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54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

40分钟测试总分:

100分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一种,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是由、、、

和黏土等组成的。

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进行观察。

2、我们根据三种土粒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

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3、我们把土壤分为三层:

、和。

4、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他们被称为。

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肥粒。

越多土壤越肥。

5、修筑梯田可以防止和保持。

6、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资,它为植物提供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也为人类提供了和……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7、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小动物是。

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还可以用来测量。

9、塑料垃圾被填满在土壤里,会降低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土壤非常紧密,所以土壤中没有空气。

()

2、我们把土壤放到杯里加热,看到有很多小水滴凝结在烧杯壁上,这个实验说明了土壤当中含有水分。

()

3、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

4、山上的表层土比低谷的表层土贫瘠。

()

5、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

()

6、泥土能够溶解在水中。

()

7、没有了土壤,动物仍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

8、废电池可以随便丢弃在土壤里。

()

9、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

10、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沤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

三、选择题:

1、在观察土壤时,我们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显微镜B、放大镜C、筛网D、酒精灯

2、()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助手,一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

A、水生动物B、昆虫C、土壤动物

3、哪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

A、喷洒农药B、多浇水C、种植绿肥

4、下列哪一种行为是保护土壤的()

A、开山毁林B、植树造林C、种植绿肥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下列哪种土的渗水性最强()

A、壤土B、沙土C、黏土

6、堤坝上种植防护林的作用是()

A、吸烟滞尘B、保持水土C、减少噪音

7、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

8、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加以改良。

A、水B、腐殖质C、沙子

9、把下列三种土壤和点水捏一捏,哪一种最容易捏成团()

A、沙土B、黏土C、壤土

10、大多数小动物生活在土壤的()

A、表层土B、下层土C、岩石层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

研究土壤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1、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杯中。

会看到有()从土壤中冒出。

土壤中含有()。

2、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

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

)层,上层颗粒()

下层颗粒()。

上层的物质是()

下层的物质是()。

3、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

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

土壤中含有()。

4、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

看到(),闻到()。

土壤中含有()。

我的实验结论

土壤由()、()、()、()、()等物质组成。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

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附:

《试卷编写说明》

1、命题意图说明:

这份试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册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会“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增强学生爱护土壤、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2、试卷结构特点:

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及培养学生目标,促进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注意到了内容形式、题量多少、分值大小、实验探究等方面内容,难易适中、形式多样。

3、典型试题例说:

培养学生长期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激发他们在快乐中去探索科学奥秘。

如:

四、实验题: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土的成分。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混合物水空气腐殖质沙子放大镜

2、沙土黏土壤土

3、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4、遗体腐殖质腐殖质腐殖质

5、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6、土壤养料水分栖息地住所制作物品的原料

7、蚯蚓

8、眼手耳鼻子仪器

9、透气性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选择题

1、A2、C3、C4、B5、B6、B7、B8、B9、B10、A

四、实验题

1、气泡空气

2、两较小较大黏土沙粒

3、水珠凝结水分

4、土壤发白焦糊味腐殖质

空气黏土沙粒水分腐殖质

五、简答题

1、答:

蚯蚓在土壤里钻爬以后留有“隧道”,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原本紧密的土壤变得松软,从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答:

人类喷洒农药、开山毁林、抛撒垃圾、开窑烧砖等都会破坏土壤;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等。

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空2分,共20分。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

四、实验题:

每空1分,共17分。

五、简答题:

共13分。

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各4分。

检测意见(检测人:

张志遐)

本套试题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课本为中心、为重点,注意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题目叙述清楚,大小适宜。

卷面设计合理,留足了学生答题的空间。

分数分配合理,难中易题型占合理的比例。

试题反映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年级科学学科(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学校

一、精彩补白; 

1、果实一般都有()和()。

2、有()、()和(),种子才能萌发。

3、根可以分为()和()。

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

4、根有()和()的作用。

5、大多数植物利用()、泥土中的()和空气中的(),在叶子

里自己制造(“”)。

6、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性。

7、完全花是由()、()、()、()四部分组成的。

8、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常见的是借助()和()。

9、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六部分。

10、花中的()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11、花粉落在()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

