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7790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docx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范文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

 

********************项目部

 

1.工地潜在事故危险评估

通过对施工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几率较大,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较重,列为项目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

项目部针对以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保证能够迅速做出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2.应急行动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2.1: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信组,警戒组,疏散组,应急器材供应组,抢险组。

1.通信组

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等。

2.警戒组

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发展情况等。

3.疏散组

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

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向,引导救护车、消防车等进入现场等。

4.应急器材供应组

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

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

5.抢险组

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指挥人员抢救伤员或物资等,急救员对伤员进行必要处理,电工负责现场照明、安全用电管理。

2.3应急小组职责

1.全体成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思想.

2.认真学习和熟练执行应急程序.

3.服从上级指挥调动.

4.改造和检查应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及质量.

5.组织队员搞好模拟演练.

6.参加本围的各种抢险救护.

3.应急行动程序通则

3.1应急小组成员应牢记分工,按小组行动.

3.2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报警后,10分钟各就各位.

3.3通信组负责接听事故汇报,并负责通知所有应急小组成员.

3.4根据事故情况报相应主管部门.

联系如下:

(1)治安:

负责人:

联系:

(2)重大事故:

负责人:

联系:

(3)紧急医疗

急救;120

急诊:

(4)疫情举报:

(5)常用:

火警:

119

匪警:

110

交通肇事:

112

4.物体打击事故应急程序

施工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通讯组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警戒组和疏散组负责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警戒组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

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

通讯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

警戒组应迅速对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

注:

若第一现场决策人员不在时,可由第二决策人代指挥,若第二决策人不在时可由第三决策人代替指挥,依次类推。

现场决策人:

组长,副组长,各小组组长

第一支队:

通讯组、抢救组

第二支队:

警戒组,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

第三支队:

材料组负责提供担架、急救器具等器材

5.受伤人员的急救

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

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6.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2.正确使用“三宝”

3.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4.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案,有交底

5.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

7.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要求

8.加强安全检查,禁向下抛掷

9.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10.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禁抛物

11.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有交底,有检查,禁大面积撬落。

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

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

通讯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

警戒组应迅速对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

注:

若第一现场决策人员不在时,可由第二决策人代指挥,若第二决策人不在时可由第三决策人代替指挥,依次类推。

现场决策人:

组长,副组长,各小组组长

第一支队:

通讯组、抢救组

第二支队:

警戒组,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

第三支队:

材料组负责提供担架、急救器具等器材

5.受伤人员的急救

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

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6.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2.正确使用“三宝”

3.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4.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案,有交底

5.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

7.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要求

8.加强安全检查,禁向下抛掷

9.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10.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禁抛物

11.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综合性文件)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容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简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和标准等。

1.3适用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注: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主要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个层次。

1.5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容,以及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边布局情况。

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结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式、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条件、式、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值守、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法和程序。

5应急响应

5.1应急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围和单位控制事态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3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

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7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容。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参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部门人员通信联系式和法,并提供备用案。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案。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式等容。

8.4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围、数量和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5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要而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

(如:

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式和要求。

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9.2演习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式、频次、围、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容。

10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容。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11.2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11.3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11.4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11.5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