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494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黑与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

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

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

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

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欣赏、评价: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备注

机器人

教学目标:

1.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2.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3.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机器人玩具、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玩具,玩一玩。

2.出示智能小狗玩具,进行演示。

3.大家觉得这个玩具朋友怎么样?

其实,这个智能小狗就是一个小型的机器人,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4.谁来简单说说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

(美国)

2.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

3.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

4.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

5.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6.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军事、勘探、医学、太空、日常生活等。

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7.机器人是不是只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没有消极的影响呢?

(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

三.智能机器人

1.在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中,有一类非常高级的机器人,那就是——智能机器人。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弹智能机器人他用三个轮子当脚,用摄像机当眼睛,头上有天线,还有触角,样子十分可爱。

它由大型电脑控制,人通过电传打字机向他发号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务。

2.你还有那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资料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3.小结:

近几年来,机器人取得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代替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

四、自主表现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设计一种新式的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也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机器人。

3.学生自由想象,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自评:

说说自己的创造意图。

2.互评: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温馨提示:

请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零食,不吃过期、发霉的食品。

备注

趣味文字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字的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美化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范画、材料、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认识美术字

1.什么是美术字?

(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其字体醒目、美观、易认,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以及商品包装和装潢。

各类广告、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桢等离不开美术字。

2.美术字体特点:

(1)宋体:

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是顿角明显。

(2)仿宋体:

挺直、秀丽,笔画横直较细,起笔、收笔都有明显的顿迹。

(3)黑体:

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4)变体美术字:

根据美术字的基本笔画,按照字的实际内容及含义,将笔画进行变形,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

二、认识趣味文字

1.趣味文字的作用?

(能吸引人,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强,装饰效果很好。

有些美术字本身就是一幅图案。

2.趣味文字的分类:

(1)笔画变化:

改变笔画的粗细求得变化;或者改变笔画的形状求得变化。

笔画的形状变化大致有尖、圆、方和曲线等。

(2)字形变化:

即改变字体的外形,可以写成长、扁、圆、梯形、菱形等。

(3)结构变化:

有意识地将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移位来求得新颖的效果。

(4)象形:

根据某些事物的实际形象来装饰对应的字体。

(5)立体:

利用透视画出字的三维空间感。

三、书写步骤

1.打格:

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确定字的大小和形状。

2.布局:

美术字的布局首先要了解字体的组织结构和基本笔画的特点。

布局时应根据每个字的组合结构,划分各部分的比例。

3.定骨架:

用单线画出字形,用笔要轻,笔迹宜淡。

4.双勾字形:

笔画要统一,按骨架的位置画出笔画。

5.美化方法:

(1)勾线。

(2)填色。

四、练习表现

1.自己创作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作业大胆的学生。

五、评价作品

1.师生共同欣赏、交流,提出不同看法。

2.评一评谁设计的名字最有创意。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严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备注

宇宙之旅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塑料瓶、纸盒、彩纸、剪刀等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实现了飞天梦。

2.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3.引导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4..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

二.传授教材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

2.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小结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重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三、制作练习

1.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2..进行绘制草图、制作活动,师给予指导。

三、展示评价

1.欣赏展示作品,阐释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备注

装饰纹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装饰纹样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以花卉、动物等为题材设计一幅或多幅装饰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设计纹样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

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

范画、圆规、尺、作画工具等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引入

1.出示各种装饰纹样,提问:

这些纹样给我们以怎样的美感?

2.交流观摩装饰纹样后的感受。

3.说说装饰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结:

装饰纹样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二、传授教材

1.演示形的装饰纹样的设计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点,让学生提出从几个绘制手法更好的建议。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建议。

三、尝试创作

1.设计单幅纹样作品或多幅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装饰手法的灵活运用,用圆规、尺子,使你的图案更工整、漂亮。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评议

1.评画:

评一评同学的作业。

2.师评:

指出普遍性作业存在的问题,表扬设计独特、美观的作业。

温馨提示:

请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零食,不吃过期、发霉的食品。

 

第二课时

一、总结设计

二、构思想法

1.欣赏作品:

说说这些作品的色彩装饰特点和涂色的技巧。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3.介绍自己带的色彩画材料,以及准备创作哪种色调的色彩装饰的构思。

4.介绍创作思路,师生评议并作适当的补充。

三、创作表现

1.尽量考虑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构图饱满,富有创意;给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要把自己的名字设计进去。

2.教师巡视指导,共同合作。

四、作品评析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自评和互评。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严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备注

鱼的纹样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装饰”概念及鱼纹样的表现特征,欣赏并发现纹样及色彩的组合美,图案美。

2.懂得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表现鱼。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创造出更美的鱼纹样。

教学准备:

油画棒、记号笔、范画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2.看,这些是海底世界的鱼,这些鱼怎么样?

