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147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1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

生物2019.01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6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个小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7个小题(共6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

1.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C.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均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无关

D.细胞核核膜消失和重建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3.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影响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

B.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4.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

B.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

C.低温时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D.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增强,促进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

5.下列关于小肠上皮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分裂使小肠上皮细胞的全能性得以提高

B.高度分化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最终会发生癌变

C.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中均有RNA种类和数目的变化

D.细胞分化过程中DNA和蛋白质均会发生稳定性改变

6.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Y单克隆抗体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B.发生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的为雄性胚胎

C.利用筛选出的雄性胚胎做胚胎移植D.用H-Y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

7.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时,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的F2进一步自交产生F3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B.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

C.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3植株中的高茎与矮茎均为纯合子

8.部分植物自交不育,与自交不育有关的基因S1、S2、S3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依据下表的杂交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P

F1

杂交一

♀S1S2×♂S1S2

杂交二

♀S2S3×♂S1S2

S1S2、S1S3

A.杂交一中含有S1、S2的卵细胞不育B.杂交二中只有含S1的花粉能够萌发

C.与卵细胞相同基因型的花粉不萌发D.S1、S2、S3相互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9.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个体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应选自该生物的精巢或卵巢B.图3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与图1中EF段相对应的是图2和图3D.图4所示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10.下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B.在浆细胞中②过程转录出的α链一定是合成抗体的mRNA

C.①过程多个起始点同时进行可缩短DNA复制时间

D.③过程只发生在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11.玉米第6对染色体上存在与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等位基因D(紫色)和d(绿色),经X射线照射的纯合紫株玉米花粉授粉给正常绿株玉米,F1中出现个别绿苗。

出现个别绿苗的最可能原因是

A.染色体数加倍B.基因重组C.染色体缺失 D.染色体重复

12.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常常使用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片段作为探针。

为了获得B链作探针,可应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应选择的引物种类是

A.引物1与引物2

B.引物3与引物4

C.引物2与引物3

D.引物1与引物4

13.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的抗性。

为研究其分子机制,科研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并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提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细胞中总RNA进行反转录,并对其产物进行PCR后电泳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18S为参照)。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B.BR可以提高水稻细胞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水平

C.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D.BR可增加水稻细胞中18S基因的表达量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和T淋巴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的机体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会在下丘脑细胞表达

15.鸡霍乱病原菌易导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6.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B.O→t5B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C.t3→t5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3→t5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1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a、b、c、d表示能量值,①、②、③表示营养级,甲是分解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该生态系统中可以占有三个营养级B.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c×100%

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D.图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

18.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和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感染的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HIV感染后,人体的体液免疫不受影响B.两种病毒感染,都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两种病毒感染,都会导致机体患自身免疫疾病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

19.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C.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

D.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

20.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其儿子一定患病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21.在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进行的反应是

A.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分解成CO2B.在叶绿体内水光解生成[H]和O2

C.在内质网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D.在细胞质基质中都可以合成ATP

2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旺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DNA的复制与转录在细胞核内完成B.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和DNA的数目变化一致

C.分裂末期细胞中央赤道板逐渐延伸形成细胞板D.分裂完成后的细胞全部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3.为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甘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茎尖大小

外植体数/个

分化苗数/苗

脱毒苗数/苗

小于0.3mm

20

1

1

0.3~0.5mm

20

10

7

大于0.6mm

20

13

4

A.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比例应适时调整

B.脱分化过程中应给予充足光照使其进行光合作用

C.可利用病毒cDNA制作探针对甘薯苗进行病毒检测

D.0.3~0.5mm大小的茎尖有利于脱毒甘薯苗的培养

24.鸡冠的形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关于右图所示的杂交

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玫瑰冠是双显性纯合子B.F1与F2中胡桃冠基因型相同

C.F2豌豆冠中的纯合子占1/16D.该性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5.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核酸分子的复制都是边解旋边复制B.逆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上述过程的发生场所均为细胞核

2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的出现标志着新物种形成B.突变与基因重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是个体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结果D.进化的单位是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

27.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C.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28.关于生长素的两重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使水果保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29.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计数的常用方法之一

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了解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模型模拟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D.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纸层析法

30.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的过程见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图中各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草本、灌木、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一致D.在针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是草本植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31.(9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

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

结果如下表:

(“+”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