12、大多数植物都适合生长在()里。

13、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茎、()茎、()茎、()茎。

牵牛花是()茎,竹子是()茎,西瓜是()茎。

huauozaio

二、择优录取:

1、摘掉棉花的它还能结出果实。

A、花瓣B、雌蕊、C、雄蕊D、萼片

2、下列种花是虫媒花。

A、玉米的花B、水稻的花C、油菜花

3、把蚕豆种子横着放,根会。

A、向上长B、向下长C、向旁边长

4、下列不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A、苹果B、花生C、黄瓜D、大豆

5、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剥B、用放大镜看C、用磁铁吸

三、明辨是非:

1、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

()

2、离开了阳光植物就不能生存。

()

3、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可以食用。

()

4、种子萌发需要水,把种子泡在水中,发芽速度会更快。

()

5、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

6、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空气。

()

7、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

8、我们吃的是香蕉的果实。

()

9、爬山虎是攀缘茎。

()

10、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

四、连连看看:

西红柿茎叶

甘薯花

菠菜根

花生果实

西兰花种子

五、对答如流:

1、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有:

提供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

(1),如;

(2),如;(3),

如;(4)如。

六、实验题: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

请把你试验的过程和方法用

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一、填空

1、我们把盐和花生混合,它们的混合前后的(       )没有改变,(          )改变了。

2、把固体从液体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

3、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有的液体(),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的液体也可能()。

4、液体和固体放在水中一样,有些(),有些();有些容易(),有些不容易()。

5、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体积()。

二、判断

1、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会增加。

()

2、油,水,蜂蜜这三种液体相比,油比水轻,水比蜂蜜轻。

()

3、同样多的液体重量一样。

()

4、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

5、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与重量无关。

()

6、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

7、固体有一定形状、不会流动,沙子会流动,所以说沙子不是固体。

()

8、改变一定的条件,有些原先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于水。

(     )

9、面粉放在清水中搅拌后,会均匀地分散,所以面粉能溶解在水中。

(     )

10、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

三、选择

1、下列物质中___能溶解在水中。

  (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2、怎样才能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

A.搓成一个球状B.压扁,并且弄得很薄C.做成小船的形状

3、下类哪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     )

A、酱油   B、黑芝麻糊   C、可乐    D、黄豆

4、潜水艇上浮成下沉的原因是()。

A质量变化B体积变化C形状变化

5、下面的方法中,()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

A往清水里加盐B把水倒掉一些C往清水里加清水

6、同样体积的油,水,蜂蜜最重的是()。

A油B水C蜂蜜

7、铁块在盐水中会()

A、上浮B、下沉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8、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A、气体,液体,固体B、液体,固体,气体C、固体,液体,气体

9、牙膏属于()

A.固体B.液体C.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

10、先往杯中导倒入水,再加入蜂蜜会出现()

A.上层是水,下层是蜂蜜,然后蜂蜜和水会混合在一起

B.上层是蜂蜜,下层是水C.蜂蜜和水混合在一起了

四、排序

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把某一种固体弄碎。

请你根据所使用的工具,如木棍,药杵,小铁锤,来判断这一固体的软硬程度。

1、能用木棍压碎的物体

2、用木棍压不碎,但能用药杵捣碎的物体

3、用药杵捣不碎,但能用小铁锤砸碎的物体

4、用小铁锤砸不碎的物体

据此,请你来排一排,这几种物体从硬到软的顺序应该是:

五、分类:

1、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下沉的是。

①香油②塑料瓶盖③玻璃球④蜂蜜⑤乒乓球

⑥树叶⑦铁钉⑧木块⑨卵石⑩泡沫板

2、下列物体固体是;液体是。

①盘子②玻璃球③果汁④大树⑤塑料杯

⑥牛奶⑦钥匙⑧橡皮⑨洗发剂⑩钢笔水

六、操作

1、想办法分离下面混合固体

混合物

分离方法

大米和面粉

沙和石子

木屑和铁钉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学校:

评价

等级

在相应等级上划“√”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

一、填空:

(50分)

(1)、我们可以以(  )(  )(  )(  )( )( )等方面来了解天气状况。

  

(2)、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定时观测和记录,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