(外形独特、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真是漂亮极了!

二、讲授新课

1.在我国,自古以来“鱼”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吉祥如意的象征,你能说出一些有关鱼的成语吗?

(年年有余、富贵有余,吉庆有余)

2.生活中常用鱼的图案装饰物品,使其更具魅力,你见过吗?

3.早在原始时期的彩陶上就有了鱼的装饰花纹,我们把它叫做鱼的纹样(

4.从刚才的欣赏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图案里的鱼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鱼有什么不一样?

(这些图案,它们都是由点线面装饰而成的。

5.了解点、线、面

(1)装饰的点不单纯是点,我们要把它生活化,生活中的每个物体都是点,如太阳,月亮,荷花等;

(2)线是由这些点连接而成的,有直的,有曲的,细的粗的,各种颜色的;

(3)面是把这些线拉宽就是面了。

6.那么点线面又是怎样装饰我们鱼的纹样呢?

(示范如何用点线面进行鱼的装饰)

三、作业练习

1.在纸上先画出你想像的鱼的外形,用点线面做装饰在上面设计鱼的纹样。

2.进行绘制活动,师给予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相评论、欣赏。

2.点评:

主要从造型美观、线条优美灵活、色彩鲜艳夺目这几方面进行讲评。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备注

画画自己的手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地观察,用写生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另一只手的一个动态造型。

2.从描绘手的结构与不同动态造型中,提高写真造型能力,进一步理解手对于人的重要作用,使所描绘的手传情达意。

3.培养学生树立努力锻炼自己双手,让双手更灵巧,长大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与财富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能较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作品、作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动作:

握、抓、推、举、挡、托。

2.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词义:

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抗议、反对。

3.小结:

手能表现出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手的各种姿势也同时能

表达人的情绪。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地描绘,就可以画出能传情达意的手的造型,提高自己的绘画本领。

二、尝试练习

1.印画:

伸开五指放在画纸上,用铅笔将手的形状印画在纸面上。

画时握笔要直,笔紧贴指与掌的边缘,准确地画出手印。

挪开手后,看一看自己的手形,然后画出指甲、皮肤皱纹及手背的静脉。

2.观察讨论

(1)手背与手心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2)手背的指长还是手心的指长?

为什么?

(3)手掌的面积从手心与手背看哪个面积大?

(4)说出最长、最粗、最短的手指。

(5)手指有几个关节?

四指的运动方向与拇指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示范步骤

1.画出手的大的动势;

2.分出手掌、拇指、四指;

3.逐次分开四指。

4.强调:

关节处线条硬;手指背线条直;指肚线条稍圆;皱纹宜简洁。

四、写生练习

1.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先造好型,然后按上面提示的方法画。

并能看出画的是什么动作或表达的感情。

2.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自评和互评。

温馨提示:

请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零食,不吃过期、发霉的食品。

 

备注

版报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版报设计知识,能为班内设计一期墙报或黑板报的版面。

2.通过版面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和动手描绘与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版报设计知识

教学难点:

版面布局的设计

教学准备:

版报设计图、资料、作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班级后面的这一期的黑板报你们哪几个地方比较满意,能说一下吗?

2.想把黑板报出得更加美观、大方一点吗?

3.这堂课我们就要来讨论如何把黑板报出得更加美观、精致这个问题。

二、版面组成

1.现在来看一下老师设计的一张版报的版面,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刊头、插图、标题、花边、文字五部分组成。

(1)刊头是一张版报的主题,它有刊头图案和刊名组成,而且刊名的文字在整个版面中是最大的。

(2)其次是标题的文字,实际内容的文字最小,在版面设计中实际的文字用横线表示,这一点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注意。

2.刊头既然是版报的主题,那一般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哪些地方呢?

(可放在左上、右上、中心、中上等。

3.刊头无论放在哪里都要做到一点——突出、明显。

而且配上去的插图也都要为这个主题服务。

4.设计前先自己定一个主题,可以是有关节日的,如:

“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等,也可以是有关动植物的,如:

“动物世界”、“植物王国”等等,还可以是有关你们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的主题。

三、设计练习

1.根据自己的喜爱,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

2.学生开始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分析

1.让学生把设计好的版报拿到上面来,在黑板上展出。

2.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哪一张版设计得最好,为什么?

