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526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9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洛阳市学年中考化学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石蜡中含有氧元素

C.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甲>乙>丙

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3.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对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说明氧气浓度对反应有影响

B.乙:

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丙:

磁铁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丁:

从竖直放置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5.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

A.N2OB.NOC.N2O2D.N2O5

6.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

C.铜用作制导线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二氧化碳B.

氧气的验满

C.

过滤浊液D.

测溶液pH

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11.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

研究分子运动C.

研究燃烧的条件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H2和CH4

燃烧观察火焰颜色

B

将硬水转变成软水

加入足量肥皂水

C

鉴别尼龙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气味

D

防止实验室金属药匙生锈

使用后用水清洗即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要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

(2)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

14.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

小明通过网站订了外卖套餐:

香辣鸡腿堡、鸡肉洋葱圈、盐酥鸡米花、上校鸡块、可乐。

该套餐中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写一种)。

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你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_____(写一种)。

在烹饪过程中往往使用加碘食盐进行调味,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硅元素_______;

②4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

③氧离子_______;

④5个氢原子_______;

⑤碳酸根离子_______:

⑥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书写化学方程式: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

16.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③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

④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汽水

(3)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C处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可选用下列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请在B中补画出导管_________。

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室欲制取纯净且干燥的CO2,请写出装置中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

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

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③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为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②步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分析第②步实验:

与先加入的80g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继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的沉淀是_____(填名称)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压强减小,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A正确;

B、由于石蜡燃烧与氧气反应,产物中有水生成,不能证明石蜡中含有氧元素.故B不正确;

C、由用氢气吹起的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可以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C正确;

D、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是连通的,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丙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解正好为15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应该是图像的平移,丙不变,甲、乙分别减小到t1℃和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选项A错误;

B、胶头滴管吸取试剂瓶内液体时,瓶塞应倒放于桌面上,选项B错误;

C、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选项C错误;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于试管上方,不得与试管壁接触,选项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甲:

硫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现象不同,说明氧气浓度对反应有影响,反应物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充分,选项正确;

B.乙:

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逸出,不能称量到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C.丙:

磁铁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正确;

D.丁:

从竖直放置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选项正确。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3N、7O、2H,反应后(X除外),有2H、2N、6O,则X中有N、O,故选B。

6.C

【解析】

①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盐酸反应结束,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大,正确;②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会恢复到原温度,错误;③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断增加,盐酸反应结束,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大,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错误;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氯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正确。

图像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7.B

【解析】

【详解】

干冰易升华吸热具有制冷效果,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C、铜用作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

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8.B

【解析】

试题分析∶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

故A错误。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故B正确。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拉闸,再立即用水浇灭。

故C错误。

D.室内起火,不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安全知识。

9.B

【解析】

【详解】

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应该浸入液体里,防止气体逸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要求,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测溶液pH值,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A、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CO,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加热,防止加热不纯的CO发生爆炸,错误;B、为了准确称量药品,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先调平,错误;C、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正确。

故选D。

D。

点睛:

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

“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11.A

【解析】

【详解】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正确;

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错;

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错;

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错。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H2和CH4燃烧,火焰均为淡蓝色,无法区分,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加入肥皂水搅拌,只能鉴别硬水和软水,无法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分离出来,要将硬水转变为软水应采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尼龙线属于合成纤维,燃烧后有特殊气味,羊毛为羊毛纤维,燃烧后有烧毛发的气味,通过燃烧可以区分,选项C符合题意;

D、金属生锈与氧气、水等有关,因此,用水清洗金属钥匙会加速钥匙生锈,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对A中铁丝观察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K1、K2,通入氧气后关闭止水夹K1、K2,继续观察通一段时间氧气后A中铁丝表面生成红色固体而B中铁丝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

【分析】

【详解】

(1)要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对A中铁丝观察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K1、K2,通入氧气后关闭止水夹K1、K2,继续观察;

(2)在B中铁丝与氧气接触没有生锈,因此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是通一段时间氧气后A中铁丝表面生成红色固体而B中铁丝没有明显变化。

14.糖类(合理即可)苹果(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该套餐中富含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等(合理即可);

(2)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苹果(合理即可);

(3)碘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碘元素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碘酸钾中碘显+5价可表示为:

15.Si4NO2O2-5HCO32-

【解析】

【详解】

①硅元素:

Si;

②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4个二氧化氮分子:

4NO2;

③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O2;

④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5个氢原子:

5H;

⑤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O32-;

⑥氧化镁中氧元素为-2价,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6.CO2②黑色固体变红

点燃一氧化碳,处理尾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

(2)①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③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④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3)A处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红色,故A处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

B处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在C处加一个燃烧的酒精灯,可以燃烧一氧化碳,处理尾气;

(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

2KMnO4

K2MnO4+MnO2+O2

【解析】

【详解】

(1)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通气导管应在集气瓶口处。

故填:

(2)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用试管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故填:

2KMnO4

K2MnO4+MnO2+O2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吸收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所选用装置的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故填:

【点睛】

根据装置F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水的作用是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进行分析;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用试管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吸收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18.铁架台长颈漏斗A

催化剂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解析】

【详解】

(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

(3)C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①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③装置G的作用是:

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H2SO4氢氧化铜9.8%

【解析】

【详解】

(1)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后生成物中一定有硫酸铜,可能有剩余的硫酸,当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后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0g×10%=8g;

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

x=9.8g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

y=9.8g

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B.澄清石灰水滴入稀盐酸中

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振荡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H+、NO3-、OH-B.H+、K+、Cl-、HCO3-

C.H+、NH4+、NO3-、SO42-D.Na+、K+、MnO4-、NO3-

3.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检验氢气纯度

C.闻气体气味

D.熄灭酒精灯

4.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干冰作制冷剂

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5.关于下图理解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6.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疾病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霉变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决对不能食用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波义尔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AB.BC.CD.D

7.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

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铱的元素符号是IrB.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C.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8.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

A.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B.不锈钢碗C.塑料盆D.陶瓷杯

9.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

A.H2OB.AgNO3固体C.浓盐酸D.KOH固体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品红扩散C.酚酞变红D.干冰升华

11.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FeCl3、Ca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克,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8克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和NaCl组成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熟石灰、液态空气

B.稀有气体、纯碱、浓硫酸

C.水银、小苏打、冰水共存物

D.金刚石、生石灰、大理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

我市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这种公交车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

下图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之一)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上述反应的产物C、D中,与CO组成元素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a=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5.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