资与社会消费。

居民投资是建立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之上的,居民投资意愿、能力等反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但社会总体投资意愿过强,也不利于总体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居民投资与社会保障水平。

一般来讲,社会保障水平越高,人们的消费意愿越强,而投资意愿越低。

四、锁定热点预测押题——验能力

1.中国人民银行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下列图示中,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X1为调整前利率,X2为调整后利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正确反映上述信息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一位理财专家给出这样一个投资理财公式:

“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这一理财公式的合理性在于(  )

A.充分考虑到投资的合法性B.能够避免投资的风险

C.兼顾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D.实现了收益的最大化

知识整合四 纳税者

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

考点

(一) 纳税人与负税人

1.(2014·四川高考)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商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

(二) 税种

2.(2012·海南高考)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

A.流转税、流转税B.流转税、行为税C.流转税、财产税D.所得税、流转税

考点(三) 依法纳税

3.(2013·重庆高考)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

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4.(2010·江苏高考)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是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

1.(2013·四川高考T2)“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

2.(2011·江苏高考T11)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

3.(2014·合肥模拟)在我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根本义务。

()

4.(2015·深圳模拟)外国旅游者在深圳购买我国发行的社会福利彩票中一等奖,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他不是我国公民。

()

三、对接高考整合知识——明考法

 

v税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选取当前的热点,从每一个角度举两个例证:

(1)调节经济: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例证:

(2)引导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如:

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例证:

(3)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例证:

(4)引导转变方式: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例证:

四、锁定热点预测押题——验能力

1.我国目前对股息红利所得采取的是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

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

对此措施的正确认识是(  )

①属于个人所得税 ②属于企业增值税 ③鼓励长期投资 ④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走进高考: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

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12分)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9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10分)

 

专题检测

(一)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

(一)——个人

1.有关人士指出,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

“巧妙利用时间差”是指(  )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利用市场供求机制,获取更多收益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D.节约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2.右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3.家庭投资理财应根据不同的经济态势,采取不同的选择。

当银行储蓄利率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时,右列图示最适宜的家庭投资理财方式是(  )

4.“创客”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从“创客”到创业,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需要(  )

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我国公有制主导地位 ②政府搭建平台激励创业,安排“创客”就业 ③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念,适应市场的需要 ④社会支持创业,让创业者不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5.控制烟草,消灭烟草的危害是当今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控制烟草的方法有很多,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下列做法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

①香烟盒标明有害健康警示产生的影响可图示为甲

②政府提高香烟消费税税率产生的影响可图示为甲

③健康电子烟的发明和推广产生的影响可图示为乙

④政府控制烟草的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可图示为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现在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至2017年,全球将有69%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将带来智能手机品牌和价格的进一步分化。

这表明(  )

①生产取决于消费并促使智能手机品牌的分化 

②手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方式 

③手机价格和品牌的变化受人们消费嗜好的影响 

④手机消费调节手机资源的流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增加,右图能反映这一消费结构变化的是(  )

8.某市C村为典型淘宝村,业务涉及鞋服、电子产品、健身器材等,年利润数十亿,吸引许多大学生回乡创业。

此类草根创业,带来了经济活力的迸发,请完成以下推导过程。

―→推动草根创业―→打造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或创业园―→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

①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②完善服务体系,降低创业融资门槛 

③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④改善监管环境,搭建竞争合作平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某县位于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远古火山口群山脚下,土豆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狭小的本地市场常导致土豆低价滞销。

为走出困境,当地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牌经营。

几经努力,该社成功地把土豆贩卖到省内外,且高价畅销,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从材料看,农民之所以增收,主要因为(  )

①种植土豆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竞争优势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经营提高了土豆的价值

③土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