3.点评:

从干净整洁、美观大方、活泼生动、主次分明这几方面点评。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备注

点线的游戏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素描的基础语言——点线的变化及其组合。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意识,并运用多种形态的点对画面进行

装饰。

  3.通过绘画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线有选择地对点进行连线、装饰。

教学准备:

范图、作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以前学习过了点和线的种类,说说有哪些点?

(有沙粒点、雨点、虫虫点、水珠点、葡萄点、粗点、细点、长点、短点、方点、圆点等)

2.再请说说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线条。

二、讲授新课

1.告诉学生今天做点线的游戏。

玩游戏有一定的规则的,违反规则就要被提出局,必须严格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

认真听老师讲,开动脑筋,并大胆、细心地去做。

2.点中心点

(1)我们开始做点的游戏。

第一步要求在画纸的中心点上一个点。

什么叫中心点?

(就是离上边和下边一样远、离左边和右边一样远的一个点。

(2)注意只能用眼睛观察,凭感觉,不能用手量,更不能用尺子量。

确定的时候,一定要看看上下左右,不能上来就随便一点,那不一定是画面的中心。

(在画纸上找中心点,并点上)

(3) 这个中心点就把画面分成了上下左右四个小方块。

接下来用刚才的方法点出这四个方块各自的中心点。

(点出四个方块各自的中心点)

(4)通过以上几点,就把画面分成出了十六个小格,我们再把这十六个小方格的中心都点出来。

(继续点中心点)

3.根据想象连线

(1)现在纸上出现了21个点。

我们现在可以用各种线条把它们连起来,就可以出现非常有意思的画。

但是连的时候不要随便连,关键是一定要有想象。

想办法把这21个点尽量用上,让画面充满些。

你们看这些点像什么东西?

(2)引导分析画中心线的运用情况,如种类、长短、粗细、疏密等。

(3)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多种不同的线有选择地对点进行连线。

4.用点装饰

除了这些常见的点,你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点,比如三角点、五星点等。

三、练习表现

1.点中心点,并用线连成一副画。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点评:

指出普遍性作业存在的问题,表扬设计独特、美观的作业。

温馨提示:

请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零食,不吃过期、发霉的食品。

备注

人像漫画

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教学重点:

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

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

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

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2.小结:

这些是漫画像。

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讲授新课

1.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

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

(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

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

比如:

带的眼镜等。

2.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3.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

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4.示范漫画像,抓住突出的特点。

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三、作业练习

1.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

2.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展评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自评和互评。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备注

小路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通过画路提高描绘写生的技

能,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教学准备:

范图、图片资料、作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图片资料,进行讨论:

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

2.思考:

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

二、引导发现

1.带学生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

(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引导:

看了刚才图片资料,再看看我们眼前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小结:

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

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3.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讨论: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

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

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

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

归纳:

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三、写生实践

1.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校园里一条由近到远的小路。

2.学生进行写生活动,师进行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

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来描述作品。

2.教师进行有重点的点评。

评价标准:

看作品是否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

五、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上学路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找找路两边景物的大小和空间的变化。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严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1.演示:

如何改变木桩使画面产生纵深感?

学生进行操作游戏。

2.小结:

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3.游戏:

连一连。

出示一幢花园里的别墅,教师提供三种路面:

①两条并排的直线。

②两条呈梯形状排列的直线。

③两条越来越往上面靠拢的曲线。

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路面并说明理由。

二、步骤分析

1.欣赏作品,讨论画中在运用透视规律时,除了景物大小上的变化,色彩上有什么变化?

是怎样的变化?

2.小结:

近处的色彩鲜艳、强烈,远处的色彩灰暗、朦胧。

3.建议在写生时注意以下四点:

(1)认真观察,用选景框选取景物。

一旦选定,不再移动。

(2)对照。

选取景框内所看到实景,在纸上标出相应位置。

如地平线、道路的透视线及树木、建筑物的方位、高度、面积。

(3)重点描绘。

保留有代表性的衬托物,省略过繁景物,使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4)设色。

依照景物色彩,用相近颜料上色。

依据自己喜爱,用不同色调处理。

 三、写生实践

1.选择适合写生的小路,进行观察。

2.用色彩写生一条弯弯的小路。

你有什么建议要和同学进行交流吗?

3.学生进行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评

1.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观赏评价。

2.点评。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备注

愉快的春游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

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教学准备:

水彩笔、照片资料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观察景物及人物的动态。

 

 2.同学们想一下,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

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3.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二、扩展思路

1.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字?

(画中色彩以“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