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181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

黑龙江省哈六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

刘洪梅校对人:

王革齐明强

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2分,21---30每题1分,共计50分)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右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3题。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35°W,23°26′N

B.135°E,23°26′S

C.45°E,23°26′S

D.45°W,23°26′N

2.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

落时的影子朝向依次是()

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

C.西北、正北、东北D.西北、正北、东南

3.若股票市场均在当时间9:

00~17:

00营业,某投资者想尽快卖出股票,选择的股票市场应

位于()

A.伦敦(0°)B.纽约(74°W)C.悉尼(151°E)D.法兰克福(8.5°E)

一般将离地面5cm气温稳定通过12℃作为棉花适播的气候指标。

当4月有两旬及以上该气温偏低,并至少有一旬旬温比多年平均旬温偏低2℃及以上时称为倒春寒。

读新疆库尔勒地区2000年—2009年4月各旬旬温变化曲线图(图5),回答4---5题。

4.2000年-2009年库尔勒地区出现倒春寒的年数有()

A.1年B.3年C.5年D.7年

5.库尔勒地区棉花播种最好是()

A.4月上旬铺设砾石B.4月上旬燃烧秸秆

C.4月下旬建设温室大棚D.4月下旬注意天气预报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7.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度)。

据此回答8~10题。

8.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B.c坡水能资源丰富

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

9.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

B.丙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

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

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

10.本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乙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进一步提高商品粮基地的地位,采用大农场经营方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增加粮食外调量和出口量

B.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粮食作物所占的比重,扩大油菜、棉花、蚕桑、茶叶与甘蔗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为当地的传统工业部门提供充足的原料

C.水是本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资源,要大力提倡节水农业,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

D.随着该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发展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蛋和乳制品生产,科技兴农,走多种经营之路,以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消费需求

甲图中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CD段是河水补给潜水B.河流EF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C.河流EF段的流向是由北向南D.该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12.该图绝大部分区域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可能是

A.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13.根据乙图图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白昼将继续变长

B.天山牧民在云杉林带以下的山麓牧场放牧

C.我国华北地区多暴雨

D.洛杉矶地区森林火灾等级最高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

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

据此回答14~16题。

14.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

米)

 

15.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16.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右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关于该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B.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

C.该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D.该地区冬季盛行西南风

18.下列对图中Q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湖对甲河流的源头起到补给作用

B.Q湖湖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出现在一月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右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学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20.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

B.

C.

D.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2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阅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23~25题。

一月平均

气温(℃)

七月平均气

温(℃)

6-8月降

水量(mm)

12月-次

年2月降水

量(mm)

年降水量

(mm)

主导风向

-6.4

23.8

429

85

685

冬季:

偏北风夏季:

偏南风

23.该地()

A.6月22日这一天的黑夜比广州长B.12月22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低

C.为半干旱地区D.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24.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

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

③农作物一年一熟

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根据资料可以判断,该地的河流()

A.季节变化大B.含沙量大C.冬季断流D.春季有凌汛

下图为“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依据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在降低

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

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

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

27.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A.冬小麦    B.棉花    C.油菜  D.玉米

右表是我国某地的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判断28~30题。

要素

某地

位置

120ºE,32.2ºN

海拔(米)

7

年平均气温(℃)

16.1

7月平均气温(℃)

28.7

1月平均气温(℃)

5.6

年均降水量(mm)

1320

28.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草原气候

29.该地所在地理区的区域特色是()

A.沙丘起伏,湖泊大都为咸水湖

B.森林广布,木材蓄积量居全国之首

C.河网稠密,水乡泽国

D.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30.与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相近的是()

A.潘帕斯草原B.西欧平原C.恒河三角洲D.墨累-----达令盆地

二、综合题(50分)

3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甲图中阿尔金山脉的走向为。

(2)乙图中重庆与贵阳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选择填空)。

A.300kmB.330kmC.400kmD.430km

(3)填表回答:

①、②两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的地貌类型

地质作用

(4)试比较图中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河

B河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14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地缝合线:

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材料三西藏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定居的范围有限。

藏南谷地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一连串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约300~500mm。

(1)从地质地貌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东西向发育的原因。

(4分)

(2)分析藏南谷地成为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原因。

(4分)

(3)描述甲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6分)

33.(16分)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乙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丙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乙指出1987-2002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的总体变化状况,并对此变化作出解释。

(8分)

(2)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4分)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

(4分)

 

地理选做题(10分)请考生在第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4.(10分)【地理—自然灾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m3)

 

(1)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

(6分)

 

(2)为了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4分)

35.【地理—旅游】(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旅游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形态。

材料二:

我国农业旅游类型结构示意图。

(下图)

(1)说出我国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条件。

(4分)

(2)评价旅游条件是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农业旅游景点时,应评价哪些具体内容?

(6分)

 

36、【地理—环境保护】

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4分)

(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6分)

 

高三地理答案

1---5BCCBD6—10DACDC11—15ABBBC16—20CAABC

21---25BDBDA26---30DDBCC

31.10分

(1)东北——西南走向

(2)B

(3)

典型的地貌类型

地质作用

风积地貌(沙漠、沙丘)

风力沉积作用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溶蚀(流水侵蚀)作用

(4)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河

冰雪融水

B河

雨水(大气降水)

32.14分

(1)雅鲁藏布江位于东西向地缝合线附近(板块交界处),岩层破碎,易发育河流(2分);受河流两侧东西走向山地约束,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2分)。

(2)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而发育在这里的深切河谷地势较低(海拔3500米左右),气候相对较温暖,降水较多(1分):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1分)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之用(1分)(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山坡与山麓有良好牧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1分);交通较为便利(1分)。

(任答对4点,共4分)

(3)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必答2分);气候、植被、土壤垂直分异明显(2分必答);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域面积狭窄(2分);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

生物多样性丰富(2分)。

(共6分)

33.(16分)

(1)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分);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分)。

开垦耕种(过度垦殖)(2分);工业化与城市化(2分);土地退化(2分)。

(后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地价低(1分);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1分);工业部门在空间上集聚,协作条件好(1分);远离旧城区,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大气环境污染小(1分);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1分)。

(任答四点给4分)

(3)包头市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1分);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1分),水源不足(1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1分)等。

34.(10分)【地理—自然灾害】

(1)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量逐年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加。

(答对3点得6分)

(2)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②人工增雨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⑤跨流域调水⑥节约用水⑦修建水库等(答对4点得4分)

35.

(1)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市场距离近);政策支持。

(答出2点即可得4分)

(2)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承载力。

(答出3点即得6分)

36.

(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

(2分)人为原因: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1分)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湿地泥沙淤积加快(1分)

(2)①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②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③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

④降低了湿度,增大了温差;⑤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