  (3)、空气干燥时,有些成熟松果的鳞片会()。

  (4)、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等都关心天气。

  (5)、8℃读作:

();气温零下12度写作:

()。

(6)、测量雨量的大小的工具,叫(    ),雨量的大小用(   )作单位。

(7)、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风从西方来,就是()风。

烟向东北方向飘,就是()风。

(8)、在一定的地区(),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9)、一年分( )四季。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10)、()贵如油,一阵()一阵凉。

  二、判断:

(10分)

  

(1)、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确的测量,有些事物却难以精确测量,或者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估算得方法进行统计。

()

  

(2)、只要有一双好眼睛,我们就可以全面地观察事物。

()

  (3)、使用雨量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处。

()

  (4)、风吹去得方向叫风向。

()

  (5)、观察到天上有钩钩云时,我们就知道肯定是个大晴天了。

()

  三、选择:

(10分)

  

(1)、风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看不见B、摸不着C、闻不到D感觉不到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

()

  A、10点B、12点之前C、12点D、午后2点左右

  (3)、百叶箱安放不正确的是:

()

  A、离地面1.5米B、空旷的地方C、草坪上D、树荫下

  (4)、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A、温度计B、风向标C、湿度计D、望远镜

(5)、轻风吹脸面是()级风。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四、填图:

(10分)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晴阴小雨风力风向

  2、连线。

(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春季天气炎热

 夏季风和日丽

 秋季穿上棉衣

  冬季天高云淡

  五、简答:

(20分)

  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

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2、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仪器、设备、天气状况、预报。

(2)仪器预报

  (3)、张开。

  (3)、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

  (4)、八摄氏度,-12℃。

  (5)、风力计,西风,西南风。

  (6)、雨量器毫米

  (7)、风力计西风东北风

  (8)、漏刻。

(9)春夏秋冬风和日丽天气炎热天高云淡穿上毛衣

(10)春雨秋雨

二、判断:

  

(1)、√

(2)、Χ(3)、√(4)、Χ(5)、Χ

  三、选择:

  

(1)、D

(2)、D(3)、D(4)、B(5)、B、

  四、填图: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2、连线。

(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1)、

  春季——————风和日丽夏季——————天气炎热秋季——————天高云淡冬季——————穿上棉衣

  五、简答:

  1、答:

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

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2、答:

有利的方面:

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

会引起交通不便,而且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命题意图:

试题从学生的科学实践出发,考查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是符合科学教育规律。

本次试卷的试题多数能以学生科学实践为基础,考查学生实践的多元价值。

试卷的结构特点:

实践性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且小活动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

40分钟

一、填空题

1、平常我们主要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2、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该依靠观察()来进行观察。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2005年5月2日,科学家测量出珠峰最新高度为()米,而1975年测量出的珠峰高度是()米。

4、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进行观察。

5、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主要有()和()。

6、平常我们要用()去观察世界。

7、量筒可以用来测(),温度计可能用来测()。

8、()使我们了解到事物的样子和特点。

9、科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如()、()、()、()等。

二、我会选

1、我的身高大约是130()。

A、厘米B、分米C、米

2、下列哪种仪器不是测量物体体重的?

()

A、气压计B、电子秤C、体重计

3、测量跑步的速度要用(),测量身高用()。

A、尺子B、秒表C、拉力器

4、珠穆朗玛峰降低与()有关。

A、气温上升B、气温下降

5、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下面的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把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再读数。

B、温度计的液泡要放在水的中央。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D、手要捏住温度计的顶端。

三、连线题:

(把各种测量仪器和它们的用处用线连起来)

1、温度表时间的长短

秒表一桶水的多少

水表用电量的多少

电表用水量的多少

直尺人体的温度

量筒物体的长短

2、尺测重量

弹簧秤测体积

量筒测温度

天平测质量

温度计测长度

钟表测时间

四、我会填表

1、任选一种物体进行观察,把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

我对的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

用耳朵听到的

用鼻子闻到的

用手摸到的

2、我所知道的测量工具及它们的作用

测量工具

作用

五、你问我答

1、观察事物要用到哪些感觉器官?

2、你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3、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估算的方法统计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